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的脊梁,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民族精神。英语教师在传授学生西方国家语言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民族精神的培养,具体可结合国内外形势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通过比较教学法来渗透民族精神。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民族精神;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5-0026-02
当前的中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但在生活条件、学习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大部分学生在家长的呵护和唯美教育思想引导下成长,导致其心理较为脆弱,崇洋媚外,且以自我为中心,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等发生扭曲,很容易受到西方分裂势力的诱惑,对祖国的和平稳定造成潜在的隐患。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放在教学设计的首位,并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而如何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就成为当前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意义
1.可以避免学生崇洋媚外
近年来,我国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及硕士生、博士生移居国外,给我国人力资源造成巨大损失。此外,西方国家的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等节日和一些饮食文化、服饰、习俗等在我国十分盛行,而这些文化的传播并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甚至被一些媒体扩大化,从而对我国新一代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反之,我国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清明节、七夕、重阳节、中秋节等则越来越不受重视,人们的爱国意识逐步淡化,尊师重教、尊老爱幼的礼仪文化逐步被忽略,团结奋进、艰苦创业、拼搏创新的优良传统文化被遗忘。长此以往,我国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将会出现“断片”的现象。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培养工作。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培养能够让学生为自己身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能够理智、客观地看待西方文化,而不是全盘照搬,盲目崇拜。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学生,可以学习成绩不突出,但不能忘本,不能崇洋媚外,不能在学习过程中抛弃“老祖宗”遗留下来的东西,要做一个有思想、有主见、有担当、有创新精神的中国人。
2.可以促使学生辩证地看待我国的不足之处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短短几十年的发展中,虽然已经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但依然存在部分不足之处。有部分学生缺乏民族精神,在看待我国不足之处的时候较为偏激,认为西方国家处处好,我国处处不如人,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为了纠正学生错误的世界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生命不竭、奋斗不止、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使学生能够从一个客观的角度,辩证地看待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全盘否定,面对西方文化科技能够做到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习西方有用的文化科技,从而为我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策略
1.结合国内外形势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英语是一门语言工具学科,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味地开展教材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灵活应用能力,教师也会从学生的实际入手,通过对当前时事热点、国内外形势的分析来引导学生应用英语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情况下会在课堂上进行短时间的“课外话”讲解。“课外话”就是指从教材中找不到,但又与教材知识息息相关的内容。教师在进行“课外话”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对当前的国内外形势进行讲解。比如美国在韩部署萨德从而导致我国出现了抵制韩货事件。在这一事件中,中国人凝聚一心,坚决抵制韩货,从而对韩国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就此一事,英语教师可以进行事件分析,让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国内外形势,同时让学生知道这一事件的由来,让学生看到中国人凝聚一心的重要影响力,从而形成正确的民族观、时代观。
教师在进行事件讲解的过程中,必须要使用英语进行讲解,这样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听力。在讲解之后,教师可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Do you know what caused the boycott of Korean goods in 2016?”这一问题只要是认真听教师讲解的学生都可以回答出来。在学生回答出此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就“课外话”中的重点内容进行翻译,让学生通过中文翻译来进一步了解这一事件,促使学生认同中国群众在这一事件中的正确做法,让学生知道“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的道理,并让学生明白在国家无法强大的情况下,小家是很难存在的,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2.通过比较教学法来渗透民族精神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若要对学生的民族精神进行有效的培养,就应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将相似的内容放到一起来进行对比分析,将其本质性差异显示出来。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若是教师不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会有部分学生无法认清两种文化的本质差异,而在学生错误地以为中西方文化本质相同的情况下,我国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就容易被同化,从而导致我国民族精神的传承出现“断片”。为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通过正确的教学方法来促使学生认清中西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举例來说,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我国的一些谚语来进行翻译对比教学,如:One man’s fault is another man’s lesson.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Sadness and gladness succeed one another. (乐极生悲,苦尽甘来。)可以看出,我国的谚语短小精悍,而且寓意深刻,但用英语翻译出来后,其深刻的内涵被剔除,仅是字面上的翻译而已。通过这样的实例对比,可以让学生看到我国民族文化的优秀之处,从而促使学生认同民族文化,为民族文化感到自豪。在学生对民族文化感兴趣的情况下,教师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培养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促使学生从文化学习中继承更多的民族精神。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单纯的知识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英语教学提出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不忘本,时刻谨记自己是中国人,为自己的国家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 参 考 文 献 ]
[1] 袁苑.在高职英语课堂中渗透民族精神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J].成才之路,2013(3).
[2] 蒋颖. 以生命感动生命 用励志督促成长: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实践性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10(2).
(责任编辑 周侯辰)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民族精神;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5-0026-02
当前的中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但在生活条件、学习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大部分学生在家长的呵护和唯美教育思想引导下成长,导致其心理较为脆弱,崇洋媚外,且以自我为中心,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等发生扭曲,很容易受到西方分裂势力的诱惑,对祖国的和平稳定造成潜在的隐患。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放在教学设计的首位,并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而如何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就成为当前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意义
1.可以避免学生崇洋媚外
近年来,我国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及硕士生、博士生移居国外,给我国人力资源造成巨大损失。此外,西方国家的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等节日和一些饮食文化、服饰、习俗等在我国十分盛行,而这些文化的传播并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甚至被一些媒体扩大化,从而对我国新一代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反之,我国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清明节、七夕、重阳节、中秋节等则越来越不受重视,人们的爱国意识逐步淡化,尊师重教、尊老爱幼的礼仪文化逐步被忽略,团结奋进、艰苦创业、拼搏创新的优良传统文化被遗忘。长此以往,我国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将会出现“断片”的现象。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培养工作。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培养能够让学生为自己身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能够理智、客观地看待西方文化,而不是全盘照搬,盲目崇拜。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学生,可以学习成绩不突出,但不能忘本,不能崇洋媚外,不能在学习过程中抛弃“老祖宗”遗留下来的东西,要做一个有思想、有主见、有担当、有创新精神的中国人。
2.可以促使学生辩证地看待我国的不足之处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短短几十年的发展中,虽然已经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但依然存在部分不足之处。有部分学生缺乏民族精神,在看待我国不足之处的时候较为偏激,认为西方国家处处好,我国处处不如人,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为了纠正学生错误的世界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生命不竭、奋斗不止、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使学生能够从一个客观的角度,辩证地看待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全盘否定,面对西方文化科技能够做到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习西方有用的文化科技,从而为我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策略
1.结合国内外形势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英语是一门语言工具学科,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味地开展教材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灵活应用能力,教师也会从学生的实际入手,通过对当前时事热点、国内外形势的分析来引导学生应用英语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情况下会在课堂上进行短时间的“课外话”讲解。“课外话”就是指从教材中找不到,但又与教材知识息息相关的内容。教师在进行“课外话”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对当前的国内外形势进行讲解。比如美国在韩部署萨德从而导致我国出现了抵制韩货事件。在这一事件中,中国人凝聚一心,坚决抵制韩货,从而对韩国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就此一事,英语教师可以进行事件分析,让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国内外形势,同时让学生知道这一事件的由来,让学生看到中国人凝聚一心的重要影响力,从而形成正确的民族观、时代观。
教师在进行事件讲解的过程中,必须要使用英语进行讲解,这样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听力。在讲解之后,教师可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Do you know what caused the boycott of Korean goods in 2016?”这一问题只要是认真听教师讲解的学生都可以回答出来。在学生回答出此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就“课外话”中的重点内容进行翻译,让学生通过中文翻译来进一步了解这一事件,促使学生认同中国群众在这一事件中的正确做法,让学生知道“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的道理,并让学生明白在国家无法强大的情况下,小家是很难存在的,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2.通过比较教学法来渗透民族精神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若要对学生的民族精神进行有效的培养,就应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将相似的内容放到一起来进行对比分析,将其本质性差异显示出来。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若是教师不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会有部分学生无法认清两种文化的本质差异,而在学生错误地以为中西方文化本质相同的情况下,我国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就容易被同化,从而导致我国民族精神的传承出现“断片”。为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通过正确的教学方法来促使学生认清中西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举例來说,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我国的一些谚语来进行翻译对比教学,如:One man’s fault is another man’s lesson.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Sadness and gladness succeed one another. (乐极生悲,苦尽甘来。)可以看出,我国的谚语短小精悍,而且寓意深刻,但用英语翻译出来后,其深刻的内涵被剔除,仅是字面上的翻译而已。通过这样的实例对比,可以让学生看到我国民族文化的优秀之处,从而促使学生认同民族文化,为民族文化感到自豪。在学生对民族文化感兴趣的情况下,教师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培养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促使学生从文化学习中继承更多的民族精神。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单纯的知识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英语教学提出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不忘本,时刻谨记自己是中国人,为自己的国家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 参 考 文 献 ]
[1] 袁苑.在高职英语课堂中渗透民族精神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J].成才之路,2013(3).
[2] 蒋颖. 以生命感动生命 用励志督促成长: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实践性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10(2).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