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内容的整合问题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f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的实践性课程,它本身具有综合性。因而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个指定领域的关系,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通用技术教育融合为一个整体。
  一、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内容的整合的基本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通过各个活动领域的实施得以实现。尽管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各有侧重点和独特的价值,但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因此,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整合各领域内容,要注意以下基本要求。
  第一,把握综合实践活动各指定领域共同的价值追求。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在性质上,都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都直接面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都超越具体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在价值追求上,都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丰富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现实体验和经验为终极目的,而不是以掌握某种功利的技术和书本知识为终极目的。任何一种具体的综合实践活动的项目或活动主题,都要关照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通过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认知自然、了解社会、反省自我,发展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关爱自然、尊重人格、承担社会责任等一系列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第二,把握各指定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各领域内容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延伸。在活动目标和内容上,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各有特点和侧重点,但也不是绝对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在实施具体的活动主题或活动项目的过程中,不应仅仅局限在完成某一领域的具体任务上,而应注重各领域任务和内容的相互渗透和延伸。如学生开展关于环境污染问题(如垃圾问题、水污染问题、水土流失、噪声污染、建筑光污染等)的研究性学习,学生了解了环境污染的现状、原因,得出了环境污染的治理方案或建议,教师可以根据实际,引导学生做些环境保护法律的社会宣传活动,开展力所能及的环境治理的义务劳动,这样较好地把研究性学习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结合起来,使得三类活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既达到了研究性学习的具体目标,又达成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发展目标。
  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应人为地把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机械地割裂开来,不能简单地把综合实践活动划分成相对独立的四门课程来教学。
  第三,注重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活动方式的多样化。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倡导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中的任何一种活动主题,都要尽可能地采取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基于课题的研究性学习、社会参与的体验性学习、社会活动的实践性学习、生活学习等。 在每一项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服务、制作、社会宣传、演示、表演、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之间的整合。
  二、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内容整合的方式
  1、跨领域的综合主题,全员参与
  教师可引导全班学生提出并设计跨领域的综合活动主题,全班学生共同参与该活动主题的学习。要求学生把该活动主题分解为研究性学习环节、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环节、劳动与技术教育环节,并将信息技术贯穿全过程,这种多领域的综合主题的实施,要求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活动方式进行合理设计,分步实施,有序展开。
  2、两两结合,整体设计
  将综合实践活动中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三个主要指定领域两两结合,进行整体设计,并将信息技术教育渗透其中。这样,可以构成由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与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三种整体设计的方式。
  3、核心主题,融合贯通
  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内容的整合还可以采取以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某一个领域为主,构成核心主题,在实施的过程中,关照其他领域的要求和活动方式来设计。既可以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主题,也可以以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核心主题,还可以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为核心主题。但无论以哪一种领域为核心主题,都要求兼顾其他领域的要求。
  当然,在教师和学生都缺乏开展综合实践各领域活动经验的前提下,也可以先从单一活动领域的综合实践开始,分别地进行实践性学习。但不能永远停留在完全将各领域割裂开来加以实施的水平上。教师和学生都要探索开展综合性主题活动的经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就是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不断生成能力的过程。
其他文献
创设情境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如果说课堂是老师的阵地,那么语文课文就是每个语文老师阵地的制高点,在语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课堂上想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中
期刊
中国科协副主席、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院士从人脑的发育过程分析了儿童早期感知的形成和青少年青春期特征,并通过分析脑神经元对外部刺激所产生的物质变化过程论证了环境和基因对人脑发育的影响,得出了每个孩子都与众不同的根本原因。人脑在个体成长的不同阶段,其发展程度与速度都是不同的,人与人之间,大脑发育的差异性及思维方式的异同,在很大一方面影响着每个人的学习,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客观地看待学生的差别和学习历程。 
期刊
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十多年,十多年来,我大多从事高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虚心涵佣,牢记“只有跟着跑的快的人,自己才能跑的快”这句话。在实践中不断地探讨、改进,使自己的教学不断地得以深化,自然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尤其是在批改作业方面,我不断地探索、研究,我认为批改作业是日常工作中最平凡、最繁杂的一件事。对于数学老师来说,还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一面窗口,是一个重要的反馈手段。灵敏的老师,
期刊
苏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要有阳光!”  的确,作为教师首先就应该爱自己的学生,大家在平时应该很清楚,闲聊时或课后,我们的一些同事,经常怒气冲冲抱怨:“某某同学,真没良心! 我这么辛苦也没人理解。”实际上在平时的工作中大家都曾经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其实这就需要老师来心平气和的考虑一下:我为什么要生气?我为什么不快
期刊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是巩固、强化学生知识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故此一份有效的、科学的、创造性的数学作业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起着关键的作用,也就是说每次的作业都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于是我就从数学作业这方面对我校的学生展开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的作业质量不尽人意,故此对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原因,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这学校的学生,外来人口子女占学生总人数
期刊
新的教改方向衍生着新的语文教育观。教师要联系学生生活的和学习实际,站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度,审视教学内容,确立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法加工,而不是原原本本地将教材内容直接呈现出来,做好教材的充实和变通,化聚知识,分散难点,选择最  佳角度,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见解和才华。  新课程基本理念是要让课程走向生活课程要面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倡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郭沫若同志也曾说过:“人类社会根本改造的步骤之一,应是人的改造,而人的根本改造当从幼儿情感教育,美的教育着手。”人的行为总是受一定的思想感情所支配的,没有崇高的的审美理想,就不会有崇高的审美实践。如果一个人自幼就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懂得热爱美、维护美,那就会在实践中自觉抵制一切丑恶的东西,就会成为一个
期刊
人类从事体育运动的最本质动机是追求蕴藏在体育中的无穷乐趣,紧紧抓住体育的“神韵”尤为重要。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是指挥棒,能使学生展开联想进入快乐、美妙的遐想境界;场地、器材合理、巧妙的设计布置,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了和感染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颖、实用、有挑战性的教材选用和搭配是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快乐的重要因素;教师、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两个角色,而教师的角色饰演具有两面性。  快
期刊
语文学科一直是中学教学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感悟、表达、写作的能力,还要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在新课程标准下,践行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为语文课堂增添一抹新绿。  陶行知先生在《教师自己主动进修》中指出:“有些人一做了教师,便专门教人而忘记自己也是一个永久不会毕业的学生。因此很容易停止长进,甚而至于未老先衰。只有好学,才是终身进步之保险,也就
期刊
新课标指出,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摒弃传统的“授人与鱼”的教学方法,转变为“授人与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我们提出的“125快乐课堂”改革。  一、“125快乐课堂”解读  “125快乐课堂”,概括起来就是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