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有篇课文《半截蜡烛》,这篇文章记叙的是法国一个普通家庭的母亲伯诺德夫人和儿子杰克、女儿杰奎琳为了保护藏在半截蜡烛里的情报,在危急关头与三个德国敌人巧妙周旋的故事。围绕着半截蜡烛的命运,故事的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非常适合排成课本剧,相信很多同学都看过或参与过吧。那么这样一个故事的情节真的合理吗?如果这半截蜡烛没有成功转移,会出现什么现象呢?按照课文内容我准备了相关的材料:蜡烛、金属管、火柴、热水(图1),通过实验找寻答案。
蜡烛的主要原料是石蜡,易熔化,难溶于水。受热熔化为液态,无色透明且轻微受热易挥发,遇冷时凝固为白色固体。我想伯诺德夫人之所以选择蜡烛藏情报,不仅因为蜡烛很常见不易引起怀疑,而且利用了蜡烛较易发生固态、液态的转化,方便藏金属管。因此,我采用了用开水浸泡蜡烛的方法(图2),待蜡烛受热后熔化变软,将金属管藏入蜡烛中,再用烛油封好,冷却成型。
我一共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将金属管从半截蜡烛的上端放入,藏在蜡烛的中上部位。用火柴点燃蜡烛后,观察到蜡烛顶端烛油不断熔化为液态,经过一段时间的燃烧,渐渐的金属管的一端露了出来,但是蜡烛并没有熄灭,仍然在继续燃烧,蜡烛顶端烛油不断熔化变为液态,金属管不能固定在蜡烛里了,倾斜在蜡烛顶端的烛油中,蜡烛仍然没有熄灭,随着燃烧过程蜡烛越来越短,渐渐地烛火烧至蜡烛底端,蜡烛全部熔化成烛油,金属管和蜡烛分离,烛火仍然在燃烧,直至烛油完全耗尽,蜡烛熄灭。(图3—1、图3—2、图3—3、图3—4、图3—5、图3—6)这样的实验结果和课本上描述的“蜡烛燃烧到金属管会自动熄灭”并不相符。会不会是金属管藏的位置不同,会有不同的结果呢?由于我将金属管固定在蜡烛的中上部位,可能不能很好地固定在蜡烛中,于是我又做了第二次实验,这一次我将金属管从蜡烛底端放入在蜡烛里,并且更靠近烛芯,这样金属管可以较好地固定在蜡烛中。点燃蜡烛后,随着蜡烛燃烧渐渐变短,金属管的一端露了出来,眼看着烛火沿着烛芯渐渐靠近金属管,奇特的现象出现了,烛火偏向了没有金属管的一侧,没有藏有金属管的一侧蜡烛快速熔化成烛油,使金属管大部分暴露在外,烛芯也发生了倾斜,过了没多久,藏有金属管的那一半蜡烛仍然维持固态,另一侧蜡烛基本已经全部熔化,烛芯火焰越来越小,最终熄灭。(图4—1、图4—2、图4—3、图4—4、图4—5、图4—6)
以上两次实验中,蜡烛都没有出现课文中所描述的“蜡烛燃烧到金属管会自动熄灭”的现象,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就要从蜡烛是如何燃烧的说起了,我们看到的蜡烛燃烧并不是石蜡固体的燃烧,而烛芯点燃后,放出的热量使石蜡固体熔化,再汽化,生成石蜡蒸气的燃烧,石蜡蒸气是可燃的。蜡烛中间的线叫烛芯,它起到利用毛细现象吸上液态蜡油的作用,烛油被烛芯吸上来后,继续被上面的火加热汽化,点燃,从而形成循环,这样蜡烛就可以维持燃烧的状态了。在第一个实验中,金属管并没有较好地固定在蜡烛中,随着蜡烛的熔化金属管的位置不断改变,并没有影响蜡烛熔化、汽化的过程,因此蜡烛一直燃烧至完全耗尽才熄灭。第二个实验中,金属管较好地固定在蜡烛中,妨碍了藏有金属管那一侧的蜡烛熔化、汽化的过程,因此会出现烛火倾斜燃烧的奇特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两次实验在蜡烛熄灭前,金属管都已经早早地暴露在外了,如果是在课文中描述的场景下,恐怕还没等到蜡烛熄灭,德军就已经发现暴露在外的金属管了。因此,根据所做的实验,我想课文的内容应该稍加修改,伯诺德夫人要担心的不是蜡烛会熄灭,而是要担心金属管本身的暴露吧。
蜡烛的主要原料是石蜡,易熔化,难溶于水。受热熔化为液态,无色透明且轻微受热易挥发,遇冷时凝固为白色固体。我想伯诺德夫人之所以选择蜡烛藏情报,不仅因为蜡烛很常见不易引起怀疑,而且利用了蜡烛较易发生固态、液态的转化,方便藏金属管。因此,我采用了用开水浸泡蜡烛的方法(图2),待蜡烛受热后熔化变软,将金属管藏入蜡烛中,再用烛油封好,冷却成型。
我一共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将金属管从半截蜡烛的上端放入,藏在蜡烛的中上部位。用火柴点燃蜡烛后,观察到蜡烛顶端烛油不断熔化为液态,经过一段时间的燃烧,渐渐的金属管的一端露了出来,但是蜡烛并没有熄灭,仍然在继续燃烧,蜡烛顶端烛油不断熔化变为液态,金属管不能固定在蜡烛里了,倾斜在蜡烛顶端的烛油中,蜡烛仍然没有熄灭,随着燃烧过程蜡烛越来越短,渐渐地烛火烧至蜡烛底端,蜡烛全部熔化成烛油,金属管和蜡烛分离,烛火仍然在燃烧,直至烛油完全耗尽,蜡烛熄灭。(图3—1、图3—2、图3—3、图3—4、图3—5、图3—6)这样的实验结果和课本上描述的“蜡烛燃烧到金属管会自动熄灭”并不相符。会不会是金属管藏的位置不同,会有不同的结果呢?由于我将金属管固定在蜡烛的中上部位,可能不能很好地固定在蜡烛中,于是我又做了第二次实验,这一次我将金属管从蜡烛底端放入在蜡烛里,并且更靠近烛芯,这样金属管可以较好地固定在蜡烛中。点燃蜡烛后,随着蜡烛燃烧渐渐变短,金属管的一端露了出来,眼看着烛火沿着烛芯渐渐靠近金属管,奇特的现象出现了,烛火偏向了没有金属管的一侧,没有藏有金属管的一侧蜡烛快速熔化成烛油,使金属管大部分暴露在外,烛芯也发生了倾斜,过了没多久,藏有金属管的那一半蜡烛仍然维持固态,另一侧蜡烛基本已经全部熔化,烛芯火焰越来越小,最终熄灭。(图4—1、图4—2、图4—3、图4—4、图4—5、图4—6)
以上两次实验中,蜡烛都没有出现课文中所描述的“蜡烛燃烧到金属管会自动熄灭”的现象,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就要从蜡烛是如何燃烧的说起了,我们看到的蜡烛燃烧并不是石蜡固体的燃烧,而烛芯点燃后,放出的热量使石蜡固体熔化,再汽化,生成石蜡蒸气的燃烧,石蜡蒸气是可燃的。蜡烛中间的线叫烛芯,它起到利用毛细现象吸上液态蜡油的作用,烛油被烛芯吸上来后,继续被上面的火加热汽化,点燃,从而形成循环,这样蜡烛就可以维持燃烧的状态了。在第一个实验中,金属管并没有较好地固定在蜡烛中,随着蜡烛的熔化金属管的位置不断改变,并没有影响蜡烛熔化、汽化的过程,因此蜡烛一直燃烧至完全耗尽才熄灭。第二个实验中,金属管较好地固定在蜡烛中,妨碍了藏有金属管那一侧的蜡烛熔化、汽化的过程,因此会出现烛火倾斜燃烧的奇特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两次实验在蜡烛熄灭前,金属管都已经早早地暴露在外了,如果是在课文中描述的场景下,恐怕还没等到蜡烛熄灭,德军就已经发现暴露在外的金属管了。因此,根据所做的实验,我想课文的内容应该稍加修改,伯诺德夫人要担心的不是蜡烛会熄灭,而是要担心金属管本身的暴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