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光飞逝,我市推行新课改就快三年了,在这三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既有体验新课程理念的兴奋和喜悦,也有感到理论与实际不好统一的矛盾和困惑。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并摸索出一些解决的方法,供大家参考指正。
一、矛盾与困惑
1.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不牢,基本功差。新课标规定,5-6年级学生要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积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会写。我在教学中发现,我所任课的七年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人远未达到这个学段的目标要求。有约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认不全也读不准《汉语拼音字母表》中的声母和韵母,有的汉字读一边或读一半,亦不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写起作文来更是病句连天,甚至于还使用地方方言写作文,让人哭笑不得。显然,他们的语文基本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其中又以词汇的积累严重不足表现得尤为突出。而且,由于这种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了更多问题的连锁产生,如学生的朗读能力很差,一段很短的现代文在给了相当长的时间预习后仍然读得结结巴巴,动笔写字就是“别字大全”,给我的教学带来了很多的不便。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也曾希望能从一些市、区两级的公开课中找到一个解决的办法,令我失望的是,从这些公开课中似乎也未看到诸如此类问题的处理方法。
2.学生“自主学习”的“度”难以把握。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对于刚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因为仍然存在大量的知识缺陷,他们在实际的课文自主或合作探究活动中,往往只能停留在文字表面意思这样的肤浅层次,而很难体悟到课文的深层意蕴。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课堂气氛是活跃了,可他们提出的问题真的视角新颖、有价值吗?每当这时,语文老师们就不得不面对这样一种两难选择:讲,还是不讲?怎样讲才不算“满堂灌”?不讲或讲浅了,学生又真的能理解吗?正是出于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不同,在很多的“公开课”上,主讲老师们经常会选择这样两种极端的处理方法:一种可以称之为“保姆式探究教学法”,即唯恐学生找不到“标准答案”,在学生开始深入探究课文之前,教师就先明确地给出了讨论的问题或范围,以便让学生们讨论时“有的放矢”,少走弯路,而且在讨论中还时不时“欲说还休”地给学生们提示一下,直到最后圆满地完成找到“标准答案”的任务。另一种则恰好相反,可以称之为“放羊式探究教学法”,即教师在学生的整个探究活动中始终以旁观者自居,任由学生在那里艰难地摸索,甚至于教师作一下点评和总结的权利也彻底下放了。
二、方法与对策
1.把课堂的主人公角色还给学生。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就是让课堂教学以“平等”的方式进行。这就要求教师要把自己的角色从“权威教学者”转变为“共同探讨人”,把自己当成是学生学习的助手、引路人,与学生共建一种平等、互教互学的师生关系。我们老师最重要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教会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说的就是此理。在阅读课中,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启发和引导学生们去大胆而自信地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如我在教《陋室铭》时,让同学们对刘禹锡的精神进行点评赏析,本意是让同学们了解刘禹锡的甘于贫穷、甘于淡泊的精神,从而将这种精神贯穿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没想到一位同学却说:“老师,我认为刘禹锡的某些精神在今天是有些不合时宜了。”当时大家都一愣,我并没有当场否定他的发言,而是让他继续,他说:“老师,比如他的甘于淡泊的精神,在今天看来,用在生活上还是适合的,但用在学习上、工作上就不行了,尤其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如果一味地甘于淡泊,我想很难在这个社会上生存。”我听完,带头为他精彩而富有时代精神的发言鼓掌,并让其他学生即兴发言展开对话,同时因势利导地指出,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进行点评赏析时,要一分为二,要运用辩证的观点。这种对话,不仅体现了对课文理解的多元化,而且使学生在民主的精神氛围中共同成长。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为了一个什么“标准答案”去剥夺他们思考的权利和自由,而应该在如何给学生创造有利于打开他们思维闸门的恰当情境上下足功夫,把课堂的主人公角色还给学生。
2.因材施教,分梯度教学。由于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上的水平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了避免在教学中“一刀切”,造成基础稍好的学生因要求太低“吃不饱”,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因为要求相对太高又“吃不了”的不利局面,我在进行有关基础知识的教学时,都会把这些知识点根据其难度大小进行一定的拆分,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较高的要求,而对学习感到吃力的学生则给予一些难度较低的要求。如对生字、词的积累掌握,我就要求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不仅要掌握那些词语的读音和写法,还要求他们掌握这些词语的各种常见意思及用法,会用这些词语造句等。对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则仅要求他们会读会写并知道这些词语的基本含义就行了。在学习文言文时也是如此,对那些基础好的学生,我不仅要求他们较为透彻地掌握课文的主旨和写作特色,我还要求他们把每篇经典的文章完整地背诵下来以积累语言材料;而对另外一些学生我只要求他们能基本了解文章的意思和特点就行了。因此,在课堂上我常会有意识地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同时也会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避免了课堂上为照顾全体学生而句句翻译费时又费力的问题。
3.灵活地使用教材中的活动内容。对于综合性学习中涉及的脱离了农村实际的问题,我们首先统一对“新课标”开展这项活动的目标的认识,认为这项教学内容的设计是有它科学和合理的意义的,应该积极地实施。而对于由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引起的教材内容不能全面适用的问题,我们则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加以解决,即根据我校的校情和学生们的兴趣灵活地使用教材中的活动内容,加以适当变通。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原为:“黄河,母亲河!”考虑到我们距黄河相当遥远,不说学生,就连许多老师都没有见过。学生对之缺乏直观的感性认识,盲目照搬肯定难以进行。于是,我根据我校地处防城江边的实际情况,将此次活动的主题改为“保护母亲河——关注身边的防城江”,让学生们通过观察防城江水流量与水质的变化,调查造成防城江水污染的原因,从自己的身边去观察、发现现实的环境保护问题,从而使这项活动得以顺利且比较深入地开展了下来。使孩子们在锻炼了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同时,又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环保教育,增强了“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的主人翁责任感。
4.合理评价,注重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尤其重要,只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做到了公平,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而怎样评价就成了一门学问,一门艺术。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次点头,一个微笑,对学生可能至关重要。记得在一次活动课上,我在指导学生演讲的技巧时,我示范朗诵了一遍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我刚读完,平时一个大大咧咧,上课不怎么认真的男同学站了起来,说:“老师,我觉得你的朗读气势不够。”此言一出,全班的学生齐刷刷地望向了他。我的脸上有点挂不住了,但我还是故作轻松地说道:“是吗?那请你来读一下。”“好的。”他放开喉咙,大声地读了起来。教室里鸦雀无声,只听见他时而激昂,时而低沉的声音。可以说他恰好地把握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我激动地走到他的身边,紧紧地握着他的手,说:“太棒了!我很想拥抱你,但男女有别。”全班同学都笑了。在当天收上来的日记中,他写道:“今天老师握了我的手,还说要拥抱我,我很高兴,也很感动。”另外,教师对学生的各种见解绝不能不置可否,更不能粗暴否定,而应该多用一些诸如“你这样说就好了”“你再加上……就全面了”“你认为你和某某同学的答案哪一个更好呢”“若你能联系自身的体验来回答那就更好了”等等激励语言委婉地与学生交流。从而既尊重了学生的多种理解,保护了他们的求知欲,又尽量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虽然,我们在摸索中也曾走过一些弯路,经受过挫折和失败,但是我们始终坚信,只要我们不断进取,永不言败,我们就一定能取得新课程新教学改革的最后胜利!
一、矛盾与困惑
1.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不牢,基本功差。新课标规定,5-6年级学生要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积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会写。我在教学中发现,我所任课的七年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人远未达到这个学段的目标要求。有约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认不全也读不准《汉语拼音字母表》中的声母和韵母,有的汉字读一边或读一半,亦不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写起作文来更是病句连天,甚至于还使用地方方言写作文,让人哭笑不得。显然,他们的语文基本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其中又以词汇的积累严重不足表现得尤为突出。而且,由于这种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了更多问题的连锁产生,如学生的朗读能力很差,一段很短的现代文在给了相当长的时间预习后仍然读得结结巴巴,动笔写字就是“别字大全”,给我的教学带来了很多的不便。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也曾希望能从一些市、区两级的公开课中找到一个解决的办法,令我失望的是,从这些公开课中似乎也未看到诸如此类问题的处理方法。
2.学生“自主学习”的“度”难以把握。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对于刚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因为仍然存在大量的知识缺陷,他们在实际的课文自主或合作探究活动中,往往只能停留在文字表面意思这样的肤浅层次,而很难体悟到课文的深层意蕴。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课堂气氛是活跃了,可他们提出的问题真的视角新颖、有价值吗?每当这时,语文老师们就不得不面对这样一种两难选择:讲,还是不讲?怎样讲才不算“满堂灌”?不讲或讲浅了,学生又真的能理解吗?正是出于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不同,在很多的“公开课”上,主讲老师们经常会选择这样两种极端的处理方法:一种可以称之为“保姆式探究教学法”,即唯恐学生找不到“标准答案”,在学生开始深入探究课文之前,教师就先明确地给出了讨论的问题或范围,以便让学生们讨论时“有的放矢”,少走弯路,而且在讨论中还时不时“欲说还休”地给学生们提示一下,直到最后圆满地完成找到“标准答案”的任务。另一种则恰好相反,可以称之为“放羊式探究教学法”,即教师在学生的整个探究活动中始终以旁观者自居,任由学生在那里艰难地摸索,甚至于教师作一下点评和总结的权利也彻底下放了。
二、方法与对策
1.把课堂的主人公角色还给学生。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就是让课堂教学以“平等”的方式进行。这就要求教师要把自己的角色从“权威教学者”转变为“共同探讨人”,把自己当成是学生学习的助手、引路人,与学生共建一种平等、互教互学的师生关系。我们老师最重要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教会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说的就是此理。在阅读课中,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启发和引导学生们去大胆而自信地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如我在教《陋室铭》时,让同学们对刘禹锡的精神进行点评赏析,本意是让同学们了解刘禹锡的甘于贫穷、甘于淡泊的精神,从而将这种精神贯穿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没想到一位同学却说:“老师,我认为刘禹锡的某些精神在今天是有些不合时宜了。”当时大家都一愣,我并没有当场否定他的发言,而是让他继续,他说:“老师,比如他的甘于淡泊的精神,在今天看来,用在生活上还是适合的,但用在学习上、工作上就不行了,尤其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如果一味地甘于淡泊,我想很难在这个社会上生存。”我听完,带头为他精彩而富有时代精神的发言鼓掌,并让其他学生即兴发言展开对话,同时因势利导地指出,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进行点评赏析时,要一分为二,要运用辩证的观点。这种对话,不仅体现了对课文理解的多元化,而且使学生在民主的精神氛围中共同成长。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为了一个什么“标准答案”去剥夺他们思考的权利和自由,而应该在如何给学生创造有利于打开他们思维闸门的恰当情境上下足功夫,把课堂的主人公角色还给学生。
2.因材施教,分梯度教学。由于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上的水平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了避免在教学中“一刀切”,造成基础稍好的学生因要求太低“吃不饱”,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因为要求相对太高又“吃不了”的不利局面,我在进行有关基础知识的教学时,都会把这些知识点根据其难度大小进行一定的拆分,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较高的要求,而对学习感到吃力的学生则给予一些难度较低的要求。如对生字、词的积累掌握,我就要求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不仅要掌握那些词语的读音和写法,还要求他们掌握这些词语的各种常见意思及用法,会用这些词语造句等。对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则仅要求他们会读会写并知道这些词语的基本含义就行了。在学习文言文时也是如此,对那些基础好的学生,我不仅要求他们较为透彻地掌握课文的主旨和写作特色,我还要求他们把每篇经典的文章完整地背诵下来以积累语言材料;而对另外一些学生我只要求他们能基本了解文章的意思和特点就行了。因此,在课堂上我常会有意识地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同时也会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避免了课堂上为照顾全体学生而句句翻译费时又费力的问题。
3.灵活地使用教材中的活动内容。对于综合性学习中涉及的脱离了农村实际的问题,我们首先统一对“新课标”开展这项活动的目标的认识,认为这项教学内容的设计是有它科学和合理的意义的,应该积极地实施。而对于由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引起的教材内容不能全面适用的问题,我们则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加以解决,即根据我校的校情和学生们的兴趣灵活地使用教材中的活动内容,加以适当变通。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原为:“黄河,母亲河!”考虑到我们距黄河相当遥远,不说学生,就连许多老师都没有见过。学生对之缺乏直观的感性认识,盲目照搬肯定难以进行。于是,我根据我校地处防城江边的实际情况,将此次活动的主题改为“保护母亲河——关注身边的防城江”,让学生们通过观察防城江水流量与水质的变化,调查造成防城江水污染的原因,从自己的身边去观察、发现现实的环境保护问题,从而使这项活动得以顺利且比较深入地开展了下来。使孩子们在锻炼了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同时,又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环保教育,增强了“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的主人翁责任感。
4.合理评价,注重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尤其重要,只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做到了公平,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而怎样评价就成了一门学问,一门艺术。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次点头,一个微笑,对学生可能至关重要。记得在一次活动课上,我在指导学生演讲的技巧时,我示范朗诵了一遍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我刚读完,平时一个大大咧咧,上课不怎么认真的男同学站了起来,说:“老师,我觉得你的朗读气势不够。”此言一出,全班的学生齐刷刷地望向了他。我的脸上有点挂不住了,但我还是故作轻松地说道:“是吗?那请你来读一下。”“好的。”他放开喉咙,大声地读了起来。教室里鸦雀无声,只听见他时而激昂,时而低沉的声音。可以说他恰好地把握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我激动地走到他的身边,紧紧地握着他的手,说:“太棒了!我很想拥抱你,但男女有别。”全班同学都笑了。在当天收上来的日记中,他写道:“今天老师握了我的手,还说要拥抱我,我很高兴,也很感动。”另外,教师对学生的各种见解绝不能不置可否,更不能粗暴否定,而应该多用一些诸如“你这样说就好了”“你再加上……就全面了”“你认为你和某某同学的答案哪一个更好呢”“若你能联系自身的体验来回答那就更好了”等等激励语言委婉地与学生交流。从而既尊重了学生的多种理解,保护了他们的求知欲,又尽量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虽然,我们在摸索中也曾走过一些弯路,经受过挫折和失败,但是我们始终坚信,只要我们不断进取,永不言败,我们就一定能取得新课程新教学改革的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