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博古图是中国民间最流行的民俗器物图像,其来源于官方图像文化在民间的沉降,是中国传统社会礼俗互动的符号表征,也是“图”与“物”互构的文化生命.基于中国语言文化和知识范式的变迁,民俗化的博古图像在生活世界中持续扩展其符号意义,跨文化的传播使其成为具有生命活性的行动者,体现了文化生命对于社会事实的建构过程,亦表征了人的自由生活、审美性和创造精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古图是中国民间最流行的民俗器物图像,其来源于官方图像文化在民间的沉降,是中国传统社会礼俗互动的符号表征,也是“图”与“物”互构的文化生命.基于中国语言文化和知识范式的变迁,民俗化的博古图像在生活世界中持续扩展其符号意义,跨文化的传播使其成为具有生命活性的行动者,体现了文化生命对于社会事实的建构过程,亦表征了人的自由生活、审美性和创造精神.
其他文献
"百年乡建变迁"与"当代艺术转向"两条历史线索博弈平衡、交织叠合,引发并构建了中国艺术乡建二十年的基本问题、理论工具及行动目标.在现代性规约下,民族国家—精英艺术—城乡对峙的思维闭环,导致"启蒙"和"赋权"的他者化问题将本土艺术乡建行动拖入困境.中国艺术乡建之"中国",不止指代艺术乡建的物化空间和现场位置,更需表明文化特性所提供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维度,以获得本土价值与意义的自主性;中国艺术乡建之"艺术乡建",既非规制一种知识精英和权力集团的话语阵地,亦非建构特殊的乡建识别形式或孤立的艺术行为过程.唯能明确"
因鼓腰形似蜂腰而得名蜂鼓,是壮族、瑶族和毛南族的膜鸣乐器.其又以横置腹前演奏而有横鼓之称.壮族称岳鼓,瑶族称勐啯、如叨,毛南族称杖鼓.此外,还有腰鼓、瓦鼓之名.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专门鼓点,多与小锣、镲、铃等打击乐器合奏,主要为民间师公戏和师公舞伴奏.在南宁武鸣、邕宁等地的壮族,岳鼓是壮族八音的主奏乐器之一.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的编纂、出版是新中国文化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之一.从知识生产视角看,《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县卷本的编纂呈现出组织化和脱域化特点.民间文艺研究会、文化馆之间的合作及行政部门的支持是民间故事集成工作的组织保障.采录者在讲述活动文本化的过程中,互动式的即时性讲述从时空中抽离出来成为可以随时阅读的书面文本,地域性的声音文本经过书写文字及专业系统规训后成为可共享的文字文本.这种跨地域、跨语言、跨媒介的知识编码过程可称为"脱域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县卷本的"脱域化"表现为再现故事讲述的口语化、互动状
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教育战略之一,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和2035愿景目标实现的重要驱动.然而,区域教育一体化推进过程中,区域之间协调机制还不完善,难以适应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需要,其本质在于“行政壁垒”在实践中依然较为明显.具体到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行政壁垒”主要表现在“央地”发展定位的错位、各地区之间不同诉求的差异、发展不均衡导致的资源区域配置难度加大等方面.根本上来说,解决行政壁垒需要突破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从“国家—区域—个体”3个方面建立层次分明的利益协调和共享机制.
重大事件中谣言迅速传播,谣言认同是其内在动力.对处于谣言中的个体而言,他们悬置谣言的真假,紧急调用与谣言相关的民间常识,并形成谣言认同,包括对谣言的叙事认同和行为认同.具体而言,民众通过在地化叙事和日常生活实践实现谣言认同.更进一步来看,民众运用意义再生产强化谣言认同.意义再生产的逻辑为:生活世界失控—常识失效—常识再生产—意义世界建构—生活世界恢复.谣言实践具有身体治疗、心理疗救及人情互惠三重维度.谣言认同,体现民众认同民间话语参与重大公共事务、传播信息以及解决现实问题的价值,强化了个体对民间话语体系的
孤本《云门传》补充了古代白话说唱文学的缺环,显现出明清直至现当代各类说唱体裁在文学形态与演述方式上的内在关联.《云门传》的九字句韵文文体在现存词话文献中虽为孤例,却是流行于明朝末期的道情鼓儿词的"幸存者".《云门传》独特的复调叙事模式是"念一回唱一回"道情表演传统的极致表现,也反映了"大道情"嵌套"小道情"的道教叙事惯性.《云门传》展现了明代北方"弹词"的使用语境,证实了道情"段儿书"在说唱词话演进至鼓词路线上的中转作用,并为考辨弹词、鼓词的起源和名实之辨等说唱文学史重要议题提供了新的证据.
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社会的"规范共识"逐渐被社会转型所解构,植根于其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存续力面临威胁.结合案例来看,遗产化进程虽然使遗产项目得到了保护,但以社区外部力量为主导、以舞台展演和审美为镜像的保护策略并没有使其摆脱各自的传承困境,能够平衡多元行动方彼此利益和诉求的共识尚不完善,以致各利益攸关方对遗产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认定多有争议.因此,我们有必要反思非物质文化遗产框架下的展演问题,思忖遗产项目如何重塑基于社区的主体性及其主体间性,进而有可能在当代语境中搭建
对于珠三角地区来说,妈祖信俗属于外地神灵,但是经过历时性的发展,该信俗逐渐由闽入粤,并形成当地民众的主要民间信俗.从历史宏观视角来看,妈祖信俗在珠三角区域的发展传播经历了宋元时期传入、明代扎根以及清代盛行三个阶段.历史分析背后所呈现的是妈祖信俗的传播与落地,且将历史分析与珠三角妈祖信俗的地域性特征分析结合,能够帮助我们获得一面窥视闽粤两地之间的经济、政治、族群的交往与融入的镜子.进一步地,当把视角聚焦在中山小榄地区的妈祖信俗与社区边界划分关系、地方化过程和现状发展时,我们能够思考宏观层面的信俗建构如何落地
作为明代说唱词话的“幸存者”,《云门传》对研究说唱文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讲座中,吴真老师尝试破解了《云门传》文本中的几处特殊现象,对这部孤本词话所代表的曲艺传统及其在说唱文学演进史上的重要地位做了详尽阐发.在评议和讨论环节,同学们从民间文学专业视角出发,围绕说唱文学体裁、孤本文献价值、说唱表演体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长期以来,学界将区域性视为非遗的文化生态的主要空间形态,并在此基础上形构了以文化生态保护区为核心的文化生态保护策略.事实上,非遗的文化生态具有空间形态的多样性,在区域性空间形态之外,还包括散布于多区域的离散性空间形态.纵观天津东丰台文玩木雕的生命史,文玩木雕的文化需求与造物活动并没有根植于地方的文化传统,却深深嵌入多区域民众共享的文玩文化,反映出离散性形态的文化生态的存在.它具备文化体系的完整性,但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跨区域的特点,以分散于各地共享特定生活方式的认同性群体为受众,依赖于行业性的社会关系网络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