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针对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现状,阐述如何营造“活”力中职语文课堂,真正让学生对语文课充满兴趣,从而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中职语文 “活力”课堂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氛围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讲台上教师侃侃而谈,讲台下学生要么规规矩矩地正襟危坐,沉默不言;要么低头玩弄手机,乐在其中;要么趴在桌上,呼呼大睡……当然,中职学生基础薄弱、厌学严重,人所皆知,但很大程度上与课堂教学有关,即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手段陈旧、课堂气氛沉闷。在这种沉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无法开拓自己的思维,学习没有兴趣,课堂氛围不“活”,要让学生真正对语文课充满兴趣,营造“活”力中职语文课最关键,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选择“活”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充满兴趣
中职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有的在初中就很厌倦语文课,来到职专找不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加上没有升学压力,所以上语文课不感兴趣是很普遍的现象。如果我们能在教学内容上恰当取舍,选择一些比较鲜活、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效果会大不一样。
1.与专业相关的内容
在中职学校,以专业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理念。因为中职语文教学任务是培养中级专业技术人才需要的语文素质,所以可以自主灵活选择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篇章内容精心设计教学。如针对旅游专业,应多注重口语交际中服务语言教学及一些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介绍,或多开展些民俗文化、风景名胜楹联欣赏等;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可以加强朗读与朗诵,让学生复述故事等;针对财会专业,可以加强写作指导,介绍一些财经名人掌故等。这样结合专业语文教学,真正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学习最大限度地交融,使学生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处于活跃状态,充分调动学习语文的兴趣。
2.与乡土文化相关的内容
陶行知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如能适时、合理地把乡土资源融入语文课堂,定会让学生产生一种亲近感,兴趣十足。福建各县市乡镇人文自然资源丰富,乡土文化源远流长,但各地风俗不一,有的散见在各种书籍中,有的只是老百姓口头流传,几近失传,多数学生不知。因此,让他们走进自己家乡的山水,走近家乡本土,利用周末时间调查、拍摄、收集家乡历代名人、名胜及了解相关传说、歌谣、风俗等,然后以故事、手抄报等形式展览结果。这种融入乡土文化的教学,无异于给语文教材注入活水,不仅拓宽教学空间,使学校、社会、自然交相辉映,还能让学生感到新鲜,激发兴趣,激起爱乡情感。
3.与爱情相关的内容
爱情是人人都感兴趣的一个话题,中职学生大多十七八岁,对爱情都有一种朦胧的意识,不少同学已有恋爱迹象。他们对“爱情”这两字眼特别敏感,但好奇却无知、向往而无措。现行高教版中有关爱情的课文很多,如《致橡树》、《我愿意是急流》、《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永远的蝴蝶》、《雪山上的红盖头》、《项链》、《林黛玉进贾府》、《雷雨》等。这些优秀的爱情篇章都是“爱情教科书”,对净化人的心灵,塑造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理想人格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教师能大胆公开地利用这些健康美好的“爱情”精品,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熏陶、净化他们的心灵,培养正确的爱情观与人生观。这样必然能吸引学生,让学生喜爱语文,喜欢语文课堂。
二、运用“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常觉常新
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无疑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时间长了就会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课堂教学中必须随着众多教学因素的发展变化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感到新鲜、有吸引力,才会积极主动参与进来,课堂才能真正“活”起来。
1.故事法
美国德育学家里可纳说:“故事曾经是世界上许多大教育家最喜欢用的教育手段。”用故事法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快快乐乐地学习,只有学生学习主动性被调动起来,教学才能取得成效。中职语文课本篇目中有许多哲理类文章,如《善良》、《一碗清汤荞麦面》、《情人节的玫瑰盛开在教室里》、《读书人是幸福人》、《卖白菜》、《永远的蝴蝶》等,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或穿插相关的故事强调所讲内容,或用故事内容代替讲课内容,或让学生在预习中准备,用讲故事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从而激活课堂,让学生从故事中悟到蕴涵的哲理,从而达到掌握课堂教学的目的。
2.音像法
通过声音、图像把课文中描绘的内容直观地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直接用感官感知,可以加深学生情感体验,如教学散文类文章《荷塘月色》、《雨巷》,如能配上吻合的背景音乐朗读课文,学生就会沉浸在美丽的境界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学《阿Q正传》、《祝福》、《林黛玉进贾府》、《项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小说类文章,可以剪辑电影片段制作成课件,或从网上下载电视剧的片断,通过视频展示他们并不熟悉的生活场景,这样学生学起课文来自然就兴致勃勃了。
3.表演法
中职语文课本中有大量戏剧类文章,如果单纯靠老师说教、学生朗读,恐怕难以体会文中人物的内心。如教学《雷雨》、《哈姆莱特》、《窦娥冤》等课文,为了让学生有更真切的体会,课前布置学生根据主题需要,适当增减剧本内容,课中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模拟扮演。不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而且使他们对课文内容有独到见解。参加课本剧表演的学生,一旦演出成功,便会有胜利的喜悦,这种愉悦之感会激发他们更浓厚的兴趣。
三、营造“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
首先,注重情感交流。“教学若要成功,需以情感为纽带”。师生双方的教与学活动其实是情感交流、心灵碰撞的过程。因此,中职语文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要降低自己的年龄、身份,与学生如朋友一样轻松、愉快地交流、对话。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用自己的耐心、爱心,主动和学生沟通。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心声,以亲切、和蔼、机智的形象,做学生可以依赖、倾诉的朋友。“亲其师,信其道”,即使原来不爱听课的学生也会慢慢端正学习态度,参与到课堂中。
其次,加强教学互动。实际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发现有的教师居高临下,课堂中缺少互动,很多同学处于压抑状态,无所事事。因此要尽量空出时间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或讨论、或朗诵、或论辩等,努力在课堂教学中使每个学生都成为积极的参与者,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那么语文课堂会有吸引力的。
再次,善用鼓励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生命即是一种强大有力、不可战胜的财富,同时也是一种脆弱的往往无助的、极易损伤的珍品,有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况,只消一句冷酷无情的话,一个漠不关心的眼光,足以扯断一根纤细的生命线。”中职学生文化成绩较差,缺乏自信,没有勇气与同学或老师沟通。所以老师应多鼓励学生,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如用“你真会动脑筋”肯定、鼓励回答成功的学生;用“胆子大一些,试试看,老师会帮助你的”鼓励欲言又止的学生。即使学生当前表现不够好,也要用鼓励性语言让学生接受,使学生从中受到鼓舞。长期坚持这样的方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就能树立信心,自然而然地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喜欢上语文课。
总之,营造活力中职语文课堂的方法还有很多,如精心设计问题、运用幽默语言等。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根据学生喜好和特点用心设计,那么语文课一定会富有创新特色,并让学生充满兴趣,相信中职语文课堂会因此更精彩。
参考文献:
[1]把乡土文化带进中职语文课堂.职业技术教育,2012(9).
[2]创设充满活力的中职语文课堂.人才资源开发,2015(08).
[3]创新教学方式让语文课绽放活力.科技視界,2015(08).
关键词: 中职语文 “活力”课堂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氛围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讲台上教师侃侃而谈,讲台下学生要么规规矩矩地正襟危坐,沉默不言;要么低头玩弄手机,乐在其中;要么趴在桌上,呼呼大睡……当然,中职学生基础薄弱、厌学严重,人所皆知,但很大程度上与课堂教学有关,即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手段陈旧、课堂气氛沉闷。在这种沉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无法开拓自己的思维,学习没有兴趣,课堂氛围不“活”,要让学生真正对语文课充满兴趣,营造“活”力中职语文课最关键,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选择“活”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充满兴趣
中职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有的在初中就很厌倦语文课,来到职专找不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加上没有升学压力,所以上语文课不感兴趣是很普遍的现象。如果我们能在教学内容上恰当取舍,选择一些比较鲜活、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效果会大不一样。
1.与专业相关的内容
在中职学校,以专业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理念。因为中职语文教学任务是培养中级专业技术人才需要的语文素质,所以可以自主灵活选择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篇章内容精心设计教学。如针对旅游专业,应多注重口语交际中服务语言教学及一些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介绍,或多开展些民俗文化、风景名胜楹联欣赏等;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可以加强朗读与朗诵,让学生复述故事等;针对财会专业,可以加强写作指导,介绍一些财经名人掌故等。这样结合专业语文教学,真正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学习最大限度地交融,使学生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处于活跃状态,充分调动学习语文的兴趣。
2.与乡土文化相关的内容
陶行知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如能适时、合理地把乡土资源融入语文课堂,定会让学生产生一种亲近感,兴趣十足。福建各县市乡镇人文自然资源丰富,乡土文化源远流长,但各地风俗不一,有的散见在各种书籍中,有的只是老百姓口头流传,几近失传,多数学生不知。因此,让他们走进自己家乡的山水,走近家乡本土,利用周末时间调查、拍摄、收集家乡历代名人、名胜及了解相关传说、歌谣、风俗等,然后以故事、手抄报等形式展览结果。这种融入乡土文化的教学,无异于给语文教材注入活水,不仅拓宽教学空间,使学校、社会、自然交相辉映,还能让学生感到新鲜,激发兴趣,激起爱乡情感。
3.与爱情相关的内容
爱情是人人都感兴趣的一个话题,中职学生大多十七八岁,对爱情都有一种朦胧的意识,不少同学已有恋爱迹象。他们对“爱情”这两字眼特别敏感,但好奇却无知、向往而无措。现行高教版中有关爱情的课文很多,如《致橡树》、《我愿意是急流》、《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永远的蝴蝶》、《雪山上的红盖头》、《项链》、《林黛玉进贾府》、《雷雨》等。这些优秀的爱情篇章都是“爱情教科书”,对净化人的心灵,塑造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理想人格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教师能大胆公开地利用这些健康美好的“爱情”精品,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熏陶、净化他们的心灵,培养正确的爱情观与人生观。这样必然能吸引学生,让学生喜爱语文,喜欢语文课堂。
二、运用“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常觉常新
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无疑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时间长了就会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课堂教学中必须随着众多教学因素的发展变化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感到新鲜、有吸引力,才会积极主动参与进来,课堂才能真正“活”起来。
1.故事法
美国德育学家里可纳说:“故事曾经是世界上许多大教育家最喜欢用的教育手段。”用故事法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快快乐乐地学习,只有学生学习主动性被调动起来,教学才能取得成效。中职语文课本篇目中有许多哲理类文章,如《善良》、《一碗清汤荞麦面》、《情人节的玫瑰盛开在教室里》、《读书人是幸福人》、《卖白菜》、《永远的蝴蝶》等,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或穿插相关的故事强调所讲内容,或用故事内容代替讲课内容,或让学生在预习中准备,用讲故事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从而激活课堂,让学生从故事中悟到蕴涵的哲理,从而达到掌握课堂教学的目的。
2.音像法
通过声音、图像把课文中描绘的内容直观地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直接用感官感知,可以加深学生情感体验,如教学散文类文章《荷塘月色》、《雨巷》,如能配上吻合的背景音乐朗读课文,学生就会沉浸在美丽的境界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学《阿Q正传》、《祝福》、《林黛玉进贾府》、《项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小说类文章,可以剪辑电影片段制作成课件,或从网上下载电视剧的片断,通过视频展示他们并不熟悉的生活场景,这样学生学起课文来自然就兴致勃勃了。
3.表演法
中职语文课本中有大量戏剧类文章,如果单纯靠老师说教、学生朗读,恐怕难以体会文中人物的内心。如教学《雷雨》、《哈姆莱特》、《窦娥冤》等课文,为了让学生有更真切的体会,课前布置学生根据主题需要,适当增减剧本内容,课中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模拟扮演。不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而且使他们对课文内容有独到见解。参加课本剧表演的学生,一旦演出成功,便会有胜利的喜悦,这种愉悦之感会激发他们更浓厚的兴趣。
三、营造“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
首先,注重情感交流。“教学若要成功,需以情感为纽带”。师生双方的教与学活动其实是情感交流、心灵碰撞的过程。因此,中职语文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要降低自己的年龄、身份,与学生如朋友一样轻松、愉快地交流、对话。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用自己的耐心、爱心,主动和学生沟通。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心声,以亲切、和蔼、机智的形象,做学生可以依赖、倾诉的朋友。“亲其师,信其道”,即使原来不爱听课的学生也会慢慢端正学习态度,参与到课堂中。
其次,加强教学互动。实际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发现有的教师居高临下,课堂中缺少互动,很多同学处于压抑状态,无所事事。因此要尽量空出时间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或讨论、或朗诵、或论辩等,努力在课堂教学中使每个学生都成为积极的参与者,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那么语文课堂会有吸引力的。
再次,善用鼓励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生命即是一种强大有力、不可战胜的财富,同时也是一种脆弱的往往无助的、极易损伤的珍品,有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况,只消一句冷酷无情的话,一个漠不关心的眼光,足以扯断一根纤细的生命线。”中职学生文化成绩较差,缺乏自信,没有勇气与同学或老师沟通。所以老师应多鼓励学生,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如用“你真会动脑筋”肯定、鼓励回答成功的学生;用“胆子大一些,试试看,老师会帮助你的”鼓励欲言又止的学生。即使学生当前表现不够好,也要用鼓励性语言让学生接受,使学生从中受到鼓舞。长期坚持这样的方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就能树立信心,自然而然地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喜欢上语文课。
总之,营造活力中职语文课堂的方法还有很多,如精心设计问题、运用幽默语言等。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根据学生喜好和特点用心设计,那么语文课一定会富有创新特色,并让学生充满兴趣,相信中职语文课堂会因此更精彩。
参考文献:
[1]把乡土文化带进中职语文课堂.职业技术教育,2012(9).
[2]创设充满活力的中职语文课堂.人才资源开发,2015(08).
[3]创新教学方式让语文课绽放活力.科技視界,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