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留学生用汉语表达时发生的偏误是多方面的,混杂现象是很常见的。这种表达混杂不同于汉语语法病句的句式杂糅,带有外国人使用汉语的独特性。本文选择最有代表性的两种混杂现象进行了分析,希望揭示出汉语的一些特点,也希望找出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以便在今后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更好地做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
关键词:混杂 偏误 时体 句子功能
汉语学习者必然要用汉语进行表达和交流,从严格意义上讲,留学生使用的汉语只是一种中介语,语言迁移与干扰、过度泛化、教学迁移、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等都会在中介语中发挥作用和影响,所以,在中介语中充满各式各样的偏误。在多年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通过对留学生考试试卷、作业的分析,收集和记录留学生汉语表达的语料并归纳出多种偏误类型,其中,最严重的偏误当属混杂现象。①下面将分析最有代表性的两种混杂偏误现象。
一、时间与状态的混杂
(一)典型偏误句举例分析
句子中的行为动作有发生的时间,句子就有了过去、现在和将来等表示时间的语法范畴,这就是“时”;句子中的行为动作还有完成与否的不同,句子就有了完成体、进行体等表示动态系统的语法范畴,这就是“体”。英语的“时”和“体”在实际使用中互相重叠和补充,可以产生16种时态②,这对学英语的中国学生来说是相当复杂的。汉语和印欧语言在表达时间和状态方面虽然有很大区别,但是,汉语中时间和状态的表达对留学生来说同样复杂,他们常常发生混杂,在我们收集到的留学生的偏误语句中,这种表达偏误最多、最严重。例如:(注:加下划线的两部分为混杂的部分)
(1)他一旦看见我,他的脸色马上变了。
(2)他每天学习八个小时,从而能考上了那个大学。
(3)昨天的作业还没做好,要今天早上做,因为惟恐受到了老师的批评。
(4)明天未尝下雨,你放心吧。
(5)尽管以前常常跟他们吵过架,但现在我还是很想念他们。
(6)我在英国学了三年中文,可是我说中文说得不太好,从此,我应该努力学习,提高汉语水平。
(7)小张一喝一杯酒就醉了。
例(1)中的“一旦”多用于未然,“了”表示事物发生变化,属于已然,二者不能搭配。例(2)中的“能”表示对尚未出现的事物的推测或者肯定,例(3)中的“惟恐”是害怕和担心即将出现某事物,可这两例中都用了表示“完成、实现”义的“了”,产生搭配偏误。例(4)中的“未尝”表示以前没有发生过某事,和表示将来的“明天”不能搭配。例(5)中的“常常”表示多次重复的动作或事物,泛指一般的状态或属性,“过”表示曾经出现的特定的事物或动作行为,由于这点差别,就使“常常”和“过”在一个句子中发生排斥现象。例(6)中的“从此”表示“从说话时以前的某个时间起”,并不是从“现在以后”,“应该”表示情理上必须如何做。如果说“从此,我努力学习,提高汉语水平。”就是在说话以前的某个时候以后开始有了“努力学习,提高汉语水平”这件事;如果说“我应该努力学习,提高汉语水平”,是说在说话的时间以后必须“努力学习,提高汉语水平”。所以,“从此”和“应该”在句中表示的时间和动作的状态是不一样的。例(7)中的格式“一……就”表示的是经常性的、习惯性的动作行为,句中的“了”表示某种情况肯定已经发生,表达的是一次性的动作行为。这句有些奇怪,是说“小张”喝酒经常醉呢,还是在一次喝酒时醉了?不太清楚。这种偏误是动作行为经常性和一次性的混杂造成的,应改为:
(8)a.小张一喝酒就醉。(经常性)
b.小张(昨天)喝一杯酒就醉了。(一次性)
这类偏误共收集到114例,分布情况如下表:(箭头前后两项表示发生混杂的两项)
(二)偏误原因分析
语言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差异越大,学习者从母语得到的正迁移就越少,也就是说,他的母语及其语言知识不仅不能为目的语的学习提供有益的帮助,反而会增加学习目的语的难度,发生偏误的概率也会增大,正如Lado(1957)所说:“那些与母语相似的部分对学习者来说是容易的,而那些不同的部分则是困难的。”
印欧语系的很多语言在表达“时”和“体”时,动词上具有明显的形态标记,表达的“时”“体”不同,动词随之发生形态变化以示区别,也就是有区别性特征。汉语表达时间、状态的方式和这些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对于汉语的“时”,李临定(1990)指出:“由于汉语不同于那些有系统的形态变化的语言(如俄语和英语),因而它的‘时’范畴更具其独特性。汉语的‘时’范畴是通过不同的分析形式和动词的零形式来体现的,前者是通过附加和时间相关的助词、副词等来显示时间关系,后者则是通过动词本身来显示时间关系。” 对于汉语的“体”,李先生指出:“在形态变化丰富的语言里,‘体’形式通常体现在词的构造和变化上。汉语的‘体’形式则主要体现在动词加各种表体助词上。汉语有多种表体助词,它们的主要功能便是附加于动词,表达一定的‘体’的意义。” 汉语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采用的是分析性手段表达“时”和“体”,具体说就是,汉语由时间词、副词、助词、动词重叠式和某些结构(如“把”字句、“被”字句、“是……的”句等)来表达。外国学生用自己的母语表达“时”“体”驾轻就熟,学习汉语时,却不太可能发生从母语向汉语的正迁移,一切都要从头学起,于是偏误频出。
上述提及的汉语中用时间词、副词和某些结构等表达时间、状态的手段多数是隐性的,传达的是附加信息。以汉语为母语的人会用,但不注意其附加信息,即使汉语教师在汉语教学中有时也会把这些附加信息遗漏。例如对于“把”字句、“被”字句,教学中多是强调动作的类别、施事和受事的位置,很少强调这两种句式多用于已经完成的情况。如:
(9)显然,她把这件衣服做得很好。
“把”字句一般要求动词是完成的状态(除了表示祈使的“把”字句以外),其后常有结果补语,而在例(9)中,“做得很好”不能确定是结果补语,所以这个“把”字句的可接受性值得怀疑。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汉语中有多种成分和时间、状态有直接或间接的、显性的或隐性的关系,不像英语等印欧语言那样只集中在动词及其助动词上。因此,留学生常常不能全面兼顾,一不留神就会出错。如例(2)中学生想说“他以后能考上大学”,但不小心用了一个表示完成体的“了”,就产生了句子时间上的混乱。田善继(1995)在一篇文章中举出“好好休息”(未然)和“休息得很好”(已然)、“多穿衣服”(未然)和“穿衣服穿多了”(已然)這两组句子,把它们归入留学生的类推偏误,其实也属于这里所说的时间和状态的混杂。
由于汉语界对汉语“时”和“体”这些语法范畴长期存在着争论,所以对于汉语“时、体”的深入研究就很不够。吕必松(1993)指出:“汉语虽然没有动词的时态变化,但它有自己特定的时态表示法,这种时态表示法的规律是什么,我们中国人自己至今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学生学起来也感到非常头痛。”前面指出,英语的“时”和“体”在实际使用中互相重叠和补充,可以产生16种时态,非常复杂。对于汉语的“时、体”类型,李临定(1990)进行了探索,初步归纳出汉语中有“现在进行时、过去时”等11种“时”,有“开始继续体、持续体”等6种“体”,汉语“时、体”同样复杂。可见,汉语“时、体”的复杂性和现阶段语言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解释还很不够,是造成留学生混杂表达的主要原因。
二、句子功能的混杂
(一)典型偏误句举例分析
按照句子的语气,可以把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等。这种分类是比较宽泛的,不足以用来分析留学生这方面的偏误现象,留学生的这类偏误需要更为细致的分析。其实,不同的句式都有其特殊功能,汉语中句式很多,所以和句式相匹配的表达功能也是很多的。
从句子功能上说,一个句子应该是有独立性的,比如,一个陈述句就不能同时又是感叹句。在这点上,留学生不能很准确地把握,常常把不同功能的句子搀和在一起,或者说,一个句子中包含着两种不同的功能,成为一种混杂句。例如:
(10)五道口不远,从这一直往东走,一溜烟就能到。
(11)我已经干脆和她结婚,你们反对我有什么用?
(12)他被大火烧伤了脸,于是他不得不难看了。
(13)学生们,请你们纷纷表示自己的要求。
(14)你赶忙把屋子收拾一下吧,客人要来了。
例(10)中的前两个分句是叙述性的,第三个分句应该继续叙述,但留学生却把“一溜烟”这个对具体动作的描写成分搀杂进来使这个分句变成了对动作的具体描写,这是叙述功能和描写功能的混杂。例(11)中的“已经”在叙述句中多叙述动作行为的完成,“干脆”修饰动词时表示要进行某种动作行为的意愿和决心,“已经”和“干脆”都修飾“跟她结婚”,让人弄不清到底结婚没有,这种偏误是结果和意愿的混杂。例(12)中的“不得不”要修饰的是出于无奈做出的动作,而“难看”是对“他”状态的描写,“他”是不能自己进入“难看”这种状态的,这就把动作和状态混合在一起了。例(13)中是一句说出来的话语,可其中的“纷纷”只用于叙述句中,结果造成了口语和叙述两种功能的混杂。例(14)的“赶忙”多用在叙述句中,而这句是祈使句,不宜用“赶忙”,应该用“赶快”,这句是叙述和祈使的混杂。
这类偏误共收集到87例,分布情况如下表:(箭头前后两项表示发生混杂的两项)
(二)偏误原因分析
在汉语中,特定的句式、句中的某些词尤其是虚词、句子的语序等都有各自的功能色彩,甚至可以这样说,即使是一个词的变化有时也会使句子功能发生变化。我们曾对北京语言大学学习《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1996)(以下简称《桥梁》)的52名留学生做过一个关于句子功能的简单调查,所用的词语和语法点均选自《桥梁》,调查形式是多项选择,结果见下表③:
从上表看,只有“好在”“因为……而”“别……,一……准”选对的人数比选错的人数多,其他的都是选对的人数少于选错的人数,有的差距还非常大。这和选项多有一定的关系,因为调查的选项多达五六个,学生难以选择,不易选对。但是,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留学生这方面的知识严重欠缺。存在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对于这些语言项目不同的表达功能,不仅《桥梁》这部教材没有详细说明,而且其他汉语语法书和汉语教材也鲜有提及,一般的词典也不会把这些内容作为释义写进去。这些都会给留学生学习这方面的知识造成困难,而我们的教学同样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在教学时,无论汉语教师还是留学生都重义轻用,即重视意义而轻视用法。尤其在对词语进行解释时,教师常常使用与汉语“对等词”的方法,例如,把“一溜烟”解释成“马上、很快”;把“纷纷”解释成“有前有后,不一起的”;把“一股脑儿”解释成“全、都、通通”。教师这样教,学生这样学,教师别的什么也不讲,学生别的什么也不知道。当留学生想把某个意思表达出来时,他在头脑中按照这个意思来搜索词,然后表达出来,这样就难免出错,因为他不知道这个词的使用条件。如果汉语教师能够在教学时对词语的用法适当讲解,留学生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这类偏误。
其实,汉语研究者至今对汉语句子的功能也没有完全搞清楚,所以汉语语法书和汉语教材就语焉不详,也就不能指望汉语教师能够完全解决问题,教师也只能在教学时讲些零零碎碎的内容。把汉语句子分成陈述句、疑问句等几大类肯定是不够的,只是根据具体句子的表达特点概括出强调、判断等有限的几种功能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举例来说,留学生常常乱用“或者”和“还是”,他们不明白这两个词所在句子的功能不同,“或者”用在陈述句里,而“还是”则用在疑问句里。还有“不要”,留学生常常用在陈述句里,如“我不要买这个”“他们不要去上海”,其实,“不要”绝大多数要用在祈使句中。“究竟”和“到底”也是留学生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他们的陈述句里常常出现“究竟”。从这点来看,产生这种偏误的根源不在于学生,而在于我们没有把汉语句子的功能研究清楚。因此,关于汉语句子的功能,应该做进一步细致的描写,比如,汉语句子到底有哪些功能,功能不同的句子在用词上有哪些要求和差异,常用或专用哪些词语,排斥哪些词语,都值得汉语工作者深入研究。
三、结语
留学生表达中的混杂偏误源于多种原因,从教学方面看,有汉语教师的问题,教学时对某些语言知识讲得不够或者没有讲到,遗漏了某些该讲的内容。另外,目前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研究仍然不太深入,不能很好地为汉语教学提供指导和帮助,教师遇到问题时难免会感到无所适从。要解决留学生的这两种表达的混杂偏误,汉语教师的教学、汉语教材的编写、语言学界的科研都有责任。也就是说,对于汉语的时间、状态、功能,教师要讲出来,教材要写出来,汉语界要把更深入、细致的东西研究出来。各方通力合作,才能取得效果,才能使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有所提高。
注 释:
①留学生的语料来自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学习二年级中级汉语综
合课留学生的作业和试卷。本人是汉语教师,已任中级汉语综合课16年,在评阅作业时发现学生的语句偏误便做记录,至今已收集语句偏误近500例。(不限于本文论述的这两种混杂偏误的实例)试卷则包括本班学生从2001年至2007年参加的中级汉语综合课考试,共计1120份。重点研究了这些试卷中“用指定词语回答问题”“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等4个需要留学生用汉语表达的题目,以便收集偏误用例。现把这几个题目各举一例:
用指定词语回答问题:
1.你觉得那个饭馆的服务员怎么样?(未免)。
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
2.他喝了酒以后还开车,(差点儿)。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任选一题,写120字以上)
1.差不多先生有什么特点?你喜欢他吗?为什么?
2.老妻是怎么帮助画家的?你觉得课文中谁比较有眼光?为什么?
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要求100字以上)
短文中一共讲了几个关于缘分的故事?哪个故事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请你谈谈对缘分的看法。
②这16种时态是:1.一般现在时 2.一般过去时 3.一般将来时
4.一般过去将来时 5.现在进行时 6.过去进行时 7.将来进行时 8.过去将来进行时 9.现在完成时 10.过去完成时 11.将来完成时 12.过去将来完成时 13.现在完成进行时 14.过去完成进行时 15.将来完成进行时 16.过去将来完成进行时。
③这里解释这几个项目所携带或所适用的功能:干脆:意愿,如:今
天干脆换一身衣服吧;徐徐:描写;好在:口头;千万:祈使;总算:结果;别:祈使;因为……而:叙述;别……,一……准:口头,如:烟民们别咳嗽,一咳嗽准会想到那个可怕的字眼——肺癌。
参考文献:
[1]陈灼.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2]李临定.现代汉语动词[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续三)[J].世界汉语教学,1993,(1).
[4]田善继.非对比性偏误浅析[J].汉语学习,1995,(6).
[5]Lado,R.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M]. Mich: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Ann Arbor,1957.
(李绍林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 100083)
关键词:混杂 偏误 时体 句子功能
汉语学习者必然要用汉语进行表达和交流,从严格意义上讲,留学生使用的汉语只是一种中介语,语言迁移与干扰、过度泛化、教学迁移、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等都会在中介语中发挥作用和影响,所以,在中介语中充满各式各样的偏误。在多年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通过对留学生考试试卷、作业的分析,收集和记录留学生汉语表达的语料并归纳出多种偏误类型,其中,最严重的偏误当属混杂现象。①下面将分析最有代表性的两种混杂偏误现象。
一、时间与状态的混杂
(一)典型偏误句举例分析
句子中的行为动作有发生的时间,句子就有了过去、现在和将来等表示时间的语法范畴,这就是“时”;句子中的行为动作还有完成与否的不同,句子就有了完成体、进行体等表示动态系统的语法范畴,这就是“体”。英语的“时”和“体”在实际使用中互相重叠和补充,可以产生16种时态②,这对学英语的中国学生来说是相当复杂的。汉语和印欧语言在表达时间和状态方面虽然有很大区别,但是,汉语中时间和状态的表达对留学生来说同样复杂,他们常常发生混杂,在我们收集到的留学生的偏误语句中,这种表达偏误最多、最严重。例如:(注:加下划线的两部分为混杂的部分)
(1)他一旦看见我,他的脸色马上变了。
(2)他每天学习八个小时,从而能考上了那个大学。
(3)昨天的作业还没做好,要今天早上做,因为惟恐受到了老师的批评。
(4)明天未尝下雨,你放心吧。
(5)尽管以前常常跟他们吵过架,但现在我还是很想念他们。
(6)我在英国学了三年中文,可是我说中文说得不太好,从此,我应该努力学习,提高汉语水平。
(7)小张一喝一杯酒就醉了。
例(1)中的“一旦”多用于未然,“了”表示事物发生变化,属于已然,二者不能搭配。例(2)中的“能”表示对尚未出现的事物的推测或者肯定,例(3)中的“惟恐”是害怕和担心即将出现某事物,可这两例中都用了表示“完成、实现”义的“了”,产生搭配偏误。例(4)中的“未尝”表示以前没有发生过某事,和表示将来的“明天”不能搭配。例(5)中的“常常”表示多次重复的动作或事物,泛指一般的状态或属性,“过”表示曾经出现的特定的事物或动作行为,由于这点差别,就使“常常”和“过”在一个句子中发生排斥现象。例(6)中的“从此”表示“从说话时以前的某个时间起”,并不是从“现在以后”,“应该”表示情理上必须如何做。如果说“从此,我努力学习,提高汉语水平。”就是在说话以前的某个时候以后开始有了“努力学习,提高汉语水平”这件事;如果说“我应该努力学习,提高汉语水平”,是说在说话的时间以后必须“努力学习,提高汉语水平”。所以,“从此”和“应该”在句中表示的时间和动作的状态是不一样的。例(7)中的格式“一……就”表示的是经常性的、习惯性的动作行为,句中的“了”表示某种情况肯定已经发生,表达的是一次性的动作行为。这句有些奇怪,是说“小张”喝酒经常醉呢,还是在一次喝酒时醉了?不太清楚。这种偏误是动作行为经常性和一次性的混杂造成的,应改为:
(8)a.小张一喝酒就醉。(经常性)
b.小张(昨天)喝一杯酒就醉了。(一次性)
这类偏误共收集到114例,分布情况如下表:(箭头前后两项表示发生混杂的两项)
(二)偏误原因分析
语言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差异越大,学习者从母语得到的正迁移就越少,也就是说,他的母语及其语言知识不仅不能为目的语的学习提供有益的帮助,反而会增加学习目的语的难度,发生偏误的概率也会增大,正如Lado(1957)所说:“那些与母语相似的部分对学习者来说是容易的,而那些不同的部分则是困难的。”
印欧语系的很多语言在表达“时”和“体”时,动词上具有明显的形态标记,表达的“时”“体”不同,动词随之发生形态变化以示区别,也就是有区别性特征。汉语表达时间、状态的方式和这些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对于汉语的“时”,李临定(1990)指出:“由于汉语不同于那些有系统的形态变化的语言(如俄语和英语),因而它的‘时’范畴更具其独特性。汉语的‘时’范畴是通过不同的分析形式和动词的零形式来体现的,前者是通过附加和时间相关的助词、副词等来显示时间关系,后者则是通过动词本身来显示时间关系。” 对于汉语的“体”,李先生指出:“在形态变化丰富的语言里,‘体’形式通常体现在词的构造和变化上。汉语的‘体’形式则主要体现在动词加各种表体助词上。汉语有多种表体助词,它们的主要功能便是附加于动词,表达一定的‘体’的意义。” 汉语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采用的是分析性手段表达“时”和“体”,具体说就是,汉语由时间词、副词、助词、动词重叠式和某些结构(如“把”字句、“被”字句、“是……的”句等)来表达。外国学生用自己的母语表达“时”“体”驾轻就熟,学习汉语时,却不太可能发生从母语向汉语的正迁移,一切都要从头学起,于是偏误频出。
上述提及的汉语中用时间词、副词和某些结构等表达时间、状态的手段多数是隐性的,传达的是附加信息。以汉语为母语的人会用,但不注意其附加信息,即使汉语教师在汉语教学中有时也会把这些附加信息遗漏。例如对于“把”字句、“被”字句,教学中多是强调动作的类别、施事和受事的位置,很少强调这两种句式多用于已经完成的情况。如:
(9)显然,她把这件衣服做得很好。
“把”字句一般要求动词是完成的状态(除了表示祈使的“把”字句以外),其后常有结果补语,而在例(9)中,“做得很好”不能确定是结果补语,所以这个“把”字句的可接受性值得怀疑。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汉语中有多种成分和时间、状态有直接或间接的、显性的或隐性的关系,不像英语等印欧语言那样只集中在动词及其助动词上。因此,留学生常常不能全面兼顾,一不留神就会出错。如例(2)中学生想说“他以后能考上大学”,但不小心用了一个表示完成体的“了”,就产生了句子时间上的混乱。田善继(1995)在一篇文章中举出“好好休息”(未然)和“休息得很好”(已然)、“多穿衣服”(未然)和“穿衣服穿多了”(已然)這两组句子,把它们归入留学生的类推偏误,其实也属于这里所说的时间和状态的混杂。
由于汉语界对汉语“时”和“体”这些语法范畴长期存在着争论,所以对于汉语“时、体”的深入研究就很不够。吕必松(1993)指出:“汉语虽然没有动词的时态变化,但它有自己特定的时态表示法,这种时态表示法的规律是什么,我们中国人自己至今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学生学起来也感到非常头痛。”前面指出,英语的“时”和“体”在实际使用中互相重叠和补充,可以产生16种时态,非常复杂。对于汉语的“时、体”类型,李临定(1990)进行了探索,初步归纳出汉语中有“现在进行时、过去时”等11种“时”,有“开始继续体、持续体”等6种“体”,汉语“时、体”同样复杂。可见,汉语“时、体”的复杂性和现阶段语言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解释还很不够,是造成留学生混杂表达的主要原因。
二、句子功能的混杂
(一)典型偏误句举例分析
按照句子的语气,可以把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等。这种分类是比较宽泛的,不足以用来分析留学生这方面的偏误现象,留学生的这类偏误需要更为细致的分析。其实,不同的句式都有其特殊功能,汉语中句式很多,所以和句式相匹配的表达功能也是很多的。
从句子功能上说,一个句子应该是有独立性的,比如,一个陈述句就不能同时又是感叹句。在这点上,留学生不能很准确地把握,常常把不同功能的句子搀和在一起,或者说,一个句子中包含着两种不同的功能,成为一种混杂句。例如:
(10)五道口不远,从这一直往东走,一溜烟就能到。
(11)我已经干脆和她结婚,你们反对我有什么用?
(12)他被大火烧伤了脸,于是他不得不难看了。
(13)学生们,请你们纷纷表示自己的要求。
(14)你赶忙把屋子收拾一下吧,客人要来了。
例(10)中的前两个分句是叙述性的,第三个分句应该继续叙述,但留学生却把“一溜烟”这个对具体动作的描写成分搀杂进来使这个分句变成了对动作的具体描写,这是叙述功能和描写功能的混杂。例(11)中的“已经”在叙述句中多叙述动作行为的完成,“干脆”修饰动词时表示要进行某种动作行为的意愿和决心,“已经”和“干脆”都修飾“跟她结婚”,让人弄不清到底结婚没有,这种偏误是结果和意愿的混杂。例(12)中的“不得不”要修饰的是出于无奈做出的动作,而“难看”是对“他”状态的描写,“他”是不能自己进入“难看”这种状态的,这就把动作和状态混合在一起了。例(13)中是一句说出来的话语,可其中的“纷纷”只用于叙述句中,结果造成了口语和叙述两种功能的混杂。例(14)的“赶忙”多用在叙述句中,而这句是祈使句,不宜用“赶忙”,应该用“赶快”,这句是叙述和祈使的混杂。
这类偏误共收集到87例,分布情况如下表:(箭头前后两项表示发生混杂的两项)
(二)偏误原因分析
在汉语中,特定的句式、句中的某些词尤其是虚词、句子的语序等都有各自的功能色彩,甚至可以这样说,即使是一个词的变化有时也会使句子功能发生变化。我们曾对北京语言大学学习《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1996)(以下简称《桥梁》)的52名留学生做过一个关于句子功能的简单调查,所用的词语和语法点均选自《桥梁》,调查形式是多项选择,结果见下表③:
从上表看,只有“好在”“因为……而”“别……,一……准”选对的人数比选错的人数多,其他的都是选对的人数少于选错的人数,有的差距还非常大。这和选项多有一定的关系,因为调查的选项多达五六个,学生难以选择,不易选对。但是,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留学生这方面的知识严重欠缺。存在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对于这些语言项目不同的表达功能,不仅《桥梁》这部教材没有详细说明,而且其他汉语语法书和汉语教材也鲜有提及,一般的词典也不会把这些内容作为释义写进去。这些都会给留学生学习这方面的知识造成困难,而我们的教学同样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在教学时,无论汉语教师还是留学生都重义轻用,即重视意义而轻视用法。尤其在对词语进行解释时,教师常常使用与汉语“对等词”的方法,例如,把“一溜烟”解释成“马上、很快”;把“纷纷”解释成“有前有后,不一起的”;把“一股脑儿”解释成“全、都、通通”。教师这样教,学生这样学,教师别的什么也不讲,学生别的什么也不知道。当留学生想把某个意思表达出来时,他在头脑中按照这个意思来搜索词,然后表达出来,这样就难免出错,因为他不知道这个词的使用条件。如果汉语教师能够在教学时对词语的用法适当讲解,留学生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这类偏误。
其实,汉语研究者至今对汉语句子的功能也没有完全搞清楚,所以汉语语法书和汉语教材就语焉不详,也就不能指望汉语教师能够完全解决问题,教师也只能在教学时讲些零零碎碎的内容。把汉语句子分成陈述句、疑问句等几大类肯定是不够的,只是根据具体句子的表达特点概括出强调、判断等有限的几种功能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举例来说,留学生常常乱用“或者”和“还是”,他们不明白这两个词所在句子的功能不同,“或者”用在陈述句里,而“还是”则用在疑问句里。还有“不要”,留学生常常用在陈述句里,如“我不要买这个”“他们不要去上海”,其实,“不要”绝大多数要用在祈使句中。“究竟”和“到底”也是留学生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他们的陈述句里常常出现“究竟”。从这点来看,产生这种偏误的根源不在于学生,而在于我们没有把汉语句子的功能研究清楚。因此,关于汉语句子的功能,应该做进一步细致的描写,比如,汉语句子到底有哪些功能,功能不同的句子在用词上有哪些要求和差异,常用或专用哪些词语,排斥哪些词语,都值得汉语工作者深入研究。
三、结语
留学生表达中的混杂偏误源于多种原因,从教学方面看,有汉语教师的问题,教学时对某些语言知识讲得不够或者没有讲到,遗漏了某些该讲的内容。另外,目前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研究仍然不太深入,不能很好地为汉语教学提供指导和帮助,教师遇到问题时难免会感到无所适从。要解决留学生的这两种表达的混杂偏误,汉语教师的教学、汉语教材的编写、语言学界的科研都有责任。也就是说,对于汉语的时间、状态、功能,教师要讲出来,教材要写出来,汉语界要把更深入、细致的东西研究出来。各方通力合作,才能取得效果,才能使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有所提高。
注 释:
①留学生的语料来自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学习二年级中级汉语综
合课留学生的作业和试卷。本人是汉语教师,已任中级汉语综合课16年,在评阅作业时发现学生的语句偏误便做记录,至今已收集语句偏误近500例。(不限于本文论述的这两种混杂偏误的实例)试卷则包括本班学生从2001年至2007年参加的中级汉语综合课考试,共计1120份。重点研究了这些试卷中“用指定词语回答问题”“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等4个需要留学生用汉语表达的题目,以便收集偏误用例。现把这几个题目各举一例:
用指定词语回答问题:
1.你觉得那个饭馆的服务员怎么样?(未免)。
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
2.他喝了酒以后还开车,(差点儿)。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任选一题,写120字以上)
1.差不多先生有什么特点?你喜欢他吗?为什么?
2.老妻是怎么帮助画家的?你觉得课文中谁比较有眼光?为什么?
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要求100字以上)
短文中一共讲了几个关于缘分的故事?哪个故事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请你谈谈对缘分的看法。
②这16种时态是:1.一般现在时 2.一般过去时 3.一般将来时
4.一般过去将来时 5.现在进行时 6.过去进行时 7.将来进行时 8.过去将来进行时 9.现在完成时 10.过去完成时 11.将来完成时 12.过去将来完成时 13.现在完成进行时 14.过去完成进行时 15.将来完成进行时 16.过去将来完成进行时。
③这里解释这几个项目所携带或所适用的功能:干脆:意愿,如:今
天干脆换一身衣服吧;徐徐:描写;好在:口头;千万:祈使;总算:结果;别:祈使;因为……而:叙述;别……,一……准:口头,如:烟民们别咳嗽,一咳嗽准会想到那个可怕的字眼——肺癌。
参考文献:
[1]陈灼.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2]李临定.现代汉语动词[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续三)[J].世界汉语教学,1993,(1).
[4]田善继.非对比性偏误浅析[J].汉语学习,1995,(6).
[5]Lado,R.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M]. Mich: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Ann Arbor,1957.
(李绍林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 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