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积极心理学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起于西方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区别于传统主流心理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帮助“普通人”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如何更大的发挥自己潜能,而非传统心理学所侧重的解决“患者”心理问题的“病理心理学”、“消极心理学”。小学生的道德形成模式有其独有的特点,其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动机的发展等都需要给予特别关注,才能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将对小学生道德学习内驱力的激发策略进行针对性的探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道德学习;内驱力;策略
引言
上世纪末,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给心理学研究领域带来了一场巨大的风暴,人们开始改变传统心理学中将病态、消极问题作为研究重点的看法,转而开始研究积极因素对于构建良好人际关系,形成健康心理的作用。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的潜能、美德作为出发点,对人的心理活动进行剖析、解读,并利用这些美好的、积极的方面来帮助个人以及整个社会获得良好的生活。
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采取更加包容的态度,它采用实证为主的研究方法,同时又不排斥非实证方法的采用。积极心理学几乎继承了传统心理学中所有的实证研究方法,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属于自己的CSV标准。同时,人本主义现象学的方法也被采用,在研究人的积极进展时采用了大量演绎推理法,甚至文化解释学方法对个体发展历程进行论述。
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既是我国国情和现代化教育的要求,也应成为学校培育人才的指向标。教育从娃娃抓起,小学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起点阶段,对于素质教育实施的成败具有极大的影响。小学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对小学生形成正确道德认知的教育。本文将对如何激发小学生道德学习的内部驱动力进行论述。
1、小学生道德学习特殊性
《学记》指出,“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小学生道德教育勿论“救其失”,更需“知其心”。小学生由其年龄及阅历所限,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尚不健全,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学生学会学习之前,应当首先教会学生做人。道德品质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它是社会的行为道德规范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在个人的行为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符合社会要求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
同时,限于小学生年龄及阅历,其道德学习具有特殊性。小学生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以及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认识不足,在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没有成熟的根据来支撑;当他们面临需要克服那些并不吸引他们的道德目的,但是却富有吸引力的动机、需要和愿望的心理时准备不足。加之小学生学习处在一个模仿能力很强的阶段,容易受到不良影响,使得教育成为难点。从以上小学生道德学习特殊性可以看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动机是教育工作者在进行道德教育时的出发点与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2、小学生道德学习内驱力
内驱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感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内驱力与需要基本上是同义词,经常可以替换使用。但严格的说,需要是主体的感受,而内驱力是作用于行为的一种动力,两者不是同一状态,但两者又密切相连,因为需要是产生驱力的基础,而驱力是需要寻求满足的条件。
根据以上理论,小学生道德学习内驱力是指小学生由于缺乏对于基本道德关系的认识从而产生的对于学习道德关系评价以及认知的需求,这种需求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得到满足,即获得足够的道德认知能力,这种理论通俗来讲就是需要满足论。本课题研究中,旨在通种多渠道、采用多元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这种内驱力,以最大程度地促使学生得到满足,从而达到道德品质提高的目的。
3、激发小学生道德学习内驱力策略
小学生的全部学习动机当中,广泛的社会动机占第一位,狭隘的个人动机占第二位,由学习本身引起的动机占第三位。同时依据积极心理学所提倡的方法,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激发其道德学习内驱力。
3.1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道德观
教育在小学生道德观的形成中占据主导地位,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引导学生学习积极、健康、正确的道德关系,向学生提供有关基本道德关系的读本、报纸、刊物以及电影视频等,以多元化的方式和方法激发其自主学习兴趣,同时向学生讲解相关内容,让学生在主动学习、快乐学习的过程中树立对于道德关系的正确认识与理解,丰富对于道德关系的认知,形成正确、积极的道德观。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感动中国》、《看见》等节目,观看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主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点,纠正有所偏差的想法,使学生获得正能量。
3.2 引导学生选择道德榜样
广泛的社会动机在小学生在道德学习动机中占据第一位,依据积极心理学提出的以积极方法激发人的潜能以及扬善的目的。由于小学生学习特点的特殊性以及其较强的模仿性,在对小学生道德教育中,应当给学生选择正面道德模范作为“扬善”的榜样,而避免以反面例子对学生进行“抑恶”的教育,防止学生受到不良典型的影响。
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选择自己的道德榜样,可以是周围的普通人,也可以是从其他渠道得知的人物或者事迹,并说出自己的理由,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进行引导,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所选择榜样的榜样力量。
3.3 满足学生道德学习需求
求知欲强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特点,教育工作者在此阶段进行教学时应当尊重学生的求知欲,对于学生提出的道德疑问应当给予耐心的讲解,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采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所遇到的道德疑惑。同时,教师对于提出问题的学生应当进行鼓励,激发学生对于道德学习的热情,并保持下去,还应该号召其他同学进行学习,形成积极学习道德知识的氛围。
4、结论
小学生道德学习有其特殊性,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激发小学生道德学习内驱力策略也相应具有其特殊性,教育工作者应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树立学生正确的道德观。
参考文献
[1]魏艳丽,吴荣先. 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J].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7, 85(05)
[2]郑兰. 积极心理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基于泰山小学的实践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2011
[3]曾庆璋. 积极心理学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J]. 心理辅导. 2010(15)
[4]周炎根,仲云香.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 理论与改革. 2010
[5]周围. 扬善与抑恶:积极心理学对当今中国道德教育的启示[J]. 德育天地. 2007(12)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道德学习;内驱力;策略
引言
上世纪末,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给心理学研究领域带来了一场巨大的风暴,人们开始改变传统心理学中将病态、消极问题作为研究重点的看法,转而开始研究积极因素对于构建良好人际关系,形成健康心理的作用。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的潜能、美德作为出发点,对人的心理活动进行剖析、解读,并利用这些美好的、积极的方面来帮助个人以及整个社会获得良好的生活。
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采取更加包容的态度,它采用实证为主的研究方法,同时又不排斥非实证方法的采用。积极心理学几乎继承了传统心理学中所有的实证研究方法,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属于自己的CSV标准。同时,人本主义现象学的方法也被采用,在研究人的积极进展时采用了大量演绎推理法,甚至文化解释学方法对个体发展历程进行论述。
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既是我国国情和现代化教育的要求,也应成为学校培育人才的指向标。教育从娃娃抓起,小学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起点阶段,对于素质教育实施的成败具有极大的影响。小学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对小学生形成正确道德认知的教育。本文将对如何激发小学生道德学习的内部驱动力进行论述。
1、小学生道德学习特殊性
《学记》指出,“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小学生道德教育勿论“救其失”,更需“知其心”。小学生由其年龄及阅历所限,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尚不健全,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学生学会学习之前,应当首先教会学生做人。道德品质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它是社会的行为道德规范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在个人的行为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符合社会要求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
同时,限于小学生年龄及阅历,其道德学习具有特殊性。小学生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以及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认识不足,在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没有成熟的根据来支撑;当他们面临需要克服那些并不吸引他们的道德目的,但是却富有吸引力的动机、需要和愿望的心理时准备不足。加之小学生学习处在一个模仿能力很强的阶段,容易受到不良影响,使得教育成为难点。从以上小学生道德学习特殊性可以看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动机是教育工作者在进行道德教育时的出发点与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2、小学生道德学习内驱力
内驱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感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内驱力与需要基本上是同义词,经常可以替换使用。但严格的说,需要是主体的感受,而内驱力是作用于行为的一种动力,两者不是同一状态,但两者又密切相连,因为需要是产生驱力的基础,而驱力是需要寻求满足的条件。
根据以上理论,小学生道德学习内驱力是指小学生由于缺乏对于基本道德关系的认识从而产生的对于学习道德关系评价以及认知的需求,这种需求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得到满足,即获得足够的道德认知能力,这种理论通俗来讲就是需要满足论。本课题研究中,旨在通种多渠道、采用多元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这种内驱力,以最大程度地促使学生得到满足,从而达到道德品质提高的目的。
3、激发小学生道德学习内驱力策略
小学生的全部学习动机当中,广泛的社会动机占第一位,狭隘的个人动机占第二位,由学习本身引起的动机占第三位。同时依据积极心理学所提倡的方法,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激发其道德学习内驱力。
3.1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道德观
教育在小学生道德观的形成中占据主导地位,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引导学生学习积极、健康、正确的道德关系,向学生提供有关基本道德关系的读本、报纸、刊物以及电影视频等,以多元化的方式和方法激发其自主学习兴趣,同时向学生讲解相关内容,让学生在主动学习、快乐学习的过程中树立对于道德关系的正确认识与理解,丰富对于道德关系的认知,形成正确、积极的道德观。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感动中国》、《看见》等节目,观看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主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点,纠正有所偏差的想法,使学生获得正能量。
3.2 引导学生选择道德榜样
广泛的社会动机在小学生在道德学习动机中占据第一位,依据积极心理学提出的以积极方法激发人的潜能以及扬善的目的。由于小学生学习特点的特殊性以及其较强的模仿性,在对小学生道德教育中,应当给学生选择正面道德模范作为“扬善”的榜样,而避免以反面例子对学生进行“抑恶”的教育,防止学生受到不良典型的影响。
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选择自己的道德榜样,可以是周围的普通人,也可以是从其他渠道得知的人物或者事迹,并说出自己的理由,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进行引导,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所选择榜样的榜样力量。
3.3 满足学生道德学习需求
求知欲强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特点,教育工作者在此阶段进行教学时应当尊重学生的求知欲,对于学生提出的道德疑问应当给予耐心的讲解,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采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所遇到的道德疑惑。同时,教师对于提出问题的学生应当进行鼓励,激发学生对于道德学习的热情,并保持下去,还应该号召其他同学进行学习,形成积极学习道德知识的氛围。
4、结论
小学生道德学习有其特殊性,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激发小学生道德学习内驱力策略也相应具有其特殊性,教育工作者应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树立学生正确的道德观。
参考文献
[1]魏艳丽,吴荣先. 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J].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7, 85(05)
[2]郑兰. 积极心理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基于泰山小学的实践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2011
[3]曾庆璋. 积极心理学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J]. 心理辅导. 2010(15)
[4]周炎根,仲云香.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 理论与改革. 2010
[5]周围. 扬善与抑恶:积极心理学对当今中国道德教育的启示[J]. 德育天地. 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