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对荀子德育思想的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认识,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荀子的德育思想以“性恶论”为理论基础,以培养理想人格为目标,以“礼治”为核心内容。本文主要是从荀子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目标、核心内容及其现代价值这几方面进行理论阐述,来谈谈本人对荀子德育思想的理解。
关键词:德育思想;人性恶;礼治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2-015-02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后期的儒家大师,荀子在德育思想上具有独特而深入的见解。他不仅提出了以“性恶论”为核心的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还通过对理想人格的描述,阐述了德育的目的,提出了其德育思想的核心内容“礼治”。本文就这几方面及其现代价值做以浅析,来谈谈本人对荀子德育思想的理解。
一、荀子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性恶论
(一)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
“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在人性善恶这一问题上荀子提出了“性恶论”。荀子之“性”指“个体的生理欲求、感性欲望和感官能力。”①而荀子人性恶中所说的“恶”指的就是“人对过度生理欲求和感性欲望的失控。”②“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仪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礼而归于暴。”(《荀子•性恶》)荀子认为放纵人性,遷就人的情欲,必然导致争夺,会使人们迎合侵犯社会秩序,扰乱社会治理的行径,最终走向暴乱。必须用师长的法度来教化,用礼仪道德来引导,才能使“恶”趋向于“善”。而要达到“向善”就必须“化性起伪”。
(二)情欲难免,但可控制
荀子认为情欲是人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正名》篇中荀子论述了“性”、“情”、“欲”三者之间的关系。“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就是说,“性”是人天生的但却是潜在的存在,“性”呈现为“好”“恶”的倾向便是“情”,“情”接触外界事物引发冲动的反应就是“欲”。荀子认为人的情欲是难免的,“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荀子•荣辱》)所有这些欲望在人都是一样的。荀子承认人的欲望存在的合理性,反对“寡欲”、“灭欲”的主张,但这并不意味着荀子纵容人的无止境的欲望,他认为人的欲望是一种客观存在,应采取更加合理的方式对待人的欲望,因此,他提出了“导欲”和“节欲”。
(三)化性起伪,人性改造
既然人性本恶,那么如何才能使人性“向善”呢?荀子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化性起伪”。他说:“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情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荀子•儒效》)也就是说本性不是我们所制造的,但是我们可以对其进行改造,而在良好的环境里实践正确的礼俗,就是改造本性最好的方法。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荀子所说的“伪”并不具有“虚伪”、“伪造”等否定性评价的含义,而是“人为”、“人造”的意思。是说仁义道德是要靠人的努力来培养的,即“化性起伪”。
二、荀子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德育目标
荀子高度重视高尚人格的塑造,并把培养与塑造高尚人格树立为其德育目标。根据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对礼仪的学习和个人“化性起伪”程度的不同,荀子把人格依次分为“士”“君子”和“圣人”。
1.一般人格“士”
在荀子的眼中“士”分为三个等级:“士君子”“士大夫”“士民”。荀子认为,培养“士”之人格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重礼仪。“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荀子•荣辱》)二是正身,“彼正身之士,舍贵而为贱,舍富而为贫,舍佚而为劳,颜色黎黑而不失其所。是以天下之纪不息,文章不废也。”(《荀子•尧问》)三要重仁爱。《荀子•子道》载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子路曰:“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子曰:“可为士矣。”(《荀子•子道》)荀子眼中理想的“士”的形象,是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和创造者,是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使者。
2.高尚人格“君子”
荀子认为礼仪是君子的根本。“在实践中实行礼仪、贯彻礼仪,并不断的积累礼仪,在礼仪上达到完美的地步,这就是君子”③。荀子认为君子应该有如下的好品质:“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荀子•不苟》),“言有坛宇,行有防表,道有一隆”(《荀子•儒效》),“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荀子•非相》)等。不论何时君子言论和行为都不会违背伦理道德规范,都能够依据礼而行,不为外物所束缚,君子有坚定的意志和人格魅力。
3.理想人格“圣人”
圣人是荀子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荀子认为圣人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实践形成的,他们与普通人在人性上并没有区别,只是他们能够利用礼仪法度来改造自己的本性,使其行为合乎道德规范。 “圣也者,尽伦者也。”(《荀子•解蔽》)圣人是道德上达到了极致,礼仪上达到了全尽的人。圣人善于言辞,而且条理清晰合乎礼仪法度,即“多言而类,圣人也”(《荀子•大略》)。圣人是礼仪法度的制定者,“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荀子•性恶》)。
(二)核心思想——礼
荀子确立了以“礼”为纲的德育内容,这与其培养高尚人格的德育目标是一致的。在《荀子》一书中,荀子极力推崇“礼”,“礼”是荀子整个教育理论的核心。“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荀子•劝学》)他认为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能够读通礼,“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劝学》)他强调礼人们行为处事的规范和标准,可以矫正一个人的思想行为,一个人能通过学习礼促进自身道德观念和良好行为的形成。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一方面他认为“礼”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应该主动接受以“礼”为内容的道德教育,“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夫是之谓治气、养心之术也。”(《荀子•修身》)另一方面,他认为,对于君主,“礼”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应通过礼来教育人们,使其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实现社会稳定。“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不由,所以陨社稷也”(《荀子•议兵》),就是这个意思。
三、荀子德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一)人性论的现代价值
1.注重后天教育的作用
荀子的性恶论特别重视后天教育对人的思想品德的教化,注重培养健全人格。荀子所提倡的“化性起伪”就是强调后天教育的作用,也是指后天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是主要的德育方式,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工作,我们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作用,认真研究并且运用荀子德育的优秀成果,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荀子强调,在道德修养中应注重道德的自我修养,注重个体的自我修养以达到人格完善。荀子高尚人格中的“圣人”就具有这种品质。当今我国的德育也应如此,确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其在教育中与教育者处于平等互动关系中,避免单一的灌输教育,实现自我教育。
(二)德育目标的现代价值
1.德育目标的设定要循序渐进
儒家思想家大都非常重视圣贤人格的分层目标,荀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士”“君子”“圣人”的人才培养目标。要达到高尚的“君子”人格和“圣人”的理想人格必须要从“士”的较低目标开始。在当今社会,我们在制定德育目标时也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依次提出,既不能一次性制定过高的目标,使受教育者的信心受到打击,也不能把目标定的过低,使受教育者的道德修养得不到提升。
2.德育目标的设定要注重个体差异
荀子说:“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刚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毅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荀子•修身》)这以“治气养心之术”为喻论证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荀子提出培养“士”、“君子”、“圣人”的德育目标就是因为他看到了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进而制定了不同的培养目标,因材施教。在现代德育目标的制定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根据受教育者的德育基础,制定不同的德育目标。
(三)礼治观的现代价值
1.荀子礼治观对依法治国的启示
荀子认为只有以礼仪为本,法治才能奏效。礼仪是立法的基础。他指出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如果都能普遍遵守礼仪就会政通人和,令行禁止,天下平安。荀子还认为“礼”高于“法”只讲“法”而不讲“礼”,百姓只会畏于刑法而不服法,一有机会社会就要大乱。荀子这些观点对于今天我国实现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有利于增强我们对“法”的认识和理解,也更有利于我国文明之邦的建设。
2.荀子礼治观对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启示
《礼论》曰:“厚者,礼之积也;大者,礼之广也;高者,礼之隆也;明者,礼之尽也。”意思是圣人、君子所具备的敦厚、大度、高尚、明察等优良品质都来自于遵循礼、推崇礼、和实践礼。荀子认为“礼”具有调节人们行为的功能,可以规范人的日常行为,提升道德修养,是判断人们行为处事的标准。当今社会道德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每一天在电视和网络中都会爆料出让人汗颜的悲惨场面,毒奶粉、超载校车、黑心煤矿层出不穷,这严重玷污了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形象。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学习荀子的礼治观,以提高当今社会人们的道德品质。
注释:
①②李晓英.荀子性恶论的多维解读[J].管子学刊,2008,(3):38;39.
③王易,管章梅.荀子的道德修养论探析[J].中国伦理思想史,2006,(3).
参考文献:
[1](战国)荀况著.蒋南华,罗书勤,杨寒清注译.荀子全译[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
[2]徐克謙著.荀子治世的理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3]郭志坤著.荀子评传[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4]孔繁著.荀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陈文洁著.荀子的辩说[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6]崔华前.试析荀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贡献[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关键词:德育思想;人性恶;礼治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2-015-02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后期的儒家大师,荀子在德育思想上具有独特而深入的见解。他不仅提出了以“性恶论”为核心的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还通过对理想人格的描述,阐述了德育的目的,提出了其德育思想的核心内容“礼治”。本文就这几方面及其现代价值做以浅析,来谈谈本人对荀子德育思想的理解。
一、荀子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性恶论
(一)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
“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在人性善恶这一问题上荀子提出了“性恶论”。荀子之“性”指“个体的生理欲求、感性欲望和感官能力。”①而荀子人性恶中所说的“恶”指的就是“人对过度生理欲求和感性欲望的失控。”②“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仪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礼而归于暴。”(《荀子•性恶》)荀子认为放纵人性,遷就人的情欲,必然导致争夺,会使人们迎合侵犯社会秩序,扰乱社会治理的行径,最终走向暴乱。必须用师长的法度来教化,用礼仪道德来引导,才能使“恶”趋向于“善”。而要达到“向善”就必须“化性起伪”。
(二)情欲难免,但可控制
荀子认为情欲是人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正名》篇中荀子论述了“性”、“情”、“欲”三者之间的关系。“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就是说,“性”是人天生的但却是潜在的存在,“性”呈现为“好”“恶”的倾向便是“情”,“情”接触外界事物引发冲动的反应就是“欲”。荀子认为人的情欲是难免的,“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荀子•荣辱》)所有这些欲望在人都是一样的。荀子承认人的欲望存在的合理性,反对“寡欲”、“灭欲”的主张,但这并不意味着荀子纵容人的无止境的欲望,他认为人的欲望是一种客观存在,应采取更加合理的方式对待人的欲望,因此,他提出了“导欲”和“节欲”。
(三)化性起伪,人性改造
既然人性本恶,那么如何才能使人性“向善”呢?荀子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化性起伪”。他说:“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情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荀子•儒效》)也就是说本性不是我们所制造的,但是我们可以对其进行改造,而在良好的环境里实践正确的礼俗,就是改造本性最好的方法。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荀子所说的“伪”并不具有“虚伪”、“伪造”等否定性评价的含义,而是“人为”、“人造”的意思。是说仁义道德是要靠人的努力来培养的,即“化性起伪”。
二、荀子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德育目标
荀子高度重视高尚人格的塑造,并把培养与塑造高尚人格树立为其德育目标。根据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对礼仪的学习和个人“化性起伪”程度的不同,荀子把人格依次分为“士”“君子”和“圣人”。
1.一般人格“士”
在荀子的眼中“士”分为三个等级:“士君子”“士大夫”“士民”。荀子认为,培养“士”之人格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重礼仪。“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荀子•荣辱》)二是正身,“彼正身之士,舍贵而为贱,舍富而为贫,舍佚而为劳,颜色黎黑而不失其所。是以天下之纪不息,文章不废也。”(《荀子•尧问》)三要重仁爱。《荀子•子道》载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子路曰:“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子曰:“可为士矣。”(《荀子•子道》)荀子眼中理想的“士”的形象,是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和创造者,是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使者。
2.高尚人格“君子”
荀子认为礼仪是君子的根本。“在实践中实行礼仪、贯彻礼仪,并不断的积累礼仪,在礼仪上达到完美的地步,这就是君子”③。荀子认为君子应该有如下的好品质:“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荀子•不苟》),“言有坛宇,行有防表,道有一隆”(《荀子•儒效》),“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荀子•非相》)等。不论何时君子言论和行为都不会违背伦理道德规范,都能够依据礼而行,不为外物所束缚,君子有坚定的意志和人格魅力。
3.理想人格“圣人”
圣人是荀子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荀子认为圣人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实践形成的,他们与普通人在人性上并没有区别,只是他们能够利用礼仪法度来改造自己的本性,使其行为合乎道德规范。 “圣也者,尽伦者也。”(《荀子•解蔽》)圣人是道德上达到了极致,礼仪上达到了全尽的人。圣人善于言辞,而且条理清晰合乎礼仪法度,即“多言而类,圣人也”(《荀子•大略》)。圣人是礼仪法度的制定者,“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荀子•性恶》)。
(二)核心思想——礼
荀子确立了以“礼”为纲的德育内容,这与其培养高尚人格的德育目标是一致的。在《荀子》一书中,荀子极力推崇“礼”,“礼”是荀子整个教育理论的核心。“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荀子•劝学》)他认为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能够读通礼,“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劝学》)他强调礼人们行为处事的规范和标准,可以矫正一个人的思想行为,一个人能通过学习礼促进自身道德观念和良好行为的形成。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一方面他认为“礼”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应该主动接受以“礼”为内容的道德教育,“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夫是之谓治气、养心之术也。”(《荀子•修身》)另一方面,他认为,对于君主,“礼”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应通过礼来教育人们,使其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实现社会稳定。“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不由,所以陨社稷也”(《荀子•议兵》),就是这个意思。
三、荀子德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一)人性论的现代价值
1.注重后天教育的作用
荀子的性恶论特别重视后天教育对人的思想品德的教化,注重培养健全人格。荀子所提倡的“化性起伪”就是强调后天教育的作用,也是指后天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是主要的德育方式,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工作,我们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作用,认真研究并且运用荀子德育的优秀成果,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荀子强调,在道德修养中应注重道德的自我修养,注重个体的自我修养以达到人格完善。荀子高尚人格中的“圣人”就具有这种品质。当今我国的德育也应如此,确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其在教育中与教育者处于平等互动关系中,避免单一的灌输教育,实现自我教育。
(二)德育目标的现代价值
1.德育目标的设定要循序渐进
儒家思想家大都非常重视圣贤人格的分层目标,荀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士”“君子”“圣人”的人才培养目标。要达到高尚的“君子”人格和“圣人”的理想人格必须要从“士”的较低目标开始。在当今社会,我们在制定德育目标时也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依次提出,既不能一次性制定过高的目标,使受教育者的信心受到打击,也不能把目标定的过低,使受教育者的道德修养得不到提升。
2.德育目标的设定要注重个体差异
荀子说:“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刚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毅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荀子•修身》)这以“治气养心之术”为喻论证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荀子提出培养“士”、“君子”、“圣人”的德育目标就是因为他看到了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进而制定了不同的培养目标,因材施教。在现代德育目标的制定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根据受教育者的德育基础,制定不同的德育目标。
(三)礼治观的现代价值
1.荀子礼治观对依法治国的启示
荀子认为只有以礼仪为本,法治才能奏效。礼仪是立法的基础。他指出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如果都能普遍遵守礼仪就会政通人和,令行禁止,天下平安。荀子还认为“礼”高于“法”只讲“法”而不讲“礼”,百姓只会畏于刑法而不服法,一有机会社会就要大乱。荀子这些观点对于今天我国实现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有利于增强我们对“法”的认识和理解,也更有利于我国文明之邦的建设。
2.荀子礼治观对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启示
《礼论》曰:“厚者,礼之积也;大者,礼之广也;高者,礼之隆也;明者,礼之尽也。”意思是圣人、君子所具备的敦厚、大度、高尚、明察等优良品质都来自于遵循礼、推崇礼、和实践礼。荀子认为“礼”具有调节人们行为的功能,可以规范人的日常行为,提升道德修养,是判断人们行为处事的标准。当今社会道德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每一天在电视和网络中都会爆料出让人汗颜的悲惨场面,毒奶粉、超载校车、黑心煤矿层出不穷,这严重玷污了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形象。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学习荀子的礼治观,以提高当今社会人们的道德品质。
注释:
①②李晓英.荀子性恶论的多维解读[J].管子学刊,2008,(3):38;39.
③王易,管章梅.荀子的道德修养论探析[J].中国伦理思想史,2006,(3).
参考文献:
[1](战国)荀况著.蒋南华,罗书勤,杨寒清注译.荀子全译[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
[2]徐克謙著.荀子治世的理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3]郭志坤著.荀子评传[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4]孔繁著.荀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陈文洁著.荀子的辩说[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6]崔华前.试析荀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贡献[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