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991年,郭乃安先生发表《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一文,对中国音乐学界产生了不小影响.通过分析这篇文章的立论根据,认为它没有论及音乐学的特殊性,因此它所倡导的并不是音乐学,而是人类学的分支学科——音乐人类学.建立此学科,应为人类学界的任务.如果音乐界有人希望为建设此学科贡献力量,学好人类学的基础知识为不二法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1年,郭乃安先生发表《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一文,对中国音乐学界产生了不小影响.通过分析这篇文章的立论根据,认为它没有论及音乐学的特殊性,因此它所倡导的并不是音乐学,而是人类学的分支学科——音乐人类学.建立此学科,应为人类学界的任务.如果音乐界有人希望为建设此学科贡献力量,学好人类学的基础知识为不二法门.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强调要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设放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看待,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广大青年学子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深远持久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立足社会创新与实践育人,积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把加强队伍建设
随着云南“桥头堡”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及本文以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了我校开设小语种课程的背景及现状,分析了目前小语种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小语种教学内容模块化改革设计方案,并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塞罕坝精神表现了在塞罕坝垦区工作的人们艰苦奋斗、坚守使命、无私奉献和科学求实的精神,这种精神对于当代人们的教育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希望,也需要拥有像塞罕坝建设者们一样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因此,将塞罕坝精神运用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过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校大学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校园里,无法获得足够的实践经验,所以通过思想教育给大学生传递塞罕坝精神的内涵精髓,有利于其良好人格的形成,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坚强意志的培养.因此,本文介绍了塞罕坝精神具有的时代内涵,以及其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价值
我们是谁?——音乐学的抑或人类学的?成了中国民族音乐学的集体焦虑.虽然事涉学科投向,但问题根源则是对“音乐本体”认知上的分歧.音乐观念、行为和声音三位一体的整体思维观将音乐视为“乐本体”而不是“音本体”;这既是拥抱“音乐文化研究”的理由,也是与“声音形态分析”方法不离不弃的内在逻辑.方法 有“出身”但无“性别”.民族音乐学的目光投向哪里,是由个人学术旨趣、研究方向和知识结构所决定而非方法.该反思的,是当下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泛化”和“内卷化”问题.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探究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阵地建设路径具有重要的深远意义.本文深入结合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实际,变革传统网络思政教育模式,提出“转变思想意识,提高专业素养”、“转变内生动力,激发自觉接受”,“转变表现形式、创新育人载体”的网络思政教育阵地建设工作新路径,以实际行动实现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自我思考、自我觉醒和自我超越.
在高校的育人工作中,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相关部门对于高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建设期望,高校心理健康教学者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在对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中,“三全教育”理念逐渐流行,旨在促进学生实现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为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等各方面的心理状况,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将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贯穿整个大学阶段来开展教学.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各种不同的教育手段层出不穷,原有的一些教育方式在如今的社会中面临着非常多的问题,而教育惩戒就是当前教育界中的一项焦点问题.本文通过对教育惩戒展开分析,并结合个人经验对教育惩戒面临的实践困境以及新路径进行研究,希望为关注教育惩戒的人群带来参考.
文章比照有关勃拉姆斯《d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Op.15)的既有陈说,考察作品的标题性意图、交响性特质和修辞性手法等方面情况,联系勃拉姆斯同期所作《d小调第一钢琴叙事曲》作比较分析,以揭示前者在内容构思、体裁把握、材料处理及手法运用方面能具突破性、革新性和创造性的若干方面.是为另识,亦为关注者参考.
“战邮精神”承载着中国邮政事业发展的初心和使命,也是南京邮电大学的精神起点和红色基因宝藏.将战邮精神与邮政专业课程思政紧密结合,兼顾了共性与个性、显性和隐性的辩证关系,有利于专业授课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在阐述新、旧两个时期战邮精神时代内涵的基础上,加大和加深邮政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内涵开发,促进以战邮精神为核心的价值观“基因式”地融入专业课程教育和人才培养全过程.
校训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渊源和核心.党中央提出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一系列重要的论述后,校训的本身定位和作用的认识也在发生改变,从期初的简单口号式的片面表现形式到现在深刻地与学校的文化底蕴相渗透.校训精神中包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得以呈现,校训文化的传播教育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新的宣传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