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打造高效、灵动的课堂”显得越来越重要。教学有效性是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以教师自身发展为基础的新型的课堂评价体系。我们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真正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关键词:目标意识; 主体关系; 发展意识; 多元评价;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2-072-001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我们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它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体现。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我对教学有效性的理解是:
一、树立目标意识: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引导探究活动转变
课程目标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课程设计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就要更多地侧重于促进学习者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学习者学习能力、习惯和态度的形成,关注学习者的主动求知与实践参与,关注学习者的价值观念与情感态度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数学教学作为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就要求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观察、操作、猜测、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表达、学会交流。教学目标不仅要有明确具体的可操作的知识技能目标,而且要有注重整体素质的提高、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发展性领域的目标。追求认知性领域目标和发展性领域目标的整合。
二、明确主体关系:由“以教论学”向“以学论教”转变
新课程观要求我们教师要把“以教论学”转变为“以学论教”。
一是要创设良好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建立一种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的友好人际关系。
二是要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在知识获取过程上下功夫,对于探究结果中的偏差,要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过程,以充分体验探究过程的价值,增强学习信心。在获取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三是要倡导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差异,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体现学生个体的独立性。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都应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的教学效果好坏,最终应由学生的学习所体现,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三、增强发展意识:由重视结果教学向重视过程教学转变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是新课程的价值追求。传统教学过分强调认知性目标,知识与技能成为课堂教学关注的中心,这种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发展的整体关怀,课堂教学因此丧失了素质教育功能。
有效的课堂教学要实现由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结论与过程的统一,认知与情感的统一。不仅要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与自然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唯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谐统一并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例如在学习“将正方体钢胚锻造成长方体”,为了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让他们每人捏一个正方体橡皮泥,再捏成长方体,体会其体积保持不变的道理。在学习圆柱与圆锥后,学生即使理解了其关系,但遇到圆柱、圆锥体积相等,圆柱高5厘米,圆锥高几厘米之类的习题仍有难度,如果让学生用橡皮泥玩一玩,或许学生就不会再混淆,而能清晰地把握,学会逻辑地思考。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四、倡导多元评价:由以选拔为主向促进个性化发展转变
从评价的指导思想来看,课程评价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为了“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评价的方法技术上看,它不是定量分析,而是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从评价的主体上看,是校内外的、综合性的,并由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既重结果更重过程的多元评价网。
例如可以经常与学生交流学习的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和课余时间都应用言语或非言语形式与学生交流,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多倾听学生对学习的体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与学生交往时应充满爱心和耐心,提高对自己和学生的活动及言语的敏感性,争取建立一种合作、默契、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评价应全面、灵活、采取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不仅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也需要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弃单一的给学生打“综合分”这种评价形式,可结合“课堂日记”、“现场笔记”和“档案袋”等记录卡片的形式记录学生的情况。同时,评价的主体应多元化,各科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同学和学生自己都应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主体。在以自主性学习为主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建立自我评估计划,养成自我评估的习惯,在学完一个学期、一个单元后,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结果。
教学有效性是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以教师自身发展为基础的新型的课堂评价体系。我们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真正实现教与学的统一。让我们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与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真正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让我们不断的追寻有效的课堂,相信定能演绎出别样的精彩,欣赏到独特的风景!
关键词:目标意识; 主体关系; 发展意识; 多元评价;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2-072-001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我们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它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体现。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我对教学有效性的理解是:
一、树立目标意识: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引导探究活动转变
课程目标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课程设计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就要更多地侧重于促进学习者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学习者学习能力、习惯和态度的形成,关注学习者的主动求知与实践参与,关注学习者的价值观念与情感态度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数学教学作为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就要求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观察、操作、猜测、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表达、学会交流。教学目标不仅要有明确具体的可操作的知识技能目标,而且要有注重整体素质的提高、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发展性领域的目标。追求认知性领域目标和发展性领域目标的整合。
二、明确主体关系:由“以教论学”向“以学论教”转变
新课程观要求我们教师要把“以教论学”转变为“以学论教”。
一是要创设良好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建立一种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的友好人际关系。
二是要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在知识获取过程上下功夫,对于探究结果中的偏差,要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过程,以充分体验探究过程的价值,增强学习信心。在获取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三是要倡导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差异,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体现学生个体的独立性。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都应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的教学效果好坏,最终应由学生的学习所体现,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三、增强发展意识:由重视结果教学向重视过程教学转变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是新课程的价值追求。传统教学过分强调认知性目标,知识与技能成为课堂教学关注的中心,这种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发展的整体关怀,课堂教学因此丧失了素质教育功能。
有效的课堂教学要实现由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结论与过程的统一,认知与情感的统一。不仅要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与自然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唯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谐统一并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例如在学习“将正方体钢胚锻造成长方体”,为了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让他们每人捏一个正方体橡皮泥,再捏成长方体,体会其体积保持不变的道理。在学习圆柱与圆锥后,学生即使理解了其关系,但遇到圆柱、圆锥体积相等,圆柱高5厘米,圆锥高几厘米之类的习题仍有难度,如果让学生用橡皮泥玩一玩,或许学生就不会再混淆,而能清晰地把握,学会逻辑地思考。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四、倡导多元评价:由以选拔为主向促进个性化发展转变
从评价的指导思想来看,课程评价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为了“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评价的方法技术上看,它不是定量分析,而是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从评价的主体上看,是校内外的、综合性的,并由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既重结果更重过程的多元评价网。
例如可以经常与学生交流学习的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和课余时间都应用言语或非言语形式与学生交流,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多倾听学生对学习的体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与学生交往时应充满爱心和耐心,提高对自己和学生的活动及言语的敏感性,争取建立一种合作、默契、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评价应全面、灵活、采取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不仅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也需要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弃单一的给学生打“综合分”这种评价形式,可结合“课堂日记”、“现场笔记”和“档案袋”等记录卡片的形式记录学生的情况。同时,评价的主体应多元化,各科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同学和学生自己都应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主体。在以自主性学习为主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建立自我评估计划,养成自我评估的习惯,在学完一个学期、一个单元后,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结果。
教学有效性是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以教师自身发展为基础的新型的课堂评价体系。我们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真正实现教与学的统一。让我们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与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真正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让我们不断的追寻有效的课堂,相信定能演绎出别样的精彩,欣赏到独特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