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课的教学策略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890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将口语交际的理念表述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入人际交往的素养。”我在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尝试了以下教学策略:
  一、创设多种交际情境。让学生乐说
  1.语言描述,启发学生走向情境。教师语言的感染力能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富有感染力的导入语还能很好地将学生带人情境中去,作好心理上的准备。比如“小烦恼热线”这个话题,教师这样导入:“动物学校里的小猴强强最近十分烦恼,它说爸爸对它太严格了,每个双休日都给它把时间排得满满的,又是学书法,又是弹钢琴。它十分羡慕周围的孩子,可又不敢和爸爸说。现在,你们知道强强的烦恼是什么吗?”学生在教师的描述中很快进入情节,走向情境,从而使教师顺利展开教学。
  2.利用插图,启发学生进入情境。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口语交际”内容往往配有插图,这在低年级中特别多,它构成了课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一笔可贵的教学资源,也是最直接最现成的口语交际训练资源。我们可以以这些插图为媒介,通过看图读图,进入到“口语交际”所需要的情境中去。如《小熊真可爱》中,有一幅插图,画的是在一个森林的山洞里住着小熊一家,熊爸爸要去砍树。啄木鸟、松鼠、小兔急得直叫,小熊拉住爸爸的胳膊,不让爸爸去砍树。教师引导学生看图:森林里发生了什么?小动物在说什么?小熊为什么可爱?在看和说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进入了图画中的情境。
  3.利用表演,启发学生融入情境。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一个相似的生活情境,也是将学生情绪带动起来的一个很好的教学手段。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不由自主地融入到表演中,为参加口语交际作好心理和内容上的准备,积极主动地进行口语交际。如“学会安慰”这个内容的教学中,笔者请学生表演了期中考试过后,当谢小惠因粗心将一道应用题做错了而难过得哭了时。同学安慰她的情景。通过观看表演,学生初步认识了何谓安慰。接着教师又逐步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其他例子,在不断的练习巩固中,学习准确恰当地使用安慰语。
  创设情境的方式还有很多,如陈设相关实物、制作必要道具、播放音乐渲染气氛等,教师根据具体内容进行有机组合和调整,将为“口语交际”教学带来“锦上添花”的效果。
  二、提供多种方法指导,让学生会说
  1.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对于低年级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要从最简单的形式开始,必须从说一句完整的话开始,要从最简单的问答对话起步。一句一句地学,一句一句地练,由句到段,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不可贪多求快。甚至可以采取一些“填空式”的说话练习,同时还要求“听”,要听得仔细、清楚,“说”要说得规范、清晰。一开始就要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中高年级的口语交际要强调在说好每句的基础上进一步说出更顺应情境、顺应实际的话。
  2.提供素材,言之有“例”。学生的模仿性比较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供必要的示范。对于一些常用词汇、语句,可以组织积累,做到有备而说。如“找春天说春天”这一内容,教师在提供相关图片情境后,还可以提供一些关于春天景色描写的名篇佳作、优美诗句,学生欣赏之余,模仿例文例句将春天的花草树木、蓝天白云、和风细雨说美了。其他如名人名言的运用在口语交际中也很常见,如一个学生平时注意积累好词好句,在一次口语交际课上安慰别人时说出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好句,取得了绝妙的效果。
  3.角色互换,双向交流。口语交际是面对面的、你来我往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交际双方始终存在一种互动性,可以说,互动与否是口语交际成功与否的关键。如一位教师在《学会祝贺》的教学中就先后扮演了爷爷、外婆、给学生看病的医生等角色,而学生在一定背景的烘托下,也需要扮演特定交际环境中的那个角色。时而是受祝贺者,时而是祝贺者,两个角色的扮演都必须强调合作配合,沉浸于角色,这样才能实现真正互动,达到双向交流的目的。
  三、重视多种实践机会,让学生能说
  1.充分运用课堂教学。课堂是进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主阵地。小学各学段口语交际的具体要求是呈螺旋式状态上升的,交际话题也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日常生活而设计的,因此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针对性。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使学生通过典型话题的实践,积累口语交际的经验。切实用好这些内容,发挥课堂指导和实践功能,是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升的基础。
  2.充分运用校园交际。小学生绝大多数时间是在校园里。师生活动不仅限于课堂,课外交流中,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学生和学生的对话交流也是一次次的“口语交际”训练,而此时,师生均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教师就是学生模仿的样本。所以课外教师从用语到仪态,都必须做学生的榜样,让学生想模仿,乐于模仿。另外,鼓励学生课外合作学习。互相探讨,加强交流,对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也很有好处。
  3.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交际活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活动展开学习和实践。如家庭生活中和父母的沟通,如请求父母同意购买玩具,和父母一起招待客人等都是绝好的锻炼机会。此外还可以有意识地创造一些交际实践机会,如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会活动,和小伙伴一起进行献爱心活动,尝试和陌生人交往等。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日常实践活动中,学生逐步学会与别人交往、沟通,从而逐步形成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
  作者简介:江苏省张家港市城北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近日,细细拜读了李建成校长的教学主张“让学生和语文一起成长”,顿觉醍醐灌顶。她像一盏明灯,引领我们迈进语文教学的新天地;她如一轮暖阳,给语文教学的春天增添勃勃生机;她也为我打开了作文教学的另一扇门:作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在欲写的冲动中成长   人生命成长的动力源于自己的生命体,但也需要外在“呼唤”。学生作文是个体通过写作“让生命和语文成长”的一种方式,作文教学便应
期刊
诗像不像诗,有无诗味,主要看意象;诗美不美,有无意蕴,主要看意境。由诗味到诗美,实际上就是由意象到意境的挖掘过程。离开了意象,就无以谈意境。因此,在诗词中,起点是意象,终点却是意境。   诗词的教学过程应当是完整的艺术审美过程,这个过程必须引导审美主体超越功利目的,必须强调学生主体对审美对象展开活跃的心理想象,使学生主体在追寻和发现中得到无穷乐趣。所以,我们在诗歌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体验诗歌中
期刊
我喜欢风。  风自由而空灵,我们可以和它撞个满怀,却不能叫停它匆忙的脚步,无法挽留它潇洒的背影。  风在江南,吹绿两岸,让你遭遇吐青的杨柳;风在塞北,拨开野草,让你惊见大漠的牛羊……  曾翻阅汉高祖的白云的,曾翻阅陆放翁的大散关的,也曾翻阅你满额的青发的,就是那像歌又像笛的风。  我突然觉得:他,就像风一样。  想起他,这样的画面便在脑海中出现:着一袭风衣,走在簌簌的风里,风鼓起风衣的大翻领,吹起
期刊
新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语文教学就是要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中致力于儿童语文思维的发展,把学生教聪明。在一次练习教学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苏教版第8册《练习7》有一个训练学生“炼字”功夫的题目,是这样的——  在括号中填入一个字:  风拂千条柳,雨(  )万朵花。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唐装、旗袍,一看就知道中国韵味;丝绸、陶瓷,一品就知道中国特色;京剧、昆曲,一听就知道中国戏曲;舞狮、龙灯,一瞧就知道中国品位。越具有民族特色,越属于全世界。著名特级教师阅读教学吹起的浓郁中国风,增强了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
期刊
在我看来,有些人注定是为教育而存在的。他们坚韧地行走在这条鲜花与荆棘交织、理想与现实纠结的道路上,且行且吟,无怨无悔。  作为杨金林先生的同事,我以为他天生就是为基础教育研究而跋涉探索的远行者,勇于将每一片未知的土地置放于脚下是他生命的天然使命和存在方式。否则,奔走于我心中的疑窦就无法找到合适的注解。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未选择的路》这首诗中
期刊
汉字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以及重领悟、重意会的审美习惯。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在各种审美领域都有所体现,如中国画法“移形似而尚骨气”,“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中国艺术中的这种以意统形,以神摄形,略于形式的美学追求迁移到汉语的句段结构上,它们有着惊人的相似。重领悟、重意会,不重形式已经成为了汉语的特点。这种由汉语言特点带来的学科思维方式在无形之中也影响着很多语文学科教师看待“语文”的视
期刊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人们主要通过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来交流思想,通过“听”和“读”来接受语言,而通过“说”和“写”来交流思想。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虽然各有其相对独立的训练方法和途径,但它们有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创设情境氛围,让学生想说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首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心灵自由。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热爱他们,在
期刊
一棵树,有干有根有冠,要想枝干遒劲、根系发达、树冠丰满,就需要园丁的辛勤浇灌与培植。当树上所有的部位充分吸收养料,它才会枝繁叶茂,结出累累果实。  语文教学是一棵树,如“养料”充足,它便开花,结果。为语文教学这棵树“浇水施肥”,让它长成一棵大树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树之干——教学文眼  教学这门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学生熟读文本反复拿捏以后,在教学中选择好的文本切入点,直接影
期刊
摊开一张高考语文试卷,浏览160分试题,列数其中难以攻克的堡垒,古诗词鉴赏一定是其中令人咋舌的险隘之一。很多学生拿到古诗词鉴赏通常就诗论诗,只把诗词本身读过,内容读不懂便失了分寸,不知所措了。要想掌握古诗词鉴赏的金钥匙,我们必须把一部分目光放在审“题”之上——既审标题,又审作者和注释,也审题目。  一、审标题  何为“审”?“审”即仔细思考,反复分析、推究。标题呢?标题是标明文章、作品等内容的简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