如何有效开展合作学习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zi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兴趣 合作 交流 探索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合作学习成为了学习新课程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起到了更为积极的作用,也是小学英语课堂比较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那么,对于小学生来说,如何开展合作学习?怎样提高英语课堂小组合作的效率呢?通过几年来的实践与探索,我有以下几点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就是说,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如果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没有任何兴趣,而是被迫进行学习的话,这样只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如此的教学课堂,学生学得辛苦,教师教得也累。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就是天生好动,要他们静静地坐着四十分钟去听课的话,的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而且一节课下来,学生更容易会产生沉闷感,反而不能集中精神,长期下去,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也不会有效果,更不用说灵活运用了。这样,学生和教师也就找不到课堂学习与教学的快乐,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进程。其实,想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办法有很多,而游戏就是最常见的其中一种英语课堂上的活动。游戏是小孩子最喜欢的形式之一。它能激起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更加密切了师生间的关系,在教学上能为学生提供很好的运用语言的机会,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将知识融入到游戏之中,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练习所学知识,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
  其次,以竞赛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通常会以小组竞赛为主,为合作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它能有利于良好合作群体的形成。例如,我们可以以抢答的方式巩固日常的口语对话;小组内快速传达悄悄话;小组反应大比拼等等。在英语课堂上运用适当的竞赛,使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这就更好地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除了在课堂上,课外的口头或书面作业也可以采用竞赛方式,如 “比一比,看哪一组说得最好”,“比一比,看哪一组演得最好”,“比一比,看哪一组学得最快”,“比一比,看哪一组背得最多”等,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学习延伸到课外。
  其实,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让学生所感受到的学习英语并不是一种负担,一种任务,而是一种乐趣,一种分享。
  二、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学习英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孩子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有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强,甚至可以对刚学的知识点灵活地运用。可是对于后进生来说,学习一门外国语言也有相对的困难:首先,英语并不是我们的母语,在日常生活当中实际运用英语口语的机会比较少;其次,小学英语课的课时相对较少,单靠课堂上教师的教授是不够的,因为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而不能单一地面对某少部分学生,所以容易导致部分后进生未能跟上学习新知的进程,更不用说熟练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了。正因为这样,教师更需要打造有效课堂,教师可以借助学生之间的合作,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让学生自己有能力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对接受新知识能力比较弱的同学进行加以教导,这样既能稳固“小老师”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也能有效促使被教的学生主动学习,积极争当“小老师”。
  学生的个人表现欲极强,特别是小学生,但是他们的合作意识相对较弱,针对这个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性的进行合作方法上的指导,不断地进行技能上的训练,从而逐步形成一个团结合作、相互尊重、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巧妙地把学生分组。学生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性格、能力、爱好等方面。他们有的比较活泼,有的相对内向,有的能说会道,有的动手能力强等。在英语课堂的合作学习上,往往是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在分组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特长、性别等因素,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把学生编成小组。
  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每个小组的学生可以轮流当小组长,小组长主持小组活动,按小组学习要求,组织大家交流、讨论、争辩、朗读。每次学生的合作学习由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作为本组“代言人”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代言人”不断变化,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自己的特长成为小组“代言人”,也就使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一种成就感。这样在活动中有利于生生之间的配合,起到相互带动、相互促进的作用。让学生自主管理,形成良好地学习习惯,在无意间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强大团队的能力,促进教学的有效进行。
  这样营造学生合作学习的学习氛围,唤醒合作学习的学习意识。其实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很短,如果没有强烈的求知欲,就不会产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探究学生的心理,创设恰当的情境,使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就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引导激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做学习的主人;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集体学习的优势,开展合作学习。并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来营造学习的氛围,促进学生知识网的建构。
  三、鼓励学生的交流探索,促进教学的有效进行
  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大胆放手,向学生明确要求,让学生能够有序地合作,并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会自主学习。究其原因,是因为传统的课堂教学的交流形式单一,给学生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如果教学过程中建立了合作学习的机制,营造自由轻松的氛围,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那么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过程中,他们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尊重,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自主探索,合作探索。
  交流是小组讨论的拓展与延伸。要想实现“有效合作”小组交流是非常必要的,小组合作如果缺乏交流或交流不畅,合作过程中就容易产生问题。小组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座谈、交谈、商讨、成果展示等,通过交流能增进理解、联络感情,达到心理共融和默契;及时了解同伴的学习情况,从而进行自我调整或互相调整,使合作得以滋润和优化;还可以提高交流能力,增强学生思维的创新。
  英语课堂的小组合作多表现于对话交流,在小组的口语对话练习中,即使学习的句型有限,但学生往往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他们会积极思考与别人不一样的表达,即便只是变换一个单词。作为教师,我们要尊重和爱护学生的参与热情,对学生的每一次展示,需要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积极鼓励学生表现自己和所在的团队,对于小组表现出来的共同智慧,在交流中教师给予充分地分析和积极地赞许,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潜能,提高了学生对英语知识灵活运用的技能,培养了能力,发展了智力。
其他文献
人类社会经历了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及到今天的知识时代的几次转型,在转型过程非常明显的一点就是不同时代财富来源的转变。在农业时代,土地和劳动占据了主导地位,可以说谁拥有
境,教学情境是也。课堂上教师要完成好既定的教学任务,必须借助或依赖于一定的教学情境。就是说,把课堂上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置于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并产生预期效果的情境之中。境激趣,趣生欲,欲出动,创造出和谐流畅,生动活泼,动而不乱,活而不散的课堂氛围。上好一堂课,实践证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他们在境中兴奋,在境中动情,在境中感悟,使课堂上教与学的互动交流、合作,师生间知、情、
在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下,各国政府日益失去惯用的关税壁垒,而反倾销则被许多国家视作保护本国国内产业的利器。历史和现实表明:中国已经成为当前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中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