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建构式课堂中,学生在基于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互教互学、质疑释疑、共同建构、迁移应用等,课堂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展开,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探究中生成,在互动交流中共享。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明晰疑惑与知识建构方面,在迁移应用中巩固知识和发展能力方面,包括学习方法等方面,还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启发。这样,才能是优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好”,让所有学生学有所得,全面发展。
关键词:适当点拨 自主探究 问题
在中学思品课堂中适当的点拨和启发非常重要。要经常组织孩子们参加丰富的社会实践,精心引导孩子们进行生动活泼的课堂辩论,这对于激发学生思品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就谈谈在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的认识与体会。
一、 体现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师之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传统的做法。学生不接触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只是学习前人的理论。教师点拨,是要求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启发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很重要的是要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空间。在探究和自主学习中,培养学生收集整理组织材料的技能,传递信息的技能。如我讲关于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时,我在学案上要求:①学生收集一些心理不健康和道德品质不好的材料,然后组织讨论。②教师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行为情景,由学生“议一议”后,做出正确的行为判断。③设计“想一想”:有人说:“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的一半”,请说说你的看法?④设计“比一比?”:进入中学后你的自制力与小学比较,是否有了提高?。通过提出问题,确定探究的方向,让学生收集材料、讨论等形式,活跃了课堂,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二、 体现富有挑战性的课堂情景与课堂提问的艺术
(一) 创设情境
“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但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或质疑是极为少见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引导学生主动提问的情境,也没有更多的鼓励学生。因此,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去探索,去发现。比如,在讲“磨砺坚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时,我先讲了奥斯特洛夫斯基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写成了世界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故事,教师进一步设问: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奥斯特洛夫斯基战胜困难,创造奇迹的?这样学生带着情境,带着探究的好奇进入了学习之中。教师也可以设法启发学生联系张海迪、海伦.凯勒等故事,激发学习兴趣,感悟做人道理。
(二)重视提问的点拨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信息反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手段。怎样在课堂上提问,才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会问。提问重在引导,避免千篇一律的一问一答,一问齐答;其次,提问要因人而异。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个性,他们的聪明程度、基础等因人而异。要求我们教师全面细致地了解掌握班上每一个学生,提问要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都能思考,会思考。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既要“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又要适时“搭梯子”,使其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再次,要面向全体学生,多方位提问。
三、教师点拨还应体现在富有挑战性的作业
作业要贴近生活,当孩子们意识到所学的知识会马上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时,所学的知识就特别有意义。如我讲有关心理健康和良好品质方面的知识后,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以“心理”、“品质”为题,结合自身生活实际,办一期手抄报。这样孩子们在愉快中去运用了知识,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四、有“启”而“发”,体现点拨技巧
没有教师的“启”,就不会有学生的“发”,老师的“启”只是引子,学生的“发”才是关键。所以,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与时间,有提出问题,发表意见的机会,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材料,比如,在讲热心助人这个问题时,谈到不少助人为乐的道理和感人故事,比如像张华舍身救农的事迹,也许有的同学会想,可惜我当时不在场,否则我……,那么我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假如你在现场……”,让大家讨论两分钟后回答,一下子孩子们的兴趣都高涨起来,互相讨论,踊跃发言,有人说去报告,有人说自己没力救人,也有人说跳下去等等,通过了讨论使同学们深刻地认识到热心助人是不讲条件的,要付出牺牲和代价的。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他们对所学的内容认识就更深刻了,也真正从讨论中提高认识。
五、教师点拨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創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设法让学生去阅读,去思考,去探素,结论让学生从口中说出。如果学生的想法离奇或错误,我会面带微笑,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师生间互相尊重、理解和信任。在某种意义上说,课堂便是情感场,教师愉快幽默,面带微笑,亲切和蔼地与学生交流,未成曲调先有情,师生间没有心理距离,教学就先成功了一半。
(二) 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
要培养以自主、多样、探究为特征的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必须实现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开展讨论、小品表演、模拟法庭、辩论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三)把握点拨的度
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要急于把答案点拨给学生,否则,会走入灌输式教学法的怪圈,失去了点拨和启发的意义。
综上所述,“不愤不启,不排不发”,点拨是遵循教学规律,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一种教学手段。正如常言道:“施教之功,贵在引导,要在转化,旨在发展。”让我们在思品课中不断尝试,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参考文献:
[1]徐勇,龚孝华.新课程的评价改革[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3]《“建构式生态课堂”的内涵要求》2012.9
关键词:适当点拨 自主探究 问题
在中学思品课堂中适当的点拨和启发非常重要。要经常组织孩子们参加丰富的社会实践,精心引导孩子们进行生动活泼的课堂辩论,这对于激发学生思品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就谈谈在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的认识与体会。
一、 体现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师之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传统的做法。学生不接触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只是学习前人的理论。教师点拨,是要求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启发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很重要的是要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空间。在探究和自主学习中,培养学生收集整理组织材料的技能,传递信息的技能。如我讲关于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时,我在学案上要求:①学生收集一些心理不健康和道德品质不好的材料,然后组织讨论。②教师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行为情景,由学生“议一议”后,做出正确的行为判断。③设计“想一想”:有人说:“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的一半”,请说说你的看法?④设计“比一比?”:进入中学后你的自制力与小学比较,是否有了提高?。通过提出问题,确定探究的方向,让学生收集材料、讨论等形式,活跃了课堂,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二、 体现富有挑战性的课堂情景与课堂提问的艺术
(一) 创设情境
“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但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或质疑是极为少见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引导学生主动提问的情境,也没有更多的鼓励学生。因此,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去探索,去发现。比如,在讲“磨砺坚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时,我先讲了奥斯特洛夫斯基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写成了世界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故事,教师进一步设问: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奥斯特洛夫斯基战胜困难,创造奇迹的?这样学生带着情境,带着探究的好奇进入了学习之中。教师也可以设法启发学生联系张海迪、海伦.凯勒等故事,激发学习兴趣,感悟做人道理。
(二)重视提问的点拨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信息反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手段。怎样在课堂上提问,才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会问。提问重在引导,避免千篇一律的一问一答,一问齐答;其次,提问要因人而异。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个性,他们的聪明程度、基础等因人而异。要求我们教师全面细致地了解掌握班上每一个学生,提问要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都能思考,会思考。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既要“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又要适时“搭梯子”,使其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再次,要面向全体学生,多方位提问。
三、教师点拨还应体现在富有挑战性的作业
作业要贴近生活,当孩子们意识到所学的知识会马上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时,所学的知识就特别有意义。如我讲有关心理健康和良好品质方面的知识后,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以“心理”、“品质”为题,结合自身生活实际,办一期手抄报。这样孩子们在愉快中去运用了知识,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四、有“启”而“发”,体现点拨技巧
没有教师的“启”,就不会有学生的“发”,老师的“启”只是引子,学生的“发”才是关键。所以,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与时间,有提出问题,发表意见的机会,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材料,比如,在讲热心助人这个问题时,谈到不少助人为乐的道理和感人故事,比如像张华舍身救农的事迹,也许有的同学会想,可惜我当时不在场,否则我……,那么我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假如你在现场……”,让大家讨论两分钟后回答,一下子孩子们的兴趣都高涨起来,互相讨论,踊跃发言,有人说去报告,有人说自己没力救人,也有人说跳下去等等,通过了讨论使同学们深刻地认识到热心助人是不讲条件的,要付出牺牲和代价的。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他们对所学的内容认识就更深刻了,也真正从讨论中提高认识。
五、教师点拨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創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设法让学生去阅读,去思考,去探素,结论让学生从口中说出。如果学生的想法离奇或错误,我会面带微笑,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师生间互相尊重、理解和信任。在某种意义上说,课堂便是情感场,教师愉快幽默,面带微笑,亲切和蔼地与学生交流,未成曲调先有情,师生间没有心理距离,教学就先成功了一半。
(二) 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
要培养以自主、多样、探究为特征的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必须实现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开展讨论、小品表演、模拟法庭、辩论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三)把握点拨的度
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要急于把答案点拨给学生,否则,会走入灌输式教学法的怪圈,失去了点拨和启发的意义。
综上所述,“不愤不启,不排不发”,点拨是遵循教学规律,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一种教学手段。正如常言道:“施教之功,贵在引导,要在转化,旨在发展。”让我们在思品课中不断尝试,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参考文献:
[1]徐勇,龚孝华.新课程的评价改革[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3]《“建构式生态课堂”的内涵要求》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