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高校德育目标经历了三个时期五个阶段的更替。梳理高校德育目标建构的历史进程,对其中的成功与挫折、经验与教训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历史性审察,将有利于全面、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命题。
关键词:高校;德育目标
学校教育,德育为先。通过德育,促进学生思想素质、政治素质、法纪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的提高,才能确保高校培养的人才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德育的首要问题是德育目标。这是纲,纲举目张。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高校德育经历了步履维艰的探索、发展和完善的发展历程。其中的成功与挫折、经验与教训,对我们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命题大有裨益。
一、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建构经历了三个时期五个阶段。
(一)初步形成时期(1949~1966)
这一时期从时间上划分是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文革”开始的十七年,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新中国德育目标的初步探索(1949~1956)。1949年初,毛泽东为《新华月报》创刊号题词,提出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也就是我们以往所讲的“五爱”。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章程草案》规定,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水平、实际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身体健康、忠实于祖国、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和准备随时保卫祖国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一阶段的德育目标,出于当时的形势和巩固新政权的需要,更多的倾向于政治思想方面,强调学生的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阶级立场和政治观点。
第二个阶段是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高校德育目标的曲折发展(1957~1966)。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61年9月,《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校六十条)规定:“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专门人才。”这是这一历史时期对德育目标比较完整和全面的表述,符合当时国家对人才需要的实际。然而,由于当时仍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还存在“大跃进”等“左”倾思想的影响,使德育目标的实现偏向于政治空想,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
(二)嬗变时期(1966~1976)
这一时期从时间上看是指“文革”十年。十年浩劫,是国家的灾难,人民的灾难,也是学术的灾难。在这一时期中国的高等教育遭到巨大的破坏,德育目标受到人为的扭曲,高校德育变成为“极左”政治路线服务的工具,培养的是“头上长角,身上长刺,敢于与走资派斗争的战士”,彻底偏离了高校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轨道。
(三)恢复发展与完善时期(1978~至今)
这一时期从时间上划分是指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的三十多年,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拨乱反正阶段(1978~1985)。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促使高校德育摈弃了“突出无产阶级政治”“以阶级斗争为纲”等“左”的思想,端正了发展方向。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他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高等学校必须坚持又红又专的教育方针,大学生既要政治觉悟高,又要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写下“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题词,为教育改革提出了方针性的要求,为高校德育提出了方向性的目标。
二是探索发展阶段(1985~199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逐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的转变引发了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使高校德育目标做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1987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指出:“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研究生,应当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应当热心于改革和开放,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献身;应当自觉地遵纪守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应当勤奋学习,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还要从他们中间培养出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这一阶段德育目标的探索性和现实性特点明显加强。高校德育的内容更加广泛,包括政治、思想、道德、法纪等方面的目标,而且开始注重层次性,符合人的知情意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要求,这是当时形势下的一种探索。现实性体现在高校德育目标不仅要有理想性,而且兼具现实性;不仅要求大学生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更要具有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要求的基本品质。
三是完善发展阶段(1992~至今)。90年代,我国高校德育进入了一个全面深化的阶段,其主要标志是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目标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规划了高校德育目标体系。制定了系统的高校德育大纲。1994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两个重要文件,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充分肯定和吸取了学校为适应时代发展,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明确提出高校德育要“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各高校由此结合自身的实际,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作为探索德育的基础工程。1995年11月23日,我国第一部《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正式出台。不仅明确提出了“德育目标”这一术语,而且规定了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纲》指出,高等学校德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觉地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 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并从中培养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200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指导思想明确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的要求与目标,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
二、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历史审视
(一)发展演变的历史特点
纵观多年来我国高校德育目标发展变化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三个时期五个阶段的高校德育目标反映了我国高校德育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而转移,呈现出三个特点:
第一,提出的视角不同。第一时期的高校德育目标是从巩固国家新政权、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和政治人才的视角提出的;第三时期的高校德育目标是从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培养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新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提出的。
第二,反映的时代特征不同。第一时期的高校德育目标突出以政治教育为重点,围绕“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和“党的方针及政策教育”为中心的时代特征;第三时期的高校德育目标反映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时代特征。
第三,反映的具体内涵不同。第一时期的高校德育目标最突出的是政治要素;第三时期的高校德育目标在突出政治要素的同时,还着眼于思想要素、道德要素、法纪要素、心理健康要素等内涵,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从上述特点中可以看出,高校德育目标经历了一个由不合理、不全面、不科学到比较合理、比较全面、比较科学的过程。
(二)发展历程的经验教训
反思多年来我国高校德育目标发展的变化,既体现出社会和个人发展需要的合理性,同时又存在着一偏概全的不足。
1、德育目标过于强调“政治倾向性”,忽视科学性和全面性。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高校德育目标存在着偏重政治教育和理想教育,轻视其他方面教育的倾向。虽然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这样做是完全有必要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培养和造就与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的人才这一高度来看,就彰显不足了。政治教育、理想教育理应是德育的核心和导向,但不能把德育与他们完全等同起来,因为德育并不完全是政治教育和理想教育。现阶段的高校德育把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的现代化有机融合起来,把爱国主义、法纪、社会公德、生态观、审美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纳入德育目标内容体系,实现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全面和谐发展。
2、德育目标过于强调同一性,忽视层次性。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是以完善人格为目的的,只有人格,才是统一人的各种素质和能力的本质价值,即教育者的目的不仅在于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开发人的能力,而且还在于培养作为形成国家和社会主体的人本身。”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分享着教育的全部特质。我们的德育已经习惯了按同一模式、同一标准、同一方法来要求、教育所有的学生,这就在实践中忽视了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多样性和层次性。虽然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在年龄阶段上有共性,但是由于他们所处的生长环境不同,所受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也不尽相同,使得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存在差异,如果高校德育却一厢情愿地一刀切,基本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锻造学生,忽视他们的这种差异性,将不利于学生独立自由的思维、创造性、批判性精神、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等的培养。
3、德育目标的整体价值过分强调社会利益,忽视个体发展利益。
我国高校德育目标在价值尺度上呈现出明显的社会本位原则。在过去几十年里,人们在理解这一原则时存在着一些偏差,一定程度上否认和轻视个体身心发展的需要。这种倾向既折射出传统文化中“社会中心”过于沉重的影响,也导致了高校德育目标建构上的偏差。“德”、“得”相通,我们因该把长期被贬损、淹没的个人身心发展的需求恢复到应有的地位,还德育以本来面目,真正把个人、集体、社会统一起来。循此施教,才能从根本上找到坚实的依托,才能从乌托邦的讲坛进入现实的人心。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时即指出:“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又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就是说社会是个体自由发展的前提,个体自由发展对社会发展又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把握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时代脉络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高校德育目标构建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好这一问题,对于进一步深化高校德育改革,推动德育科学化,提高德育实效性,促进新世纪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坚持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德育目标是现实中的受教育者对未来思想品德的一种憧憬、预测和构想,就应当既立足于现实,着眼于学生生活实际,又面向未来,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在定位上达到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
德育是有目的地影响人的教育实践活动,其目标首先要表现出理想性和现实性。德育目标的理想性是从未来社会和人的发展期望角度出发而设立的目标。理想的德育目标具有前瞻性,往往超越现实生活。这种“超越”以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存在前提,并经过人们艰苦的主观努力得以实现,因而具有发展人的作用。德育目标的现实性是从当前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角度确立的目标。德育目标是一种对德育对象影响的预期。这种影响如果不能为受教育者所接受,德育目标就是空中楼阁。贴近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品德实际,是德育目标的一个出发点。
实现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是高校德育目标实现的要旨。现实性制约着理想性,没有一定的思想品德素养为基础,理想性将成为无本之木;没有一定的远大理想,现实性的发展也会受到局限。
(二)坚持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结合
由于受我国传统的社会本位主义的影响,高校德育目标,存在着片面的社会价值观。一些人只讲社会需要,认为德育的核心就是使受教育者发展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忽视了个体发展的需要,把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人为地对立起来。前一时期,由于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高校又出现了一股唯个人价值观是举的倾向。一些人只讲满足个人需要,认为德育应当从人的本性出发,求得个体的自由发展和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忽视社会要求,其结果又导致了德育工作的削弱。
事实上,德育目标不仅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需要,这两者是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是要适应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就是要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适应人的发展需要,就是要满足人的智力、体力和个性的发展需要,满足人的精神追求的需要,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坚持德育目标中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结合,是由社会与个人的辩证关系决定的。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和个人具有内在的高度统一性,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同个人的发展与进步是紧密相联的。我们在确立和实施高校德育目标时,要坚持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内在结合,在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的同时,充分满足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内在需要,促进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协调发展。
(三)坚持科学性与价值性的融合
坚持德育目标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现阶段,全球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相互渗透。如何有效地把马克思主义的主流社会意识形态根植于学生头脑之中,是德育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任务。只有科学性与价值性紧密融合的德育目标,才有说服力、感染力,才能渗透进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内化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坚持德育目标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的融合是德育有效性的关键。德育是培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德育目标是人们对德育价值认识并追求德育价值的愿景。德育目标的科学性和价值性如何,直接影响德育的效果。因此,我们不能忽视社会发展规律和人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只凭主观热情,盲目追求“高、大、全”式的目标和价值。
坚持科学性与价值性的融合,不是抽象的融合,而是具体的历史的融合。我们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德育目标体系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真理观。
关键词:高校;德育目标
学校教育,德育为先。通过德育,促进学生思想素质、政治素质、法纪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的提高,才能确保高校培养的人才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德育的首要问题是德育目标。这是纲,纲举目张。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高校德育经历了步履维艰的探索、发展和完善的发展历程。其中的成功与挫折、经验与教训,对我们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命题大有裨益。
一、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建构经历了三个时期五个阶段。
(一)初步形成时期(1949~1966)
这一时期从时间上划分是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文革”开始的十七年,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新中国德育目标的初步探索(1949~1956)。1949年初,毛泽东为《新华月报》创刊号题词,提出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也就是我们以往所讲的“五爱”。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章程草案》规定,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水平、实际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身体健康、忠实于祖国、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和准备随时保卫祖国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一阶段的德育目标,出于当时的形势和巩固新政权的需要,更多的倾向于政治思想方面,强调学生的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阶级立场和政治观点。
第二个阶段是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高校德育目标的曲折发展(1957~1966)。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61年9月,《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校六十条)规定:“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专门人才。”这是这一历史时期对德育目标比较完整和全面的表述,符合当时国家对人才需要的实际。然而,由于当时仍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还存在“大跃进”等“左”倾思想的影响,使德育目标的实现偏向于政治空想,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
(二)嬗变时期(1966~1976)
这一时期从时间上看是指“文革”十年。十年浩劫,是国家的灾难,人民的灾难,也是学术的灾难。在这一时期中国的高等教育遭到巨大的破坏,德育目标受到人为的扭曲,高校德育变成为“极左”政治路线服务的工具,培养的是“头上长角,身上长刺,敢于与走资派斗争的战士”,彻底偏离了高校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轨道。
(三)恢复发展与完善时期(1978~至今)
这一时期从时间上划分是指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的三十多年,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拨乱反正阶段(1978~1985)。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促使高校德育摈弃了“突出无产阶级政治”“以阶级斗争为纲”等“左”的思想,端正了发展方向。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他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高等学校必须坚持又红又专的教育方针,大学生既要政治觉悟高,又要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写下“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题词,为教育改革提出了方针性的要求,为高校德育提出了方向性的目标。
二是探索发展阶段(1985~199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逐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的转变引发了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使高校德育目标做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1987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指出:“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研究生,应当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应当热心于改革和开放,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献身;应当自觉地遵纪守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应当勤奋学习,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还要从他们中间培养出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这一阶段德育目标的探索性和现实性特点明显加强。高校德育的内容更加广泛,包括政治、思想、道德、法纪等方面的目标,而且开始注重层次性,符合人的知情意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要求,这是当时形势下的一种探索。现实性体现在高校德育目标不仅要有理想性,而且兼具现实性;不仅要求大学生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更要具有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要求的基本品质。
三是完善发展阶段(1992~至今)。90年代,我国高校德育进入了一个全面深化的阶段,其主要标志是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目标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规划了高校德育目标体系。制定了系统的高校德育大纲。1994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两个重要文件,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充分肯定和吸取了学校为适应时代发展,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明确提出高校德育要“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各高校由此结合自身的实际,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作为探索德育的基础工程。1995年11月23日,我国第一部《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正式出台。不仅明确提出了“德育目标”这一术语,而且规定了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纲》指出,高等学校德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觉地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 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并从中培养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200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指导思想明确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的要求与目标,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
二、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历史审视
(一)发展演变的历史特点
纵观多年来我国高校德育目标发展变化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三个时期五个阶段的高校德育目标反映了我国高校德育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而转移,呈现出三个特点:
第一,提出的视角不同。第一时期的高校德育目标是从巩固国家新政权、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和政治人才的视角提出的;第三时期的高校德育目标是从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培养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新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提出的。
第二,反映的时代特征不同。第一时期的高校德育目标突出以政治教育为重点,围绕“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和“党的方针及政策教育”为中心的时代特征;第三时期的高校德育目标反映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时代特征。
第三,反映的具体内涵不同。第一时期的高校德育目标最突出的是政治要素;第三时期的高校德育目标在突出政治要素的同时,还着眼于思想要素、道德要素、法纪要素、心理健康要素等内涵,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从上述特点中可以看出,高校德育目标经历了一个由不合理、不全面、不科学到比较合理、比较全面、比较科学的过程。
(二)发展历程的经验教训
反思多年来我国高校德育目标发展的变化,既体现出社会和个人发展需要的合理性,同时又存在着一偏概全的不足。
1、德育目标过于强调“政治倾向性”,忽视科学性和全面性。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高校德育目标存在着偏重政治教育和理想教育,轻视其他方面教育的倾向。虽然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这样做是完全有必要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培养和造就与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的人才这一高度来看,就彰显不足了。政治教育、理想教育理应是德育的核心和导向,但不能把德育与他们完全等同起来,因为德育并不完全是政治教育和理想教育。现阶段的高校德育把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的现代化有机融合起来,把爱国主义、法纪、社会公德、生态观、审美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纳入德育目标内容体系,实现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全面和谐发展。
2、德育目标过于强调同一性,忽视层次性。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是以完善人格为目的的,只有人格,才是统一人的各种素质和能力的本质价值,即教育者的目的不仅在于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开发人的能力,而且还在于培养作为形成国家和社会主体的人本身。”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分享着教育的全部特质。我们的德育已经习惯了按同一模式、同一标准、同一方法来要求、教育所有的学生,这就在实践中忽视了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多样性和层次性。虽然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在年龄阶段上有共性,但是由于他们所处的生长环境不同,所受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也不尽相同,使得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存在差异,如果高校德育却一厢情愿地一刀切,基本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锻造学生,忽视他们的这种差异性,将不利于学生独立自由的思维、创造性、批判性精神、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等的培养。
3、德育目标的整体价值过分强调社会利益,忽视个体发展利益。
我国高校德育目标在价值尺度上呈现出明显的社会本位原则。在过去几十年里,人们在理解这一原则时存在着一些偏差,一定程度上否认和轻视个体身心发展的需要。这种倾向既折射出传统文化中“社会中心”过于沉重的影响,也导致了高校德育目标建构上的偏差。“德”、“得”相通,我们因该把长期被贬损、淹没的个人身心发展的需求恢复到应有的地位,还德育以本来面目,真正把个人、集体、社会统一起来。循此施教,才能从根本上找到坚实的依托,才能从乌托邦的讲坛进入现实的人心。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时即指出:“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又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就是说社会是个体自由发展的前提,个体自由发展对社会发展又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把握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时代脉络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高校德育目标构建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好这一问题,对于进一步深化高校德育改革,推动德育科学化,提高德育实效性,促进新世纪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坚持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德育目标是现实中的受教育者对未来思想品德的一种憧憬、预测和构想,就应当既立足于现实,着眼于学生生活实际,又面向未来,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在定位上达到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
德育是有目的地影响人的教育实践活动,其目标首先要表现出理想性和现实性。德育目标的理想性是从未来社会和人的发展期望角度出发而设立的目标。理想的德育目标具有前瞻性,往往超越现实生活。这种“超越”以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存在前提,并经过人们艰苦的主观努力得以实现,因而具有发展人的作用。德育目标的现实性是从当前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角度确立的目标。德育目标是一种对德育对象影响的预期。这种影响如果不能为受教育者所接受,德育目标就是空中楼阁。贴近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品德实际,是德育目标的一个出发点。
实现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是高校德育目标实现的要旨。现实性制约着理想性,没有一定的思想品德素养为基础,理想性将成为无本之木;没有一定的远大理想,现实性的发展也会受到局限。
(二)坚持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结合
由于受我国传统的社会本位主义的影响,高校德育目标,存在着片面的社会价值观。一些人只讲社会需要,认为德育的核心就是使受教育者发展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忽视了个体发展的需要,把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人为地对立起来。前一时期,由于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高校又出现了一股唯个人价值观是举的倾向。一些人只讲满足个人需要,认为德育应当从人的本性出发,求得个体的自由发展和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忽视社会要求,其结果又导致了德育工作的削弱。
事实上,德育目标不仅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需要,这两者是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是要适应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就是要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适应人的发展需要,就是要满足人的智力、体力和个性的发展需要,满足人的精神追求的需要,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坚持德育目标中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结合,是由社会与个人的辩证关系决定的。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和个人具有内在的高度统一性,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同个人的发展与进步是紧密相联的。我们在确立和实施高校德育目标时,要坚持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内在结合,在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的同时,充分满足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内在需要,促进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协调发展。
(三)坚持科学性与价值性的融合
坚持德育目标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现阶段,全球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相互渗透。如何有效地把马克思主义的主流社会意识形态根植于学生头脑之中,是德育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任务。只有科学性与价值性紧密融合的德育目标,才有说服力、感染力,才能渗透进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内化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坚持德育目标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的融合是德育有效性的关键。德育是培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德育目标是人们对德育价值认识并追求德育价值的愿景。德育目标的科学性和价值性如何,直接影响德育的效果。因此,我们不能忽视社会发展规律和人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只凭主观热情,盲目追求“高、大、全”式的目标和价值。
坚持科学性与价值性的融合,不是抽象的融合,而是具体的历史的融合。我们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德育目标体系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真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