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前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如何精巧设问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成为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的欢乐和享受是每个语文老师应该认真思考和努力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初中语文提问艺术质疑习惯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让学生学会质疑主动质疑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方法。目前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如何精巧设问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成为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的欢乐和享受是每个语文老师应该认真思考和努力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1 抓题眼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导入,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比其他部分更能安定学生情绪,诱发学生的感情。导课的形式多种多样,而理由导入最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我们可利用语文课程的有效资源,抓住课文题眼巧设理由。如《蝙蝠和雷达》一课,上课伊始,可让学生质疑提问:什么是雷达?蝙蝠和雷达好像是不相干的两种事物,怎么会连在一起?由于理由来源于学生,在学习文本时,他们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去解决这些自己心中的困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想象。
2 围绕教学精妙处质疑
课文中的矛盾点往往是作者有意安排的精妙之笔。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矛盾点质疑,可创设愤悱情境,从而训练思维,以统一认识,求得正确而深入的理解。例如,《孔已己》结尾处有这么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已己的确死了。”很显然,句中的“大约”与“的确”是一组矛盾词语,准确理解这对矛盾词语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的重点。因此,可抓住这一对矛盾词语进行质疑——议疑——析疑——解疑:孔乙己既然是个可有可无的小人物,没有人关心他,谁能确切地知道他是死了,还是活着,只能说“大约”;孔乙己又是一个好喝懒做的人,只要有一口气,就是爬也要爬到咸亨酒店来喝上一口的,然而从初冬到年关,到第二年的端午,再到中秋,又到年关,始终没见孔乙己来,看来孔乙己并非“许是死了”,而是“的确死了”这是很合乎逻辑的。结尾处这看似矛盾的词语更加含蓄、深刻地表现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无疑这也加强了小说对吃人的封建制度控诉和鞭挞的力量。
3 比较质疑
比较质疑主要是在语文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通过比较方法来学会质疑,比如运用修辞比较、前后比较、人物比较及文章的主旨比较等方法来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例如在学习高尔基的《海燕》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近和理解海燕形象,可以让学生分别找出描写海燕和其他海鸟(如海鸥、海鸭、企鹅)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的行为表现,如海燕的“飞翔”“渴望”“飞舞”“呼唤”与海鸭等的“飞窜”“躲藏”“呻吟”等,通过比较,概括出海燕勇敢无畏和海鸭等恐惧胆怯的行为特点,从而让学生理解海燕象征着英勇乐观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形象。推而广之,引导学生将同样的比较方法应用于郑振铎《猫》的质疑和学习,这样几次下来,学生的质疑兴趣会大大提高。
4 在启发引导中释疑
有些问题,涉及到课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词句理解,如果我们能启发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去释疑,就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5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提出问题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而好奇心是创造的起点,老师要充分利用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一次,学校搞秋游活动,我们结合这件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问学生:“在秋游活动中,你们能否结合课堂上所教的作文知识,提出一些作文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提出问题:①应怎样描写出這色彩斑斓的秋景?②哪些应该详写,哪些应该略写?③应抓住景物的哪些特点?同学们面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十分感兴趣,探究欲望很强,因为问题来自自己,有亲切感,有生活情趣,有实际意义,同学们一下子被吸引到要解决的问题中来。
6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质疑释疑能力
不善于质疑的学生,学习态度往往是消极的,而善于释疑的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较强。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由单向传授知识,转向帮助学生去发现知识和发展能力,教师应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质疑探索能力入手。如我在教学冰心的《忆读书》一文,布置了以下几个问题给同学们合作讨论:如“作者认为什么书才是好书?”、“我们现在又该读什么书?”、“有一本好书,我们又该怎样读?”、“读了好书,对我们又有什么用?”问题布置下去之后,各组同学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一时间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学们讨论完毕后,经过检查提问,学生不但对课本的知识了解得很清楚,而且还提出了很多课外的问题,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经过长期这样的合作训练,学生的质疑释疑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实践证明,引导学生自己质疑,能有效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精彩的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诱导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教学利器。
【关键词】 初中语文提问艺术质疑习惯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让学生学会质疑主动质疑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方法。目前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如何精巧设问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成为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的欢乐和享受是每个语文老师应该认真思考和努力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1 抓题眼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导入,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比其他部分更能安定学生情绪,诱发学生的感情。导课的形式多种多样,而理由导入最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我们可利用语文课程的有效资源,抓住课文题眼巧设理由。如《蝙蝠和雷达》一课,上课伊始,可让学生质疑提问:什么是雷达?蝙蝠和雷达好像是不相干的两种事物,怎么会连在一起?由于理由来源于学生,在学习文本时,他们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去解决这些自己心中的困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想象。
2 围绕教学精妙处质疑
课文中的矛盾点往往是作者有意安排的精妙之笔。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矛盾点质疑,可创设愤悱情境,从而训练思维,以统一认识,求得正确而深入的理解。例如,《孔已己》结尾处有这么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已己的确死了。”很显然,句中的“大约”与“的确”是一组矛盾词语,准确理解这对矛盾词语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的重点。因此,可抓住这一对矛盾词语进行质疑——议疑——析疑——解疑:孔乙己既然是个可有可无的小人物,没有人关心他,谁能确切地知道他是死了,还是活着,只能说“大约”;孔乙己又是一个好喝懒做的人,只要有一口气,就是爬也要爬到咸亨酒店来喝上一口的,然而从初冬到年关,到第二年的端午,再到中秋,又到年关,始终没见孔乙己来,看来孔乙己并非“许是死了”,而是“的确死了”这是很合乎逻辑的。结尾处这看似矛盾的词语更加含蓄、深刻地表现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无疑这也加强了小说对吃人的封建制度控诉和鞭挞的力量。
3 比较质疑
比较质疑主要是在语文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通过比较方法来学会质疑,比如运用修辞比较、前后比较、人物比较及文章的主旨比较等方法来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例如在学习高尔基的《海燕》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近和理解海燕形象,可以让学生分别找出描写海燕和其他海鸟(如海鸥、海鸭、企鹅)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的行为表现,如海燕的“飞翔”“渴望”“飞舞”“呼唤”与海鸭等的“飞窜”“躲藏”“呻吟”等,通过比较,概括出海燕勇敢无畏和海鸭等恐惧胆怯的行为特点,从而让学生理解海燕象征着英勇乐观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形象。推而广之,引导学生将同样的比较方法应用于郑振铎《猫》的质疑和学习,这样几次下来,学生的质疑兴趣会大大提高。
4 在启发引导中释疑
有些问题,涉及到课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词句理解,如果我们能启发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去释疑,就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5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提出问题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而好奇心是创造的起点,老师要充分利用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一次,学校搞秋游活动,我们结合这件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问学生:“在秋游活动中,你们能否结合课堂上所教的作文知识,提出一些作文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提出问题:①应怎样描写出這色彩斑斓的秋景?②哪些应该详写,哪些应该略写?③应抓住景物的哪些特点?同学们面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十分感兴趣,探究欲望很强,因为问题来自自己,有亲切感,有生活情趣,有实际意义,同学们一下子被吸引到要解决的问题中来。
6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质疑释疑能力
不善于质疑的学生,学习态度往往是消极的,而善于释疑的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较强。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由单向传授知识,转向帮助学生去发现知识和发展能力,教师应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质疑探索能力入手。如我在教学冰心的《忆读书》一文,布置了以下几个问题给同学们合作讨论:如“作者认为什么书才是好书?”、“我们现在又该读什么书?”、“有一本好书,我们又该怎样读?”、“读了好书,对我们又有什么用?”问题布置下去之后,各组同学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一时间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学们讨论完毕后,经过检查提问,学生不但对课本的知识了解得很清楚,而且还提出了很多课外的问题,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经过长期这样的合作训练,学生的质疑释疑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实践证明,引导学生自己质疑,能有效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精彩的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诱导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教学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