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窗下的旧风景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jianka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谷林先生高高瘦瘦,用《世说新语》中的话说,是“清虚日来,道心充满”。虽然不宜以魏晋人物“雅望非常”之类的熟语轻施品藻,但也的确是心无点尘,渣滓日去,散散淡淡瘦出的一剪清
  
  自幼爱好文史,却情有不得已地作了一辈子财务,原来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番阴错阳差——听了这一段经过之后,真是不胜嗟叹,有缘?无缘?世事果然有个“缘”字在么?不过,在退休之前的十年,到底又是一番阴错阳差地去了历史博物馆,专意整理文献,算是了此情缘,这一回,又似乎是个开端——整理了二百万字的《郑孝胥日记》,出版了一本文集;更有了《读书》上的“谷林”和“劳柯”,不论“品书”还是“琐掇”,都是极见风格的文字。
  毕竟还是缘分吧,连隐于市的居所,也带着“文化”——它是华文学校的前身,与协和医学院同时,用“退还庚款”建的,学校后来的情况,沙博里在《一个美国人在中国》一书中有一段记述:
  北京解放后的几天之内,有几个单位的代表来找我,要求我们把华文学校的房产租给他们,我让他们去同一位美国人联系,他是用洛克菲勒基金创办的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行政管理人,也是华文学校校委会成员,他和一个单位签订了租约,这个单位就是后来的文化部,文化部付租金,并付给留用的老职工工资,只是到了美国从中国撤走它的外交人员,又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的时候,租金才停付。
  这段历史还有多少人知道?而大院早成文化部宿舍,似乎已不见昔日遗迹。据说当年尚有若干圆明园拆除的材料,如石雕、佛像之类,迁置在此,不曾细心寻觅,不知是否尚有遗存。
  大院深处一幢旧楼,树荫挂满了窗子,窗前的写字台上,泻下丝丝缕缕的青翠,愈见得纤尘不染的一派清静。但绿窗对坐晤谈的时候,并不多。先生虽寓居京城四十余年,却乡音不改,一口宁波话,听起来着实吃力,而偏又是魏晋风度式的“吉人之辞寡”,总是浅浅地笑着,并不多言,此外,也还是有意为之吧——戋戋小简,是一叶绿窗风景,细楷娟丽,楚楚有风致,每令人觉得隽妙无比,便故意抛砖引玉,以期获得一份阅读的欣喜。
  
  从五七干校回到北京,我转业改行,转眼花甲,还有点“晚学”的勇气,想从头读五经,可是放心难收,手挥五弦,目送飞鸿,终于废然作罢,说两件故事给你听:我读古文是从香烟画片入手的。以前香烟多是十支装,每盒有一张小画片,有一种天桥牌,画片是三国人物,一张曹操,翻过背,题的是“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我不知道为什么对那样的感慨大为动心,它跟我的年岁太不相称,居然结下不解之缘。还有一种大英牌(又叫红锡包),画片是列女故事,汉武帝对姑姑说:“如得阿娇,当以金屋贮之。”我从父亲的烟盒子里积攒这些小画片,开始我的古文课,后来有了“一折八扣”的标点书,我用了十几个铜子儿买了唐诗三百首,认真背诵“欲饮琵琶马下催”。一位同学纠正我,说是应作马上催。我很犹疑。我觉得马下近是,待上马犹持酒不上,于是嘈嘈切切乐声大作催着上马了,如已经上马,放缰驰骤,还有什么催的呢?这就是我的水平,……
  
  “水平”云云,自然是少年往事,但由香烟画片启蒙的故事,在翁偶虹先生的《北京谈往》中也是讲到的,想来它的“教化”作用,是影响了一代或不止一代的人。这是“百草园”中的另一片风景,其中或许正藏了无数书的故事与人的故事,这一回,它又作成人与书一脉不解的因缘,以致“百草园”中的“英雄与美人”,竟成为一种对人生的追怀。
  不过先生在这里详细讲述这个故事,一面是忆旧,一面仍是自谦,所谓“深藏若虚”,“有盛教如无”,不是圆滑处世,而是认认真真、诚诚恳恳地做人;正是夫子所说的“君子儒”也。
  手边一份旧剪报,大概裁自四十年代的《新民晚报》。题为“东陵瓜”,著名劳柯。以东陵侯邵平种瓜城东的著名典故起兴;闲闲的文字,淡淡的笔墨,议论也不惊人,不过,结末的几句,却颇见精神——邵平不凡,掉了东陵侯,也能短衣革履学种瓜,种来的瓜还不坏,陶渊明不凡,拿官俸办事,只看它同个普通的职业。他们不凡,就因为他们把原本平凡的事情平平凡凡的处理了。世人的平凡,乃因为他们把别人平凡的行径惊为绝俗。——若讲“水平”,这也是“水平”之一吧。却不知是不是“少作”。
  先生本姓劳,“谷林”、“劳柯”,都是笔名。清代藏书家仁和劳氏兄弟,是极有名的,弟弟劳格季言尤其在考证上颇具功力。凡手校之书,无不丹黄齐下,密行细书,引证博而且精,又镌一小印曰:“实事求是,多闻阙疑”,钤在校过的书上面,先生的读书、校书,与求甚解的考订功夫,便大有劳季言之风——“丹黄齐下,密行细书”,是形似;“实事求是,多闻阙疑”,是神似,有时甚至认真到每一个标点符号妥贴与否,因每令我辈做编辑的,“塞默低头”,惭愧不已!
  论藏书,自然比不得劳氏兄弟,但也还有难得的藏品。有一个四十年代编辑出版后、来被编入另册的刊物,叫作《古今》,先生有从创刊到停刊首尾完整的一部,装订为五册,原是解放初期从冷摊上淘得,当时也还是很破费了的,近年曾在海王村看到,标价已近千元,里面不少文史掌故之类的文章,虽一些作者人品不大磊落,但若不因人废言的话,这文章还颇有可读,一次,见先生检出两册藏书,举以赠友,当日不便问,事后致函询及,先生答道:“那两本小书是《汉园集》和《猛虎集》。前者商务出版,是文学研究会创作丛书之一种(丛书名或有误),是一种小开本绿色布面精装本,只是字体较小,不宜老眼。内收何其芳、卞之琳、李广田三人新诗,人各一辑,扉页左上角有“其芳自存”四字。买此书情景历历在目:那时我的工作场所在前门外,晚回东城宿舍,过南河沿东口,在盐业银行的门廊下有一人用旧报纸铺地,燃一电石灯,平放着十几本书出售,我以大约四角钱得之。《猛虎集》,徐志摩新诗,扉页有题赠签署:上款魏智先生,下款徐志摩三字,钢笔字写得挺拔有姿致,因记起海藏日记中有徐志摩与郑孝胥约往观其临池的记载,有一次是与胡适两人同去观看……”诸如此类,不说珍品,也当称为隽品。只是文革中,寓所播迁,多有散失。劫余幸存,先生又常常持赠爱书的友人,也许竟没有可以称为“镇库之宝”的尤物了罢。
  不过周作人著译的全部,大抵十之六七,仍在藏中。我曾求借过其中的几种,便略略闻知当年搜索的辛劳。后来先生在《文汇读书周报》上写了《“曾在我家”》,详细讲述了搜集知堂著译的经过,及与作者的一面之缘,琐琐往事,“风淡云轻”,先生说,“然则我所絮叨的,也就烟消云散了。”但我却不免“心头略为之回环片刻”——果然烟消云散了么?那风淡云轻的什么,或已氤氲作一团,一片;其实,犹在“我家”。
  先生似乎是传统社会中的传统人物——用董桥的话说,是“旧”,并且,“旧”得有趣——不仅接人待物,即日用起居,也都是极传统的。印象中,他常年着一件中式蓝布褂,不烟,不酒,口无所嗜,目无所贪。不急,不躁,不愠,不争。我想,即使退回到两汉,先生也不是“醒而狂”的盖宽饶,“简略嗜酒,不好盥浴”的刘宽,而是“为人恭俭有法度”似彭宣;不过,虽然不忘情于世事,却仍有隐于市的大隐之风。
  过去常说读书人,现在爱说文化人。所谓文化人,大约就是始终持守了一种文化精神的人。或者,就成了名人;或者,并不。前者,能够影响及于社会;后者,便只是悄然无声地润泽了他的周围。文化城的北京,文化名人自不少,不名的文化人,本来也应该很多很多(文物似也如此;譬如,那默然于著名文物之外的华文学校)。这可以说是一种无形的文化景观吧。古有“一行作吏,此事便废”的说法;此事,谓读书也。读书,原只是为了求一门高雅的谋生技艺——《颜氏家训》所谓“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便是这种功利式的教读。如此,虽大抵可以不为俗吏之类的小人,却未必做得成君子,唯有真正钟情于书,才能爱它不倦;即使“作吏”,仍为君子,或曰:文化人。这不像是很高的要求,但偏偏能够做到的,很少。
其他文献
从广袤荒漠上伫立的哈利法塔,到缓缓珠江边婀娜的“小蛮腰”,2015赛季两回合亚冠决赛让这两座高耸入云的地标性建筑有了足球的缘分。分别在两座塔上俯视,呈现出的是截然不同的地貌与景观。阿联酋和中国的足球生态与环境,可能比眼中看到的景色差异更大。  11月,笔者先后在迪拜和广州见证了广州恒大队的第二次亚冠夺冠之旅,其中的见闻与感受并非180分钟比赛和一个制胜进球所能涵盖,冠军和狂喜背后,还有更多值得玩味
《美国人对黑人、犹太人和东方人的态度》一书,是吴泽霖先生六十多年前留学美国时完成的博士论文,讨论的是六十多年前美国的种族问题。  吴先生选择了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在人类生活的地球上,种族是客观的存在,随着封闭局面的打破,群际交往愈益频繁,种族间的互动也日渐增多。由于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甚至生理上的外显特征也有差异,种族问题的产生就在所难免了。这种情形在向有“人种大熔炉”之称的美国更突出地表现出来。作
读书不该有先入之见。  偏偏已有了先入之见——读张爱玲的《私语》,心中总还记着几年前读过的一本什么书,一种虽不清晰、却很执拗的印象:“张爱玲先生的散文与小说,如果拿颜色来比方,即其明亮的一面是银紫色的,其阴暗的一面是月下的青灰色……是这样一种青春的美,读她的作品,如同在一架钢琴上行走,每一步都发出音乐……她所寻觅的是,在世界上有一点顶红顶红的红色,或是一点顶黑顶黑的黑色,作为她的皈依……”不过,一
葛剑雄教授在《江陵焚书一千四百四十周年祭》(《读书》一九九五年第六期)发了一点新感慨:“有人在评价某些伟人时,往往有意无意地强调他的个人品德,突出他的人情味,或者更时髦一些,用人文精神来加以衡量,我以为不是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至少是相当片面的。”  这使我想起了《卡布斯教诲录》。这本书是生活在波斯中世纪的兹雅尔王朝的王子昂苏尔·玛阿里为他的儿子写的。第四十章《论做宰相》,内容是教导他的孩子,身居高位
“制度决定一切”是在当今社会上非常流行的一种观点。对“制度”的信赖是在对“人治”的批判中发展强化出来的。在反思“十年浩劫”的时候,社会上有一种共识,认为“人治”是造成浩劫的一大原因,而“人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中国人必须改变“人治”的思维方式。与“人治”相对立的是“法治”,“法”是由制度规范的、由“制度”保障的。清官的“人治”是脆弱的,制度才能决定一切。  制度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京剧无疑是看的、听的。但黄裳先生呈现给我们的,却是读。当然,他让我们读的,不是剧本,而是故事。京剧之可作为故事来读,而且令人读之别有一番滋味,全赖黄裳先生对传统京剧艺术体悟之深以及传达文笔之贴切、隽永。一册《彩色的花雨》,是他选取京剧中的二十个故事片断编写成的小书。  且看开篇第一章《捉放曹》,作者是这样把读者带入剧中的:“曹操纵马在官道上跑,一只兔子猛地从马蹄前横穿而过,钻进荒草堆里去了。曹操一
最近重新细读了一遍法国哲人阿兰·芬凯尔克劳特(AlainFin-kielkraut)所著的《思想的溃败》(Ladéfaitedelapensée,1987)。该书对西方启蒙运动以来,围绕“民族精神”(德文:Volksgeist)与“世界主义”这两条线索的交织和互为消长,作了一番历史的评说。  从西方历史上看,“民族精神”(亦即民族主义)主要是与一种超越本民族、信奉人类同一性的世界主义相对立而存在。
《怀着乡愁,寻找家园》(载《读书》一九九五年第四期)是一支人文忧思曲,如悠悠的笛声,“吹”出几多感叹,几多乡愁!  其实,对“家园”的寻找数知识分子最为敏感。八十年代中期,台湾诗人余光中的那首《乡愁》小诗就已经透露出流水一般的愁滋味。事情绝非偶然,我们由“心远地自偏”的悠闲步入到“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心灵驿站,再到变本加厉的工业化所布下的无形的“网”的今天。这是一个患得患失的过程。尽管不情愿,但“网
《西方精神文化史论》,适如序言中所说的那样,作者把“自由”作为研究课题,已是三十多年的夙愿。试想从当年一个意气风发的大学生到如今双鬓染霜的学者,经历了五十年代后期的全民狂热、六十年代严峻的阶级斗争以及后来的“文革”浩劫,而能“在一个不自由的环境中”念念不忘思考自由问题,这该需要怎样强烈的信念,怎样坚忍的毅力!  有人说读书是作者与读者的对话。是的,我读完这本书的序,急切地要向作者说的第一句话就是:
由来已久    “知识愈多愈反动”的说法,并非“四人帮”的创造。它也可能是稳定统治的宝训。老子说:“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对民要“强其筋骨,弱其心智”,是历代统治者遵奉的格言。如果违反了它,“灾必及其身”。  至于“书读得越多越蠢”,则多发自一些知识分子的牢骚。  诚然,多读书有变成书呆子的危险。但是人们对某一事物,一旦沉溺入迷,达到耽乐的程度,都有变呆的危险,并非读书这一行特别危险。所以世上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