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改下历史影视作品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技巧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h3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下,历史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一些与历史有关的影视视频,但用法不一定相同,有的整部影片全用,等于是"看电影"的;有的不加审阅,使得学生不需求的片段或场景被展示出来。这两种方式都是不可取的,历史教师在课堂上时应使用认真"加工"剪辑出来的视频,需要一些方法和技巧,既不冲淡教学主题,又能活跃课堂氛围,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关键词:历史影视作品;历史课堂;技巧
  一、新课改下历史影视作品在历史课堂中应用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关于"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指出,"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历史音像资料包括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和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充分利用历史音像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理解能力。"[1]当今,《课程标准》就是高考的"指挥棒",看来在新课程下,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应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应用到历史课堂中。
  传统的历史教育模式以说教为主,使原本理论性较强的历史学科变得更加枯燥乏味。然而,历史题材的影视因为集艺术、科技知识为一体,声图并茂、视听兼顾,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是一种对历史的具体化、形象化的艺术叙述,当然会受到中学生的追捧。科学研究也证明,"人们通过各种感官获得的知识比率为:视觉83%,听觉11%,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2],视听并用的学习效果会比纯视觉、纯听觉学习好得多。而当今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比如我国近几年的影视作品,以历史剧为重大背景题材的影视票房爆涨,收视率节节攀升,《建党伟业》、《建国大业》、《赤壁》、《新三国演义》等就是明证,而这些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影视作品,如果被引进课堂,有助于打破传统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增加历史课的生动性、真实性,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总之,历史影视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是活跃历史课堂教学、提升历史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所以,让学生借助影视资料辅助历史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历史课堂教学中影视作品的截取方法和应用技巧
  历史影视剧产业的高歌猛进,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了大量的不可胜数的视频素材。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素材,成为历史教师尤其是中小学历史教师的"新课题"。当下,有两种方式不可取,有的老师课堂上整部影片全用,等于是"看电影"的;有的是不加审阅,估摸着截取,使得学生不需求的片段或场景被展示出来。
  笔者也是极力赞成课堂内外使用视频辅助教学的,但所用的影视作品都是经过认真"加工"剪辑出来的,既未冲淡教学主题,又活跃了课堂氛围,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汲取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近几年的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逐渐学到一些使用视频的方法和技巧。
  (一)视频截取的方法
  关于剪辑历史影视片段的软件很多,笔者经常用的是"狸窝全能视频转换器"。它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任意剪辑、合并视频,感觉比较方便顺手。同行老师高手们也许还有其它比笔者更好的视频剪辑方法,这里不再重点叙说。下面重点谈的是截取视频的应用技巧。
  (二)历史课堂内外教学中穿插运用截取视频的技巧
  在教学实践的视频运用中,笔者总结出三方面的经验:
  1、"兴趣式"导入型课堂
  教学可用"5 分截频"法。即导入新课时可用五分钟左右的视频片段,这样有助于引"生"入胜,提起课堂"首发"的兴趣。比如笔者在讲到人教版必修一第 20 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时,引入了《建国大业》"00:15:17--00:17:20"有关闻一多的"反专制要民主"的激情演说,虽说时间不长,但很有感染力,能调动学生入课的兴趣。相反,如果播放视频过长,学生将游离于教材之外,他们会被故事情节所吸引所联想,入课状态不佳,甚至脱离正常教学的课堂环节。因此,笔者认为,"五分截频"方式有助于课堂导入,有助于提高学生关注本课的热度。
  2、"交互式"讨论型课堂
  教学可用"20 分截频"法。即开展课堂讨论、辩论等师生互相交流时,以 20 分钟左右的视频片段为宜,这样做的效果既能将"艺术化"的历史史实完整再现,又可很好地开展学生间的讨论、对决和师生间的交流。如笔者在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2课《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时,截取了学生比较熟悉的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第 40 集(大结局)"00:05--04:15"和"30:05--42:02"约 16 分钟的两个片段,前者为周亚夫出征匈奴,后者为汉武帝刘彻即位后治国主张的事件。《汉武大帝》学生比较熟悉,学生有"共鸣",所以用它展开了师生互动,交流了 10 分钟,指出了一些与史实有出入的地方,找出了剧中提及到的书本知识点;并以"与民休息"和"独尊儒术"哪个对西汉统治更有利展开了 15 分钟的即兴辩论,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史实进行了论从史出的"对驳",学生们的参与、学习效果达到了本课课标要求。
  因此,笔者觉得,如果是开展师生"交互式"讨论型课堂教学,运用视频铺垫效果会很理想。但前提是教师一定要选好影视片段,不能时间太短,学生刚戴上眼镜就已经放完,影视艺术不能完整"再现"一个或多个史实情节,没能进入"视史"衔接的状态;更不能全程播放,不加剪辑,这样就会冲淡课堂主题。以 20 分钟左右较为适合这类课堂教学。
  3、"专家式"讲座型课堂
  教学可用"五五分截频"法。即专业历史学者(这里指的是历史教师或特喜欢历史课并有独到思考的学生)针对某一历史事件开展的"讲坛式"课堂教学或课外受邀讲座时,为避免"灌输式"的大满堂,可用"五分钟视频--讲解--五分钟视频--再讲解"的循环方式进行。这样做的效果,对于高中生来说,能将感性直观的影视画面和专业的历史见解结合起来,不仅能活跃讲座氛围,而且能提高受众者对史学研究认识的深度。
  在笔者在历史课堂内外,结合《战国》、《汉武大帝》、《走向共和》等影视作品,组织师生共同探究历史上真实的孙膑、汉武帝、董仲舒、李鸿章等人物。笔者在课下使用《战国》截取的四个"5 分"视频(有的不到 5 分,有的 6 分钟)片段,分段讲解了战国齐魏大战的背景、分封制的崩溃和孙膑的谋略以及孙膑个人真实的命运,既活跃了讲坛氛围,开辟了讲座新视野,又贯穿了春秋战国的课标知识,视史交融,一举两得,效果甚佳。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以上是笔者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影视艺术作品的一些粗浅认识。需要强调的是,不论使用哪一种方式,教师须要首先浏览一遍视频,带着"备课"的认真态度,进行视频的加工处理和选择性的播放,多截取一些催人奋进、涤荡心灵和升华情感的有价值的历史片段,比如《建国大业》中蒋经国和孔令侃的"舌战"、《中国兄弟连》中唐老爷子对小林荣男的怒斥、《雪豹》中陈怡和竹下俊关于中日战争的对话等等,都堪称"经典"。同时,要坚持适度原则,不能不分时间、内容,过多引用影视资源,喧宾夺主,不能引入一些严重偏离正史的历史剧,传播错误的历史事实,向学生宣扬消极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否则会弄巧成拙。
  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随着教师素养、理念的不断更新,将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应用于历史教学,一定能够促进新课程改革下历史学科的重新崛起和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2.
  [2]宋丰洪.浅谈高校电化教学的重要作用[J].滨州学院学报,1994,(S1).
  作者简介:秦红超,男,河南虞城人,现任教于平顶山市第二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我以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教学,用这样的方式教学,发现取得了好的成绩:班级均分得到很大的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彰显,学生自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我想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幼儿体操是一项集音乐、舞蹈、基本动作于一体的新兴幼儿体育项目,是以学龄前儿童为主要对象,以徒手操动作为主、辅以简单的技巧动作、加上形式多样的队形变化和造型,配上节
期刊
传统体育文化本身就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构成,也是前人在不断生活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表现,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也能够造成较为显著的影响,为了能够避免传
劳技课作为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技术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和
期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质是按规则运作的经济、是讲信用的经济、是共同富裕的经济.法制是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石,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公平是市场经济的价值基石,这三大基石构
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中,要想被人接纳,便要遵守必要的行为准则,如果格格不入,就不能被社会所承认和接纳。现在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拥有充分的爱抚和关怀,但幼儿间缺乏社会
本文认为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粮食供求长期偏紧的形势,粮食安全是国家层面的公共产品,财政对农业的支持是必要的.在公共财政与WTO农业协议框架下,我国的农业支持政策应主要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