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的唐诗接受与各种诗论联系紧密。沈德潜《唐诗别裁集》的选评,先审是否符合诗教宗旨,然后论体裁、音节和神韵,既推崇雄健浑成的风格,亦欣赏冲淡清远的情韵,一归之于温柔敦厚的中正平和。这是一种能反映中国诗歌抒情传统与儒家正统思想关系的新"格调"论。袁枚在当时属于制度外的作家,论诗主张表现作者的真性情和个性,反对分唐界宋、标榜门户,批评一味模仿古人的"描诗"行为,强调作诗要不拘格套。这种"性灵"说主要是针对沈德潜的"格调"论而发的,对"神韵"论和"肌理"说也有针砭作用,可廓清诗坛的复古摹拟流弊。其个性解放意识的摧枯拉朽作用,拉开了中国古典正统诗学终结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