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阅读时“感受语言的优美”,“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等。而这一切的目标的实施都需要以“品读语言”为核心。
1 注重语言积累,做好知识迁移
考试大纲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的要求是:“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能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等。故积累语言、品味语言并作好语言的迁移训练是多么的重要。以《荷塘月色》中第四自然段月下荷塘的景色描写为例,在这段文字里,作者应用“田田”“层层”等叠词把荷叶的繁茂描摹出来,用比喻的修辞来形容月下白色荷花的袅娜和风姿,“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通感堪称一绝,从嗅觉到听觉的转换让读者嗅到荷花的淡雅清香。有了这些修饰,脱俗的荷花变得更加高雅,离学生很远的景物变得触手可摸,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语文的味道。欣赏过后,趁着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来描绘一幅美景,训练其正确使用修辞,提高他们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为今后考试中的仿写、修辞、写作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品味语言的精妙传神之处
在考试大纲里,直接就要求鉴赏诗歌的语言、文学作品中重要的句子。在高考鉴赏诗歌的语言中,对诗眼、炼字、最精妙传神之字的考查尤为突出,这就需要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作好对语言的鉴赏阅读。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有“鱼翔浅底”,很显然这是写景状物之句,但鱼怎么可能“翔”呢?这是很多学生提出的问题。联系上文的“漫江碧透”可以知道当时的湘江水是多么的清澈,以至于看到游鱼;而水的清让人想到浅,水的清让蓝天白云倒映其间,一眨眼给人的感觉就是鱼在天空中“飞翔”。一个“翔”字,包括了水清、蓝天白云等众多的内容,一个字就营造了新奇的意境。语言用得精妙,全文的灵魂也就活了。
一首诗歌,一篇散文,一部小说,它们中间不仅有形象,不仅有人物情节,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经典传神的那么一个字、一句话。在阅读中,如果能准确地理解它,就找到开启文本的金钥匙。高考试题《阳光的香味》一文中,有这么一题:根据你的体会,分析“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一句,渲染阳光下农夫劳动成果的美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着重表现阳光下农夫的阳刚之美。这句话不仅有这些暗示的意思,而且它还与下文晒稻谷、对农夫决心务农的交代等内容前后呼应,使文章形成一个统一有机的整体。语言的魅力在于它的暗示性和包容性,而它们将构成文学作品的含蓄美、形象美。
语言来源于生活,而文学作品的语言却是生活的高度凝练。所以如果说要真正地理解一部文学作品,还必须对文学语言下一番工夫,咀嚼、品读才能深刻感受文学的文味。
3 积累语言,提升语文的文味
要提升语文的文味,就必须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在阅读中积累语言,在积累中培养良好的语言感觉。在教学中,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适当配合,力求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以课文为例子和凭借,举一反三,提高阅读能力。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增加知识储备。在这里,作为教材必需的组成部分的《语文读本》,它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新课标要求高中生课外阅读不少于300万字,而《语文读本》正是适应这种需要的。阅读《语文读本》和学习教科书,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丰富语文素养,发展个性,并从语言的综合范例中学习语言,培养语文能力。不同的是,对教科书,一般要求精读,训练比较系统,力度也比较大;对《语文读本》,一般要求略读,运用精读方面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去独立阅读,灵活性比较大,更利于个性和特长的发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地指导学生阅读。
在进行文言文课文精讲的同时,以《语文读本》上的文言篇目为阅读材料,让学生反复阅读、翻译,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翻译能力,还可以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理解。被赞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曹操曾提出“外定武功,内修文学”的治国方针,其中“内修文学”是跟孔子的礼治观点一脉相承的。然而,今天的学生似乎对中国古典的文化尤其是“孝忠义”文化缺失太多,如果仅仅靠课堂上教师的讲解传授是远远不够的,那么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他们在课外的阅读就变得尤为重要,他们只有在阅读中得到熏陶,潜移默化地传承中国文化里的精髓。久而久之,学生不仅能够体会语言的魅力,而且还能够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品味能力。
总之,阅读教学必须把对语言的品读放在第一位。通过品读语言,既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情感,又能感受语言的优美,还能准确传神地应用词汇体悟语言的精妙之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真正做到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县上板城高中)
1 注重语言积累,做好知识迁移
考试大纲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的要求是:“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能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等。故积累语言、品味语言并作好语言的迁移训练是多么的重要。以《荷塘月色》中第四自然段月下荷塘的景色描写为例,在这段文字里,作者应用“田田”“层层”等叠词把荷叶的繁茂描摹出来,用比喻的修辞来形容月下白色荷花的袅娜和风姿,“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通感堪称一绝,从嗅觉到听觉的转换让读者嗅到荷花的淡雅清香。有了这些修饰,脱俗的荷花变得更加高雅,离学生很远的景物变得触手可摸,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语文的味道。欣赏过后,趁着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来描绘一幅美景,训练其正确使用修辞,提高他们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为今后考试中的仿写、修辞、写作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品味语言的精妙传神之处
在考试大纲里,直接就要求鉴赏诗歌的语言、文学作品中重要的句子。在高考鉴赏诗歌的语言中,对诗眼、炼字、最精妙传神之字的考查尤为突出,这就需要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作好对语言的鉴赏阅读。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有“鱼翔浅底”,很显然这是写景状物之句,但鱼怎么可能“翔”呢?这是很多学生提出的问题。联系上文的“漫江碧透”可以知道当时的湘江水是多么的清澈,以至于看到游鱼;而水的清让人想到浅,水的清让蓝天白云倒映其间,一眨眼给人的感觉就是鱼在天空中“飞翔”。一个“翔”字,包括了水清、蓝天白云等众多的内容,一个字就营造了新奇的意境。语言用得精妙,全文的灵魂也就活了。
一首诗歌,一篇散文,一部小说,它们中间不仅有形象,不仅有人物情节,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经典传神的那么一个字、一句话。在阅读中,如果能准确地理解它,就找到开启文本的金钥匙。高考试题《阳光的香味》一文中,有这么一题:根据你的体会,分析“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一句,渲染阳光下农夫劳动成果的美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着重表现阳光下农夫的阳刚之美。这句话不仅有这些暗示的意思,而且它还与下文晒稻谷、对农夫决心务农的交代等内容前后呼应,使文章形成一个统一有机的整体。语言的魅力在于它的暗示性和包容性,而它们将构成文学作品的含蓄美、形象美。
语言来源于生活,而文学作品的语言却是生活的高度凝练。所以如果说要真正地理解一部文学作品,还必须对文学语言下一番工夫,咀嚼、品读才能深刻感受文学的文味。
3 积累语言,提升语文的文味
要提升语文的文味,就必须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在阅读中积累语言,在积累中培养良好的语言感觉。在教学中,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适当配合,力求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以课文为例子和凭借,举一反三,提高阅读能力。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增加知识储备。在这里,作为教材必需的组成部分的《语文读本》,它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新课标要求高中生课外阅读不少于300万字,而《语文读本》正是适应这种需要的。阅读《语文读本》和学习教科书,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丰富语文素养,发展个性,并从语言的综合范例中学习语言,培养语文能力。不同的是,对教科书,一般要求精读,训练比较系统,力度也比较大;对《语文读本》,一般要求略读,运用精读方面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去独立阅读,灵活性比较大,更利于个性和特长的发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地指导学生阅读。
在进行文言文课文精讲的同时,以《语文读本》上的文言篇目为阅读材料,让学生反复阅读、翻译,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翻译能力,还可以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理解。被赞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曹操曾提出“外定武功,内修文学”的治国方针,其中“内修文学”是跟孔子的礼治观点一脉相承的。然而,今天的学生似乎对中国古典的文化尤其是“孝忠义”文化缺失太多,如果仅仅靠课堂上教师的讲解传授是远远不够的,那么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他们在课外的阅读就变得尤为重要,他们只有在阅读中得到熏陶,潜移默化地传承中国文化里的精髓。久而久之,学生不仅能够体会语言的魅力,而且还能够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品味能力。
总之,阅读教学必须把对语言的品读放在第一位。通过品读语言,既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情感,又能感受语言的优美,还能准确传神地应用词汇体悟语言的精妙之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真正做到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县上板城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