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中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在开展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存在一定的困惑,就是如何破解教学效率低下的难题,提升中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寻求有效的教学创新策略,不断完善自身教学能力,发展并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成为每个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思维;本质;发展策略
引言
中学语文教学思维是潜存于语文教师心理结构、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全过程的思维样式。它是有效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元素,是透射语文教学本质、揭示语文文本底色、培养学生思维品性、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的基点。新课程重视对中学语文教学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倡导教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充分运用各种思维理论进行教学,发展和升华其语文教学思维水准,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核心素养和语文能力。
1中学语文教学思维的本质与发展意义
1.1本质
教学思维不是教学策略,亦不等同于教学思想。教学思维是建立在教学策略的基础之上的,它是我们在教学中追求的一种更加符合教学规律、认知规律的思维方式。中学语文教学思维,即指中学语文教与学的思维模式,其教学思维的形式、结构、规律及思维的认知加工方式具体地用来指导学习和研究中学语文学科领域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等所涉及的思维问题,通过教学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思维品质得到提升。
1.2意义
语文教学既是语言教学,又是思维教学。语文教学思维的本质,应充分体现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与培养之上,应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宗旨。中学语文文本具有极强的教育资源,它的内涵丰富多彩,每篇课文所涉及的教学思维及学生能力训练点也是多方面的。语文教学应立足于识记、理解、应用、创新,其考查所涉及的能力层级是识记与理解、分析与综合、鉴赏与评价、表达与运用和探究。所有这些,没有哪一项能离开教学思维的参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活动均是思维的表达与应用活动。
2发展与提升中学语文教学思维的有效策略
2.1教师要树立形象思维的教学理念
所谓形象思维,是指思维主体结合自己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因素,在感受研究对象的形象信息基础上,借助对研究对象相关的形象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想象、联想等认知加工方式,对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进行审美判断或科学判断的思维。形象思维的细胞是“形象”,但这个形象已经不是具体事物的形象,它是从具体事物中抽取出来的典型形象。语文教学中,教师无论是进行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授课时都离不开运用“形象思维”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树立形象思维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感受和描写形象的能力、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及审美情感。
2.2教师要拥有抽象思维的教学视野
所谓抽象思维,就是凭借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认识事物的本质特性和内在联系,这种思维就是抽象思维。思维的支柱。概念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所以运用概念进行判断,通过判断进行推理的抽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首先,教师要善于使用概念的教学思维形式进行教学。
2.3教师要具备逻辑思维的教学素养
掀开人类思维史的一页,不难发现,人们要对事物进行科学的思维和论证,必须正确是地运用逻辑形式进行思维。《高中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第五项指出:“发展逻辑思维。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并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阐述自己的发现;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判别语言运用的正误,准确、生动、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认识;运用批评性思维审视语言文字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这里所说的逻辑规则就是逻辑规律。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从本质上讲是一回事,逻辑规则是思维的内核,语言则是思维的外壳。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恰当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教学,就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能力。
2.4教师要善用辩证思维的教学方法
所谓辩证思维,就是“将辩证法特别是唯物辩证法运用于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的一种总体性的思维方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辩证思维的指导思想就是辩证法特别是唯物辩证法。但作为思维的形态,辩证思维又属于抽象思维范畴,辩证思维是抽象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的对立统一反映。它要求透过事物现象揭示其本质,用发展而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并注意矛盾的两面性。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用辩证思维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例如有学生认为:李白《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完全是为了反映诗人的清高与傲慢。因为李白在诗的前几句写朋友对他的设宴饯行的情景,极力描写和歌咏他的天才形象,并以之暗示自己的远大抱负和崇高理想,其目的在于表达自己居高临下而超凡脱俗的豪情壮志。诚然,诗中对诗人形象的描绘与刻画,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者对自己理想和志向的不懈追求。诗人志存高远、憧憬美好,对未来充满无限希望,境界极高。但因此就把诗人李白看成是清高与傲慢、居高臨下而不与人和之者,显然是极端片面的看问题。事实上,综观全文意旨,作者描写了自己相信总有一天,要乘着长风冲破万里浪花,高高地悬挂云帆,勇往直前地遨游在沧海之中!理想远大而境界宏阔,意在表达诗人对崇高理想的追求。诗人盼望实现自己理想的那一刻会到来的,一定要大展宏图。联系李白所处的时代困境,一“破”一“挂”二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痛苦和信心之情。诗人仕途坎坷而屡遭艰难,不愿同流合污而又胸怀宏大抱负的形象栩栩如生而跃然纸上。
2.5教师要弘扬创新思维的教学精神
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弘扬创新思维的教学精神,善用创新思维的教学理念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创新教学氛围,反对非科学化的教学预设,不能搞无原则的标新立异式的教学模式,要立足于从发散思维到聚合思维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散思维是瞄准一个目标,沿着不同路径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的思维模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关于文学文本鉴赏中的个性化解读或多元解读等,都是发散思维的具体运用。教师可运用发散的教学思维就一个问题做多角度、多层面、多方向的教学思考,在众多的角度、层面、方向中,勇于寻求创新元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而聚合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诸多信息汇总起来,通过综合、比较、分析、鉴别,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或最佳的方案来的思维方式。聚合思维总是在发散思维基础上进行的,无发散就无聚合。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弘扬创新思维的教学精神,诱引学生从发散到聚合正确解读文本,科学训练写作,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语文核心素养更上一层楼。
结语
中学语文教学思维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和“至高境界”我们在洞彻其本质与发展意义之基础上,紧密联系新课程、新课标对中学语文教学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的基本要求,鼓励教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善于灵活运用各种思维理论进行教学,其语文教学思维能力及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就能得到不断发展与升华。
参考文献:
[1] 杨昌盛.浅谈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J]教育教学论坛,2017-02-0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思维;本质;发展策略
引言
中学语文教学思维是潜存于语文教师心理结构、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全过程的思维样式。它是有效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元素,是透射语文教学本质、揭示语文文本底色、培养学生思维品性、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的基点。新课程重视对中学语文教学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倡导教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充分运用各种思维理论进行教学,发展和升华其语文教学思维水准,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核心素养和语文能力。
1中学语文教学思维的本质与发展意义
1.1本质
教学思维不是教学策略,亦不等同于教学思想。教学思维是建立在教学策略的基础之上的,它是我们在教学中追求的一种更加符合教学规律、认知规律的思维方式。中学语文教学思维,即指中学语文教与学的思维模式,其教学思维的形式、结构、规律及思维的认知加工方式具体地用来指导学习和研究中学语文学科领域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等所涉及的思维问题,通过教学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思维品质得到提升。
1.2意义
语文教学既是语言教学,又是思维教学。语文教学思维的本质,应充分体现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与培养之上,应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宗旨。中学语文文本具有极强的教育资源,它的内涵丰富多彩,每篇课文所涉及的教学思维及学生能力训练点也是多方面的。语文教学应立足于识记、理解、应用、创新,其考查所涉及的能力层级是识记与理解、分析与综合、鉴赏与评价、表达与运用和探究。所有这些,没有哪一项能离开教学思维的参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活动均是思维的表达与应用活动。
2发展与提升中学语文教学思维的有效策略
2.1教师要树立形象思维的教学理念
所谓形象思维,是指思维主体结合自己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因素,在感受研究对象的形象信息基础上,借助对研究对象相关的形象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想象、联想等认知加工方式,对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进行审美判断或科学判断的思维。形象思维的细胞是“形象”,但这个形象已经不是具体事物的形象,它是从具体事物中抽取出来的典型形象。语文教学中,教师无论是进行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授课时都离不开运用“形象思维”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树立形象思维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感受和描写形象的能力、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及审美情感。
2.2教师要拥有抽象思维的教学视野
所谓抽象思维,就是凭借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认识事物的本质特性和内在联系,这种思维就是抽象思维。思维的支柱。概念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所以运用概念进行判断,通过判断进行推理的抽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首先,教师要善于使用概念的教学思维形式进行教学。
2.3教师要具备逻辑思维的教学素养
掀开人类思维史的一页,不难发现,人们要对事物进行科学的思维和论证,必须正确是地运用逻辑形式进行思维。《高中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第五项指出:“发展逻辑思维。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并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阐述自己的发现;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判别语言运用的正误,准确、生动、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认识;运用批评性思维审视语言文字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这里所说的逻辑规则就是逻辑规律。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从本质上讲是一回事,逻辑规则是思维的内核,语言则是思维的外壳。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恰当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教学,就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能力。
2.4教师要善用辩证思维的教学方法
所谓辩证思维,就是“将辩证法特别是唯物辩证法运用于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的一种总体性的思维方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辩证思维的指导思想就是辩证法特别是唯物辩证法。但作为思维的形态,辩证思维又属于抽象思维范畴,辩证思维是抽象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的对立统一反映。它要求透过事物现象揭示其本质,用发展而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并注意矛盾的两面性。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用辩证思维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例如有学生认为:李白《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完全是为了反映诗人的清高与傲慢。因为李白在诗的前几句写朋友对他的设宴饯行的情景,极力描写和歌咏他的天才形象,并以之暗示自己的远大抱负和崇高理想,其目的在于表达自己居高临下而超凡脱俗的豪情壮志。诚然,诗中对诗人形象的描绘与刻画,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者对自己理想和志向的不懈追求。诗人志存高远、憧憬美好,对未来充满无限希望,境界极高。但因此就把诗人李白看成是清高与傲慢、居高臨下而不与人和之者,显然是极端片面的看问题。事实上,综观全文意旨,作者描写了自己相信总有一天,要乘着长风冲破万里浪花,高高地悬挂云帆,勇往直前地遨游在沧海之中!理想远大而境界宏阔,意在表达诗人对崇高理想的追求。诗人盼望实现自己理想的那一刻会到来的,一定要大展宏图。联系李白所处的时代困境,一“破”一“挂”二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痛苦和信心之情。诗人仕途坎坷而屡遭艰难,不愿同流合污而又胸怀宏大抱负的形象栩栩如生而跃然纸上。
2.5教师要弘扬创新思维的教学精神
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弘扬创新思维的教学精神,善用创新思维的教学理念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创新教学氛围,反对非科学化的教学预设,不能搞无原则的标新立异式的教学模式,要立足于从发散思维到聚合思维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散思维是瞄准一个目标,沿着不同路径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的思维模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关于文学文本鉴赏中的个性化解读或多元解读等,都是发散思维的具体运用。教师可运用发散的教学思维就一个问题做多角度、多层面、多方向的教学思考,在众多的角度、层面、方向中,勇于寻求创新元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而聚合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诸多信息汇总起来,通过综合、比较、分析、鉴别,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或最佳的方案来的思维方式。聚合思维总是在发散思维基础上进行的,无发散就无聚合。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弘扬创新思维的教学精神,诱引学生从发散到聚合正确解读文本,科学训练写作,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语文核心素养更上一层楼。
结语
中学语文教学思维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和“至高境界”我们在洞彻其本质与发展意义之基础上,紧密联系新课程、新课标对中学语文教学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的基本要求,鼓励教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善于灵活运用各种思维理论进行教学,其语文教学思维能力及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就能得到不断发展与升华。
参考文献:
[1] 杨昌盛.浅谈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J]教育教学论坛,2017-02-0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