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为提高教学质量,实施高效课堂,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自身的优势,转化限制条件为有利条件,正视自己,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大胆突破,既尊重传统,也不要被传统所拘束。既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也要创造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模式,实施高效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体育,教学模式,高效课堂
俗话说:“教无定法”,要想构建高效率的体育课堂,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准确把握课程规律,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
1.正确理解教学有效性内涵
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主要是指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取得的进步或发展。
在新课程理念下,构建高效体育课堂,指的是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行为的驾驭,对学生学习施加影响,从而提升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目标。高效的体育课堂,是指体育教学应该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融入新的教学理念,运用符合新课程的现代教育思想,结合体育课程自身的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不仅有一个健硕的体格,还要有一个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教学方式的共同之处是基于学生的自我完善与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体现学生的根本发展与全面发展。
2.转变观念,明确方向
教师是新课程的执行者,是决定新课改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走进新课程,实践新课程,最关键的就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为适应高中课改需要,让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明确课改的目标方向。我校组织教师参加了国家、省级各学科的统一培训,并派往国家课改先行试点学校学习,请专家学者来校辅导讲座。同时,我们还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我校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升化,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这些都为落实新课程理念,打造高效课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营造和谐教学氛围
有效教学首先要致力于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平等是在教与学上没有尊卑之分,和谐指师生情感的沟通和融洽。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情景,给学生以轻松、平和、快乐的享受,营造出具有真诚接受和理解为特点的体育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在一个群体中有着的价值。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一是发扬教学民主,优化学生组织。
4.科学合理的教学准备与设计
教学设计要依据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应用系统科学理论的观点和方法,调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确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步骤,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的一种可操作的过程。
4.1 备学生。首先,要对班级整体和学生个人的原有认知结构,最近发展区的情况搞清楚。其次,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否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得到根本性落实、在促进本课知识与技能落实上学生的学习是否主动有意义,而不是被动机械性掌握,是否具备相关的学习方法,若没有是否授予;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应该有一个先期的预设,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否始终具备积极的情感。应该考虑到每一个学生,因为学生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就是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根本性指标。
4.2 备教材。首先,要站在单元、整章、整册、乃至整个学段教材的角度进行系统的备课,这样处理教材时才会避重就轻、驾轻就熟。
4.3 备学案。集体备课和教师精心备课前提下,为学生准备自主学习的小“拐棍”——学案。它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
教师需要研究如何让学生学习好的策略,学生则希望尽快在教师的影响和帮助下掌握知识,达成学习目标。
5.优化体育教学手段
新课程强调,教学目标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方面,我们要讲究实效性,同时在上课时要针对教学对象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式。例如高中必修项目——短跑,学生在练习短跑时,教师反复强调沉肩、摆臂幅度尽量大、大臂带动小臂同时髋关节打开、步幅尽量大、频率加快,教师仅仅是做几个示范动作,学生没有一个完整的动作印象和感觉,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若教师改为分解与完整示范相结合(加速跑30米)或配合录像教学,效果一定非常明显;若条件不好的地方可以找一到两名动作优美者做一个几十米的完整示范,学生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的直观映像,就容易掌握动作、提高质量。
6.进行有效性的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做出质量的衡量和价值的判断的过程,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可以为教学提供信息的反馈,以使教师能够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
6.1 教师对学生评价应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从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特别是学生年龄、心理活动和认知水平的差异,在充分分析学生各种差异的前提下,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做出相应评价,体现评价的主体意识,努力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在应用终结性评价指出学生应努力的方向的同时,还应从学生的认知方面、能力方面、情感方面、创新意识方面、合作精神方面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体现评价的多元性。
6.2 教师与学生的自评、互评与他评相结合。新课程要求转变传统的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地位的评价方式,教师应积极开展自我评价,并使学生也参与到评价当中来,使学生由被动的地位上升到主体的评价者地位,可以表达自我的评价、对教师的看法和意见以及其他评价。
总之,作为高中体育教师,应从体育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出发,及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大胆尝试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文海山.《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当代教育理论研究》,2008.6.
[2] 石国利.《民族地区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探索》《中华教育论坛》,2007.10.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体育,教学模式,高效课堂
俗话说:“教无定法”,要想构建高效率的体育课堂,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准确把握课程规律,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
1.正确理解教学有效性内涵
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主要是指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取得的进步或发展。
在新课程理念下,构建高效体育课堂,指的是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行为的驾驭,对学生学习施加影响,从而提升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目标。高效的体育课堂,是指体育教学应该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融入新的教学理念,运用符合新课程的现代教育思想,结合体育课程自身的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不仅有一个健硕的体格,还要有一个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教学方式的共同之处是基于学生的自我完善与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体现学生的根本发展与全面发展。
2.转变观念,明确方向
教师是新课程的执行者,是决定新课改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走进新课程,实践新课程,最关键的就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为适应高中课改需要,让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明确课改的目标方向。我校组织教师参加了国家、省级各学科的统一培训,并派往国家课改先行试点学校学习,请专家学者来校辅导讲座。同时,我们还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我校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升化,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这些都为落实新课程理念,打造高效课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营造和谐教学氛围
有效教学首先要致力于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平等是在教与学上没有尊卑之分,和谐指师生情感的沟通和融洽。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情景,给学生以轻松、平和、快乐的享受,营造出具有真诚接受和理解为特点的体育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在一个群体中有着的价值。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一是发扬教学民主,优化学生组织。
4.科学合理的教学准备与设计
教学设计要依据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应用系统科学理论的观点和方法,调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确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步骤,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的一种可操作的过程。
4.1 备学生。首先,要对班级整体和学生个人的原有认知结构,最近发展区的情况搞清楚。其次,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否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得到根本性落实、在促进本课知识与技能落实上学生的学习是否主动有意义,而不是被动机械性掌握,是否具备相关的学习方法,若没有是否授予;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应该有一个先期的预设,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否始终具备积极的情感。应该考虑到每一个学生,因为学生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就是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根本性指标。
4.2 备教材。首先,要站在单元、整章、整册、乃至整个学段教材的角度进行系统的备课,这样处理教材时才会避重就轻、驾轻就熟。
4.3 备学案。集体备课和教师精心备课前提下,为学生准备自主学习的小“拐棍”——学案。它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
教师需要研究如何让学生学习好的策略,学生则希望尽快在教师的影响和帮助下掌握知识,达成学习目标。
5.优化体育教学手段
新课程强调,教学目标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方面,我们要讲究实效性,同时在上课时要针对教学对象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式。例如高中必修项目——短跑,学生在练习短跑时,教师反复强调沉肩、摆臂幅度尽量大、大臂带动小臂同时髋关节打开、步幅尽量大、频率加快,教师仅仅是做几个示范动作,学生没有一个完整的动作印象和感觉,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若教师改为分解与完整示范相结合(加速跑30米)或配合录像教学,效果一定非常明显;若条件不好的地方可以找一到两名动作优美者做一个几十米的完整示范,学生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的直观映像,就容易掌握动作、提高质量。
6.进行有效性的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做出质量的衡量和价值的判断的过程,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可以为教学提供信息的反馈,以使教师能够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
6.1 教师对学生评价应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从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特别是学生年龄、心理活动和认知水平的差异,在充分分析学生各种差异的前提下,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做出相应评价,体现评价的主体意识,努力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在应用终结性评价指出学生应努力的方向的同时,还应从学生的认知方面、能力方面、情感方面、创新意识方面、合作精神方面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体现评价的多元性。
6.2 教师与学生的自评、互评与他评相结合。新课程要求转变传统的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地位的评价方式,教师应积极开展自我评价,并使学生也参与到评价当中来,使学生由被动的地位上升到主体的评价者地位,可以表达自我的评价、对教师的看法和意见以及其他评价。
总之,作为高中体育教师,应从体育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出发,及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大胆尝试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文海山.《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当代教育理论研究》,2008.6.
[2] 石国利.《民族地区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探索》《中华教育论坛》,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