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理念和实践的创新之举,为了更好地凝聚共识,为中央建言献策,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和《当代世界》杂志社共同举办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暨“一带一路”推进思路研讨会,深入讨论了如何正确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体系及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三月的北京,姹紫嫣红,昆玉流碧。2016年3月22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和《当代世界》杂志社共同举办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暨“一带一路”推进思路研讨会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举行。会议共分为两个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和“一带一路”推进思路。专家学者进行了理论专场讨论;企业界代表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就中国企业“走出去”取得的成就、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论应什么样的时代需求而生?其发展过程、思想内涵及现实意义如何?这些都是本次会议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诞生的时代背景及思想内涵
当前,国际格局处于深刻变动之中,新旧问题、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威胁交织,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共同挑战。外交学院副院长王帆教授表示,世界各国目前面临的整体威胁远远大于局部威胁,要求人类寻求更大的联合。而西方发达国家奉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坚持赢者通吃的零和博弈,长久以来已成为冲突和战争的根源。在这种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萌芽已经产生。
习近平主席在联大70周年的讲话中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陈须隆研究员认为,从十八大明确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到习近平主席提出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区域命运共同体,再到习近平主席在联大70周年发表重要讲话,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逐渐发展成为内涵丰富、意义重大的理论体系。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赵可金教授认为,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是迄今为止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为系统和详尽的阐述。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发展动因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具有深厚的中西人文精神积淀,这也是它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根本原因。
首先,共同体概念源自于20世纪50年代欧洲一体化进程。王帆提出,欧共体成立之后,“共同体”就成为公认的区域经济合作联盟的代称。在此基础上,中国提出的命运共同体内涵更为丰富,指政治上互信、经济上互补、人文上互融的三位一体的联合。
其次,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体现了东方智慧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王帆谈到,东方智慧强调正确看待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强调平等相待,不强加于人。国际政治的本质就是对“自身”、“他者”(其他国家)及其自身和他者之间关系的思考。赵可金认为,在全球化时代,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也是在中华文明中追求天人合一、世界大同理想的产物。
第三,它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和谐世界”等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深化与发展。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向阳研究员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这两大对外战略思想的继承、发展及升华,落脚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战略思想体系中的“顶层设计”,也是其不断完善中的“国际秩序观”。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的挑战及解决路径
人类命运共同体尚处于“初级阶段”。陈向阳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前面临四大挑战:一是霸道强权的冷战思维依旧顽固。二是在全球层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是要塑造平等相待、合作共赢的国际秩序,直接面临美国在各领域的压制围堵。三是在地区层面,地区和平与安全堪忧,中国推进“周边命运共同体”备受掣肘。四是文化上自我中心的文明冲突与环境上人类的无限欲望对自然消耗巨大,使人类应对危机的“集体行动”知易行难。
针对上述困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学院副院长侯宇翔提出,在深入贯彻人类命运共同体合作共赢根本精神的同时要寻求几个突破,如地域的突破、历史的突破、思想的突破、交通观念的突破和包括政府间国际组织、区域间国际组织等在内的平台的突破。陈向阳提出,应以“十三五规划”为契机,以“一带一路”为引领,以“利益共同体”为纽带,稳步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一带一路”的推进思路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理论与实践、目标与路径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赵可金认为,“一带一路”是通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命运共同体”是一种合作共赢的观念,而2015年3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细分建设目标的方式将命运共同体扩展为利益、命运和责任三个共同体。由此,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确立了目标与路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三个共同体与“一带一路”的政策、设施、贸易、资金、民心这“五通”形成对应关系,其核心在于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打造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架构。
二、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挑战及应对
作为市场主体,企业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承载者和推进主体。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一带一路”的推进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中国中央企业已经成为其中名副其实的主力军。“一带一路”沿线覆盖人口超过40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蕴含着巨大的市场能量。与此同时,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地区冲突动荡加剧,企业的海外经营面临重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应邀出席研讨会的央企代表提出,西方标准在国际市场占有主导地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很多属于高风险国家,政治、经济、安全风险并存;部分所涉国家和地区对中国期望过高;国外竞争对手利用知识产权纠纷或社会制度、价值观的差异恶意抹黑中国;“一带一路”海外机构建设不足制约业务发展等。这些都是中国企业推进“一带一路”战略面临的实实在在的挑战和考验。
三、来自企业界代表的思考和建议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副总经理蔡传胜提出,应加快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提高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水平。中国中车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家骏表示,希望政府简化和加快境外并购项目审批程序,为企业大大降低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国家开发银行代表张一谈到,切实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将会积极推动人民币在这些国家的使用,并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中国铁建集团廖军提出,希望政府能够健全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的对外投资合作行为,并明确政府之间的职责职能,避免因机制问题引发企业之间恶性竞争。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观福提出,希望政府鼓励企业利用香港、伦敦等离岸金融市场,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进行金融产品创新、降低融资成本,为企业更快走出去奠定良好基础。
与会企业界代表认为,要想在“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克服困难,发挥优势,需在以下12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做好属地化和本地化,切实履行好企业在当地的社会责任,为企业在沿线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二是坚持合法依规经营,最大限度避免知识产权、当地法律体系和商业惯例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带来的风险。三是希望政府能够尽可能提供政治、建设投资的支持力度,利用政府间的影响力,为企业化解行业壁垒,增加贸易机会。四是希望像中联部、外交部等对外机构能够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及时为企业提供相关信息,降低企业所在国家由于政权更迭带来的风险。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到“一带一路”,从理论的提出到实践的推进,有目标有路径,理想并非遥不可及。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一带一路”的建设目标,也是事关中国国家前途和道路的重大战略选择。从政府、学界、企业界热切的交流互动中可以看到,“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凝聚起各行各业的极大智慧与巨大精力,也凝聚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愿景。
(责任编辑:苏童)
三月的北京,姹紫嫣红,昆玉流碧。2016年3月22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和《当代世界》杂志社共同举办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暨“一带一路”推进思路研讨会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举行。会议共分为两个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和“一带一路”推进思路。专家学者进行了理论专场讨论;企业界代表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就中国企业“走出去”取得的成就、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论应什么样的时代需求而生?其发展过程、思想内涵及现实意义如何?这些都是本次会议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诞生的时代背景及思想内涵
当前,国际格局处于深刻变动之中,新旧问题、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威胁交织,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共同挑战。外交学院副院长王帆教授表示,世界各国目前面临的整体威胁远远大于局部威胁,要求人类寻求更大的联合。而西方发达国家奉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坚持赢者通吃的零和博弈,长久以来已成为冲突和战争的根源。在这种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萌芽已经产生。
习近平主席在联大70周年的讲话中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陈须隆研究员认为,从十八大明确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到习近平主席提出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区域命运共同体,再到习近平主席在联大70周年发表重要讲话,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逐渐发展成为内涵丰富、意义重大的理论体系。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赵可金教授认为,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是迄今为止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为系统和详尽的阐述。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发展动因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具有深厚的中西人文精神积淀,这也是它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根本原因。
首先,共同体概念源自于20世纪50年代欧洲一体化进程。王帆提出,欧共体成立之后,“共同体”就成为公认的区域经济合作联盟的代称。在此基础上,中国提出的命运共同体内涵更为丰富,指政治上互信、经济上互补、人文上互融的三位一体的联合。
其次,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体现了东方智慧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王帆谈到,东方智慧强调正确看待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强调平等相待,不强加于人。国际政治的本质就是对“自身”、“他者”(其他国家)及其自身和他者之间关系的思考。赵可金认为,在全球化时代,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也是在中华文明中追求天人合一、世界大同理想的产物。
第三,它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和谐世界”等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深化与发展。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向阳研究员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这两大对外战略思想的继承、发展及升华,落脚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战略思想体系中的“顶层设计”,也是其不断完善中的“国际秩序观”。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的挑战及解决路径
人类命运共同体尚处于“初级阶段”。陈向阳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前面临四大挑战:一是霸道强权的冷战思维依旧顽固。二是在全球层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是要塑造平等相待、合作共赢的国际秩序,直接面临美国在各领域的压制围堵。三是在地区层面,地区和平与安全堪忧,中国推进“周边命运共同体”备受掣肘。四是文化上自我中心的文明冲突与环境上人类的无限欲望对自然消耗巨大,使人类应对危机的“集体行动”知易行难。
针对上述困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学院副院长侯宇翔提出,在深入贯彻人类命运共同体合作共赢根本精神的同时要寻求几个突破,如地域的突破、历史的突破、思想的突破、交通观念的突破和包括政府间国际组织、区域间国际组织等在内的平台的突破。陈向阳提出,应以“十三五规划”为契机,以“一带一路”为引领,以“利益共同体”为纽带,稳步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一带一路”的推进思路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理论与实践、目标与路径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赵可金认为,“一带一路”是通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命运共同体”是一种合作共赢的观念,而2015年3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细分建设目标的方式将命运共同体扩展为利益、命运和责任三个共同体。由此,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确立了目标与路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三个共同体与“一带一路”的政策、设施、贸易、资金、民心这“五通”形成对应关系,其核心在于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打造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架构。
二、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挑战及应对
作为市场主体,企业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承载者和推进主体。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一带一路”的推进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中国中央企业已经成为其中名副其实的主力军。“一带一路”沿线覆盖人口超过40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蕴含着巨大的市场能量。与此同时,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地区冲突动荡加剧,企业的海外经营面临重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应邀出席研讨会的央企代表提出,西方标准在国际市场占有主导地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很多属于高风险国家,政治、经济、安全风险并存;部分所涉国家和地区对中国期望过高;国外竞争对手利用知识产权纠纷或社会制度、价值观的差异恶意抹黑中国;“一带一路”海外机构建设不足制约业务发展等。这些都是中国企业推进“一带一路”战略面临的实实在在的挑战和考验。
三、来自企业界代表的思考和建议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副总经理蔡传胜提出,应加快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提高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水平。中国中车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家骏表示,希望政府简化和加快境外并购项目审批程序,为企业大大降低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国家开发银行代表张一谈到,切实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将会积极推动人民币在这些国家的使用,并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中国铁建集团廖军提出,希望政府能够健全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的对外投资合作行为,并明确政府之间的职责职能,避免因机制问题引发企业之间恶性竞争。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观福提出,希望政府鼓励企业利用香港、伦敦等离岸金融市场,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进行金融产品创新、降低融资成本,为企业更快走出去奠定良好基础。
与会企业界代表认为,要想在“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克服困难,发挥优势,需在以下12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做好属地化和本地化,切实履行好企业在当地的社会责任,为企业在沿线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二是坚持合法依规经营,最大限度避免知识产权、当地法律体系和商业惯例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带来的风险。三是希望政府能够尽可能提供政治、建设投资的支持力度,利用政府间的影响力,为企业化解行业壁垒,增加贸易机会。四是希望像中联部、外交部等对外机构能够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及时为企业提供相关信息,降低企业所在国家由于政权更迭带来的风险。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到“一带一路”,从理论的提出到实践的推进,有目标有路径,理想并非遥不可及。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一带一路”的建设目标,也是事关中国国家前途和道路的重大战略选择。从政府、学界、企业界热切的交流互动中可以看到,“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凝聚起各行各业的极大智慧与巨大精力,也凝聚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愿景。
(责任编辑:苏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