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无障碍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词语。身处在一个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环境之中,对无障碍的分析和理解也应建立在宏观和综合的基础上。在建设和完善无障碍的物质环境、信息交流环境的同时,更需要营造无障碍的人文社会环境。
关键词:无障碍 物质环境 信息交流 人文坏境 综合体系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无障碍环境从狭义上讲是消除残疾人在移动、操作和获取信息等方面的障碍环境,强调残疾人在社会生活中同健全人平等参与的重要性;从广义上讲,是为所有的人创造更为安全、方便、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的整体环境。
一 无障碍环境的提出
1 无障碍环境的发展过程
残疾人的问题是一个古老而新鲜的话题。公元13世纪古罗马就己经有了类似于福利院的机构,用以收容和安置残疾人。但直到1960年联合国提出“完全的参与和平等”的主题,才正式揭开了无障碍环境普及工作新的一页。无障碍环境的发展经过了三个时期:
(1)萌芽期
1950年末西方社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由于劳动力的短缺,残疾人的价值得到了重新评价。美国1960年民权运动的开展促使 “无障碍”的概念开始形成,并于1961年制订了世界上第一个“无障碍标准”,强调了残疾人在公共社会中与健全人一同生活的重要性,指出以健全人为中心的社会是不健全的。
(2)发展期
1974年召开的“联合国残疾人生活环境专家会议”总结了无障碍环境设计的历史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1975年联合国发布了“伤残人权力宣言”,并将1981年定为“国际残疾人年”,以唤起人们道德意识的觉醒,使全社会都来关心残疾人的生活。所有这些活动都极大地推动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3)深入和普及期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无障碍环境已经达到相对成熟和系统的阶段,城市重要建筑物内如电梯、停车场地、观众席及其他场所都考虑了无障碍设施。在进行城市无障碍环境改造的同时,各国政府在现有的基础上将环境改造的内涵与外延作了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强调在住宅中也要实现无障碍。
2 促使无障碍环境发展的因素
无障碍环境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残疾人口的存在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使无障碍环境的普及变得更加迫切。
(1)残疾人口的存在
据联合国根据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推测,全世界共有5亿以上的人由于生理、心理上的或是感官上的缺陷而导致残疾,其中的80%居住在发展中国家。在多数国家中所拥有的资源和经济实力不足以发现和防止残疾,更无法满足对残疾人进行康复和支援性服务的需要。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残疾人口也随之增加,所有这些都使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2)人口的老龄化
世界范围的人口爆炸使地球资源面临着消耗殆尽的危险,而人口控制的结果必然会导致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由于身体功能的衰退使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与残疾人一样面临着共同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延长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及其期限,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社会压力,减轻家庭负担。
3 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实现“平均地分享因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改善的生活条件”提供了可能性,而人类社会的文化水平和道德观念的提高则发挥着积极地推动作用。此外,科技的发展使消除环境障碍成为可能,如轮椅、助听器、电动假肢等已使许多残疾人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正常生理功能,同时也对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 无障碍的物质和信息交流环境
物质环境无障碍主要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规划、设计及建设等方面。如城市道路应满足轮椅乘坐者、拄拐杖者和视力残障者安全的通行,建筑物应考虑出入口、楼地面、楼梯、电梯、扶手、卫生间、房间、柜台等设施,残疾人可方便到达并使用。
信息无障碍是指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方便和无障碍地获取信息、利用信息。主要体现在公共传媒应使听力、言语和视力残疾者能够无障碍地获得信息进行交流,如影视作品、电视节目的字幕和解说、电视手语、盲人有声读物等。推动信息无障碍的目的是使尽可能多的人对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可用性和易用性加强。
三 无障碍的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民族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内涵极为丰富,不同的国家地域、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诠释和诉求。《辞海》对“人文”的解释为:“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可以这样理解:“人文”一个是‘人’,一个是‘文’。所谓‘人’,就是要关心人,第一是关心人现实的生存状态,第二是关心人未来的发展空间;所谓‘文’(文化和文明),就是要关注‘文’,首先是关注人类的文化和文明怎么延续,其次是关注人类的文化和文明怎么发展。因此人文精神就是关乎人的心性完善和成长与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的内核,体现着以其发展为需要的价值观、情感和素养等。
1 无障碍理念
在无障碍环境中,无障碍理念的建构是最重要的。无障碍环境理念的发展取决于整个人类社会对残障者的态度和对人类自身生命过程认识的转变,具体可反映为社会成员的意识形态、行为习惯、心理等方面。有爱无碍,只有对他人充满着理解、关爱的思想,才能营造出一个充满着理解、友爱、互助精神的人性化空间。“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对待残疾人,一个社会可以为残疾人提供怎样的生存条件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
随着人类自身生命进程认知的不断深入,使得人们认识到每个社会的个体都有着不同的能力限制,在不同的生命时期、不同的场合可能遇到与残疾人一样或类似的障碍,自始至终的健全人是不存在的。因此,无障碍环境建设消除的不仅仅是阻碍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障碍,更是为社会所有成员创造一个在人生不同生命阶段都能自由活动、交流的社会环境和生存空间。有了正确的无障碍理念,即使无障碍的物质环境仍不够完善,也能获得残疾人的理解和体谅;相反,如果缺少无障碍理念,那么人与人之间的漠视和利益碰撞就会无处不在,物质环境无障碍条件再好也只能发挥有限的作用。缺乏意识支撑的物质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无障碍整体环境理解的一种消减,更是一种僭越。构建无障碍环境关键在于提升公众整体的文明意识,真正建立起无障碍的理念,带动全社会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发展和进步。
人类社会对待残疾和残疾人的态度可分为三个阶段:
(1)阶段一——残疾医疗模式
这种模式认为残疾人是一个被动的、病态的、非独立的、需要医疗和救济的特殊群体。在这种模式中残疾人的价值被忽略、被否定,他们被当作社会财富的消耗者、包袱和累赘。残疾人不能也不需要参加到教育、就业、文化、交通等领域当中来,残疾是残疾人个人的命运。
(2)阶段二——残疾社会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关注的是发现、揭示和研究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给残疾人所造成的各种限制和障碍,并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来消除这些限制和障碍,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生活。在这个阶段,社会不仅接纳了残疾人,而且认为残疾人也可以成为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残疾人应当不受歧视地参与社会生活。
(3)阶段三——残疾权利模式
这种模式认为残疾人是人权的主体而非客体,残疾人理应与社会其他成员共同平等地享用所有的社会资源;残疾人理应参与和自己相关的各种法律和政策的制定,而非由其他人来决定残疾人的立法和政策制定;立法赋予残疾人的“特殊”权利不能视为对其他人的一种歧视。
从救助对象到权利主体,反映了人类社会对残疾和残疾人态度的一种根本性变化过程。评判残疾存在的与否及其程度,不再是简单地观察其生理或心理状态如何,而是对应为个体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和活动是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受到限制,因此极大地扩展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服务对象和领域。
2 无障碍与法律制度
残疾人的障碍虽然同残疾人自身的缺陷有关,但更多则是来自社会的排斥,因此应对整个社会和环境进行引导和营造,使得所有的人都能够顺利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消除障碍需要全社会的集体行动,这种新认识已经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中体现出来。《美洲国家关于消除对残疾人的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指出:
“残疾一词是指某种生理、心智或者感官上的缺陷,永久地或者暂时地使人从事日常生活中的一项或者多项重要活动的能力受限,且该缺陷可由经济和社会环境导致或者加重。”
因此,立法是消除这些障碍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法律中涉及保障残疾人权利的专项条款,保障了残疾人生活、教育、康复、医疗、就业等各方面权益,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并充分享有社会发展成果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3 无障碍与教育
对于残疾人终身的发展,教育起着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教育使残疾人获得应有的知识和技能。教育无障碍包括教育形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技术、教育评估等各个方面的无障碍。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观点,这些观点与无障碍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当今无障碍教育呈现出两个明显的发展态势,一是提倡“全纳性教育”,残疾学生尽可能到普通学校学习,将特殊教育融入普通教育,两者之间不再存有鸿沟;二是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发挥教育促进人发展的巨大作用,更加注重个别化的教育。我国《残疾人保障法》及教育方面的法律规定:残疾人可以选择普通教育学校,也可以选择特殊学校就近入学。在发达国家,特殊教育更是为残疾学生提供多种教育形式上的选择,最大限度地使学生获得适合自己需要的教育。
4 无障碍与福利政策
2006年我国残疾人口总数为8296万人,到2025年我国残疾人更达到1亿之多。残疾人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由于生理残疾的障碍,在社会生活中处于种种不利的地位,使原本可以发挥的作用受到许多限制,因而残疾人就形成了人类社会中的一个具有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无障碍环境是所有残障者的迫切需要。随着各项福利政策的出台,极大改善了残疾人的生活环境,在帮助他们生活自理、走出家门、接受平等教育与就业、融入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安全方便的无障碍环境。
除了上述几方面内容,人文环境无障碍还包括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无障碍环境。
四 结语
综上所述,阻碍残疾人、老年人及其他行为不便者独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的因素不仅包括城市物质方面的有形障碍,还包括社会在制度保障、社会成员的行为习惯、意识形态、心理等方面造成的无形障碍。无障碍环境建设必须消除一切有形的和无形的障碍,无障碍的社会环境建设与物质环境建设同等重要。通过制定法规保障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实施;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每一个社会成员了解、熟悉相关知识,自觉遵守法规并能主动帮助残障者;通过政府组织和民间团体共同努力,使社会的每个成员能够真正平等地享用社会资源。
注:本文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城市规划专业产学研相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科研基金资助项目(HSJG20080402)。
参考文献:
[1] 周文麟:《城市无障碍环境设计》,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 张谊:《中美无障碍环境建设问题比较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3年第3期。
[3] 成斌:《国内外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制化之比较研究》,《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4] 李双喜:《建筑环境中的无障碍设计》,《美术大观》,2008年第2期。
[5] 赵敬辛:《当代建筑师如何创造适宜的无障碍环境》,《山西建筑》,2004年第17期。
作者简介:
宋岭,女,1970—,河南郑州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及其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张少伟,男,1971—,河南郑州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关键词:无障碍 物质环境 信息交流 人文坏境 综合体系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无障碍环境从狭义上讲是消除残疾人在移动、操作和获取信息等方面的障碍环境,强调残疾人在社会生活中同健全人平等参与的重要性;从广义上讲,是为所有的人创造更为安全、方便、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的整体环境。
一 无障碍环境的提出
1 无障碍环境的发展过程
残疾人的问题是一个古老而新鲜的话题。公元13世纪古罗马就己经有了类似于福利院的机构,用以收容和安置残疾人。但直到1960年联合国提出“完全的参与和平等”的主题,才正式揭开了无障碍环境普及工作新的一页。无障碍环境的发展经过了三个时期:
(1)萌芽期
1950年末西方社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由于劳动力的短缺,残疾人的价值得到了重新评价。美国1960年民权运动的开展促使 “无障碍”的概念开始形成,并于1961年制订了世界上第一个“无障碍标准”,强调了残疾人在公共社会中与健全人一同生活的重要性,指出以健全人为中心的社会是不健全的。
(2)发展期
1974年召开的“联合国残疾人生活环境专家会议”总结了无障碍环境设计的历史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1975年联合国发布了“伤残人权力宣言”,并将1981年定为“国际残疾人年”,以唤起人们道德意识的觉醒,使全社会都来关心残疾人的生活。所有这些活动都极大地推动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3)深入和普及期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无障碍环境已经达到相对成熟和系统的阶段,城市重要建筑物内如电梯、停车场地、观众席及其他场所都考虑了无障碍设施。在进行城市无障碍环境改造的同时,各国政府在现有的基础上将环境改造的内涵与外延作了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强调在住宅中也要实现无障碍。
2 促使无障碍环境发展的因素
无障碍环境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残疾人口的存在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使无障碍环境的普及变得更加迫切。
(1)残疾人口的存在
据联合国根据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推测,全世界共有5亿以上的人由于生理、心理上的或是感官上的缺陷而导致残疾,其中的80%居住在发展中国家。在多数国家中所拥有的资源和经济实力不足以发现和防止残疾,更无法满足对残疾人进行康复和支援性服务的需要。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残疾人口也随之增加,所有这些都使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2)人口的老龄化
世界范围的人口爆炸使地球资源面临着消耗殆尽的危险,而人口控制的结果必然会导致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由于身体功能的衰退使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与残疾人一样面临着共同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延长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及其期限,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社会压力,减轻家庭负担。
3 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实现“平均地分享因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改善的生活条件”提供了可能性,而人类社会的文化水平和道德观念的提高则发挥着积极地推动作用。此外,科技的发展使消除环境障碍成为可能,如轮椅、助听器、电动假肢等已使许多残疾人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正常生理功能,同时也对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 无障碍的物质和信息交流环境
物质环境无障碍主要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规划、设计及建设等方面。如城市道路应满足轮椅乘坐者、拄拐杖者和视力残障者安全的通行,建筑物应考虑出入口、楼地面、楼梯、电梯、扶手、卫生间、房间、柜台等设施,残疾人可方便到达并使用。
信息无障碍是指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方便和无障碍地获取信息、利用信息。主要体现在公共传媒应使听力、言语和视力残疾者能够无障碍地获得信息进行交流,如影视作品、电视节目的字幕和解说、电视手语、盲人有声读物等。推动信息无障碍的目的是使尽可能多的人对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可用性和易用性加强。
三 无障碍的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民族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内涵极为丰富,不同的国家地域、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诠释和诉求。《辞海》对“人文”的解释为:“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可以这样理解:“人文”一个是‘人’,一个是‘文’。所谓‘人’,就是要关心人,第一是关心人现实的生存状态,第二是关心人未来的发展空间;所谓‘文’(文化和文明),就是要关注‘文’,首先是关注人类的文化和文明怎么延续,其次是关注人类的文化和文明怎么发展。因此人文精神就是关乎人的心性完善和成长与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的内核,体现着以其发展为需要的价值观、情感和素养等。
1 无障碍理念
在无障碍环境中,无障碍理念的建构是最重要的。无障碍环境理念的发展取决于整个人类社会对残障者的态度和对人类自身生命过程认识的转变,具体可反映为社会成员的意识形态、行为习惯、心理等方面。有爱无碍,只有对他人充满着理解、关爱的思想,才能营造出一个充满着理解、友爱、互助精神的人性化空间。“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对待残疾人,一个社会可以为残疾人提供怎样的生存条件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
随着人类自身生命进程认知的不断深入,使得人们认识到每个社会的个体都有着不同的能力限制,在不同的生命时期、不同的场合可能遇到与残疾人一样或类似的障碍,自始至终的健全人是不存在的。因此,无障碍环境建设消除的不仅仅是阻碍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障碍,更是为社会所有成员创造一个在人生不同生命阶段都能自由活动、交流的社会环境和生存空间。有了正确的无障碍理念,即使无障碍的物质环境仍不够完善,也能获得残疾人的理解和体谅;相反,如果缺少无障碍理念,那么人与人之间的漠视和利益碰撞就会无处不在,物质环境无障碍条件再好也只能发挥有限的作用。缺乏意识支撑的物质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无障碍整体环境理解的一种消减,更是一种僭越。构建无障碍环境关键在于提升公众整体的文明意识,真正建立起无障碍的理念,带动全社会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发展和进步。
人类社会对待残疾和残疾人的态度可分为三个阶段:
(1)阶段一——残疾医疗模式
这种模式认为残疾人是一个被动的、病态的、非独立的、需要医疗和救济的特殊群体。在这种模式中残疾人的价值被忽略、被否定,他们被当作社会财富的消耗者、包袱和累赘。残疾人不能也不需要参加到教育、就业、文化、交通等领域当中来,残疾是残疾人个人的命运。
(2)阶段二——残疾社会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关注的是发现、揭示和研究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给残疾人所造成的各种限制和障碍,并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来消除这些限制和障碍,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生活。在这个阶段,社会不仅接纳了残疾人,而且认为残疾人也可以成为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残疾人应当不受歧视地参与社会生活。
(3)阶段三——残疾权利模式
这种模式认为残疾人是人权的主体而非客体,残疾人理应与社会其他成员共同平等地享用所有的社会资源;残疾人理应参与和自己相关的各种法律和政策的制定,而非由其他人来决定残疾人的立法和政策制定;立法赋予残疾人的“特殊”权利不能视为对其他人的一种歧视。
从救助对象到权利主体,反映了人类社会对残疾和残疾人态度的一种根本性变化过程。评判残疾存在的与否及其程度,不再是简单地观察其生理或心理状态如何,而是对应为个体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和活动是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受到限制,因此极大地扩展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服务对象和领域。
2 无障碍与法律制度
残疾人的障碍虽然同残疾人自身的缺陷有关,但更多则是来自社会的排斥,因此应对整个社会和环境进行引导和营造,使得所有的人都能够顺利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消除障碍需要全社会的集体行动,这种新认识已经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中体现出来。《美洲国家关于消除对残疾人的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指出:
“残疾一词是指某种生理、心智或者感官上的缺陷,永久地或者暂时地使人从事日常生活中的一项或者多项重要活动的能力受限,且该缺陷可由经济和社会环境导致或者加重。”
因此,立法是消除这些障碍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法律中涉及保障残疾人权利的专项条款,保障了残疾人生活、教育、康复、医疗、就业等各方面权益,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并充分享有社会发展成果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3 无障碍与教育
对于残疾人终身的发展,教育起着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教育使残疾人获得应有的知识和技能。教育无障碍包括教育形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技术、教育评估等各个方面的无障碍。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观点,这些观点与无障碍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当今无障碍教育呈现出两个明显的发展态势,一是提倡“全纳性教育”,残疾学生尽可能到普通学校学习,将特殊教育融入普通教育,两者之间不再存有鸿沟;二是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发挥教育促进人发展的巨大作用,更加注重个别化的教育。我国《残疾人保障法》及教育方面的法律规定:残疾人可以选择普通教育学校,也可以选择特殊学校就近入学。在发达国家,特殊教育更是为残疾学生提供多种教育形式上的选择,最大限度地使学生获得适合自己需要的教育。
4 无障碍与福利政策
2006年我国残疾人口总数为8296万人,到2025年我国残疾人更达到1亿之多。残疾人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由于生理残疾的障碍,在社会生活中处于种种不利的地位,使原本可以发挥的作用受到许多限制,因而残疾人就形成了人类社会中的一个具有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无障碍环境是所有残障者的迫切需要。随着各项福利政策的出台,极大改善了残疾人的生活环境,在帮助他们生活自理、走出家门、接受平等教育与就业、融入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安全方便的无障碍环境。
除了上述几方面内容,人文环境无障碍还包括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无障碍环境。
四 结语
综上所述,阻碍残疾人、老年人及其他行为不便者独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的因素不仅包括城市物质方面的有形障碍,还包括社会在制度保障、社会成员的行为习惯、意识形态、心理等方面造成的无形障碍。无障碍环境建设必须消除一切有形的和无形的障碍,无障碍的社会环境建设与物质环境建设同等重要。通过制定法规保障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实施;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每一个社会成员了解、熟悉相关知识,自觉遵守法规并能主动帮助残障者;通过政府组织和民间团体共同努力,使社会的每个成员能够真正平等地享用社会资源。
注:本文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城市规划专业产学研相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科研基金资助项目(HSJG20080402)。
参考文献:
[1] 周文麟:《城市无障碍环境设计》,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 张谊:《中美无障碍环境建设问题比较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3年第3期。
[3] 成斌:《国内外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制化之比较研究》,《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4] 李双喜:《建筑环境中的无障碍设计》,《美术大观》,2008年第2期。
[5] 赵敬辛:《当代建筑师如何创造适宜的无障碍环境》,《山西建筑》,2004年第17期。
作者简介:
宋岭,女,1970—,河南郑州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及其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张少伟,男,1971—,河南郑州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