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校新生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加,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新生党员再教育和管理工作,已成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领域。本文将从问题产生、现实意义和具体举措等方面探讨新生党员再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新生党员 再教育 高校学生党建 举措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在校学生的数量在与日俱增。学生人数的增加也势必带来新生党员数量的变化,呈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新生党员数量增加所带来的诸如发展材料不规范、培养程序不合理以及理论水平不高等问题也引起各高校的普遍重视。如何加强新生党员再教育,有效规避如上问题给学生党建工作带来的影响,对于我们抓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有着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新生党员数量增加所带来的问题
1.组织材料不太规范。在对新生党员进行组织审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新生党员的组织材料很不规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组织材料缺失。部分新生党员的组织材料中缺少《自传》、《思想汇报》、《政审综合材料》、《团支部推优材料》、《函调》和《公示材料》等,部分材料没有上级党组织谈话情况;第二,部分新生党员志愿书等材料中相关日期错乱。支部大会通过接收申请人为预备党员的决议、上级党组织谈话、总支部审查意见、基层党委审批意见等处日期顺序颠倒,屡有字迹涂抹等不规范现象。基层党委确定的预备期时间与支部大会接收为预备党员的时间不符。甚至还有的公示时间在发展党员的时间之后;第三,部分新生党员组织材料中缺少党员个人手印及党组织印章。
2.培养过程不太完整。在审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有些党员的培养过程不完整,甚至有跳跃培养环节的现象。一是部分新生党员在入党前根本没有参加过业余党校或集中培训;二是部分新生党员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期不足一年或确定积极分子时间不明确;三是部分新生党员入党时间在七、八月份,明显有突击发展的违规现象;四是部分新生党员的党支部接收大会环节不完整,介绍人不明,有的甚至没有表决情况;五是部分新生在发展前没有给其直系亲属发函调信;六是个别新生党员在村里入党,明显有异地入党现象,等等。
3.理论水平参差不齐。在对新生党员进行组织谈话中,我们发现,部分党员理论水平不高,对最基本的知识也知之甚少。新生党员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中培训,结业成绩不高,总体平均成绩比入党积极分子还低,甚至有部分新生党员存在不及格现象。
4.模范作用发挥不强。入学报到后,部分新生党员学习成绩不佳,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缺乏主动精神,奉献意识不足,不能带领班级同学搞好班风、学风建设,甚至还有个别违纪等现象。究其原因是尽管新生党员从组织上入了党,但没有真正解决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2]。
二、加强新生党员再教育的现实意义
1.加强新生党员再教育是对新生进行入党教育的客观需要。新生党员质量的好坏直接关乎新生的入党热情,加强新生党员的再教育工作是引导新生入党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新生党员与广大新生一起学习生活,广大新生在心理上对新生党员有着特殊的认识和理解,新生党员的行为举止表现潜移默化地在影响着新生同学。如果新生党员的素质不佳,此种状况会引发新生对党员形象的否定,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入党热情,给组织发展工作带来阻碍。
2.加强新生党员再教育是培养和锤炼党性修养的必然要求。新生党员刚刚经历高中到大学的过渡,这种角色上的转变使他们一时显得不适应。如何帮助这些新生党员适应大学生活,逐步培养和锤炼党性修养,新生党员再教育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新生党员再教育,逐步树立新生党员的责任意识,与在校学生党员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不断提高党性修养,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加强新生党员再教育是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新生党员是学生党员的一部分,新生党员再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党建的新领域。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加强新生党员工作,确实是目前高校必须探索和研究的新问题。应不断探索新生党员再教育工作机制,推进再教育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才是保障高校党建工作顺利进行,推动其科学发展的必然途径。
三、新生党员再教育工作的具体举措
1.加强工作审查,保证党员质量。新生党员审查环节应包括组织材料审查、培养过程审查、理论水平和作用发挥审查等。材料审查重点是材料是否齐全。组织材料一般包括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入党志愿书、积极分子写实鉴定表、团支部推优材料、集中培训证明、政审综合材料和函调证明等。与本人有关的材料,找学生党员本人解决;与对方党组织有关的材料,发函给对方党组织协调解决;违反党员发展程序要求弄虚作假的,按上级文件精神给予处理;培养过程审查重点是培养过程是否完整,相关审批公章及党组织意见是否齐备;理论水平审查重点是理论水平如何。在组织审查的同时,与新生党员进行一次组织谈话,重点强调如何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党性修养,不断增强自身素质,为班风、学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将上述审查情况记入新生党员档案,对其采取动态管理。
2.强化党校培训,培养党员素质。新生党员入学报到后,适时对其开展入党教育,利用新生入学教育时机上好入学第一课。为提升新生党员素质,可将新生党员(包括预备和正式党员)纳入党校培训体系,接收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补充所缺培养环节。要求必须和发展对象一起参加党校集中培训,考试成绩必须达到结业要求,否则重新参加培训。在培训中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注意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包括心理学、电子信息、网络信息等现代技术”[1],提高党校培训质量。
3.做好“传帮带”,强化典型教育。身边党员形象的感召力也是新生党员再教育的又一途径,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新生党员的举止和行为。可很据实际情况,开展相关工作。开展在校党员与新生党员结对子工程,发挥党员“传帮带”作用;入学教育中,适时开展党员典型事迹报告,加强典型引路,真正达到感动人、影响人和引领人的目的;将安排新生党员担任学生干部,通过学生工作协同培养,等等。
4.开展党内活动,发挥党员作用。党内活动是提升新生党员修养,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增强其综合素质的良好途径。在学生党建活动中,积极开展“共产党员任务工程”、“党员奉献日”和“创新党日”等主题学习实践活动,真正使新生党员树立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达到教育管理的目的。
四、结语
新生党员再教育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领域。在学生党建工作中,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充分把握新生党员的现状,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不断丰富工作抓手,积极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努力提高新生党员党性修养,增强自身素质,使之成为学生党员的新鲜力量,为做好学生党建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秦金保.《做好新生党员培训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4(2):61.
[2]向波涛.《切实加强高校新生党员再教育工作》.《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2):58.
注:
本文为2010年辽宁省高校党建课题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D71-26-5-4)。
[关键词] 新生党员 再教育 高校学生党建 举措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在校学生的数量在与日俱增。学生人数的增加也势必带来新生党员数量的变化,呈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新生党员数量增加所带来的诸如发展材料不规范、培养程序不合理以及理论水平不高等问题也引起各高校的普遍重视。如何加强新生党员再教育,有效规避如上问题给学生党建工作带来的影响,对于我们抓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有着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新生党员数量增加所带来的问题
1.组织材料不太规范。在对新生党员进行组织审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新生党员的组织材料很不规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组织材料缺失。部分新生党员的组织材料中缺少《自传》、《思想汇报》、《政审综合材料》、《团支部推优材料》、《函调》和《公示材料》等,部分材料没有上级党组织谈话情况;第二,部分新生党员志愿书等材料中相关日期错乱。支部大会通过接收申请人为预备党员的决议、上级党组织谈话、总支部审查意见、基层党委审批意见等处日期顺序颠倒,屡有字迹涂抹等不规范现象。基层党委确定的预备期时间与支部大会接收为预备党员的时间不符。甚至还有的公示时间在发展党员的时间之后;第三,部分新生党员组织材料中缺少党员个人手印及党组织印章。
2.培养过程不太完整。在审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有些党员的培养过程不完整,甚至有跳跃培养环节的现象。一是部分新生党员在入党前根本没有参加过业余党校或集中培训;二是部分新生党员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期不足一年或确定积极分子时间不明确;三是部分新生党员入党时间在七、八月份,明显有突击发展的违规现象;四是部分新生党员的党支部接收大会环节不完整,介绍人不明,有的甚至没有表决情况;五是部分新生在发展前没有给其直系亲属发函调信;六是个别新生党员在村里入党,明显有异地入党现象,等等。
3.理论水平参差不齐。在对新生党员进行组织谈话中,我们发现,部分党员理论水平不高,对最基本的知识也知之甚少。新生党员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中培训,结业成绩不高,总体平均成绩比入党积极分子还低,甚至有部分新生党员存在不及格现象。
4.模范作用发挥不强。入学报到后,部分新生党员学习成绩不佳,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缺乏主动精神,奉献意识不足,不能带领班级同学搞好班风、学风建设,甚至还有个别违纪等现象。究其原因是尽管新生党员从组织上入了党,但没有真正解决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2]。
二、加强新生党员再教育的现实意义
1.加强新生党员再教育是对新生进行入党教育的客观需要。新生党员质量的好坏直接关乎新生的入党热情,加强新生党员的再教育工作是引导新生入党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新生党员与广大新生一起学习生活,广大新生在心理上对新生党员有着特殊的认识和理解,新生党员的行为举止表现潜移默化地在影响着新生同学。如果新生党员的素质不佳,此种状况会引发新生对党员形象的否定,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入党热情,给组织发展工作带来阻碍。
2.加强新生党员再教育是培养和锤炼党性修养的必然要求。新生党员刚刚经历高中到大学的过渡,这种角色上的转变使他们一时显得不适应。如何帮助这些新生党员适应大学生活,逐步培养和锤炼党性修养,新生党员再教育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新生党员再教育,逐步树立新生党员的责任意识,与在校学生党员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不断提高党性修养,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加强新生党员再教育是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新生党员是学生党员的一部分,新生党员再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党建的新领域。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加强新生党员工作,确实是目前高校必须探索和研究的新问题。应不断探索新生党员再教育工作机制,推进再教育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才是保障高校党建工作顺利进行,推动其科学发展的必然途径。
三、新生党员再教育工作的具体举措
1.加强工作审查,保证党员质量。新生党员审查环节应包括组织材料审查、培养过程审查、理论水平和作用发挥审查等。材料审查重点是材料是否齐全。组织材料一般包括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入党志愿书、积极分子写实鉴定表、团支部推优材料、集中培训证明、政审综合材料和函调证明等。与本人有关的材料,找学生党员本人解决;与对方党组织有关的材料,发函给对方党组织协调解决;违反党员发展程序要求弄虚作假的,按上级文件精神给予处理;培养过程审查重点是培养过程是否完整,相关审批公章及党组织意见是否齐备;理论水平审查重点是理论水平如何。在组织审查的同时,与新生党员进行一次组织谈话,重点强调如何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党性修养,不断增强自身素质,为班风、学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将上述审查情况记入新生党员档案,对其采取动态管理。
2.强化党校培训,培养党员素质。新生党员入学报到后,适时对其开展入党教育,利用新生入学教育时机上好入学第一课。为提升新生党员素质,可将新生党员(包括预备和正式党员)纳入党校培训体系,接收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补充所缺培养环节。要求必须和发展对象一起参加党校集中培训,考试成绩必须达到结业要求,否则重新参加培训。在培训中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注意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包括心理学、电子信息、网络信息等现代技术”[1],提高党校培训质量。
3.做好“传帮带”,强化典型教育。身边党员形象的感召力也是新生党员再教育的又一途径,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新生党员的举止和行为。可很据实际情况,开展相关工作。开展在校党员与新生党员结对子工程,发挥党员“传帮带”作用;入学教育中,适时开展党员典型事迹报告,加强典型引路,真正达到感动人、影响人和引领人的目的;将安排新生党员担任学生干部,通过学生工作协同培养,等等。
4.开展党内活动,发挥党员作用。党内活动是提升新生党员修养,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增强其综合素质的良好途径。在学生党建活动中,积极开展“共产党员任务工程”、“党员奉献日”和“创新党日”等主题学习实践活动,真正使新生党员树立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达到教育管理的目的。
四、结语
新生党员再教育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领域。在学生党建工作中,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充分把握新生党员的现状,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不断丰富工作抓手,积极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努力提高新生党员党性修养,增强自身素质,使之成为学生党员的新鲜力量,为做好学生党建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秦金保.《做好新生党员培训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4(2):61.
[2]向波涛.《切实加强高校新生党员再教育工作》.《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2):58.
注:
本文为2010年辽宁省高校党建课题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D71-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