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也是博大精深,而最受人推崇的文言文则在中国古代汉语文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文言文的研究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文言虚词词汇的含义比较抽象,但是可以代指很多词语。虚词在文言文中举足轻重,所以很多学者都在探讨钻研虚词的含义,文章着重对复式文言虚词“之于”的构架进行探析。
关键词:文言文;复式虚词;“之于”
中图分类号:H146.3 文献标识码:A
虚词在文言文中使用的频率很高,而且运用起来灵活多变,而且虚词数量比较多,完全掌握很困难,需要长时间去积累。在“之于”中,“之”为虚词,用于主谓之间,“于”是副词,二字组合起来为复式虚词,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于文章中,复式虚词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并不是词语,而是一个结构或者是一个格式。例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俄顷风定云墨色”一句里“俄顷”二字即为复式虚词。
文言虚词一字多义的情况非常多,而且文言虚词数量也很多,对虚词的理解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来理解。例如,“夫戟者,所以攻城也;镜者,所以照形也”中“所以”为复式虚词,表示动作所使用的工具,即攻城的武器还有照明的工具,可以表示两者相比较或者是前者对后者的态度。“之于”二字可以引出下文,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可以起到强调作用。虚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很难掌握,大概有成百上千个虚词,所以对句子的理解非常重要,所以虚词在文言文中还有以下作用:
1.表示虚实
虚词与实词相通,大部分都是由实词虚化转化而来,所以有一部分词语不只可以做虚词使用,还可以做实词。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里“皆以美于徐公”中的“以”可以翻译为“认为”,为实词,用作动词。还可以举例说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愿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的“以”可以翻译为“用”。文言虚词可以连接上下文,使得文章更流畅,便于理解。虚词的用法理解起来非常困难,但是将其放在句中,可以方便对其进行理解。举例来说,在《卖炭翁》中“康肃笑而遣之”一句里“之”为虚词,在动词“笑”后用作宾语,可以翻译为“他”。《为学》一文中“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一句中,“人”与“立志”分别为主谓,可以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2.一词多用
虚词有很多用法,同一个虚词在不同的句子里有不同的含义。比如,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以”和“而”两个字的作用一样,都是用作连接句子。还有就是《隆中对》所述“凡三往,乃见”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两者都有副词“乃”,而两个都是表示时间,但是不同的是“乃见”表示很不容易,很艰难,可以翻译为才,而后者中“乃”与上文相呼应,或者这里的“乃”可以译为就。诸如此类,这种一词多义的词语需要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自己分析。
3.通晓古今
要了解文言虚词,不仅要考察其在文言中的使用,还要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較。不过其变化有以下几种:第一,有一部分词语在古代用作一个词,现在继续使用,比如“然后”。第二,有一部分词语在文言文里用作发语词,比如“夫”、放在句子里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以及使句子有所停顿的“者”在现代汉语里都没有继续使用。第三,词语的用法发生了变化。例如,“可以”在文言文里翻译为“可以作为”,而在现在汉语里理解为表示许可、可能或者能够,这也是古今差异。第四,一个词可以延伸出很多含义,或者换成别的词使用,比如,“于”在文言文里可以有介绍作用,但是在现代汉语里我们可以用“在”“向”“到”“被”“同”等词语来代替“于”,这是古今异义词,需要格外注意,很容易造成混淆。
4.凝固结构
词是由字组合而成,无论是现代汉语还是文言虚词都是如此。凝固结构即两个词都是虚词,但是两个词拆开解释不清楚,而凝固在一起解释非常完美,所以可以把它们作为一个词。这两个词都各有意义但是组成凝固结构后,就有了一个新的含义。举例来说,“之谓”即为凝固结构,而这个词可以翻译为“称作”,与这两个词原本的含义不同,所以这个也需要注意。类似的还有何以、如何、虽然、于是等。
虚词作为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如果想对文言文有所了解,那么就要了解虚词的含义以及自己对虚词有独特的理解,具体如下:
(1)“于”的含义有很多,也有很多不同的用法,比如在《陈情表》里“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中的“于”作为介词,放在形容词后面,表示比较,可以翻译为“比”,在有的句子里可以译为“胜过”。还有放在动词以后表示被引出行为的施事者。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提过“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于”也是有此含义,用作介词,可以翻译成“被”。还有一种用法,即用作复式虚词“于是”与复式虚词“之于”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用法不同,“于是”可以放在句子的开头表示前后句的承接,也可以表示因果关系。还有就是可以放在谓语的前后,“于是”是介宾短语,可以用作状语或者补语。以上既为“于”的用法。
(2)“之”字的用法也有很多,比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里的“之”只是作为音节助词,不需要翻译。但是有的意思就需要仔细钻研,比如“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里的“之”是结构助词,只是补语的标志。“之”可以指代人或者物,也可以是事,但是当指代人时大部分使用第三人称,可以翻译为“他”或者“他们”。“之”在大部分时候用作宾语,不能用作主语。例如,韩愈在《师说》写“作师说以贻之”这里的“之”就是代词,指的是他,还有“人非生而知之者”这里的“之”也用作代词,指代事情、道理。“之”还可以用作代词,表近指,可以翻译为“这”,作复指性定语。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里的“之”就是指示代词,可以翻译为“这”。“之”还可以用作助词,用作结构助词时也有不同的情况,比如“宋何罪之有?”里的“之”就是结构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之”还可以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比如“石之锵然有声者”句中的“之”就是如此的用法,是定语后置的标志。“之”还可以用在句子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用作动词以及音节助词。“顷之,烟炎张天”这里的“之”就作为音节助词使用。“之”的用法很多,文言虚词里类似于这样的有很多,要想对文言虚词有深刻的了解,就一定要掌握所有的虚词,然后在句中灵活运用。 在上面已经论述了“之”和“于”单独作为虚词时的含义,两个字的用法很多,不过这些都是虚词的含义,“之”和“于”两个字组合起来为复式虚词,意思与单独理解有很大的差异。“之”和“于”两个字单独来说,在文言文中应用都很多,“之于”应用不是特别多,不过无论是单独作为虚词的“之”“于”还是作为复式虚词的“之于”在理解时都要注意其关键字以及结合句中的实际情况来分析理解。
1.表示对事情的态度
《礼记·学记》中所说“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对于学习应该潜心钻研、专心致志,对于学习应该专攻一个方面。前者作为行为的主体,后者则是通过介词介绍给主体的对象,所以,“之于”二字表示对待关系,表示前者对后者的态度,那么在这句话里“之于”可译为“对于”。类似于这种用法的还有《论语·卫灵公》中的“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以及《韩诗外传·卷四》中的“管仲之于桓公,可谓次忠也;子胥之于夫差,可谓下忠也。”这两句话讲的都是对人的态度。所以,“之于”可以表示对于……的态度,大部分用来表示对人对事的态度。
2.表示某一方面,某一地方
在韩愈《送孟东野序》中写道:“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意思是人的语言是人声的精华,文辞是语言的精华,“之于言”表示的意思是在语言方面、在语言中。而在《庄子·渔夫》中,“今渔父之于道,可谓有矣”用法也是如此。“之于”还可以表示处于怎样的位置,而“之于”后面加具体的地方表示“在那里”。在《左传》中“孙子之于卫也,位在上卿”中“之于卫”表示在卫国。《韩诗外传》中“吾闻圣人仁士之于天地之间也,民之父母也”在“之于”后加上“天地之间”表示的是在天地之间,在此时,“之于”的意思是“在……”。
3.表示与……相比
《史记·张仪列传》中所述“且今时赵之于秦,犹郡县也”,“赵之于秦”表示赵国与秦国相比,“之于”在这里表示比较,可以翻译为“与……相比”。《朱子语类缉略·卷三》中“横渠之于程子,犹伯夷、伊尹之于孔子”也有此用法,“横渠之于程子”“伊尹之于孔子”是将两者进行比较。
4.表示“和……”
《孟子·公孙丑上》中的“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是说麒麟和走兽是一类,都在地上行走,凤凰和飞鸟是一类,都在天上飞行,泰山虽高,但它和丘陵一类,汪洋大海再辽阔,它和涓涓细流是一类,圣人和普通老百姓也是一类的。这里的“之于”所表现的意思就是“和”,它看似是拿前后两者对比,然而又好似是并列关系。前后两者有一定的差距,不可混淆。然而又有一定的聯系与相似之处,前者为主,后者为次,在前者的基础上与后者进行比较。“之于”这时便可理解为“和”。
总的来说,文言虚词在文言文中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文言文中的应用也需要我们去熟练掌握。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意义。我们应利用学过的知识对虚词进行分析理解,还要判断虚词在句中前后的作用。对文言文的学习,积累是最重要的,尤其是需要经常对了解到的文言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这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
[1]蔡灵智.文言虚词教学:因声求气,读出情味——以黄小伟老师的《寡人之于国也》一课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6(6):69-72.
[2]孙 蕾.文言文中虚词的作用及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7):93-94.
[3]赵勤贤.浅谈校企合作开发高职教材的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3(6):234-235.
[4]冯丽霞.文言文虚词的意义与用法推断[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26):77.
[5]袁本良.古汉语“之于”句的语用考察[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89-93.
[6]王聚元.略说文言复式虚词“之于”[J].语文知识,1999(3):30-32.
[7]闵祥顺.谈复式文言虚词“之于”[J].兰州商学院学报,1990(2):11-15.
关键词:文言文;复式虚词;“之于”
中图分类号:H146.3 文献标识码:A
虚词在文言文中使用的频率很高,而且运用起来灵活多变,而且虚词数量比较多,完全掌握很困难,需要长时间去积累。在“之于”中,“之”为虚词,用于主谓之间,“于”是副词,二字组合起来为复式虚词,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于文章中,复式虚词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并不是词语,而是一个结构或者是一个格式。例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俄顷风定云墨色”一句里“俄顷”二字即为复式虚词。
一、复式虚词在文言文中的作用
文言虚词一字多义的情况非常多,而且文言虚词数量也很多,对虚词的理解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来理解。例如,“夫戟者,所以攻城也;镜者,所以照形也”中“所以”为复式虚词,表示动作所使用的工具,即攻城的武器还有照明的工具,可以表示两者相比较或者是前者对后者的态度。“之于”二字可以引出下文,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可以起到强调作用。虚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很难掌握,大概有成百上千个虚词,所以对句子的理解非常重要,所以虚词在文言文中还有以下作用:
1.表示虚实
虚词与实词相通,大部分都是由实词虚化转化而来,所以有一部分词语不只可以做虚词使用,还可以做实词。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里“皆以美于徐公”中的“以”可以翻译为“认为”,为实词,用作动词。还可以举例说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愿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的“以”可以翻译为“用”。文言虚词可以连接上下文,使得文章更流畅,便于理解。虚词的用法理解起来非常困难,但是将其放在句中,可以方便对其进行理解。举例来说,在《卖炭翁》中“康肃笑而遣之”一句里“之”为虚词,在动词“笑”后用作宾语,可以翻译为“他”。《为学》一文中“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一句中,“人”与“立志”分别为主谓,可以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2.一词多用
虚词有很多用法,同一个虚词在不同的句子里有不同的含义。比如,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以”和“而”两个字的作用一样,都是用作连接句子。还有就是《隆中对》所述“凡三往,乃见”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两者都有副词“乃”,而两个都是表示时间,但是不同的是“乃见”表示很不容易,很艰难,可以翻译为才,而后者中“乃”与上文相呼应,或者这里的“乃”可以译为就。诸如此类,这种一词多义的词语需要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自己分析。
3.通晓古今
要了解文言虚词,不仅要考察其在文言中的使用,还要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較。不过其变化有以下几种:第一,有一部分词语在古代用作一个词,现在继续使用,比如“然后”。第二,有一部分词语在文言文里用作发语词,比如“夫”、放在句子里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以及使句子有所停顿的“者”在现代汉语里都没有继续使用。第三,词语的用法发生了变化。例如,“可以”在文言文里翻译为“可以作为”,而在现在汉语里理解为表示许可、可能或者能够,这也是古今差异。第四,一个词可以延伸出很多含义,或者换成别的词使用,比如,“于”在文言文里可以有介绍作用,但是在现代汉语里我们可以用“在”“向”“到”“被”“同”等词语来代替“于”,这是古今异义词,需要格外注意,很容易造成混淆。
4.凝固结构
词是由字组合而成,无论是现代汉语还是文言虚词都是如此。凝固结构即两个词都是虚词,但是两个词拆开解释不清楚,而凝固在一起解释非常完美,所以可以把它们作为一个词。这两个词都各有意义但是组成凝固结构后,就有了一个新的含义。举例来说,“之谓”即为凝固结构,而这个词可以翻译为“称作”,与这两个词原本的含义不同,所以这个也需要注意。类似的还有何以、如何、虽然、于是等。
二、虚词的意义
虚词作为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如果想对文言文有所了解,那么就要了解虚词的含义以及自己对虚词有独特的理解,具体如下:
(1)“于”的含义有很多,也有很多不同的用法,比如在《陈情表》里“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中的“于”作为介词,放在形容词后面,表示比较,可以翻译为“比”,在有的句子里可以译为“胜过”。还有放在动词以后表示被引出行为的施事者。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提过“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于”也是有此含义,用作介词,可以翻译成“被”。还有一种用法,即用作复式虚词“于是”与复式虚词“之于”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用法不同,“于是”可以放在句子的开头表示前后句的承接,也可以表示因果关系。还有就是可以放在谓语的前后,“于是”是介宾短语,可以用作状语或者补语。以上既为“于”的用法。
(2)“之”字的用法也有很多,比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里的“之”只是作为音节助词,不需要翻译。但是有的意思就需要仔细钻研,比如“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里的“之”是结构助词,只是补语的标志。“之”可以指代人或者物,也可以是事,但是当指代人时大部分使用第三人称,可以翻译为“他”或者“他们”。“之”在大部分时候用作宾语,不能用作主语。例如,韩愈在《师说》写“作师说以贻之”这里的“之”就是代词,指的是他,还有“人非生而知之者”这里的“之”也用作代词,指代事情、道理。“之”还可以用作代词,表近指,可以翻译为“这”,作复指性定语。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里的“之”就是指示代词,可以翻译为“这”。“之”还可以用作助词,用作结构助词时也有不同的情况,比如“宋何罪之有?”里的“之”就是结构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之”还可以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比如“石之锵然有声者”句中的“之”就是如此的用法,是定语后置的标志。“之”还可以用在句子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用作动词以及音节助词。“顷之,烟炎张天”这里的“之”就作为音节助词使用。“之”的用法很多,文言虚词里类似于这样的有很多,要想对文言虚词有深刻的了解,就一定要掌握所有的虚词,然后在句中灵活运用。 在上面已经论述了“之”和“于”单独作为虚词时的含义,两个字的用法很多,不过这些都是虚词的含义,“之”和“于”两个字组合起来为复式虚词,意思与单独理解有很大的差异。“之”和“于”两个字单独来说,在文言文中应用都很多,“之于”应用不是特别多,不过无论是单独作为虚词的“之”“于”还是作为复式虚词的“之于”在理解时都要注意其关键字以及结合句中的实际情况来分析理解。
三、“之于”的意义
1.表示对事情的态度
《礼记·学记》中所说“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对于学习应该潜心钻研、专心致志,对于学习应该专攻一个方面。前者作为行为的主体,后者则是通过介词介绍给主体的对象,所以,“之于”二字表示对待关系,表示前者对后者的态度,那么在这句话里“之于”可译为“对于”。类似于这种用法的还有《论语·卫灵公》中的“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以及《韩诗外传·卷四》中的“管仲之于桓公,可谓次忠也;子胥之于夫差,可谓下忠也。”这两句话讲的都是对人的态度。所以,“之于”可以表示对于……的态度,大部分用来表示对人对事的态度。
2.表示某一方面,某一地方
在韩愈《送孟东野序》中写道:“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意思是人的语言是人声的精华,文辞是语言的精华,“之于言”表示的意思是在语言方面、在语言中。而在《庄子·渔夫》中,“今渔父之于道,可谓有矣”用法也是如此。“之于”还可以表示处于怎样的位置,而“之于”后面加具体的地方表示“在那里”。在《左传》中“孙子之于卫也,位在上卿”中“之于卫”表示在卫国。《韩诗外传》中“吾闻圣人仁士之于天地之间也,民之父母也”在“之于”后加上“天地之间”表示的是在天地之间,在此时,“之于”的意思是“在……”。
3.表示与……相比
《史记·张仪列传》中所述“且今时赵之于秦,犹郡县也”,“赵之于秦”表示赵国与秦国相比,“之于”在这里表示比较,可以翻译为“与……相比”。《朱子语类缉略·卷三》中“横渠之于程子,犹伯夷、伊尹之于孔子”也有此用法,“横渠之于程子”“伊尹之于孔子”是将两者进行比较。
4.表示“和……”
《孟子·公孙丑上》中的“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是说麒麟和走兽是一类,都在地上行走,凤凰和飞鸟是一类,都在天上飞行,泰山虽高,但它和丘陵一类,汪洋大海再辽阔,它和涓涓细流是一类,圣人和普通老百姓也是一类的。这里的“之于”所表现的意思就是“和”,它看似是拿前后两者对比,然而又好似是并列关系。前后两者有一定的差距,不可混淆。然而又有一定的聯系与相似之处,前者为主,后者为次,在前者的基础上与后者进行比较。“之于”这时便可理解为“和”。
总的来说,文言虚词在文言文中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文言文中的应用也需要我们去熟练掌握。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意义。我们应利用学过的知识对虚词进行分析理解,还要判断虚词在句中前后的作用。对文言文的学习,积累是最重要的,尤其是需要经常对了解到的文言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这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蔡灵智.文言虚词教学:因声求气,读出情味——以黄小伟老师的《寡人之于国也》一课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6(6):69-72.
[2]孙 蕾.文言文中虚词的作用及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7):93-94.
[3]赵勤贤.浅谈校企合作开发高职教材的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3(6):234-235.
[4]冯丽霞.文言文虚词的意义与用法推断[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26):77.
[5]袁本良.古汉语“之于”句的语用考察[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89-93.
[6]王聚元.略说文言复式虚词“之于”[J].语文知识,1999(3):30-32.
[7]闵祥顺.谈复式文言虚词“之于”[J].兰州商学院学报,1990(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