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淡化意识形态性和轻视学术性两种错误倾向,一定程度上消解和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要克服这两种错误倾向,体现学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目标,应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相统一的关系。
[关 键 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学术性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3-0012-0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一方面,我国的传统价值观念、社会信念、组织信条等都面临着全面的冲击,关于如何增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呼声不绝于耳。另一方面,由于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主题,我国国内政局趋于稳定,有人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提出质疑,甚至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必将导致文化全球化,世界各国将不再有不同社会制度的区别,只有人类共同的利益,从而主张“淡化意识形态” [1]。大学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而思想政治教育关乎高校“为谁服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只有把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统一起来,才能培育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
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阶级有不同的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是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关键环节,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2]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观念上层建筑,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性,即意识形态性。正是意识形态性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一般教育区别开来。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的学生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它所传播的政治法律思想、宗教与道德观念、艺术与哲学思想等等,总是体现一定阶级的阶级意识,维护一定阶级的根本利益。
我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社会主义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在经济基础中占统治地位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的,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的,传播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而不是资产主义条件下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和思潮。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党和国家的经济工作和一切工作的政治生命线。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引导青年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正确看待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人们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不同,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丰富多彩,差异很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剧,国内的各种思想观念与外来文化相互碰撞,我国的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形成了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的局面。[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以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为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又要倡导、包容多样并存。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国内正反两方面的事实证明,在意识形态领域,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片面强调多元化是危险的。苏东剧变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放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同时,对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经过辩证否定后使之为我所用,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生动格局,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三)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处在绝对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要求我们,用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弄清楚坚持什么和发展什么的问题,处理好坚持和发展的关系,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在一个地球、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并存的今天,那些所谓宣称“马克思主义过时”的论调是站不住脚的;教条化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做法是有害的;根据自身需要去裁剪马克思主义的做法也是有害的。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明了“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4]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无止境,但并不是所有形式新奇时髦的观点都是理论创新。在当代中国,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就是要坚持理直气壮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性
有些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容易做,只要跟着形势走,适时讲一讲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就可以了,没有什么学术含量,用不着搞科研。特别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些教师把精力放在课件制作、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上,课堂上讲一些正确而没用的大道理,缺乏严密的理论论证和强有力的学术支撑。结果是,教师讲得精疲力竭,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有些教师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存在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有误、含糊不清现象,理论阐述缺乏论据、理论的内在逻辑混乱就成必然的了,更不用说关注学术前沿,观照社会现实,关心学生遇到的疑难困惑问题。可以说,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无效的,而且会败坏马克思主义的声誉。
(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学术支撑
要在意識形态领域存在复杂斗争的形势下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就要想办法让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进教材、进课堂,最终进学生头脑。在当代中国,要引导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秉承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知荣明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人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可能是科学的。这种说法是根本错误的,近170年来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就是一门科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必须由学术理论来承载。如果没有学科的学术理论支撑,教师靠低级媚俗的笑话、喊口号式的宣讲、花里胡哨的形式、枯燥乏味的内容,根本不可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目的。大学生反感的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色彩,而是缺乏学术性的空洞政治说教[5]。教师一次两次的哗众取宠或许能暂时赢得学生的掌声,时间久了,终将显现其浅薄和粗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注重理论学习,坚持学科的科学理论研究,积极拓展学术视野,了解学术前沿,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学识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讲出学术性,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让学生获得真知灼见,感悟到思想政治理论的博大精深和理性思维的无穷魅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得到提高。
(二)大学生的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性
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型的关键时期。经过中学阶段的学习教育,他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接触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些内容,大部分学生有了思想政治理论的基本常识。假如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线教师不能在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等有所深化和有所提高,学生就会丧失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此外,网络信息时代决定了当今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化,移动网络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教师不再具有掌控信息的绝对优势。调查发现,地处西南边陲的昆明学院在校大学生,无论是来自贫困山区还是富裕家庭,差不多人人都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借助国际互联网,他们可以轻松快捷地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但是,他们比较缺乏对鱼龙混杂信息辩证分析、判断和综合的能力。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停留在收集各种信息资料的基础上,讲授只是浮光掠影般地触及事物表象而无法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本质,势必会大大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
当前大学生的以上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要认真搞好科研,关注学术前沿动态,清楚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区别,讲授时才能做到胸中有底,心中有数。不以教学带动科研,教学水平难以提高;不以科研促进教学,科研价值无从谈起。教师只有以学术科研支撑教学,才能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理论意识的自觉性。
(三)理论创新的要求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性
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随着党情、国情、世情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完整。如果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固步自封、思想僵化,不能体现时代性,不能富于创造性,没有相应的学术水平,仅凭着自己的经验或是盲目地进行教育,其地位怎能得到巩固,其价值怎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马克思在1844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6]面对当代大学生一定程度上是非观念的混淆、理想信念的动摇、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等现实问题,如果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从学理上讲清什么是真理,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真理从哪里来;讲清人们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活决定社会的精神生活,社会精神生活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物质生活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而讲清中国共产党人把“实事求是”和“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一切思想和行为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的理论依据;讲清中国共产党人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和“两个百年”目标实现的哲学基础;讲清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本质及其历史趋势的科学分析,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有可能实现从“科学理论掌握学生”到“学生掌握科学理论”的转变,达到冯契教授所讲的“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的目的。
三、找准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的结合点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最主要实施者,其思想立场、价值观念、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如果教师自身的政治信念不坚定,学术研究匮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含糊其辞或者一味迎合学生,甚至放弃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课堂上向学生传递和散布不良信息,这种消极示范效应带来的影响不可小觑。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真学真懂真信真教真马克思主义;自觉用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践,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一代代年轻人成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的正能量。作为学校,应坚定不移地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的原则,抓紧抓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从整体上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水平。
当然,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学校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一支由各级党政干部和团学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人员组成的党性强、作风良、业务精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齐心协力做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发挥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意识形态功能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的其他哲学社会课科学课程内容丰富、量大面广,除了语言学、逻辑学、思维科学等少数课程外,如马克思主义美学、宗教学、政治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法学、新闻学、艺术学等绝大多数学科也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所以,这类课程中的绝大部分也起着直接或间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条件下,培养具有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全面知识与能力、健全心理人格和健康体魄的全面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所承担的重要使命。全面素质包括了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两个方面。如果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那么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不仅是科学文化素质的主要承担者,同时还起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展开、深化、呼应的重要作用[7]。如果其他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在教学中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教书育人的原则,就能起到很好的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通过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的教学,可以不仅唤醒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忧患意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审美情趣,實现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功能。
(三)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的有效机制
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还需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研究水平和科研成果转化率。这不是依靠教师个人努力就完全可以做到的,而是要相关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各院系携手共抓,从学科建设、课题申报、学术交流、学术刊物等方面为教师进行学术研究提供、创造有利条件和政策保障,力争建立省际、校际之间的长效合作机制体制,形成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的良性互动。加大科研奖励力度、鼓励教师访学进修、鼓励教学科研交流等都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相统一的重要举措。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实现其意识形态功能离不开扎实的学科学术研究。淡化意识形态性是危险的,轻视学术性是错误的,必须坚持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的统一。教师既要在政治原则和立场上自觉与中央精神保持一致,坚持向学生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反对“淡化意识形态”的倾向,又要加强学术研究,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对利用反动言论、负面新闻、庸俗观点来误导学生。
参考文献:
[1]蒋旭东.对“淡化意识形态”思潮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9):65.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52.
[3]聂立清.论我国当代意识形态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J].理论月刊,2015(3):38.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18.
[5]陈文泽.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的统一[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67.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9.
[7]吴倬.充分发挥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德育功能[J].高校理论战线,2007(10):41-42.
[关 键 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学术性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3-0012-0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一方面,我国的传统价值观念、社会信念、组织信条等都面临着全面的冲击,关于如何增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呼声不绝于耳。另一方面,由于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主题,我国国内政局趋于稳定,有人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提出质疑,甚至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必将导致文化全球化,世界各国将不再有不同社会制度的区别,只有人类共同的利益,从而主张“淡化意识形态” [1]。大学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而思想政治教育关乎高校“为谁服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只有把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统一起来,才能培育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
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阶级有不同的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是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关键环节,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2]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观念上层建筑,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性,即意识形态性。正是意识形态性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一般教育区别开来。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的学生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它所传播的政治法律思想、宗教与道德观念、艺术与哲学思想等等,总是体现一定阶级的阶级意识,维护一定阶级的根本利益。
我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社会主义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在经济基础中占统治地位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的,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的,传播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而不是资产主义条件下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和思潮。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党和国家的经济工作和一切工作的政治生命线。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引导青年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正确看待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人们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不同,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丰富多彩,差异很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剧,国内的各种思想观念与外来文化相互碰撞,我国的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形成了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的局面。[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以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为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又要倡导、包容多样并存。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国内正反两方面的事实证明,在意识形态领域,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片面强调多元化是危险的。苏东剧变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放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同时,对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经过辩证否定后使之为我所用,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生动格局,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三)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处在绝对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要求我们,用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弄清楚坚持什么和发展什么的问题,处理好坚持和发展的关系,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在一个地球、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并存的今天,那些所谓宣称“马克思主义过时”的论调是站不住脚的;教条化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做法是有害的;根据自身需要去裁剪马克思主义的做法也是有害的。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明了“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4]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无止境,但并不是所有形式新奇时髦的观点都是理论创新。在当代中国,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就是要坚持理直气壮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性
有些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容易做,只要跟着形势走,适时讲一讲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就可以了,没有什么学术含量,用不着搞科研。特别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些教师把精力放在课件制作、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上,课堂上讲一些正确而没用的大道理,缺乏严密的理论论证和强有力的学术支撑。结果是,教师讲得精疲力竭,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有些教师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存在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有误、含糊不清现象,理论阐述缺乏论据、理论的内在逻辑混乱就成必然的了,更不用说关注学术前沿,观照社会现实,关心学生遇到的疑难困惑问题。可以说,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无效的,而且会败坏马克思主义的声誉。
(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学术支撑
要在意識形态领域存在复杂斗争的形势下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就要想办法让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进教材、进课堂,最终进学生头脑。在当代中国,要引导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秉承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知荣明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人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可能是科学的。这种说法是根本错误的,近170年来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就是一门科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必须由学术理论来承载。如果没有学科的学术理论支撑,教师靠低级媚俗的笑话、喊口号式的宣讲、花里胡哨的形式、枯燥乏味的内容,根本不可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目的。大学生反感的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色彩,而是缺乏学术性的空洞政治说教[5]。教师一次两次的哗众取宠或许能暂时赢得学生的掌声,时间久了,终将显现其浅薄和粗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注重理论学习,坚持学科的科学理论研究,积极拓展学术视野,了解学术前沿,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学识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讲出学术性,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让学生获得真知灼见,感悟到思想政治理论的博大精深和理性思维的无穷魅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得到提高。
(二)大学生的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性
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型的关键时期。经过中学阶段的学习教育,他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接触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些内容,大部分学生有了思想政治理论的基本常识。假如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线教师不能在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等有所深化和有所提高,学生就会丧失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此外,网络信息时代决定了当今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化,移动网络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教师不再具有掌控信息的绝对优势。调查发现,地处西南边陲的昆明学院在校大学生,无论是来自贫困山区还是富裕家庭,差不多人人都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借助国际互联网,他们可以轻松快捷地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但是,他们比较缺乏对鱼龙混杂信息辩证分析、判断和综合的能力。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停留在收集各种信息资料的基础上,讲授只是浮光掠影般地触及事物表象而无法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本质,势必会大大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
当前大学生的以上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要认真搞好科研,关注学术前沿动态,清楚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区别,讲授时才能做到胸中有底,心中有数。不以教学带动科研,教学水平难以提高;不以科研促进教学,科研价值无从谈起。教师只有以学术科研支撑教学,才能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理论意识的自觉性。
(三)理论创新的要求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性
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随着党情、国情、世情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完整。如果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固步自封、思想僵化,不能体现时代性,不能富于创造性,没有相应的学术水平,仅凭着自己的经验或是盲目地进行教育,其地位怎能得到巩固,其价值怎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马克思在1844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6]面对当代大学生一定程度上是非观念的混淆、理想信念的动摇、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等现实问题,如果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从学理上讲清什么是真理,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真理从哪里来;讲清人们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活决定社会的精神生活,社会精神生活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物质生活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而讲清中国共产党人把“实事求是”和“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一切思想和行为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的理论依据;讲清中国共产党人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和“两个百年”目标实现的哲学基础;讲清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本质及其历史趋势的科学分析,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有可能实现从“科学理论掌握学生”到“学生掌握科学理论”的转变,达到冯契教授所讲的“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的目的。
三、找准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的结合点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最主要实施者,其思想立场、价值观念、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如果教师自身的政治信念不坚定,学术研究匮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含糊其辞或者一味迎合学生,甚至放弃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课堂上向学生传递和散布不良信息,这种消极示范效应带来的影响不可小觑。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真学真懂真信真教真马克思主义;自觉用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践,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一代代年轻人成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的正能量。作为学校,应坚定不移地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的原则,抓紧抓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从整体上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水平。
当然,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学校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一支由各级党政干部和团学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人员组成的党性强、作风良、业务精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齐心协力做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发挥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意识形态功能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的其他哲学社会课科学课程内容丰富、量大面广,除了语言学、逻辑学、思维科学等少数课程外,如马克思主义美学、宗教学、政治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法学、新闻学、艺术学等绝大多数学科也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所以,这类课程中的绝大部分也起着直接或间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条件下,培养具有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全面知识与能力、健全心理人格和健康体魄的全面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所承担的重要使命。全面素质包括了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两个方面。如果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那么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不仅是科学文化素质的主要承担者,同时还起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展开、深化、呼应的重要作用[7]。如果其他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在教学中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教书育人的原则,就能起到很好的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通过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的教学,可以不仅唤醒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忧患意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审美情趣,實现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功能。
(三)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的有效机制
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还需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研究水平和科研成果转化率。这不是依靠教师个人努力就完全可以做到的,而是要相关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各院系携手共抓,从学科建设、课题申报、学术交流、学术刊物等方面为教师进行学术研究提供、创造有利条件和政策保障,力争建立省际、校际之间的长效合作机制体制,形成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的良性互动。加大科研奖励力度、鼓励教师访学进修、鼓励教学科研交流等都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相统一的重要举措。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实现其意识形态功能离不开扎实的学科学术研究。淡化意识形态性是危险的,轻视学术性是错误的,必须坚持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的统一。教师既要在政治原则和立场上自觉与中央精神保持一致,坚持向学生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反对“淡化意识形态”的倾向,又要加强学术研究,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对利用反动言论、负面新闻、庸俗观点来误导学生。
参考文献:
[1]蒋旭东.对“淡化意识形态”思潮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9):65.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52.
[3]聂立清.论我国当代意识形态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J].理论月刊,2015(3):38.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18.
[5]陈文泽.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的统一[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67.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9.
[7]吴倬.充分发挥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德育功能[J].高校理论战线,2007(10):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