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管在生理发展上,还是在心理特征上,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教学的接受能力和爱好也存在着差异。作为数学教师应正视现实,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我在数学教学上,做了一点层次教学的尝试。对优等生,多用自学启导法;对其他学生,侧重于应用掌握学习理论,采用目标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交替使用这两种方法,教学效果显著。
根据层次教学的直接教学时间较少,而实际优生资质好的特点,我对优生试行“自学启导法”,其一般过程是:上课时,以学生为主,启导为辅,释疑难点议论小结,在启发谈话后,先布置自学作业,让学生按自学提纲读课本,要求他们独立思考,认真钻研。遇到疑难问题互相讨论,共同探讨。直接教育时,对教材的系统与结构、容易混淆的概念、要点部分、难读懂的问句、短时间内难以解答的问题等,教师做必要的讲解,但只是着力点拨运用,着重点在于学生自己的想与做。在课堂教学中,特别重视通过自学启导,培养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能力,我做了以下几点:
一、指导学生在自学上下功夫
学会自学,告诉他们怎样读数学课本,如何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教学方法,强调解题时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通过“多做练习题”总结解题规律,寻求解题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教材的基本结构,包括素材、概念、定义、法则、公式、定理、公理及其应用,对每一个定理、公式不但要明确它们的条件与结论,而且要弄清其来龙去脉,纵横联系。对每一道例题要理清思路掌握格式,对常见的数学方法,一定要在解题中熟练地掌握,对某些灵活性强的题目注意解题的技巧。
二、抓好双基教学,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例如:我通过举例让同学们了解并認识同类根式,然后再提问“什么是同类根式?”学生细读课本后我再提出“同类根式的系数是否一定要相同”这一问题来启发学生,逐步引导学生,让学生从自己的认识开始,通过引导找出概念的基础、依据和要求,揭示概念的本质,这样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为透切。
三、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多向思考,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例如:设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为ABC三点,其中AB=AC,D是BC上的点,DE⊥AB,DF⊥AC,CG⊥AB,垂足分别为E、F、G,由同学自行用两种方法求证DE+DF=CG。同学们纷纷发散思维,利用已学的直线平行、三角形全等、等腰三角形、矩形等知识加以证明。
四、组织小辩论,启发学生分析问题
在一次练习中,给同学们出一道“列出代数式”题,然后顺势组织了一场小辩论。通过辩论赛引导同学通过不断“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开拓思路、质疑解题,认识真理。
五、培养“小老师”,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
我把学生分成A、B、C三组,像教授带研究生一样,对A组的尖子生开“小灶”提高难度,从严要求,使他们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熟练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技巧的程度,同时根据层次教学的需要,指导他们帮助同学学习,解决疑难问题。
首先确定在知识领域的教学目标,对C组学生能解决“知”“懂”“会”的问题,对B组学生能进而解决“熟”的问题。然后确定教学目标,便于切实操作,具有可检测性。再进行形成性评价,设每一个教学单元编制一份课内形成性练习ABC卷,练习卷按自然小节的次序排列,并分别按教学目标设计相应层次分明的评价练习题。形成性练习卷强调在课内使用,由解答形成性练习卷、练习结果评价、小结和培优补差三步形成:第一步:保证学生有45分钟的答题时间,教师不失时机地获取反馈信息,不停地巡视,对各学生仔细观摩,特别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分析解题受阻原因;第二步:师生共同判题统计达标情况,评价单元学习成果;第三步:在认真纠正错题后,对达标的布置巩固性或扩展性作业,对未达标的先进行小组和个别辅导,然后安排使用乙卷(试卷设甲、乙卷),规定完成乙卷和甲卷中未做的B、C组相应题目。
经过笔者反复研究、认真琢磨以及借鉴外地经验,形成前置补偿、精讲点拨,系列训练、反馈矫正,最终归纳小结的教学模式,即紧扣目标。经过验证,数学课运用“层次教学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有效地提高了中、下生的数学教学质量。
根据层次教学的直接教学时间较少,而实际优生资质好的特点,我对优生试行“自学启导法”,其一般过程是:上课时,以学生为主,启导为辅,释疑难点议论小结,在启发谈话后,先布置自学作业,让学生按自学提纲读课本,要求他们独立思考,认真钻研。遇到疑难问题互相讨论,共同探讨。直接教育时,对教材的系统与结构、容易混淆的概念、要点部分、难读懂的问句、短时间内难以解答的问题等,教师做必要的讲解,但只是着力点拨运用,着重点在于学生自己的想与做。在课堂教学中,特别重视通过自学启导,培养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能力,我做了以下几点:
一、指导学生在自学上下功夫
学会自学,告诉他们怎样读数学课本,如何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教学方法,强调解题时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通过“多做练习题”总结解题规律,寻求解题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教材的基本结构,包括素材、概念、定义、法则、公式、定理、公理及其应用,对每一个定理、公式不但要明确它们的条件与结论,而且要弄清其来龙去脉,纵横联系。对每一道例题要理清思路掌握格式,对常见的数学方法,一定要在解题中熟练地掌握,对某些灵活性强的题目注意解题的技巧。
二、抓好双基教学,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例如:我通过举例让同学们了解并認识同类根式,然后再提问“什么是同类根式?”学生细读课本后我再提出“同类根式的系数是否一定要相同”这一问题来启发学生,逐步引导学生,让学生从自己的认识开始,通过引导找出概念的基础、依据和要求,揭示概念的本质,这样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为透切。
三、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多向思考,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例如:设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为ABC三点,其中AB=AC,D是BC上的点,DE⊥AB,DF⊥AC,CG⊥AB,垂足分别为E、F、G,由同学自行用两种方法求证DE+DF=CG。同学们纷纷发散思维,利用已学的直线平行、三角形全等、等腰三角形、矩形等知识加以证明。
四、组织小辩论,启发学生分析问题
在一次练习中,给同学们出一道“列出代数式”题,然后顺势组织了一场小辩论。通过辩论赛引导同学通过不断“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开拓思路、质疑解题,认识真理。
五、培养“小老师”,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
我把学生分成A、B、C三组,像教授带研究生一样,对A组的尖子生开“小灶”提高难度,从严要求,使他们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熟练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技巧的程度,同时根据层次教学的需要,指导他们帮助同学学习,解决疑难问题。
首先确定在知识领域的教学目标,对C组学生能解决“知”“懂”“会”的问题,对B组学生能进而解决“熟”的问题。然后确定教学目标,便于切实操作,具有可检测性。再进行形成性评价,设每一个教学单元编制一份课内形成性练习ABC卷,练习卷按自然小节的次序排列,并分别按教学目标设计相应层次分明的评价练习题。形成性练习卷强调在课内使用,由解答形成性练习卷、练习结果评价、小结和培优补差三步形成:第一步:保证学生有45分钟的答题时间,教师不失时机地获取反馈信息,不停地巡视,对各学生仔细观摩,特别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分析解题受阻原因;第二步:师生共同判题统计达标情况,评价单元学习成果;第三步:在认真纠正错题后,对达标的布置巩固性或扩展性作业,对未达标的先进行小组和个别辅导,然后安排使用乙卷(试卷设甲、乙卷),规定完成乙卷和甲卷中未做的B、C组相应题目。
经过笔者反复研究、认真琢磨以及借鉴外地经验,形成前置补偿、精讲点拨,系列训练、反馈矫正,最终归纳小结的教学模式,即紧扣目标。经过验证,数学课运用“层次教学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有效地提高了中、下生的数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