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分析了《检疫文化与生态文明》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介绍了创新教学的内容,并提出了提高其教学质量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检疫文化;植物检验检疫;生态文明;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23-0126-02
Practice of Curriculum Reform of Quarantine Culture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an Baoyu et al.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China Jil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China)
Abstract:“Quarantine Culture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as an optional course in the whole school. The course covered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plan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destructiveness of quarantine organisms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control techniques for quarantine diseases,pests,weeds and rodents,the rise of quarantine culture and its promotion for quarantine work,the ecological primary theory,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ir guidance on the control of quarantine organisms. The schedule for student Life was encouraged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too.
Key words:Quarantine culture;Plan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Ecological civilization;Teaching reform
检验检疫专业是部分农林院校和少数检验检疫类院校设置的专业,有些院校的检验检疫专业偏重于植物检疫,有些则偏重于动物检疫。中国计量大学的检验检疫专业侧重于植物检验检疫。《检疫文化与生态文明》是该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大学一年级新生中开设,以使其尽早地接受检疫文化教育。检验检疫是中国计量大学办学特色之一,为了强化特色教育,《检疫文化与生态文明》被确定为全校新生选修课,即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该课程主要讲授植物检验检疫的基本原理,检疫性生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以及检疫性病虫草鼠的控制技术。检疫文化的兴起,对于检疫工作具有促进作用,而生态学基本原理、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检疫性生物控制具有指导意义,检疫文化与生态文明只有互作关系。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检疫文化与生态文明》课程的内涵和外延
当下检疫性生物在我国的发生和为害还是比较严重的,据统计,现阶段我国境内的外来有害生物种类达580多种,其中有许多种类是检疫性病虫草鼠,每年造成的损失和治理费用高达2000亿元。其治理是较困难的,好在政府部门、学术界和生产部门齐抓共管,已达成共识,形成了检疫文化。应对检疫工作的要求,本课程安排的主要内容如下:
(1)课程涵盖植物检验检疫的基本理论、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检疫程序与方法、检疫性生物的处理与防治技术、重要检疫性昆虫、检疫性植物病害、检疫性微生物、检疫性杂草和检疫性鼠类。
(2)掌握植物检验检疫学科的内涵和外延,了解检疫学科的起源、演变。
(3)理解检疫文化的概念和内涵。学习检疫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植物检验检疫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机械防治的关系。
(4)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5)掌握检疫文化与生态文明的互作关系。检验检疫的成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学理论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指导检验检疫工作。
(6)鼓励学生们带着问题学习,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学生们探讨如何规划在检验检疫行业的个人发展。
2 创新教学内容
2.1 设定基本教学内容 设定并不断丰富本门课程在以下领域内的教学内容:检验检疫学科的起源、发展、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现阶段主要前沿问题。文化的定义,文化的层次,检疫文化的形成和定义。生态学基本原理,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等概念,物种之间的互作共生关系。文明的定义,文明的作用,生态文明定义,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对于检验检疫工作的借鉴和指导作用。检验检疫与生态文明的互相联系。
2.2 创新考核方式 教师讲授时间占70%,讲授课程内容并提问,教学互动,学生们的演讲时间占30%。为了演讲,学生们需要在课下查阅大量资料,课堂上演讲PPT等。
2.3 依据反馈的考核结果,优化教学内容 考核结果的反馈有以下2种方式:一是考试成绩,二是跟踪调查选课学生后续的学习进展。考试成绩计算方式:综合评定成绩由课程论文和平时成绩所组成,两者各占50%。平时成绩则由出勤率和课堂提问、演讲和回答问题這个部分组成,这2个部分分别占20%和80%。本门课一般是每学年1次,有的学年2次,每次20名学生选课。由表1可知,学生们的综合评定成绩逐年增加,优秀率在上升,说明教师的教学工作趋于熟练,学生们也熟悉了本课程的学习、复习和备考。
关键词:检疫文化;植物检验检疫;生态文明;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23-0126-02
Practice of Curriculum Reform of Quarantine Culture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an Baoyu et al.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China Jil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China)
Abstract:“Quarantine Culture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as an optional course in the whole school. The course covered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plan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destructiveness of quarantine organisms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control techniques for quarantine diseases,pests,weeds and rodents,the rise of quarantine culture and its promotion for quarantine work,the ecological primary theory,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ir guidance on the control of quarantine organisms. The schedule for student Life was encouraged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too.
Key words:Quarantine culture;Plan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Ecological civilization;Teaching reform
检验检疫专业是部分农林院校和少数检验检疫类院校设置的专业,有些院校的检验检疫专业偏重于植物检疫,有些则偏重于动物检疫。中国计量大学的检验检疫专业侧重于植物检验检疫。《检疫文化与生态文明》是该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大学一年级新生中开设,以使其尽早地接受检疫文化教育。检验检疫是中国计量大学办学特色之一,为了强化特色教育,《检疫文化与生态文明》被确定为全校新生选修课,即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该课程主要讲授植物检验检疫的基本原理,检疫性生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以及检疫性病虫草鼠的控制技术。检疫文化的兴起,对于检疫工作具有促进作用,而生态学基本原理、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检疫性生物控制具有指导意义,检疫文化与生态文明只有互作关系。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检疫文化与生态文明》课程的内涵和外延
当下检疫性生物在我国的发生和为害还是比较严重的,据统计,现阶段我国境内的外来有害生物种类达580多种,其中有许多种类是检疫性病虫草鼠,每年造成的损失和治理费用高达2000亿元。其治理是较困难的,好在政府部门、学术界和生产部门齐抓共管,已达成共识,形成了检疫文化。应对检疫工作的要求,本课程安排的主要内容如下:
(1)课程涵盖植物检验检疫的基本理论、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检疫程序与方法、检疫性生物的处理与防治技术、重要检疫性昆虫、检疫性植物病害、检疫性微生物、检疫性杂草和检疫性鼠类。
(2)掌握植物检验检疫学科的内涵和外延,了解检疫学科的起源、演变。
(3)理解检疫文化的概念和内涵。学习检疫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植物检验检疫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机械防治的关系。
(4)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5)掌握检疫文化与生态文明的互作关系。检验检疫的成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学理论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指导检验检疫工作。
(6)鼓励学生们带着问题学习,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学生们探讨如何规划在检验检疫行业的个人发展。
2 创新教学内容
2.1 设定基本教学内容 设定并不断丰富本门课程在以下领域内的教学内容:检验检疫学科的起源、发展、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现阶段主要前沿问题。文化的定义,文化的层次,检疫文化的形成和定义。生态学基本原理,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等概念,物种之间的互作共生关系。文明的定义,文明的作用,生态文明定义,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对于检验检疫工作的借鉴和指导作用。检验检疫与生态文明的互相联系。
2.2 创新考核方式 教师讲授时间占70%,讲授课程内容并提问,教学互动,学生们的演讲时间占30%。为了演讲,学生们需要在课下查阅大量资料,课堂上演讲PPT等。
2.3 依据反馈的考核结果,优化教学内容 考核结果的反馈有以下2种方式:一是考试成绩,二是跟踪调查选课学生后续的学习进展。考试成绩计算方式:综合评定成绩由课程论文和平时成绩所组成,两者各占50%。平时成绩则由出勤率和课堂提问、演讲和回答问题這个部分组成,这2个部分分别占20%和80%。本门课一般是每学年1次,有的学年2次,每次20名学生选课。由表1可知,学生们的综合评定成绩逐年增加,优秀率在上升,说明教师的教学工作趋于熟练,学生们也熟悉了本课程的学习、复习和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