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主题式教学”是指以内容为载体、文本内涵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模式。中学教材古诗词篇幅和课堂教时有限,古诗词“主题式”亮化教学,对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有积极意义。本课题参考和借鉴了主题教学的相关研究,以初中古诗词之间的内在联系性为依据,进一步进行“主题式”亮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初中古诗词 主题式教学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042-02
一、前言
古诗词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重要内容。在初中语文课内古诗的编排,有的按照体裁,有的古诗按照同一作者的不同篇目,有的按照同类篇目等形式进行统一编排。但有的古诗词虽同为一课,但内部之间缺乏统一的主题。因而教师在授课时,很多时候会孤立成篇地进行教学。古诗词“主题式”教学强调相同主题的古诗词之间的联系,在比较与综合中深化学生对某一主题诗词类型的认识。本课题的研究立足于初中古诗词之间的内在联系性,企图通过整合古诗词资源的形式,优化古诗词主题,这对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益有积极意义。目前,学术界对“主题式”教学在语文教学领域的运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些具有启发性、建设性的成果,为解决初中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探寻比较完善的古诗词“主题式”教学策略提供了理论参考。本文对部分专家学者的有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一)国外关于主题式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概况
1.研究起步早
主题教学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产生了以主题教学为代表的一系列新课程教学模式。美国学者哈纳认为主题教学是“聚焦于对某一具有社会意义的课题的理解而展开的有目的的学习体验”。
2.研究成果多
20世纪80年代,甘伯格和欧雷姆等人从“学生中心”和“整合课程”的视角出发,尝试对主题教学进行新的概念定位。
3.研究很深入
美国的乌尔利希﹒韦斯坦因在《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中说道“主题学探索的是相同主题在不同时代以及不同的作家手中的处理,据此来了解时代的特征和作家的‘用意’”。国外的主题教学是以跨学科、多角度的理论导向和研究方式走上学术研究舞台的。
(二)国内关于古诗词主题式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概况
1.主题式教学强调教学资源的整合
赵中建在《主题教学:合科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中指出主题教学是核心知识课程实施教学中的主要模式,是合科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研究者是从跨学科多角度的视角出发,探求主题教学的教学设计建构的。
主题教学的研究,具体到语文学科的并不多。其中以清华附小窦桂梅老师的语文主题式教学最为成功。窦老师的“主题式教学”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与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窦老师通过合理取舍教学内容,灵活进行角度的切换使小学语文课的教学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2.主题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肖平在《基于主题教学的教学设计应用研究》中指出基于主题的学习的特点是“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助于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高级思维方式”。徐旭在《中学语文古诗词主题教学探索》中也提到,学生通过诸多探究性的活动锻炼了自身沟通与协调的能力,在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践活动中发挥了自身的创意。
3.主题式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窦桂梅在《窦桂梅与主题教学》中指出,主题教学有发展性,教师既当“设计师”,又当“建筑师”,充当着母语课程资源的实施者和开发者的双重角色。徐旭也认为主题教学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的职业定位需要从“实践者”向“研究者”进行转变。教师在深入拓展教学内容,深度研究教学设计和教学流程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相长。
4.古诗词主题式教学的必要性
人教版语文初中课本中共有87首古诗词。《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一要求实际上指的是要扎实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阅读能力,在诵读中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感受、理解、鉴赏和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还强调“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学生在古诗词中切实提高语文素养,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同时,也要进行审美熏陶。只有采用密度高容量大的主题式教学法,才有可能真正提高学生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5.古诗词主题式教学的可行性
古诗词主题式教学以古诗词的内在联系性为前提。王立先生在《文人审美心态与中国文学十大主题》一书中将中国古典诗歌主题划分为十大主题。陈向春教授认为古典诗歌主题研究要从民族心理、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入手,将诗歌主题分为十大主题。他们都根据古诗词的内在联系给中国古典诗词进行了主题的分类,在一定程度上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6.古诗词主题式教学研究的拓展性
东北师范大学刘世明在硕士论文《中学语文古典诗歌主题教学方法研究》中列举了古典诗歌的主题分类情况和入选语文课本的古典诗歌篇目,用相关理论解读古典诗歌。华东师范大学王艳燕的硕士论文《高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提出了诗歌教学可以围绕“同一意象”、“同一题材”“同一诗人不同诗篇”展开。这些都已经初步意识到古诗词的主题分类会给古诗词教学带来影响。
一线教师也已经在实际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对主题教学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教学实录如孙雄斌《主题构建:精读一首,带读一组——特级教师孙双金<送别组诗>》,高春花《灵动的课堂 动人的诗意——特级教师孙双金<思乡组诗>教学艺术赏析》等。他们的教学思路为本课题的研究带来了有益的思考。
三、研究的结论和启示
纵观以上研究,他们都已经初步意识到古诗词主题的分类会给古诗词教学带来积极的影响,可见古诗词主题式教学对促进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有积极意义。因此,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为笔者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理论素材。但是综合相关文献资料可以发现,他们的研究大多止于理论研究,实践研究较少,没有将诗歌主题的研究理论真正巧妙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来。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本课题结合大量以往文献的研究,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践,遵循初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根据初中古诗词之间的内在联系性,通过整合古诗词资源的形式,优化古诗词主题,研究“主题式”优化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操作办法,确保本课题的可行性,使本课题具备一定的研究价值,填补古诗词主题式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空白。有如下启示:
1.研读文本,确定主题
虽然之前已经有学者对古诗词的主题进行了分类。但是作为一线教师,还需要仔细研读初中语文教材,对教材中所有古诗词文本进行合理的分类。同时还需要参考大量的中考练习卷,通过拓展整合来确定古诗词的主题。
2.对比学习,确立切入点
确定主题后,每个主题都会有两个以上的古诗词。这些古诗词有很多的相似点,但也会有很多的不同点。对比学习是深入进行古诗词赏读的学习方法。教师需要通过研读,确定本节主题式教学课的切入点,设计主问题作为线索,寻找诗歌中的“同”与“异”,必定会让学生触摸诗人的心灵,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因此,需要从实际教学中,搜集整理一线教师的古诗词主题式教学的切入点。
3.探索可操作且有效的组织形式
要想发挥“主题式”教学在实际古诗词教学中的效益,還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探索有效的课堂组织形式。因此,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案例的研究,寻求有效的课堂组织形式。在课题研究中要收集经典教学案例,加以解读分析归纳,得出古诗词主题教学可以遵循的一般规律和一般形式,进而推进课题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窦桂梅.“主题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 .人民教育,2004,(12):32.
[2]徐旭.中学语文古诗词主题教学探索[D].长春:吉林大学,2015.
【关键词】初中古诗词 主题式教学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042-02
一、前言
古诗词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重要内容。在初中语文课内古诗的编排,有的按照体裁,有的古诗按照同一作者的不同篇目,有的按照同类篇目等形式进行统一编排。但有的古诗词虽同为一课,但内部之间缺乏统一的主题。因而教师在授课时,很多时候会孤立成篇地进行教学。古诗词“主题式”教学强调相同主题的古诗词之间的联系,在比较与综合中深化学生对某一主题诗词类型的认识。本课题的研究立足于初中古诗词之间的内在联系性,企图通过整合古诗词资源的形式,优化古诗词主题,这对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益有积极意义。目前,学术界对“主题式”教学在语文教学领域的运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些具有启发性、建设性的成果,为解决初中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探寻比较完善的古诗词“主题式”教学策略提供了理论参考。本文对部分专家学者的有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一)国外关于主题式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概况
1.研究起步早
主题教学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产生了以主题教学为代表的一系列新课程教学模式。美国学者哈纳认为主题教学是“聚焦于对某一具有社会意义的课题的理解而展开的有目的的学习体验”。
2.研究成果多
20世纪80年代,甘伯格和欧雷姆等人从“学生中心”和“整合课程”的视角出发,尝试对主题教学进行新的概念定位。
3.研究很深入
美国的乌尔利希﹒韦斯坦因在《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中说道“主题学探索的是相同主题在不同时代以及不同的作家手中的处理,据此来了解时代的特征和作家的‘用意’”。国外的主题教学是以跨学科、多角度的理论导向和研究方式走上学术研究舞台的。
(二)国内关于古诗词主题式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概况
1.主题式教学强调教学资源的整合
赵中建在《主题教学:合科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中指出主题教学是核心知识课程实施教学中的主要模式,是合科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研究者是从跨学科多角度的视角出发,探求主题教学的教学设计建构的。
主题教学的研究,具体到语文学科的并不多。其中以清华附小窦桂梅老师的语文主题式教学最为成功。窦老师的“主题式教学”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与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窦老师通过合理取舍教学内容,灵活进行角度的切换使小学语文课的教学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2.主题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肖平在《基于主题教学的教学设计应用研究》中指出基于主题的学习的特点是“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助于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高级思维方式”。徐旭在《中学语文古诗词主题教学探索》中也提到,学生通过诸多探究性的活动锻炼了自身沟通与协调的能力,在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践活动中发挥了自身的创意。
3.主题式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窦桂梅在《窦桂梅与主题教学》中指出,主题教学有发展性,教师既当“设计师”,又当“建筑师”,充当着母语课程资源的实施者和开发者的双重角色。徐旭也认为主题教学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的职业定位需要从“实践者”向“研究者”进行转变。教师在深入拓展教学内容,深度研究教学设计和教学流程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相长。
4.古诗词主题式教学的必要性
人教版语文初中课本中共有87首古诗词。《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一要求实际上指的是要扎实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阅读能力,在诵读中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感受、理解、鉴赏和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还强调“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学生在古诗词中切实提高语文素养,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同时,也要进行审美熏陶。只有采用密度高容量大的主题式教学法,才有可能真正提高学生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5.古诗词主题式教学的可行性
古诗词主题式教学以古诗词的内在联系性为前提。王立先生在《文人审美心态与中国文学十大主题》一书中将中国古典诗歌主题划分为十大主题。陈向春教授认为古典诗歌主题研究要从民族心理、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入手,将诗歌主题分为十大主题。他们都根据古诗词的内在联系给中国古典诗词进行了主题的分类,在一定程度上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6.古诗词主题式教学研究的拓展性
东北师范大学刘世明在硕士论文《中学语文古典诗歌主题教学方法研究》中列举了古典诗歌的主题分类情况和入选语文课本的古典诗歌篇目,用相关理论解读古典诗歌。华东师范大学王艳燕的硕士论文《高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提出了诗歌教学可以围绕“同一意象”、“同一题材”“同一诗人不同诗篇”展开。这些都已经初步意识到古诗词的主题分类会给古诗词教学带来影响。
一线教师也已经在实际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对主题教学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教学实录如孙雄斌《主题构建:精读一首,带读一组——特级教师孙双金<送别组诗>》,高春花《灵动的课堂 动人的诗意——特级教师孙双金<思乡组诗>教学艺术赏析》等。他们的教学思路为本课题的研究带来了有益的思考。
三、研究的结论和启示
纵观以上研究,他们都已经初步意识到古诗词主题的分类会给古诗词教学带来积极的影响,可见古诗词主题式教学对促进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有积极意义。因此,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为笔者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理论素材。但是综合相关文献资料可以发现,他们的研究大多止于理论研究,实践研究较少,没有将诗歌主题的研究理论真正巧妙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来。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本课题结合大量以往文献的研究,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践,遵循初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根据初中古诗词之间的内在联系性,通过整合古诗词资源的形式,优化古诗词主题,研究“主题式”优化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操作办法,确保本课题的可行性,使本课题具备一定的研究价值,填补古诗词主题式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空白。有如下启示:
1.研读文本,确定主题
虽然之前已经有学者对古诗词的主题进行了分类。但是作为一线教师,还需要仔细研读初中语文教材,对教材中所有古诗词文本进行合理的分类。同时还需要参考大量的中考练习卷,通过拓展整合来确定古诗词的主题。
2.对比学习,确立切入点
确定主题后,每个主题都会有两个以上的古诗词。这些古诗词有很多的相似点,但也会有很多的不同点。对比学习是深入进行古诗词赏读的学习方法。教师需要通过研读,确定本节主题式教学课的切入点,设计主问题作为线索,寻找诗歌中的“同”与“异”,必定会让学生触摸诗人的心灵,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因此,需要从实际教学中,搜集整理一线教师的古诗词主题式教学的切入点。
3.探索可操作且有效的组织形式
要想发挥“主题式”教学在实际古诗词教学中的效益,還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探索有效的课堂组织形式。因此,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案例的研究,寻求有效的课堂组织形式。在课题研究中要收集经典教学案例,加以解读分析归纳,得出古诗词主题教学可以遵循的一般规律和一般形式,进而推进课题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窦桂梅.“主题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 .人民教育,2004,(12):32.
[2]徐旭.中学语文古诗词主题教学探索[D].长春:吉林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