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学博士成为财经主持人,马红漫的“跨界”迄今仍算稀罕事儿。
作为如今第一财经频道的当红主持人,当年学经济出身、懂财经、有过实习记者经历的他,2002年刚刚离开校园就选择了电视行业。13年后,他用迅疾的语速分析着经济形势,点评犀利,已经成为第一财经频道的当红主持人之一,他主持的《头脑风暴》、《醇享人生》也相继成为第一财经频道的王牌栏目。
马红漫从大学开始,主持才能就显现出来,辩论、晚会主持都是他的拿手好戏。然而那时,主持只是他的爱好,经济学才是他的专长。由金融专业领域一头扎进媒体圈,马红漫花了一段时间来寻找自己的定位。
入行一年多,他就开始担任电视评论员,面对过各种“机位”,甚至连期货评论员也当过。后来因为机缘巧合,《财经开讲》的主持人生孩子去了,马红漫便一边当起主持人一边做评论员,最终慢慢转型做主持工作,自我定位为“专家型主持人”。对于一个经济学博士来说,怎么样把复杂的经济理论讲得通俗易懂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马红漫的“转行”依旧保持着自己的优势和思考。作为主持人中少有的经济学博士,马红漫在财经节目上的优势比较明显。其他学播音出身的主持人,跟专家对话有时候会有弱势感,但马红漫认为自己“已经有底气跟专家平等对话”,并且可以及时找到可以追问的点。“访谈节目真正有价值的是追问和挖掘,这个必须有专业的根底。”马红漫认为。
从马桶盖聊到日本制造的“匠人精神”,从互联网聊到中国企业的创新意识,出生于河北的马红漫带着北方口音,一直试图调和财经评论的“高冷”与电视受众“大众化”之间的矛盾。2015年初,上海第一财经频道的访谈节目《醇享人生》改版开播,马红漫坐镇主持人。每期节目邀请一位中国学界、商界、娱乐界明星、大腕,以及“他”或“她”的一位“同量级”好友,与马红漫开启3人“老友记”的对话新模式。
网络普及之后,电视观众—尤其是高端观众的流失量很厉害,这给马红漫不断带来新的挑战。除了“专业”、“贴近大众”之外,在马红漫看来,第一财经的特点在于始终是处在一个中立的态度,经常可以在节目中看到主持人犀利质问或直接质疑那些分析师。“我们不会为了某些软性的广告而去迎合嘉宾,做到最客观地带给观众一些投资和思维上的启发、收益。”
随着第一财经频道向全领域财经媒体转型发展,突发新闻评论也成为评论员的必备能力。围绕利比亚战争,马红漫担纲主持人兼评论员,详解战争、经济以及市场受到的影响。
而随着知名度的提升,一些本职工作之外的事务性活动也多了起来,马红漫坦言这些让自己感觉“把控不了”。但这并不影响马红漫对每一次访谈都下苦功夫准备。“不管你做到什么程度的主持人,哪怕再牛的主持人跟最早做小记者一模一样。”
马红漫的认真源于对观众的尊重,他把“及时发声”当作自己最骄傲的事情。“发出了你的声音,给出了你的观察,告诉大家你如何做价值观的判断,如何去做,这就是我的工作。大多数我应该出现的场合、该发表观点的时候,我都已经发表和出现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正基于此,马红漫长期活跃在财经评论一线,担任国内知名平面媒体专栏作者与评论员,丰富的主持、策划、评论分析经验让他跻身国内一线知名财经证券评论专业人士行列。
马红漫主持的两档节目中,《头脑风暴》更多的是财经核心观点,而《醇享人生》亦显示了他在人生感悟方面的所得,这体现了一个男人从事业到人生的逐渐丰富。
在《醇享人生》节目中,参与访谈节目的嘉宾大都比马红漫年长,这些民众眼中的高端人士,同样有着人生的大起大落,其间波折甚至远远大于常人所经历的。栏目组特别设立了一个为嘉宾贴标签的版块,本意是“找碴”,找一些刺激性话题直击嘉宾人生最低谷的痛点。但实际上,大多数嘉宾都能够淡然乐观应对。在马红漫眼里,这些嘉宾的共性是,“都比较乐观”。
这种人生态度影响到了马红漫。他发现嘉宾们经历了很多事情后,很重要的一点是懂得放弃,而不是索取。“可能索取是年轻时要做的事,当我年纪变大、经历越来越有限时,我必须要专心去做一件事。这个其实蛮难的,大家常说‘舍’比‘得’更难,‘舍’更痛苦。”
哪怕在财富观方面,马红漫的观点也是“适时放弃,切莫贪婪”。早在读大学时的炒股经历,让他迅速经历了一波激荡剧烈的牛市。眼睁睁看着暴涨与暴跌,20岁左右的马红漫仿佛是突然之间发现—“市场是这么复杂”,他领悟到,“熊市最大的痛苦不是亏钱,而是会有一种看不到光明的沉痛感”。
对人生的感悟、对经济的理解、对职业的体会,鲜明且融会贯通地体现在马红漫的思想之中。抽象分析与“下接地气”的结合,让马红漫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剖析角度和表述风格。
一手学着理论,一手面对现实,马红漫并没有照搬“经典观念”,而是冷静分析着“中国特色”。长期持有、长线投资被视为股市圭臬,但他并不赞同在中国这样做。“中国是一个新兴的经济体,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长线持有。我经历的第一波牛市时,四川长虹当时发家是靠射线电视的技术,现在液晶都被淘汰了,不存在所谓长线持有的概念。”
中国是个新兴的经济体,不断有新的热点出来。例如如今热炒的“一带一路”概念,随着推进和发展,就会不断有新的行业、新的公司冒出,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这种变化正是需要马红漫及时“点评”之处。
时代的变化影响了马红漫,也勾起了他对这种变化的深深兴趣,甚至希望以另外的方式记录、研究这一切。若实现完全的财务自由,马红漫希望将自己的领域扩大到人文、社会方面。在过去曾被称作“二流子”的人,当时叫“投机倒把”,但现在看来,可能就是一个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换的最新尝试者,永远在寻找市场创富的机会。如果晚那么几年,这个人可能就会成为傻子瓜子的老总,或者是浙商标杆级的人物。时代在个体人生上面的烙印,让马红漫期待着一种财经之外的、更富有人文气味的解读。
即便如此,马红漫式的思维依旧是“经济化”的,他擅长的是用经济来比喻人生。人的一生面临着无数次选择,而这种选择并非“纯粹的投资学”而更像是经济学—“我们不是一定要赚钱,而是要在一个既定的条件下做出最优的选择”。在熊市里,有人亏了10%,但若有人在最优选择之下只亏了5%,马红漫认为这也算是一种成功。“人生就是约束条件下达到的最优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尽力做到最好’,都是一样的道理。”
心态的坦然,让马红漫更能接受和看淡随着名誉涌来的非议。在工作中评论财经,在工作外被人评论,马红漫已经看淡。对于一些人身攻击的言论,他习惯置之不理;但若是进行学术讨论,他往往愿意积极参与。有人公开评价他“颜值不高”,他也自我调侃道:“若我颜值差到像马云这样,早成为中国首富了。”
作为如今第一财经频道的当红主持人,当年学经济出身、懂财经、有过实习记者经历的他,2002年刚刚离开校园就选择了电视行业。13年后,他用迅疾的语速分析着经济形势,点评犀利,已经成为第一财经频道的当红主持人之一,他主持的《头脑风暴》、《醇享人生》也相继成为第一财经频道的王牌栏目。
“我从来不是按部就班的主持人”
马红漫从大学开始,主持才能就显现出来,辩论、晚会主持都是他的拿手好戏。然而那时,主持只是他的爱好,经济学才是他的专长。由金融专业领域一头扎进媒体圈,马红漫花了一段时间来寻找自己的定位。
入行一年多,他就开始担任电视评论员,面对过各种“机位”,甚至连期货评论员也当过。后来因为机缘巧合,《财经开讲》的主持人生孩子去了,马红漫便一边当起主持人一边做评论员,最终慢慢转型做主持工作,自我定位为“专家型主持人”。对于一个经济学博士来说,怎么样把复杂的经济理论讲得通俗易懂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马红漫的“转行”依旧保持着自己的优势和思考。作为主持人中少有的经济学博士,马红漫在财经节目上的优势比较明显。其他学播音出身的主持人,跟专家对话有时候会有弱势感,但马红漫认为自己“已经有底气跟专家平等对话”,并且可以及时找到可以追问的点。“访谈节目真正有价值的是追问和挖掘,这个必须有专业的根底。”马红漫认为。
从马桶盖聊到日本制造的“匠人精神”,从互联网聊到中国企业的创新意识,出生于河北的马红漫带着北方口音,一直试图调和财经评论的“高冷”与电视受众“大众化”之间的矛盾。2015年初,上海第一财经频道的访谈节目《醇享人生》改版开播,马红漫坐镇主持人。每期节目邀请一位中国学界、商界、娱乐界明星、大腕,以及“他”或“她”的一位“同量级”好友,与马红漫开启3人“老友记”的对话新模式。
网络普及之后,电视观众—尤其是高端观众的流失量很厉害,这给马红漫不断带来新的挑战。除了“专业”、“贴近大众”之外,在马红漫看来,第一财经的特点在于始终是处在一个中立的态度,经常可以在节目中看到主持人犀利质问或直接质疑那些分析师。“我们不会为了某些软性的广告而去迎合嘉宾,做到最客观地带给观众一些投资和思维上的启发、收益。”
随着第一财经频道向全领域财经媒体转型发展,突发新闻评论也成为评论员的必备能力。围绕利比亚战争,马红漫担纲主持人兼评论员,详解战争、经济以及市场受到的影响。
而随着知名度的提升,一些本职工作之外的事务性活动也多了起来,马红漫坦言这些让自己感觉“把控不了”。但这并不影响马红漫对每一次访谈都下苦功夫准备。“不管你做到什么程度的主持人,哪怕再牛的主持人跟最早做小记者一模一样。”
马红漫的认真源于对观众的尊重,他把“及时发声”当作自己最骄傲的事情。“发出了你的声音,给出了你的观察,告诉大家你如何做价值观的判断,如何去做,这就是我的工作。大多数我应该出现的场合、该发表观点的时候,我都已经发表和出现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正基于此,马红漫长期活跃在财经评论一线,担任国内知名平面媒体专栏作者与评论员,丰富的主持、策划、评论分析经验让他跻身国内一线知名财经证券评论专业人士行列。
“人生就和经济一样”
马红漫主持的两档节目中,《头脑风暴》更多的是财经核心观点,而《醇享人生》亦显示了他在人生感悟方面的所得,这体现了一个男人从事业到人生的逐渐丰富。
在《醇享人生》节目中,参与访谈节目的嘉宾大都比马红漫年长,这些民众眼中的高端人士,同样有着人生的大起大落,其间波折甚至远远大于常人所经历的。栏目组特别设立了一个为嘉宾贴标签的版块,本意是“找碴”,找一些刺激性话题直击嘉宾人生最低谷的痛点。但实际上,大多数嘉宾都能够淡然乐观应对。在马红漫眼里,这些嘉宾的共性是,“都比较乐观”。
这种人生态度影响到了马红漫。他发现嘉宾们经历了很多事情后,很重要的一点是懂得放弃,而不是索取。“可能索取是年轻时要做的事,当我年纪变大、经历越来越有限时,我必须要专心去做一件事。这个其实蛮难的,大家常说‘舍’比‘得’更难,‘舍’更痛苦。”
哪怕在财富观方面,马红漫的观点也是“适时放弃,切莫贪婪”。早在读大学时的炒股经历,让他迅速经历了一波激荡剧烈的牛市。眼睁睁看着暴涨与暴跌,20岁左右的马红漫仿佛是突然之间发现—“市场是这么复杂”,他领悟到,“熊市最大的痛苦不是亏钱,而是会有一种看不到光明的沉痛感”。
对人生的感悟、对经济的理解、对职业的体会,鲜明且融会贯通地体现在马红漫的思想之中。抽象分析与“下接地气”的结合,让马红漫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剖析角度和表述风格。
一手学着理论,一手面对现实,马红漫并没有照搬“经典观念”,而是冷静分析着“中国特色”。长期持有、长线投资被视为股市圭臬,但他并不赞同在中国这样做。“中国是一个新兴的经济体,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长线持有。我经历的第一波牛市时,四川长虹当时发家是靠射线电视的技术,现在液晶都被淘汰了,不存在所谓长线持有的概念。”
中国是个新兴的经济体,不断有新的热点出来。例如如今热炒的“一带一路”概念,随着推进和发展,就会不断有新的行业、新的公司冒出,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这种变化正是需要马红漫及时“点评”之处。
时代的变化影响了马红漫,也勾起了他对这种变化的深深兴趣,甚至希望以另外的方式记录、研究这一切。若实现完全的财务自由,马红漫希望将自己的领域扩大到人文、社会方面。在过去曾被称作“二流子”的人,当时叫“投机倒把”,但现在看来,可能就是一个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换的最新尝试者,永远在寻找市场创富的机会。如果晚那么几年,这个人可能就会成为傻子瓜子的老总,或者是浙商标杆级的人物。时代在个体人生上面的烙印,让马红漫期待着一种财经之外的、更富有人文气味的解读。
即便如此,马红漫式的思维依旧是“经济化”的,他擅长的是用经济来比喻人生。人的一生面临着无数次选择,而这种选择并非“纯粹的投资学”而更像是经济学—“我们不是一定要赚钱,而是要在一个既定的条件下做出最优的选择”。在熊市里,有人亏了10%,但若有人在最优选择之下只亏了5%,马红漫认为这也算是一种成功。“人生就是约束条件下达到的最优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尽力做到最好’,都是一样的道理。”
心态的坦然,让马红漫更能接受和看淡随着名誉涌来的非议。在工作中评论财经,在工作外被人评论,马红漫已经看淡。对于一些人身攻击的言论,他习惯置之不理;但若是进行学术讨论,他往往愿意积极参与。有人公开评价他“颜值不高”,他也自我调侃道:“若我颜值差到像马云这样,早成为中国首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