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小本子

来源 :班主任之友·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k1987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当老师已经有十二年了。在这十二年中,我常常想起我的高中班主任。因为他的班主任工作以及教学工作的艺术魅力时时在影响着我,启发着我,让我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促使着我进步。
  说起我的老师,就不得不说他的那个小本子!因为他的工作艺术魅力都是通过小本子来体现的。
  在一般人看来,他不是一个好老师。因为踏实备课——他好像谈不上,我们经常看到的是他在打乒乓球和羽毛球,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兢兢业业地备课;认真讲课——他好像也谈不上,因为他从来就没有像一般人一样地按大纲讲过课,就算是讲,也讲得不多,黑板上写得更是可怜;严格管理——他就更不是了,他个子不高,说话轻言细语,又面露慈善,不呈凶样,难让学生害怕。
  那这就奇怪了!他的成绩是怎样来得呢?一切就在那个小本子上!
  那个小本子主要记了几个方面的内容:科任教师的情况;学生以前的成就;学生现在的情况;和学生谈心情况。
  这四个方面,在当老师的人眼里,不算什么特别之处,很多人都知道,也都想得到、做得到。他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关注的角度。
  例如科任教师的情况。接手我们的第一节课,他就把科任教师的情况介绍了一遍。但是他的重点在于我们需要注意一些什么。例如历史老师说话特快,又不是本地口音,听不大清楚,所以我们上课就要注意集中精力听讲;政治老师才带高三,经验不丰富,讲课又有点生硬,所以我们平时就要注意多多谅解;数学老师、外语老师说话比较不留情面,所以我们就要注意不要计较。——如此这般,使我们不会像有的学生只知道给老师提意见,反之他作为班主任,也不会对自己的科任教师流露不满。从而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信任,以致达到一种和谐。纵观我们很多班主任,不是对学生不满,就是对科任教师不满,总是抱怨没有把好学生、好老师安排在自己的班。
  又如学生以前的成就。通过事先看档案、向老师了解情况,接手我们的第二节课,他就娓娓道出我们过去有哪些成绩,每个人有哪些优点,然后对我们人人都大大表扬、称颂了一番。纵观我们很多班主任,要么“拍马屁”不及时,要么批评时才“委婉”扬一下。势必让学生感觉老师好像才知道我的“好”,或者感觉老师是为了批评我而采取的一种说话策略。
  现在想来,如此两个开头真是精彩!为以后的工作打开了局面。
  再如学生现在的情况。他在小本子上给每个学生都设有专页,从而记下平时的情况。——很多老师也能够做到。但是他的关注却和别人有所不同。他的不同之处最主要的是对于学生学习的关注——每一门课,他会站在你旁边看你怎么学;他会翻一翻你的学习资料,看看你的教材、笔记、练习和试卷;他会经常出现在你的身边——哪怕只有你一个人还在教室里学习:无论你来得最早,还是走得最晚——从而掌握学生全面的情况。纵观我们很多班主任,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都是大而化之,要么就是对学生违规、违纪的情况比较了解。学生需要导师,需要有人来给他们以指点,而不是老师一句“你只要努力”就可以解决问题。
  第四和学生谈心情况。他会和每个学生谈心——印象中,他的精力主要在这个方面,超过了他在教学上的投入。现在我才明白这个道理:一个老师自己课备得再好、讲得再好,关键还是要让学生学好。他的谈心是一种指导——这也是他谈心的主要目的。在谈心中,他会和你交流你的学习计划、方法、目标、问题等,然后给予指点,但很多老师却只满足学生在学就行了。以致让学生抱有“不管结果怎样,只要我努力过就行了”的想法,而没有找到学而不进的症结。同时我们很多老师在和学生谈心上消极被动,要么是学生找上门来;要么就是学生有了问题,老师才去找学生;要么就是蜻蜓点水——谈话的学生人数、谈心的次数都少得可怜;要么就是无的放矢、随意性强,或是居高临下、说教太浓。也许他们的精力都放在认真备课、事后批评等方面吧!
  我们有了这样一个领路人,这样一个导师,是我们学生的幸运。也是为师后的我永远的幸运!
  (作者单位:湖北宜昌夷陵区小溪塔高中)
其他文献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大致是按照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电器(气)时代……的顺序构成的,这一理论最先由丹麦的汤姆逊提出,经过他的学生沃尔赛完善后,成为了西方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