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经常能够听到一些老师抱怨:物理越来越难教,有些学生教来教去都教不会,某个女生讲过多少遍还是没懂等,说者无心,但是这种舆论长期以往变成了定式,并向多数人发出了“某些学生特别是女生不适合学物理”的指令,这种指令进一步放大,广泛存在于学生、家长和部分老师心中.到分科分班时,造成了“理科男、文科女”不均衡局面.这种现象严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继而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力,日积月累,学生慢慢地就会开始怀疑自己,进而改变深层次的自我意象(自我评价),还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是非常危险的.
面对这种物理生态的不断恶化情况,是否有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本人从心理学、生理学角度,结合自己的一些教育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探索,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从生理学角度看,男女生在左右脑开发上总体上是有些差异,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上也略有差异.但个体左右脑的发展程度和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的能力主要是来自后天的开发,与性别无直接关联,迄今,没有哪个研究发现指出男生逻辑思维能力一定比女生好,更没有出现“女生”不适合学习物理的论断,事实上,男生女生都能够学好物理.例如2010年江苏省理科状元为南师附中的王沛璐和海安中学的张梦倩两位女生获得.在我们学校也有很多女生出类拔萃,细心富有想象力,毫不逊色于男生.
1 自我意象对学习的影响
1.1 自我意象的定义
《你的潜能》一书作者麦克思韦尔·马尔兹写道:20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发现就是“自我意象(self-image)”.不管我们意识到与否,我们每个人的脑子里都有一幅自我“蓝图”.
在我们有意识的凝视之下,它也许是模糊不清的;事实上,我们也许根本无法有意识地去认识它.但它确实是存在的,每一个细节都完整无缺.这一自我意象就是“我是怎样一种人”的自我概念.它建立在我们的自我信念之上. 但是,这些自我信念大部分不是天生的,而是根据我们过去的经历,我们的成功和失败以及他人对我们的反应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根据所有这些以往的经历,我们便在自己的脑子里形成了一个“自我”(或一幅自我画像).
1.2 自我意象的作用
心理学家马尔兹说,人的潜意识就是一部“服务机制”——一个有目标的电脑系统.而人的自我意象,就有如电脑程序,直接影响这一机制动作的结果.就我们个人而言,一旦关于我们自己的某种想法或信念进入这幅画像,它就变成了“真实的”.我们从不怀疑它是否可信,而是根据它去行动,就好像它是真的一样.简而言之,你把自己想象成怎样一种人,你就会怎样行动.例如,一个把自己看作物理“不及格”型的学生,或者“在物理上很笨”的学生,总会发现他的成绩单证明他的看法是对的.于是,他就有了证明自己不行的“证据”,这种经历形成恶性循环,加深了他(她)认为自己物理不行的自我意象,最终的结果就是物理“真的不行”.
高三物理老师都知道,从高二升入高三以后,很多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会有非常大的进步,但也有很多成绩不好的学生变得越来越差.其实原因很简单,前者的自我意象是认为自己物理能够学好,之前成绩不怎么样是因为自己不够认真所致,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有提高,于是他(她)就去做了;而后者的自我意象往往就是认为自己在物理方面是差学生,努不努力结果都是考不上,于是就彻底放弃了.
已故的普莱斯科特·莱基是自我意象心理学的先驱之一.因为莱基生前是一位教师,所以他有机会在几千名学生身上检验自己的理论.莱基的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某一门学科方面有困难,那有可能是因为(从那个学生的角度来看)他认为自己不适于学习那门学科.然而莱基认为,如果你能改变使这个学生产生这种看法的自我概念,那他对于这门学科的态度就会相应地改变.如果能说服这个学生改变他的自我定义,他的学习能力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事实证明了他的这一理论.有个学生在100个单词中拼错了55个,而且因为多门功课不及格失去了一年的学分,但第二年他的各科平均成绩却达到91分,并成为全校拼写最好的学生之一.一个男生因为成绩太差被某所大学开除,后来进了哥伦比亚大学却成了一名全优生.一个女生拉丁语考试四次不及格,同辅导员谈过三次话以后,最后考了个84分.一个男生被某测试管理处断定为没有学习英语的能力,但在第二年却赢得了文学荣誉奖.从上述理论和例子看来,只要我们能像莱基一样优化乃至学生物理学习的自我意象,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 优化学生物理学习的自我意象
首先我们物理老师要坚信:不管是谁只要态度端正认真学习、注意学习方法就一定能够学好物理,继而要把这种意识传递给学生,要让学生也坚信.要优化乃至改变一个学生的自我意象绝非一日之功,正如有些学生认为自己物理不行的自我意象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寒.这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我和我的同事通过最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2.1 积极的自我暗示和精神激励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心理学家做了如下一个著名的实验:招募了一批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新兵,让他们经常给家里人写信:说自己如何在前线遵规守纪、听从指挥奋勇杀敌等内容,想象那种场景,越细致越好,半年后,变化发生了,他们真的如信上说的去努力了.物理学习上,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按阶段设置不同的暗示语,例如:力学我能学好的.选修模块我要细心等等.课前闭着眼睛想象上课时回答问题时成功喜悦的场景等.这种暗示想象得越细致越“真实”越能放大对成功的体验,学习信心、效率就会大大提升.
同时,人是需要些精神的,除了积极的自我暗示,我们还需要同伴的呐喊和鼓励!每节物理课上课前我们班学生都会齐声呐喊:物理我行,我一定行!等每个学生振奋精神后才开始正式的课堂教学,结果是每个学生课堂45分钟自始至终都是精神满满的,课堂状态明显要好,尤其是下午的课,这一声声呐喊把瞌睡虫都吓跑了.
2.2 正确的归因分析
物理基础薄弱的同学,绝不会因为喊喊口号就能提升物理成绩的,就算是努力了,短时间内也不一定能马上提升成绩,这个时候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归因分析很重要,否则学生很容易迷失自己、进而再次放弃自己.我让学生每次作业后或者错题订正后都要分析原因,从主观努力程度以及学习方法上找原因,绝对禁止学生找“我笨”、“我本来就不好”等之类的客观原因,引导学生自己找到问题所在,例如:这个题目之所以做错,是因为课上老师讲同类型题目时我开小差了.这次考试没考好主要原因是自己努力不够、没有注意复习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归因指向就是努力程度或者学习方法这些可控的因素了,如此,学生也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注意改进了.
2.3 提供与个性有相似性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一般而言,榜样与观察者越相似,那么榜样的行为选择以及所产生的结果对观察者影响就越大.每次期中考试后,我们都会好好诊断原因,把学生分类,进行座谈,哪些学生贪玩开小差,哪些学生学法不好,哪些学生学习动机不强厌学等,先分层次座谈指出问题明确努力方向,然后找一个同类型学生中最有可能改变的对象重点突破,一旦他(她)进步了、成功后,就以此为榜样,号召同类型其他学生向他学习,实验下来效果非常好.
2.4 提供积累成功经验的机会
学生“物理学习行”的自我意象的建立,必须要经历大量的成功经历的积累.这些成功经历包括课堂提问的回答正确率、老师的肯定与表扬、作业的正确率、实验的成功率、考试的进步等等.这就要求老师课前尽心备好学生,设计什么提问,谁来回答等,记住一个原则:给学生的问题要跳一跳够得着.因为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跳一跳够得着的问题最有吸引力,太容易太难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基础一般的同学可以给基础一点的问题,而基础好的同学可以给一些开放性、灵活一点的问题.作业布置要分层次,最好是针对不同的学生出不同的题目.
曾经听过一篇报道:英国一些在数学上有造诣的学者科学家在中学里居然都是同一个数学老师教的.研究人员了解到那个数学老师每次作业都是亲自发到学生手里的,然后亲自收上来,逐个面批,每个学生每次作业都做的非常好,都非常有成就感,学习数学的兴趣都特别浓,每个学生都在不断进步,所以长大后很多都选择了数学研究作为自己职业.老师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发给每个学生的试卷都是不同的、都是量身定做的,而且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他亲自发给学生卷子,学生相互间都不知道其他同学的卷子!也许我们不一定有他这么细心、耐心和恒心,但最起码的是我们必须要按难易程度分层次标注好作业,例如要有双基题、中档题、选做题(思考题),同时明确要求:所有同学都要完成双基题,基础还好的同学还要完成中档题,学有余力的同学还要完成选做题.
其实只要我们有一个积极的自我意象,我们真的比自己所认为的要强得多.很多人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预期要面对困难的时候,心里总是很担忧,觉得自己不能应付,但实际上当我们咬咬牙就成功了,回过头来看看,原来也不过如此.如果我们是一个自我意象都失败的人,那我们面对困难、哪怕是很小的困难,都会轻易萌生逃避的想法,因为只要你对自我持否定概念,你就不可能对某一特定情况进行真正的积极思维,所以失败也就不可避免.其实学生和我们一样.无数试验证明,自我意象一旦改变,与这一新的自我意象相一致的其他事情就可以相对容易地完成.
完全有理由相信:我们乃至我们的学生,都能够做得更好,希望物理学科能够像以往一样成为学生最喜爱的学科.
面对这种物理生态的不断恶化情况,是否有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本人从心理学、生理学角度,结合自己的一些教育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探索,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从生理学角度看,男女生在左右脑开发上总体上是有些差异,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上也略有差异.但个体左右脑的发展程度和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的能力主要是来自后天的开发,与性别无直接关联,迄今,没有哪个研究发现指出男生逻辑思维能力一定比女生好,更没有出现“女生”不适合学习物理的论断,事实上,男生女生都能够学好物理.例如2010年江苏省理科状元为南师附中的王沛璐和海安中学的张梦倩两位女生获得.在我们学校也有很多女生出类拔萃,细心富有想象力,毫不逊色于男生.
1 自我意象对学习的影响
1.1 自我意象的定义
《你的潜能》一书作者麦克思韦尔·马尔兹写道:20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发现就是“自我意象(self-image)”.不管我们意识到与否,我们每个人的脑子里都有一幅自我“蓝图”.
在我们有意识的凝视之下,它也许是模糊不清的;事实上,我们也许根本无法有意识地去认识它.但它确实是存在的,每一个细节都完整无缺.这一自我意象就是“我是怎样一种人”的自我概念.它建立在我们的自我信念之上. 但是,这些自我信念大部分不是天生的,而是根据我们过去的经历,我们的成功和失败以及他人对我们的反应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根据所有这些以往的经历,我们便在自己的脑子里形成了一个“自我”(或一幅自我画像).
1.2 自我意象的作用
心理学家马尔兹说,人的潜意识就是一部“服务机制”——一个有目标的电脑系统.而人的自我意象,就有如电脑程序,直接影响这一机制动作的结果.就我们个人而言,一旦关于我们自己的某种想法或信念进入这幅画像,它就变成了“真实的”.我们从不怀疑它是否可信,而是根据它去行动,就好像它是真的一样.简而言之,你把自己想象成怎样一种人,你就会怎样行动.例如,一个把自己看作物理“不及格”型的学生,或者“在物理上很笨”的学生,总会发现他的成绩单证明他的看法是对的.于是,他就有了证明自己不行的“证据”,这种经历形成恶性循环,加深了他(她)认为自己物理不行的自我意象,最终的结果就是物理“真的不行”.
高三物理老师都知道,从高二升入高三以后,很多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会有非常大的进步,但也有很多成绩不好的学生变得越来越差.其实原因很简单,前者的自我意象是认为自己物理能够学好,之前成绩不怎么样是因为自己不够认真所致,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有提高,于是他(她)就去做了;而后者的自我意象往往就是认为自己在物理方面是差学生,努不努力结果都是考不上,于是就彻底放弃了.
已故的普莱斯科特·莱基是自我意象心理学的先驱之一.因为莱基生前是一位教师,所以他有机会在几千名学生身上检验自己的理论.莱基的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某一门学科方面有困难,那有可能是因为(从那个学生的角度来看)他认为自己不适于学习那门学科.然而莱基认为,如果你能改变使这个学生产生这种看法的自我概念,那他对于这门学科的态度就会相应地改变.如果能说服这个学生改变他的自我定义,他的学习能力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事实证明了他的这一理论.有个学生在100个单词中拼错了55个,而且因为多门功课不及格失去了一年的学分,但第二年他的各科平均成绩却达到91分,并成为全校拼写最好的学生之一.一个男生因为成绩太差被某所大学开除,后来进了哥伦比亚大学却成了一名全优生.一个女生拉丁语考试四次不及格,同辅导员谈过三次话以后,最后考了个84分.一个男生被某测试管理处断定为没有学习英语的能力,但在第二年却赢得了文学荣誉奖.从上述理论和例子看来,只要我们能像莱基一样优化乃至学生物理学习的自我意象,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 优化学生物理学习的自我意象
首先我们物理老师要坚信:不管是谁只要态度端正认真学习、注意学习方法就一定能够学好物理,继而要把这种意识传递给学生,要让学生也坚信.要优化乃至改变一个学生的自我意象绝非一日之功,正如有些学生认为自己物理不行的自我意象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寒.这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我和我的同事通过最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2.1 积极的自我暗示和精神激励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心理学家做了如下一个著名的实验:招募了一批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新兵,让他们经常给家里人写信:说自己如何在前线遵规守纪、听从指挥奋勇杀敌等内容,想象那种场景,越细致越好,半年后,变化发生了,他们真的如信上说的去努力了.物理学习上,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按阶段设置不同的暗示语,例如:力学我能学好的.选修模块我要细心等等.课前闭着眼睛想象上课时回答问题时成功喜悦的场景等.这种暗示想象得越细致越“真实”越能放大对成功的体验,学习信心、效率就会大大提升.
同时,人是需要些精神的,除了积极的自我暗示,我们还需要同伴的呐喊和鼓励!每节物理课上课前我们班学生都会齐声呐喊:物理我行,我一定行!等每个学生振奋精神后才开始正式的课堂教学,结果是每个学生课堂45分钟自始至终都是精神满满的,课堂状态明显要好,尤其是下午的课,这一声声呐喊把瞌睡虫都吓跑了.
2.2 正确的归因分析
物理基础薄弱的同学,绝不会因为喊喊口号就能提升物理成绩的,就算是努力了,短时间内也不一定能马上提升成绩,这个时候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归因分析很重要,否则学生很容易迷失自己、进而再次放弃自己.我让学生每次作业后或者错题订正后都要分析原因,从主观努力程度以及学习方法上找原因,绝对禁止学生找“我笨”、“我本来就不好”等之类的客观原因,引导学生自己找到问题所在,例如:这个题目之所以做错,是因为课上老师讲同类型题目时我开小差了.这次考试没考好主要原因是自己努力不够、没有注意复习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归因指向就是努力程度或者学习方法这些可控的因素了,如此,学生也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注意改进了.
2.3 提供与个性有相似性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一般而言,榜样与观察者越相似,那么榜样的行为选择以及所产生的结果对观察者影响就越大.每次期中考试后,我们都会好好诊断原因,把学生分类,进行座谈,哪些学生贪玩开小差,哪些学生学法不好,哪些学生学习动机不强厌学等,先分层次座谈指出问题明确努力方向,然后找一个同类型学生中最有可能改变的对象重点突破,一旦他(她)进步了、成功后,就以此为榜样,号召同类型其他学生向他学习,实验下来效果非常好.
2.4 提供积累成功经验的机会
学生“物理学习行”的自我意象的建立,必须要经历大量的成功经历的积累.这些成功经历包括课堂提问的回答正确率、老师的肯定与表扬、作业的正确率、实验的成功率、考试的进步等等.这就要求老师课前尽心备好学生,设计什么提问,谁来回答等,记住一个原则:给学生的问题要跳一跳够得着.因为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跳一跳够得着的问题最有吸引力,太容易太难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基础一般的同学可以给基础一点的问题,而基础好的同学可以给一些开放性、灵活一点的问题.作业布置要分层次,最好是针对不同的学生出不同的题目.
曾经听过一篇报道:英国一些在数学上有造诣的学者科学家在中学里居然都是同一个数学老师教的.研究人员了解到那个数学老师每次作业都是亲自发到学生手里的,然后亲自收上来,逐个面批,每个学生每次作业都做的非常好,都非常有成就感,学习数学的兴趣都特别浓,每个学生都在不断进步,所以长大后很多都选择了数学研究作为自己职业.老师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发给每个学生的试卷都是不同的、都是量身定做的,而且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他亲自发给学生卷子,学生相互间都不知道其他同学的卷子!也许我们不一定有他这么细心、耐心和恒心,但最起码的是我们必须要按难易程度分层次标注好作业,例如要有双基题、中档题、选做题(思考题),同时明确要求:所有同学都要完成双基题,基础还好的同学还要完成中档题,学有余力的同学还要完成选做题.
其实只要我们有一个积极的自我意象,我们真的比自己所认为的要强得多.很多人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预期要面对困难的时候,心里总是很担忧,觉得自己不能应付,但实际上当我们咬咬牙就成功了,回过头来看看,原来也不过如此.如果我们是一个自我意象都失败的人,那我们面对困难、哪怕是很小的困难,都会轻易萌生逃避的想法,因为只要你对自我持否定概念,你就不可能对某一特定情况进行真正的积极思维,所以失败也就不可避免.其实学生和我们一样.无数试验证明,自我意象一旦改变,与这一新的自我意象相一致的其他事情就可以相对容易地完成.
完全有理由相信:我们乃至我们的学生,都能够做得更好,希望物理学科能够像以往一样成为学生最喜爱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