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美术课堂中线的应用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线这种表现手段从古至今在美术课堂上都应用极广。线是美术课堂中进行绘画与创作的基石,同时也是孩子们进行美术创作的必要手段。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美术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从把握线的神韵、简化没有意义的线条、欣赏名家的作品、探索线的形式意味几个方面来进行线的表现和把握线的基本脉搏。
  关键词:小学 美术教学 线 应用
  在美术课堂中,同学们创造出的生动漂亮的美术作品,其中很大一部分都离不开“线”这个基本元素,无论使用铅笔、彩笔、蜡笔、毛笔还是油画棒等做画,线都是他们勾画出美丽画卷所使用的必要手段。线具有独特的表现性,因此在美术课堂上应用极广。
  那么如何进行线的表现和把握线的基本脉搏呢?笔者结合多年美术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与训练:
  一、把握线的神韵
  中国画就是线的艺术。线在艺术中已经脱离了自身的物质意义,成为了一种净化的美即精神的美。中国书画从简单的模拟、画图逐渐演变为用线条表现自己的灵魂,“写神”说近千年来经久不衰便是最好的例证。而在西方也认为线条比色彩更具审美性质。线的独立审美性质在于它不同于物质意义的精神表现作用。当然,线的精神意义的产生决不是虚幻的。首先,从物体客观形态及本身所具有的某种内在实质会激发我们的精神,在绘画艺术实践过程中,体现精神气质是第一件事;其次,画家的悟性、修养及表现当然也与线的精神表现性有绝对关系。
  为了让学生们能更好地品味、琢磨线的神韵,要多准备一些美术作品欣赏课,经常欣赏中国古代的名人作品,在不断的欣赏与比较中感知线的神韵。在课堂上要让他们亲自动笔摹习古人各具特色的线法如钉头鼠尾描、兰叶描等,强调起笔和收笔,体验端部与转折处的力度,增强线条运动节奏感的强化;同时可尝试各皴法如斧劈皴、马牙皴、披麻皴、米点皴、方卷皴等,摹仿前人用线的同时,也让学生尽情想象创造出新的皴法,并把创作的结晶应用在自己的作品中。就是这样反复尝试、反复创新,使孩子们对线有了崭新的认识。
  二、简化没有意义的线条
  英国美学家克来夫·贝尔在谈到现代艺术运动特点时指出:简化是这个时代的艺术特性之一。线是一种表现形式,线的形式要求线具有审美作用,而这种有审美作用的线是物质形态通过画家的视、知觉而简化并被某种媒介形态表现出来。这种简化不是去掉细节,而是把有意味的东西从大量无意味的东西中提炼出来,把剩下的再现形式加以改造,使其具有意味,这也是线条从物质形态中简化的意义所在。
  美术课堂上,笔者故意拿出一些有许多褶皱的裙子、布帘等让学生写生,孩子们往往容易被不主要而且还起破坏作用的装饰褶皱所迷惑,此时就让他们去找寻一些能够说明问题、表明主要的动势走向、叠压关系、物体结构方面的线,然后把他们反复修改、整理出来画在纸上就可以了。
  三、欣赏名家的作品
  由于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东西方绘画的线在形式美感上各不相同:东方绘画中的线注重表现情感,富于韵律感和装饰美;西方绘画中的线具有较强的理性特征。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应该指出线造型在东西方美术作品中是相通的,只是由于欣赏习惯、绘画造型的传统观念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表现方法和民族风格。
  四、探索线的形式意味
  在美术课堂上,可让学生随意画几组线,然后选择视觉冲击力强的线条进行介绍说明,培养学生对线的紧张、松弛、刚劲、柔软等不同形式的节奏感与韵律感的认识。要让学生明白对称、均衡是线在画面上的质量关系,它包括线的粗细,线面的分布,线的方向性、力度感之间造成的视觉重量关系等。
  连续:单线的连续贯通及用线的一律性。
  间隔:意连笔断,间隔之间造成的断裂或连续面积。
  重叠:多次反复涂画,如国画积墨,造成深度厚实。
  单独:突出某种意味,如直线。
  粗细:表现不同的感觉,远近虚实,不同的节奏感。
  反复:一咏三叹,线条有秩序,增加意味的回味。
  交叉、错综:线条效果激烈,有冲突感,易于表现力度感的物体。
  变化、统一:所有线的意味都在于既有变化又有统一,变化太过分会造成混乱感,统一多则呆板。
  线的形式意味多种多样,难以通过文字尽述。在绘画中主要通过一些形式规律得以体现,如节奏、对称、均衡、连续、间断、重叠、单独、精细、疏密、反复、交叉、错综、一致、变化、虚实、强弱、转折、顿挫等。
  要让学生明白线的表现及线的品性是实践中多方面构成的,只有在过程中创造才会凝聚成无尽的力量,线的运用当然也是如此。再让他们把各种形式的线应用在不同种类的作品上,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美术素养,更满足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创作欲和好奇心。
  由此可见,线是美术课堂中进行绘画与创作的基石,同时也是孩子们进行美术创作的必要手段。
其他文献
阅读伴随着人的终身,在阅读中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有这样的阐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以及“以教师为中
期刊
摘 要:课题组以项目教学法的优化应用为手段,探索了“因应项目教学模式,在建立目标中优化”、“推进课堂教学项目,从实施评估中优化”、“课外小组模拟仿真实训,在项目延伸中优化”,具体涉及仓储入库和ABC分类法、JIT库存控制,优化后的教学模式体现了良好的适用性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仓储作业 项目教学 目标 课堂 仿真 优化  本人参加了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职中专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系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这是新课程作文教学的主题要求,要实现这一要求,必须采用新的策略,使作文教学得到优化与创新。  一、激发写作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  激发写作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
期刊
摘 要:教师只有利用自身这个重要的课程资源去演绎百家争鸣、万花齐放的课堂,才能迎来语文教学中课程开发的一个又一个春天。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程资源 开发 利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人文知识、自然风物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而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要做到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把握课程特点、倡导广泛阅读、培养良好习惯,抓
期刊
摘 要:把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改革为探究式的教学形式需要高素质的物理教师,也需要实验型的物理教师,还需要物理仪器设备和教学时间的保证,更需要物理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和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关键词:探究 教学 理念 反思  新课改所呼唤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育人理念,就是让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组织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的内驱力。探究式教学充分体现了这种新的育人理念,这场教育
期刊
在新课程标准下,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我们的教育逐渐从单一的知识传播转向全面素质的教育。这就促使课堂教学过程要改革、要创新,即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思维能力上,使课堂的效率更高、教学过程更加优化。那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做呢?  一、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地调动全部感官,激发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  一、加强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习动机  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的学习态度,是促进学习积极性长效作用
期刊
摘 要: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保障,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如何使用好学案就变得非常重要。我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做的:课前自学、 课堂导学、 课后巩固、学案整理。  关键词:课前自学 课堂导学 课后巩固 学案整理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课时的减少,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成了迫在眉睫的大事,因此我校实施了“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宗旨”的教学改革。通过这段时间的授课以及向学生的调查
期刊
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与推进,每位教师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了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过去过分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一些教学方法正在被淘汰,随之而来语文课堂出现了可喜的变化,课堂变“活”了、变“乱”了……然而欣喜之余,对某些课堂教学现象进行仔细观察、深入思考,不难发现,我们的教学很多时候还存在着“貌合”而“神离”的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及时纠正。  一、倡导自主,忽略“引领”  【案例】一位教师在教学课文
期刊
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仍是主渠道。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线,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初中七年级数学老师首先要担任小学六年级的教学任务,面对的是小学生,不但要了解小学教师的教法特点,还要了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盘点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点击率比较高的关键词有这四个:生活、兴趣、直观、创新。  关键词一:生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