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医院到家庭(HtoH)连续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开展HtoH连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用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用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HtoH连续护理模式可有效提升用药依从性,对改善患者预后与生活质量均具良好作用。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HtoH连续护理模式;用药依从性;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8-0126-01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内科中常见的危重症之一[1],主要为多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当前临床主要采用利尿剂等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虽能有效改善尿潴留情况,但治疗期间因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经常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使得患者生活质量等深受影响[2]。HtoH连续护理模式主要强调在患者护理场所转移时给予更为连续、协调的护理措施,应用于长期药物治疗患者中不但可加强用药依从性,对其预后也有良好改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11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为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所收治,均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2005年所拟定的成人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3],左室射血分数≤0-4,且排除合并其他器官功能不全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中男性33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62-7±2-3)岁,平均病程(4-7±0-7)年;观察组中男性35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63-5±1-5)岁,平均病程(4-9±0-6)年。两组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基本资料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模式,提供舒适、安静的住院环境,遵医嘱给予用药指导,定期开展生命体征检测,并提倡开展积极户外运动,出院前准确交代用药方法与注意事项等,要求患者务必确保定时定次用药,一旦病症反复立即归院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HtoH连续护理模式,由本科室内1名医生、5名护士、1名心理咨询师与1名营养师组成护理小组,由科室护士长负责全员管理与质量监督任务。护理开展时以PDCA循环理念作为指导,分别自入院起至归家后建立一系列干预内容。①入院评估:准确记录患者基本资料、精神状态与既往病史,由心理咨詢师与营养师开展心理评估及营养分析,在全面掌握患者情况后评定其临床风险程度。②护理计划制定:整理患者信息后组织小组全员开展团队讨论,关键护理问题经小组探讨后依次建立院内护理、家庭护理以及随访复查等方案,制定计划过程中积极要求患者与家属参与,保证出院后连续护理措施的可行性。③院内护理:提供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指导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定期开展宣教讲座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持续开展疗效观察,督促合理用药,由心理咨询师与营养师开展心理干预及营养指导。进一步收集患者多种联络方式,建立QQ等通讯渠道,同时强化家属的认知程度,为开展连续护理奠定基础。④家庭护理:出院后2个月内主要观察患者用药状态,每周均开展电话随访,针对依从性偏差者给予及时纠正;出院后2~3个月强化自我监测措施,要求患者积极开展体重量、血压、血糖等检测,如检测方法不正确者行针对性指导;出院后4~6个月进一步了解患者生活状况,避免不良生活方式,倡导正确的饮食与运动方式。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持续随访6个月,随访末期根据随访医师观察以及家属日常表述开展用药依从性评估,分别对定时用药、定量用药、定期自我监测以及遵医嘱酌情更正用药方式等方面开展评价。同时,在入院时与随访末期均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量表(MHL)[4]开展评分,依次对患者体力限制、症状改善、情绪控制及社会限制等4方面进行评估,共包含21项题目,分值越低表现生活质量较好。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用药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在定时用药、定量用药、定期自我监测与遵医嘱更正用药等方面的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组间用药依从性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随访末期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好于入院时,但观察组患者评分结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组间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x±s)
组别 例数 入院时 随访末期
对照组 58 45-8±3-5 38-9±2-8
观察组 58 46-1±3-7 29-7±1-4*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结论
随着我国医疗制度与理念不断变化,慢性病患者所需的护理干预已不仅仅局限于住院期间,HtoH连续护理模式是临床护理服务发展的产物,护理人员通过将常规院内护理措施延伸至出院后家庭护理中,对护理质量及效果均具积极影响作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具有病程漫长特点,需长期持续用药以抑制病情进展,而用药过程中经常发生依从性欠佳等情况,对疾病良好控制形成一定影响[5]。本研究中针对部分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HtoH连续护理模式,首先建立连续护理小组,经全员分析讨论拟定护理计划,而后分别给予针对性的院内护理与家庭护理措施,在护理场所转变时维持良好的连续护理。本组患者经HtoH连续护理干预后用药依从性等方面均获明显提升,其中定时用药、定量用药、定期自我监测、遵医嘱及时更正用药方式,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均具明显优势。同时,本组患者护理干预后MHL生活质量评不仅明显好于护理前,也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本次研究证实HtoH连续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慢性心理衰竭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预后及生活质量,但实际开展过程中往往需要医院、社区医疗机构以及患者与家属等众多角色协同,其实施过程难度相对略高,但综合应用效果仍值得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HtoH连续护理模式可有效提升用药依从性,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疗效与生活质量均有良好作用。参考文献
[1]鞠阳,汪小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口服利尿剂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40-42.
[2]范广芬,韩向艳.规律使用利尿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探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3):366-368.
[3]黄晓玮,吴秀清,吴冬梅.利尿剂辅治慢性心力衰竭40例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32):31-32.
[4]肖七秀,何翠芳,钟品悦.动态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出院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5,30(1):80-81.
[5]彭小玲.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22(17):105.
(收稿日期:2015-06-25)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HtoH连续护理模式;用药依从性;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8-0126-01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内科中常见的危重症之一[1],主要为多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当前临床主要采用利尿剂等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虽能有效改善尿潴留情况,但治疗期间因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经常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使得患者生活质量等深受影响[2]。HtoH连续护理模式主要强调在患者护理场所转移时给予更为连续、协调的护理措施,应用于长期药物治疗患者中不但可加强用药依从性,对其预后也有良好改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11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为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所收治,均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2005年所拟定的成人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3],左室射血分数≤0-4,且排除合并其他器官功能不全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中男性33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62-7±2-3)岁,平均病程(4-7±0-7)年;观察组中男性35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63-5±1-5)岁,平均病程(4-9±0-6)年。两组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基本资料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模式,提供舒适、安静的住院环境,遵医嘱给予用药指导,定期开展生命体征检测,并提倡开展积极户外运动,出院前准确交代用药方法与注意事项等,要求患者务必确保定时定次用药,一旦病症反复立即归院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HtoH连续护理模式,由本科室内1名医生、5名护士、1名心理咨询师与1名营养师组成护理小组,由科室护士长负责全员管理与质量监督任务。护理开展时以PDCA循环理念作为指导,分别自入院起至归家后建立一系列干预内容。①入院评估:准确记录患者基本资料、精神状态与既往病史,由心理咨詢师与营养师开展心理评估及营养分析,在全面掌握患者情况后评定其临床风险程度。②护理计划制定:整理患者信息后组织小组全员开展团队讨论,关键护理问题经小组探讨后依次建立院内护理、家庭护理以及随访复查等方案,制定计划过程中积极要求患者与家属参与,保证出院后连续护理措施的可行性。③院内护理:提供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指导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定期开展宣教讲座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持续开展疗效观察,督促合理用药,由心理咨询师与营养师开展心理干预及营养指导。进一步收集患者多种联络方式,建立QQ等通讯渠道,同时强化家属的认知程度,为开展连续护理奠定基础。④家庭护理:出院后2个月内主要观察患者用药状态,每周均开展电话随访,针对依从性偏差者给予及时纠正;出院后2~3个月强化自我监测措施,要求患者积极开展体重量、血压、血糖等检测,如检测方法不正确者行针对性指导;出院后4~6个月进一步了解患者生活状况,避免不良生活方式,倡导正确的饮食与运动方式。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持续随访6个月,随访末期根据随访医师观察以及家属日常表述开展用药依从性评估,分别对定时用药、定量用药、定期自我监测以及遵医嘱酌情更正用药方式等方面开展评价。同时,在入院时与随访末期均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量表(MHL)[4]开展评分,依次对患者体力限制、症状改善、情绪控制及社会限制等4方面进行评估,共包含21项题目,分值越低表现生活质量较好。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用药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在定时用药、定量用药、定期自我监测与遵医嘱更正用药等方面的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组间用药依从性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随访末期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好于入院时,但观察组患者评分结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组间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x±s)
组别 例数 入院时 随访末期
对照组 58 45-8±3-5 38-9±2-8
观察组 58 46-1±3-7 29-7±1-4*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结论
随着我国医疗制度与理念不断变化,慢性病患者所需的护理干预已不仅仅局限于住院期间,HtoH连续护理模式是临床护理服务发展的产物,护理人员通过将常规院内护理措施延伸至出院后家庭护理中,对护理质量及效果均具积极影响作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具有病程漫长特点,需长期持续用药以抑制病情进展,而用药过程中经常发生依从性欠佳等情况,对疾病良好控制形成一定影响[5]。本研究中针对部分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HtoH连续护理模式,首先建立连续护理小组,经全员分析讨论拟定护理计划,而后分别给予针对性的院内护理与家庭护理措施,在护理场所转变时维持良好的连续护理。本组患者经HtoH连续护理干预后用药依从性等方面均获明显提升,其中定时用药、定量用药、定期自我监测、遵医嘱及时更正用药方式,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均具明显优势。同时,本组患者护理干预后MHL生活质量评不仅明显好于护理前,也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本次研究证实HtoH连续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慢性心理衰竭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预后及生活质量,但实际开展过程中往往需要医院、社区医疗机构以及患者与家属等众多角色协同,其实施过程难度相对略高,但综合应用效果仍值得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HtoH连续护理模式可有效提升用药依从性,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疗效与生活质量均有良好作用。参考文献
[1]鞠阳,汪小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口服利尿剂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40-42.
[2]范广芬,韩向艳.规律使用利尿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探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3):366-368.
[3]黄晓玮,吴秀清,吴冬梅.利尿剂辅治慢性心力衰竭40例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32):31-32.
[4]肖七秀,何翠芳,钟品悦.动态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出院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5,30(1):80-81.
[5]彭小玲.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22(17):105.
(收稿日期:2015-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