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的体悟有时候就是这樣携带着体温,从历史中走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以《野火集》成名的龙应台2009年的两本新著实在是够抢眼,一经出版,就在两岸登上了各种排行榜,销量口碑双赢。如果说《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体现的是龙应台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善于进行思想批判的一面,那么由三联书店出版简体字版的《目送》就体现了她作为一位母亲的慈爱和女儿的感恩,悲欣交集。深邃。忧伤。美丽。
这样一个敢恨敢爱的女性,自《孩子你慢慢来》和《亲爱的安德烈》之后,似乎多了一些感性和柔情的成分。有人说她是学术摇滚明星,“横眉冷对千夫指”,做过台北市文化局局长,女强人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现在,她要对世人说,她也是一个敏感的普通人,有父母、孩子、朋友,有生老病死,有爱恨情仇,也会有失败和脆弱的时候。
《目送》的73篇随笔散文道尽了生死离别的感伤,父亲的逝世、母亲的年老体衰,儿子远渡重洋,她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目送一个个美丽的瞬间,稍纵即逝的瞬间,离开或者老去,心在隐隐地作痛。
读这样一本书,你会感觉自己打开了一只时间的抽屉,里面藏着龙应台家庭与生活的秘密往事。她说:“我很忙,真的,尽量不要请我演讲、座谈、写序或是什么推荐信。我真的很忙。”可是《目送》中的龙应台,分明是缓慢的,温情脉脉得都让人会觉得诧异。她是如何放下所有的愤怒、尖锐、忧国忧民的情绪,陪着伯伯去坐飞机,一路牵着他瘦弱的手,或者和《中国时报》创始人余纪忠先生喝一杯“最后的下午茶”?看着那张泛黄的老照片中,酷似龙应台的母亲推着老式自行车,真的会感慨时光无情。“有时候,我们问:母亲也走了以后,你我还会这样相聚吗?我们会不会,像风中转蓬一样,各自滚向渺茫,相忘于人生的荒漠?”在那帧照片底下,龙应台写着这样一行字,人生的体悟有时候就是这样携带着体温,从历史中走来。
也许正是一些最真挚的细节让人为之动容。个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感情,是最刻骨铭心的痛?所以在中国台湾、香港以及新加坡和美国,龙应台的《目送》才会被广泛传播,有的人邮箱里甚至收到过十遍这篇文章。读这样的文章,有时候会有一点点错觉,龙应台怎么会这么文艺?
确实,龙应台是多面的,另一面,她参与政治、以言辞犀利著称。她自己说:“并不是说先是《野火集》那种激烈、尖锐的批判,后来才变成柔情派。对我来讲,情感跟理智一开始就是同时存在,到这本书,两条河流进入大海。”
当年她的《啊,上海男人!》在上海《文汇报》上刊登当天,《文汇报》编辑就接到了不少愤怒的上海男人的电话,自然是不同意龙应台对上海男人的看法了。无独有偶,龙应台的《还好我不是新加坡人》在新加坡的《联合早报》发表之后,一位当地作家说,一夜之间“龙应台变成新加坡的人民公敌”。就像《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的标题那样,龙应台似乎刻意在以一种大胆的方式挑起纷争,触动大家敏感的神经,在社会上点起了一把熊熊燃烧的野火。
龙应台也是一位游子——漂泊的她,狂浪的心。她写《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不是为那些伟人添砖加瓦,而是为了小人物树碑立传。确实,龙应台一直有着强烈鲜明的自觉意识,希望通过文化建设来启迪民智。一以贯之的,龙应台关注的是民间力量、自由、民主和知识分子的反省精神,不畏强权,说真话——不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生活上——让人感佩。
2009目送龙应台,她的背影,柔弱与刚强并存,共同构成一副实实在在的血肉之躯。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以《野火集》成名的龙应台2009年的两本新著实在是够抢眼,一经出版,就在两岸登上了各种排行榜,销量口碑双赢。如果说《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体现的是龙应台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善于进行思想批判的一面,那么由三联书店出版简体字版的《目送》就体现了她作为一位母亲的慈爱和女儿的感恩,悲欣交集。深邃。忧伤。美丽。
这样一个敢恨敢爱的女性,自《孩子你慢慢来》和《亲爱的安德烈》之后,似乎多了一些感性和柔情的成分。有人说她是学术摇滚明星,“横眉冷对千夫指”,做过台北市文化局局长,女强人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现在,她要对世人说,她也是一个敏感的普通人,有父母、孩子、朋友,有生老病死,有爱恨情仇,也会有失败和脆弱的时候。
《目送》的73篇随笔散文道尽了生死离别的感伤,父亲的逝世、母亲的年老体衰,儿子远渡重洋,她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目送一个个美丽的瞬间,稍纵即逝的瞬间,离开或者老去,心在隐隐地作痛。
读这样一本书,你会感觉自己打开了一只时间的抽屉,里面藏着龙应台家庭与生活的秘密往事。她说:“我很忙,真的,尽量不要请我演讲、座谈、写序或是什么推荐信。我真的很忙。”可是《目送》中的龙应台,分明是缓慢的,温情脉脉得都让人会觉得诧异。她是如何放下所有的愤怒、尖锐、忧国忧民的情绪,陪着伯伯去坐飞机,一路牵着他瘦弱的手,或者和《中国时报》创始人余纪忠先生喝一杯“最后的下午茶”?看着那张泛黄的老照片中,酷似龙应台的母亲推着老式自行车,真的会感慨时光无情。“有时候,我们问:母亲也走了以后,你我还会这样相聚吗?我们会不会,像风中转蓬一样,各自滚向渺茫,相忘于人生的荒漠?”在那帧照片底下,龙应台写着这样一行字,人生的体悟有时候就是这样携带着体温,从历史中走来。
也许正是一些最真挚的细节让人为之动容。个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感情,是最刻骨铭心的痛?所以在中国台湾、香港以及新加坡和美国,龙应台的《目送》才会被广泛传播,有的人邮箱里甚至收到过十遍这篇文章。读这样的文章,有时候会有一点点错觉,龙应台怎么会这么文艺?
确实,龙应台是多面的,另一面,她参与政治、以言辞犀利著称。她自己说:“并不是说先是《野火集》那种激烈、尖锐的批判,后来才变成柔情派。对我来讲,情感跟理智一开始就是同时存在,到这本书,两条河流进入大海。”
当年她的《啊,上海男人!》在上海《文汇报》上刊登当天,《文汇报》编辑就接到了不少愤怒的上海男人的电话,自然是不同意龙应台对上海男人的看法了。无独有偶,龙应台的《还好我不是新加坡人》在新加坡的《联合早报》发表之后,一位当地作家说,一夜之间“龙应台变成新加坡的人民公敌”。就像《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的标题那样,龙应台似乎刻意在以一种大胆的方式挑起纷争,触动大家敏感的神经,在社会上点起了一把熊熊燃烧的野火。
龙应台也是一位游子——漂泊的她,狂浪的心。她写《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不是为那些伟人添砖加瓦,而是为了小人物树碑立传。确实,龙应台一直有着强烈鲜明的自觉意识,希望通过文化建设来启迪民智。一以贯之的,龙应台关注的是民间力量、自由、民主和知识分子的反省精神,不畏强权,说真话——不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生活上——让人感佩。
2009目送龙应台,她的背影,柔弱与刚强并存,共同构成一副实实在在的血肉之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