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阜花10号是由辽宁省农科院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以“阜花6号”为母本、“沈阳小花生”为父本,采取人工杂交和系统选择方法育成的食用型高蛋白花生新品种,经专家鉴定认为达到国内同类品种领先水平。该品种已在辽宁省种子管理局备案注册,是获得2009年度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高产优质专用花生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特征特性 植株直立,株型紧凑,叶色浓绿,叶片肥厚。株高30~35厘米,侧枝长33~38厘米,分枝数7~8条。连续开花,结果集中,不易裂果,荚果为蚕茧形,单株结果数15~20个,单株果重16~22克,双仁百果重170~180克,百仁重70~74克,出仁率72%~75%,籽仁近圆形、整齐一致。种皮光滑、无裂纹,食味清香、细腻可口,营养丰富,品质优良。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农产品安全与环境质量检测中心检测,含粗蛋白高达32.6%(已达到国家花生高蛋白育种材料创新攻关指标,是目前国内粗蛋白含量最高的花生品种之一)、粗脂肪42.8%、可溶性总糖6.3%(超过国家规定的食用和出口指标0.3个百分点)、油酸37.4%、亚油酸40.9%,适于食用和出口。该品种综合抗性好,不仅高抗叶斑病,而且抗干旱、抗倒伏、耐瘠薄。在辽西地区生育期125~128天,属于早熟品种。
产量表现 2008年参加了在辽宁阜新等3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实验基地开展的花生新品种增产潜力试验,由辽宁省种子管理局组织5个有关单位的专家教授进行现场考察验收,平均亩产荚果384.1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23.9%,增产效果极为显著。
播期及适宜种植地区 当土壤5厘米耕层内地温连续5天以上稳定超过12℃,土壤含水量达到18%左右时即可播种。种植要实行缩垄增密,行距45厘米,株距13厘米,每亩种植2.2万株左右。因该品种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全国各地凡能种植白沙1016的花生产区都可种植。
(作者联系地址:辽宁省沈阳市东陵路84号省农科院邮编:110161)
主要特征特性 植株直立,株型紧凑,叶色浓绿,叶片肥厚。株高30~35厘米,侧枝长33~38厘米,分枝数7~8条。连续开花,结果集中,不易裂果,荚果为蚕茧形,单株结果数15~20个,单株果重16~22克,双仁百果重170~180克,百仁重70~74克,出仁率72%~75%,籽仁近圆形、整齐一致。种皮光滑、无裂纹,食味清香、细腻可口,营养丰富,品质优良。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农产品安全与环境质量检测中心检测,含粗蛋白高达32.6%(已达到国家花生高蛋白育种材料创新攻关指标,是目前国内粗蛋白含量最高的花生品种之一)、粗脂肪42.8%、可溶性总糖6.3%(超过国家规定的食用和出口指标0.3个百分点)、油酸37.4%、亚油酸40.9%,适于食用和出口。该品种综合抗性好,不仅高抗叶斑病,而且抗干旱、抗倒伏、耐瘠薄。在辽西地区生育期125~128天,属于早熟品种。
产量表现 2008年参加了在辽宁阜新等3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实验基地开展的花生新品种增产潜力试验,由辽宁省种子管理局组织5个有关单位的专家教授进行现场考察验收,平均亩产荚果384.1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23.9%,增产效果极为显著。
播期及适宜种植地区 当土壤5厘米耕层内地温连续5天以上稳定超过12℃,土壤含水量达到18%左右时即可播种。种植要实行缩垄增密,行距45厘米,株距13厘米,每亩种植2.2万株左右。因该品种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全国各地凡能种植白沙1016的花生产区都可种植。
(作者联系地址:辽宁省沈阳市东陵路84号省农科院邮编:11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