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景——中国《园冶》(1634)理论与17世纪日本造园艺术实践

来源 :中国园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opyfeil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景作为一种设计策略最早出现在日本某些17世纪的庭院营建中.就在这些庭院营造前,关于造园的一书在中国面世了.从历史上看造园实践和理论同时出现并不是偶然的事件.在中国和日本都对以同样的方式来认识自然界,并通过人的创造力来完善它有十足的兴趣.中国和日本两国的知识精英彼此有密切的联系和交流,彼此对自然式景观都怀有极大的兴趣,并且知道如何通过借景来激发我们的愉悦情感.
其他文献
本文回顾了迄今为止人们在治理评估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并通过运用一个简单的分析框架,着重关注两个问题:我们评估什么?评估将基于谁的意见之上?通过对这两个问题进行类型学分
5.12震灾中的慈善捐赠既发挥了中国传统模式的作用,也展现了网络时代互联网的重大作用。在此背景下,多元化的慈善主体和慈善方式已经逐渐形成,但是与之相适应的法律环境依然
在大力发展知识经济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不断施压的双重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台湾地区侵犯著作权犯罪刑事立法分别于1992、1993、1998、2003、2004、2006、2007年进行了
中俄均重视东北亚国家外交,今后两国将在四个方向上加强战略协作。它们是:我国东北振兴与俄远东开发的互动;东北亚地区能源及环保合作;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维护东北亚
社会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可以把交往主体区分为类同主体和差异主体两种不同类型.差异主体由于存在交往障碍,导致主体间隔离,由这种隔离形成的"群沟"现象,对
秦朝作为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君主专制帝国,之所以成于法家,也败于法家,是因为商鞅和韩非两位法家代表对政治和谐在法治走向公平过程中的价值认识和处理方式不同,即在法与权、君
侦查主体的“权利告知义务”与被追诉人的“知之权利”相辅相成。它不仅是被追诉人组织有效辩护的制度前提,也是侦查程序法治化的重要表征。在法治发达国家中,侦查权利告知机
与其相比,存在诸多差异.在知情权方面,将知情权作为立法基础,而未规定此项权利,两相比较,后者更符合法律规定.在公开原则方面,未采用所遵循的国际惯例,而采用列举式与排除式
教师资源配置具有追求效率与追求质量的双重目标,需要进行成本控制与质量控制.生师比在教师资源有效配置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既是一个效率指标,又是一个质量指标.实现教师资源
经过四年多的实践,人们对安全保障义务人因第三人侵权,应当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法律规定产生了疑问,认为无论是在法理上还是在司法实务中都存在一定的缺憾。因此建议将安全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