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的巧妙开局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are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提琴演奏家俞丽娜演奏《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时,特别重视第一个音符的准确性,因此她整场的演奏非常悦耳、动听。教学亦如此,一堂课若一开始就索然无味、如同嚼蜡。因此,设计出最自然、最恰当和最精彩的开端,就成为当代教师的自觉追求。
  用交谈营造轻松氛围
  案例一: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下面将由我和大家一起度过接下来的40分钟,我们先来互相认识一下吧!
  生:好!(两三人自我介绍)
  师:咱们真是有缘,其他同学,等会我们到课上再来进一步了解,好吗?你们来猜猜看老师姓什么?
  生:姓吴!
  师:是的,你们可以叫我——吴老师。我们之前都没有见过面,你是怎么一下子就猜到的呢?
  生:大屏幕上“执教者”的后面写着“吴远远”呢!
  师: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那有谁能猜到我是哪个学校的老师呢?
  生1:宾山小学!(师摇头)
  生2:兵房小学!
  师:对了!你又是怎么猜到的呢?
  生2:大屏幕上的“执教”后面闪烁的“BFXX”,我猜是兵房小学!
  师:嗯,你不仅善于观察,还乐于思考,真棒!
  分析思考 时下各级各类的教研活动开展得较频繁,借班上课是常事。面对初次见面的学生,教师怎样才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呢?案例中师生的这段对话看似平实,却是教师独具匠心的设计。
  用讨论吸引学生注意
  案例二:一年级下册《统计》的导入。
  师:最近小朋友们在看什么动画片?(学生情绪高涨)
  生1:《西游记》。
  生2:《喜洋洋与灰太狼》。
  生3:《葫芦兄弟》。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这四部动画片(课件出示)如果只能选一部来观看,你们希望选哪部呢?(教室顿时热闹非凡)
  生4:我选《大耳朵图图》。
  生5:不行!我要看《猫和老鼠》!
  师:大家喜欢的动画片都不一样,怎么办呢?
  生6:每部动画片都放一段,大家都能看到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了。
  生3:老师说一部动画片的名字,喜欢看的小朋友就举手,数出喜欢看的人数,哪部动画片喜欢的人多,我们就看哪部。
  师:你们觉得这个办法怎么样?(绝大多数同意)(比起书上例题中统计各种图形的个数,学生对于统计自己爱看的动画片,更是充满热情)
  分析思考 每节课的开始常常都是课前骚乱与课堂肃静的分界线。学生从课间休息时的游戏打闹到上课铃响后安静下来,注意力很难一下就集中起来。案例中教师用“喜欢看什么动画片”引入,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过来,像磁石一样牢牢地把学生吸引住。教师趁势提出的“选哪部动画片观看”这一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把学生的兴趣完全调动起来,更能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数据的收集过程。有趣又有目的地使学生的心思从课间的玩乐一下子集中到了课堂上,注意力和兴奋点发生了有效及时地迁移。
  在实践中展示内在美
  案例三: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导入部分。(前置性学习要求:预习书56页,收集一些轴对称图形、图片等)
  师:昨天,老师请同学们搜集的材料都带了吗?展示给大家看看吧。(学生展示了剪纸、蝴蝶图片、脸谱面具等轴对称物体或图形,学生忍不住“哇塞”地赞叹)
  师:看了这些材料,有什么感受?
  生:太美了!
  师:为什么这些物体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呢?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1:这些物体的两边都是一样的,所以看上去很漂亮。
  生2:把每个物体对折起来的话,两边完全一样,有一种对称的美。
  师:不错!像这样对折后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叫对称轴。(板书:完全重合、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如果想剪一颗漂亮的松树,有什么好办法剪得又快又好呢?
  生3:先画一棵松树,再剪下来。
  生4:先对折,画出松树的一半再剪下来,打开后就是一棵漂亮的松树了。
  师:哪种方法好呢?大家用各自的方法试试吧。(生操作,师巡视)
  生4:(迫不及待)老师,我剪好了,我用对折画半棵松树的方法剪的,好看吧!(陆续有学生剪完,极少数人用第一种方法)
  师:大家把作品举出来,比较一下哪种方法好。
  生5:我画的松树一边大一边小,剪下来不美观。还是第二种方法好。
  分析思考 怎样使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从而由轴对称图形的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案例中教师用欣赏同学搜集的轴对称图片和物体引入,给学生真实的视觉享受,感受生活中数学的美。引导学生去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为学生接下来对于“对折”“完全重合”这几个词的理解作了很好的铺垫。进而通过两种剪松树方法的对比,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轴对称图形的美,从而激发了他们继续深入探究的欲望。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大豫镇兵房小学)
其他文献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这段话明确地告诉我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都应根据学情而定。可见,前辈的教育理论中早已渗透着“以学定教”的理念。下面通过几个实例谈谈笔者在处理课堂时“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尝试。  案例一:学生要有良好情绪  伴着铃声走进教室,发现一些男生一脸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