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旅游英语专业主要为餐饮旅游业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基本的英语交际技能,又要具备扎实的餐饮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基础知识,两者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学生旅游英语实践能力的关键。文章提出从教学大纲,课堂模式,实践能力,教师素质等方面的改革对英语专业旅游英语教学做一个初步探讨。
【关键词】旅游英语;课堂教学;实践能力;教书素质
一、概述现阶段旅游英语的现状
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大力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力举措。高职人才必须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以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体现为:以市场为导向,构建“语言能力+商务知识/旅游知识+计算机等其他综合技能”的应用性复合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市场导向性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这是由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的。高技能人才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毕业生具有“双证书”甚至“多证书”。从2006年起,我院全面实行“双证书”制度,我系全面贯彻学院精神,要求学生毕业时既要取得学历证书,又要取得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我们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语言实用知识为主线,以操作技能为本位的基本原则努力形成“语言能力+商务知识+计算机等其他综合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把职业资格鉴定与培训纳入教学计划,科学设置和优化课程体系,以实验实训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把实践性教学和职业技能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我们的社会需求调研,我们明确了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理念——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从而进一步明确了旅游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英语语言的基本功和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同时掌握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悉国际旅游业的政策法规、具备较强的旅游英语方面的业务能力,熟悉英文导游业务,能够从事涉外旅游的接待、服务、导游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旅游英语教学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严重问题:
我系商务旅游英语专业自2009年开设以来,一直把市场需求作为定位培养目标的标准,努力培养面向旅行社及酒店、宾馆等企业一线的操作层和管理层,培养英语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广,适应性强,具有扎实的导游与旅行社管理专业基础知识和业务能力的英语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但是这种培养目标却不能恰当地体现在该专业的实践环节的设置上。
1.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与专业实践脱节
通过调查发现,我系商务旅游英语专业各门课程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依然传承了旧的教学模式,没能体现出高职教学的特色。旅游英语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旅游和英语两方面的专业技能。首先英语课堂上对听、说、读、写的操练是打下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所必需的环节,而教师沿袭重语法、轻听说的教学模式是无法达到语言实践教学效果的。其次在旅游专业知识的培训方面,教师在教学形式上不能把理论知识融合到情景教学中去,不能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课堂教学的因循守旧极大束缚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教师实践知识不能完全满足商务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需求
我系商务旅游英语专业开设实践较短,相当一部分专业教师都是被以“赶鸭子上架”的形式,去接触对自己相对陌生的领域。有一部分教师是对此专业感兴趣,有一部分教师是有相关的资质但缺乏经验,只有极少一部分教师是资质与经验兼有。这样的师资对毕业后以从事这方面的学生来说是远远不能满足的。
3.实践教学基地不能完全满足旅游英语专业的实践需求
我系商务旅游英语专业开设实践较短,院系领导仍在跟相关单位进行磋商,是进行长期的合作关系,并将其作为实习基地。由于行业特点的限制,旅行社或旅游管理部门不可能大规模、相对集中地接纳学生进行专业实习或顶岗实习,不能满足所有毕业生顶岗锻炼的需求,这主要是由于实践教学基地还没能和学校形成一种互利互助的有效合作模式。
三、如何针对性的做出改革或调整
1.教学模式的改革
应注重学练并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对职业、岗位进行系统分析,确定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此来设计、开发课程,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学练并重;倡导自主学习,坚持主辅教材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运用结合。实用为主,够用为度。根据支撑岗位核心能力的知识、技能课程的需要,精选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不苛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摆脱本科压缩型课程体系,突出专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兼顾“专升本”选修课程。
一方面,要求教师教学语言“诙谐幽默”,让学生寓教于乐。想象一下,面对一位表情严肃,教学内容严肃的老师,可能大多数人也很难维持高度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求老师以多种“娱乐和游戏”的方式不断让学生以新鲜的形式接受原本枯燥的内容。并且,教学中人人都可以是“主角”。“团队化”教学方式是旅游专业英语教学的基础,是学生练习专业英语听说能力的主要方式。首先,“团队”本身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两人的拍挡更有利于训练旅游英语中的对话场景,而大组形式则适合训练团队协作完成比较复杂、涉及知识点较多的问题,如热点问题探讨、专业场景模拟等。
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双证书”、“多证书”制度,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必然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高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这是搞好“双证书”教育的基础和保证。几年来,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进行实践,使他们成为既精通理论知识,又熟悉技能操作的双面手。同时,还从相关企业、事业单位聘请部分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以充实师资队伍。现已基本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成为实施“双证书”制度有力的支撑。
3.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我系商务旅游英语专业开设实践较短,院系领导仍应继续跟相关单位进行磋商,进行长期的合作关系,并将其作为实习基地。并且可以与经管学院联系一同进行实习。
四、结语
随着旅游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教学方式将不断产生,最终推动整个教学的改革进程,培养出旅游业市场需要的人才,使旅游专业英语不再成为旅游专业毕业生寻找更高起点的“门槛”,而成为实现自身价值的“敲门砖”。
参考文献
[1]杨群.构建高职旅游英语人才培养模式[N].中国旅游报,2006-2-24.
[2]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3]吴婷婷,董显辉.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实践性教学探析[J].世界教育信息,2008(8).
[4]陈荣,陈耀,李悦铮等.中国旅游发展笔谈——“十二五”规划与旅游发展(三)[J].旅游学刊,2010,3.
【关键词】旅游英语;课堂教学;实践能力;教书素质
一、概述现阶段旅游英语的现状
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大力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力举措。高职人才必须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以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体现为:以市场为导向,构建“语言能力+商务知识/旅游知识+计算机等其他综合技能”的应用性复合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市场导向性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这是由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的。高技能人才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毕业生具有“双证书”甚至“多证书”。从2006年起,我院全面实行“双证书”制度,我系全面贯彻学院精神,要求学生毕业时既要取得学历证书,又要取得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我们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语言实用知识为主线,以操作技能为本位的基本原则努力形成“语言能力+商务知识+计算机等其他综合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把职业资格鉴定与培训纳入教学计划,科学设置和优化课程体系,以实验实训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把实践性教学和职业技能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我们的社会需求调研,我们明确了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理念——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从而进一步明确了旅游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英语语言的基本功和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同时掌握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悉国际旅游业的政策法规、具备较强的旅游英语方面的业务能力,熟悉英文导游业务,能够从事涉外旅游的接待、服务、导游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旅游英语教学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严重问题:
我系商务旅游英语专业自2009年开设以来,一直把市场需求作为定位培养目标的标准,努力培养面向旅行社及酒店、宾馆等企业一线的操作层和管理层,培养英语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广,适应性强,具有扎实的导游与旅行社管理专业基础知识和业务能力的英语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但是这种培养目标却不能恰当地体现在该专业的实践环节的设置上。
1.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与专业实践脱节
通过调查发现,我系商务旅游英语专业各门课程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依然传承了旧的教学模式,没能体现出高职教学的特色。旅游英语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旅游和英语两方面的专业技能。首先英语课堂上对听、说、读、写的操练是打下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所必需的环节,而教师沿袭重语法、轻听说的教学模式是无法达到语言实践教学效果的。其次在旅游专业知识的培训方面,教师在教学形式上不能把理论知识融合到情景教学中去,不能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课堂教学的因循守旧极大束缚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教师实践知识不能完全满足商务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需求
我系商务旅游英语专业开设实践较短,相当一部分专业教师都是被以“赶鸭子上架”的形式,去接触对自己相对陌生的领域。有一部分教师是对此专业感兴趣,有一部分教师是有相关的资质但缺乏经验,只有极少一部分教师是资质与经验兼有。这样的师资对毕业后以从事这方面的学生来说是远远不能满足的。
3.实践教学基地不能完全满足旅游英语专业的实践需求
我系商务旅游英语专业开设实践较短,院系领导仍在跟相关单位进行磋商,是进行长期的合作关系,并将其作为实习基地。由于行业特点的限制,旅行社或旅游管理部门不可能大规模、相对集中地接纳学生进行专业实习或顶岗实习,不能满足所有毕业生顶岗锻炼的需求,这主要是由于实践教学基地还没能和学校形成一种互利互助的有效合作模式。
三、如何针对性的做出改革或调整
1.教学模式的改革
应注重学练并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对职业、岗位进行系统分析,确定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此来设计、开发课程,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学练并重;倡导自主学习,坚持主辅教材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运用结合。实用为主,够用为度。根据支撑岗位核心能力的知识、技能课程的需要,精选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不苛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摆脱本科压缩型课程体系,突出专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兼顾“专升本”选修课程。
一方面,要求教师教学语言“诙谐幽默”,让学生寓教于乐。想象一下,面对一位表情严肃,教学内容严肃的老师,可能大多数人也很难维持高度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求老师以多种“娱乐和游戏”的方式不断让学生以新鲜的形式接受原本枯燥的内容。并且,教学中人人都可以是“主角”。“团队化”教学方式是旅游专业英语教学的基础,是学生练习专业英语听说能力的主要方式。首先,“团队”本身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两人的拍挡更有利于训练旅游英语中的对话场景,而大组形式则适合训练团队协作完成比较复杂、涉及知识点较多的问题,如热点问题探讨、专业场景模拟等。
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双证书”、“多证书”制度,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必然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高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这是搞好“双证书”教育的基础和保证。几年来,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进行实践,使他们成为既精通理论知识,又熟悉技能操作的双面手。同时,还从相关企业、事业单位聘请部分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以充实师资队伍。现已基本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成为实施“双证书”制度有力的支撑。
3.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我系商务旅游英语专业开设实践较短,院系领导仍应继续跟相关单位进行磋商,进行长期的合作关系,并将其作为实习基地。并且可以与经管学院联系一同进行实习。
四、结语
随着旅游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教学方式将不断产生,最终推动整个教学的改革进程,培养出旅游业市场需要的人才,使旅游专业英语不再成为旅游专业毕业生寻找更高起点的“门槛”,而成为实现自身价值的“敲门砖”。
参考文献
[1]杨群.构建高职旅游英语人才培养模式[N].中国旅游报,2006-2-24.
[2]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3]吴婷婷,董显辉.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实践性教学探析[J].世界教育信息,2008(8).
[4]陈荣,陈耀,李悦铮等.中国旅游发展笔谈——“十二五”规划与旅游发展(三)[J].旅游学刊,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