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学术声誉研究:一种探索性激励机制设计

来源 :中国高教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j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声誉作为学术共同体对教师的认可和评价,是其力争的生命线.但在激烈的学术竞争锦标赛下,层出不穷的学术不端、越轨行为损耗着学者乃至整个学术圈的声誉.基于声誉激励理论,通过对当前高校教师的学术声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尝试构建一种基于“信号-资本-心理”的探索性激励机制框架设计,希冀为我国高校教师声誉激励问题提出新的思路.基于此,进一步提出释放更多“声誉”信号重建高校教师学术声誉激励;破除学术锦标赛的窠臼,建立良性学术声誉生态圈;多维度的资本投入,制定合理的教师薪酬体系等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扶贫题材电视剧《山海情》近一段时间来引发各方关注,可以从三个角度解读这部剧在当代社会文化史中的位置:一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乡村书写的脉络看,这部剧延续了路遥式的发
减贫主题电视剧在外内组合上呈现出以外导内、外力内化、内外合力、由外返内和内部帮扶等模式,表明发现、发掘和涵养贫困区民众的地缘内生力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上述外内组
创业思维是沟通创业教育与学生创业行为发生的重要环节.大学创业思维培养既是提升个人创业成功的内在基础,也是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改革是当前基础教育的热点和难点.正确认识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改革的意义和价值,冷静研判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改革面临的挑战,精准把握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改革的十
中央《意见》和教育部发布的《指导纲要》在高校推进一年来,育人成绩令人瞩目,但也存在显而易见的问题,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rn一是劳动教育“非教育化”倾向.劳动教育
期刊
为推动科技事业与人文事业融合及高质量发展,探讨科技变革时代人文社会科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文艺与文化批评研究中心、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四川网络文学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九届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前沿论坛——科技变革与人文创新理论研讨会"近日在西南科技大学召开.教育部社科中心主任、《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辑王炳林,教育部社科中心副主任、《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副总编辑杨海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所长丁国旗,西南科技大学副校长陈朝先,西南科技大学
当前在高校推进劳动教育当中,存在诸多问题与矛盾亟待解决,其中劳动教育课程化实施是面临的核心问题.高校推动劳动教育,要明确主要依托课程,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要思考如何
期刊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一个既具地理意义,又有社会意义的区域概念,其如何治理是值得关注的新论题.高等教育集群发展是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一个重要战略选择,在发展路向上,既有
杨辉(以下简称杨):从201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太白文艺出版社联合出版《西京故事》,到2018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主角》.短短的这几年时间,陈彦老师的长篇小说就获得中国当代文学
期刊
高考是一种特殊的以升学为目的对学生进行甄别的教育评价;被强加了评价中学教育质量的功能,高中会考的诞生旨在取代高考的这一功能.对新中国成立70年高校招生作为评价选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