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里的民生温度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chur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次搬家或换办公室,都是一次“断舍离”,什么物件是你必然会保留的?
  万小力选择了笔记本。担任璧山区璧泉街道党工委书记、一级调研员的他,换过很多次办公室,但每次换办公室,他都会第一时间将一筐表面有些磨损的笔记本带走,因为这里面满满当当地记录着群众反映的大事小事,以及他处理后的心得体会。
  “群众的事就是天大的事,群众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工作重点。要尽自己所能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万小力把百姓的难事、烦心事记在笔记本上,并将其“一网打尽”。
  也正是这些点滴,使万小力成了百姓心中的好书记。
  “智慧璧泉”打通服务“最后一米”
  余佳慧不烦恼了。
  余佳慧和丈夫计划在今年内再生育一个孩子,需要办理准生证。但夫妻俩平日工作繁忙,几乎没时间前往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办理相关事宜。
  为这事,两人有些发愁。此时,余佳慧得知通过“智慧璧泉”平台,在家就能办理证件。
  “在平台上进行登记,不到一分钟就填好了,准生证办好后,工作人员会通知去拿,方便、快捷!”谈及“智慧璧泉”平台,余佳慧连连称赞。
  2017年,万小力在调研时收集了群众反映最多的几个问题:“来回奔波多次业务也办不下来”,“问题诉求不知道向谁反映”,“反映了很久才能解决”……
  “找准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精准疏通堵点,落实落地基层服务‘最后一米’,让群众办事更加便利,解决问题更加快捷。”万小力在笔记本上写道,这也成为他随后几年的工作重点。
  “运用智慧平台,为辖区居民提供便捷服务。”万小力计划运用大数据技术,为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务。
  于是,万小力带领街道干部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梳理台账,就群众诉求集中的事件及问题,成功开发出满足八大类需求的“指尖”平台。
  同时,万小力结合璧山区开展的“党建引领、小区治理”试点工作,把街道原有的122个居民小组和320个社会治理网格进行重新规划布局,把存在交叉重叠的居民小组长和网格员队伍融合为200个居民小组(网格),居民小组长兼任网格员。群众线上反映问题后,工作人员线下无缝对接。
  2019年,衔接起街道、基层社区和社会基础网格三级联动服务体系的“智慧璧泉”平台上线,通过统一建立调度指挥平台,多端结合,整体联动,实现动态治理。
  如今,平台融合应用于街道16个社区200个网格,政务服务实现了“家门口、指尖上、一体化”。
  运用生态循环巧治污水
  藏在田间的一小处湿地,潺潺溪水流淌,曲水环抱草甸,绿意盎然。近日,牛角湾社区菜籽沟水库附近的一处湿地成为“网红”打卡地。
  很难想象眼前的美景在不久前还是一片蚊虫肆虐、臭气熏天的荒地。
  这里发生了什么?翻阅万小力的笔记本就能找到答案。
  菜籽沟水库附近居住了100余户居民,由于所处位置较为偏僻,每家每户又隔得较远,如果单独修建污水处理厂,成本过高,也无场地。因此,居民们的生活污水过去常常直接排放至附近的菜籽沟水库溢洪道。
  “又脏又臭,夏天都不敢开窗”,污水问题不仅困扰了周边居民多年,还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
  在一次走访中,万小力了解到这一问题,立即责成街道相关负责人讨论治水事宜。
  经多次考察和研究后,街道决定在每家每户下水道口接入排污管,排污管另一端接到不远处新建的化粪池里。
  运行一段时间后,万小力发现化粪池里的粪水堆积过多后无法消解,问题仍未根治。于是他又提議建一个生态湿地,通过生态循环来净化污水。
  选址设在哪里、种植哪些植物、怎样最大化净化污水、原有被破坏的环境如何修复等等,都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
  “困扰百姓的问题解决不了,说明我们还需要下更大的功夫。”万小力说。
  那时正值夏天,太阳晒、蚊子多,万小力连续多日带队奔波在田间地头。为了挑选有净水作用的植物,他们根据地形特点,规划出了几亩适合新建湿地的土地,试验种植了10余种植物,通过观察挑选出成活率高、抗水性强、生长周期长的5种植物;为了真正达到净化效果,他们又设计出“U”字形弯道湿地;为了检验水质变化,他们分时段蹲点监测……
  一个多月后,湿地成功建成,困扰居民多年的污水问题逐渐得到解决。
  万小力运用生态循环净化水质的方法也被成功运用到多个区域,水系生态治理在辖区内逐步展开,一个个治水工程变成了生态工程、惠民工程、发展工程。
  现场办公为百姓改造新家园
  “万书记,来我家坐坐。”万小力一踏入天湖花园小区,居民夏元亮便热情地与他打招呼。
  2019年,璧山区以“党建引领、小区治理”试点工作为切入点,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作为第一批改造项目的天湖花园小区列入其中。该小区占地面积大,修建时间久,亟待解决的问题多,个个都棘手。
  怎样才能改造出让百姓满意的家园?万小力邀请党员干部、楼栋长、业主代表等,一起现场征询意见和建议。
  “小区没有安装监控摄像头,不安全”,“小区没有消防通道,万一起火了怎么办”,“小区基础设施老化,需要更换”……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万小力的笔记本上很快就记录下了30余个问题,“大伙放心,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解决。”万小力拍拍胸脯说。
  为了推进改造项目保质保量完工,万小力只要一有空,就到小区转转。
  时间久了,小区住户都认识了万小力。
  “看到万书记就觉得暖心,他是实实在在帮我们老百姓办事。”夏元亮说。
  2020年底,改造工程顺利完工,万小力笔记本上的问题全部得到解决。
  看到家园换了新颜,居民们高兴不已。
  在改造期间,万小力得知辖区内各小区邻里间还存在“熟悉的陌生人”的情况,于是他在各个小区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政府搭台、业主唱戏,激发他们的热情,既架起小区业主相互联系沟通的桥梁,又带动业主主动参与小区治理。
  随着一场场晚会的举办,一次次活动的开展,“熟悉的陌生人”之间有了温度,邻里关系也变得更加和谐融洽。
  “民生无小事,一条沟渠的疏通,一盏路灯的点亮,都能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关键要办到群众的心坎上,这样才能暖民心。”万小力说。
  最近,万小力的笔记本又写满了,他换了一本新的,接续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
其他文献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开设书法课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开课初期,为了满足教学需要,我校书法教师自行研发书法校本教材,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逐步形成了技法、文化、审美并重的书法教学理念。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两个文件颁发以来,我校书法教学紧密围绕两个文件的精神,在学校“率性教育”理念的指引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