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本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接近生活,趣味性较强的学科。有的语文老师在分数、升学率的巨大压力和名利的诱惑下,课堂教学只重知识的系统传授,切断了与生活的联系,致使语文课堂教学陷入了呆板、枯燥、单调的境地。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学习语文中更好地生活,达到生活与语文教学相融合的最高境界,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
关键词: 回归生活 语文教学 真谛
一、語文教学回归生活的重大意义
语文本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接近生活,趣味性较强的学科。语文教育家刘国正说:“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这很好地说明了语文教学回归生活的重大意义。
“源于生活”是新课程的一大特点,生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沃土,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学习语文中更好地生活,达到生活与语文教学相融合的最高境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塑造语文教学人文精神,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
二、使语文教学回归生活的对策
1.落实新课程的评价标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评价建议说得清清楚楚:“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操作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学校、家长、社会评价教师的标准还没有切低改变,还是停留在分数、升学率上;二是有关教育部门还没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新课程评价体系。在此,我呼吁:相关的评价者应把评价的标准放在培养语文的素养上来,而不应只看重分数、升学率;有关教育部门应尽快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新课程评价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把新课程观落到实处。
2.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语文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思想决定行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学生不再局限在规定的时间、固定的空间里,所面对的不再是一本课本,而是多彩的语文世界。正如苏霍姆斯基所说的那样:“巧妙地铺设一道桥梁,把学生顺利地由课内引向课外,去读社会的大课堂为他们提供的更丰富、更生动、更有魅力的课本”。
3.走进生活,拓展学习空间,开放学习课堂
课堂是教师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培养思维能力的主要场所,是教学的主阵地。只有创建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才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1)走进学生生活,让课堂教学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联系生活”已成为语文教材编写者的指导思想。我们的语文教学应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领域开拓、延伸,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从而使课堂教学更有知识性、趣味性。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我采用小练笔的形式让学生写父母的背影、手、皱纹……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体会可怜天下父母心,反思自己与作者相似的“太聪明的”的言行,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强烈的共鸣,拓展了文章的主题,深化感恩教育。
(2)走进自然,拓展学习空间,开放学习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必须让学生亲近自然。大自然中有富饶而独特的教材资源,一处处自然风光是语文教学最为生动直观的课堂,语文老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教师应让学生走出教室,扑进大自然的怀抱中,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妙神奇,去产生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精神生活。例如,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的王保兵老师,在执教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把课堂搬到了草堂,这堂课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一个典型的充分利用地方自然资源的课例,可供语文老师借鉴。
(3)走进社会,组织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
社会给语文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天地,《语文课程标准》中说:“沟通课程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教师可利用语文新教材中的“世界何时铸剑为犁”、“让世界充满爱”、“金钱面对的话题”等综合性学习活动来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也可引导学生走到社会去实践、学习。比如,纠正社会中一些不规范的书写、用字、用词、句子等;组织学生去社会参观访问、写调查报告等。这样既可让学生了解社会,积累写作素材,又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大大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秦训刚 晏渝生《全日制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2]赵福祺 李菀《语文教学实施指南 初中卷》.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
关键词: 回归生活 语文教学 真谛
一、語文教学回归生活的重大意义
语文本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接近生活,趣味性较强的学科。语文教育家刘国正说:“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这很好地说明了语文教学回归生活的重大意义。
“源于生活”是新课程的一大特点,生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沃土,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学习语文中更好地生活,达到生活与语文教学相融合的最高境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塑造语文教学人文精神,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
二、使语文教学回归生活的对策
1.落实新课程的评价标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评价建议说得清清楚楚:“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操作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学校、家长、社会评价教师的标准还没有切低改变,还是停留在分数、升学率上;二是有关教育部门还没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新课程评价体系。在此,我呼吁:相关的评价者应把评价的标准放在培养语文的素养上来,而不应只看重分数、升学率;有关教育部门应尽快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新课程评价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把新课程观落到实处。
2.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语文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思想决定行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学生不再局限在规定的时间、固定的空间里,所面对的不再是一本课本,而是多彩的语文世界。正如苏霍姆斯基所说的那样:“巧妙地铺设一道桥梁,把学生顺利地由课内引向课外,去读社会的大课堂为他们提供的更丰富、更生动、更有魅力的课本”。
3.走进生活,拓展学习空间,开放学习课堂
课堂是教师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培养思维能力的主要场所,是教学的主阵地。只有创建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才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1)走进学生生活,让课堂教学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联系生活”已成为语文教材编写者的指导思想。我们的语文教学应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领域开拓、延伸,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从而使课堂教学更有知识性、趣味性。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我采用小练笔的形式让学生写父母的背影、手、皱纹……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体会可怜天下父母心,反思自己与作者相似的“太聪明的”的言行,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强烈的共鸣,拓展了文章的主题,深化感恩教育。
(2)走进自然,拓展学习空间,开放学习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必须让学生亲近自然。大自然中有富饶而独特的教材资源,一处处自然风光是语文教学最为生动直观的课堂,语文老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教师应让学生走出教室,扑进大自然的怀抱中,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妙神奇,去产生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精神生活。例如,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的王保兵老师,在执教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把课堂搬到了草堂,这堂课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一个典型的充分利用地方自然资源的课例,可供语文老师借鉴。
(3)走进社会,组织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
社会给语文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天地,《语文课程标准》中说:“沟通课程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教师可利用语文新教材中的“世界何时铸剑为犁”、“让世界充满爱”、“金钱面对的话题”等综合性学习活动来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也可引导学生走到社会去实践、学习。比如,纠正社会中一些不规范的书写、用字、用词、句子等;组织学生去社会参观访问、写调查报告等。这样既可让学生了解社会,积累写作素材,又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大大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秦训刚 晏渝生《全日制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2]赵福祺 李菀《语文教学实施指南 初中卷》.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