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气象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ve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明代景德镇洪武官窑瓷器上承元瓷,下启永乐宣德瓷,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继往开来、承上启下变化阶段的产品。文章主要赏析2019年于厦门市博物馆展出的“启明气象—洪武官窑瓷器特展”中的精品。
  关键词:洪武;景德镇;青花
  2019年3月,由厦门市博物馆、景德镇御窑博物馆、景德镇陶瓷民俗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启明气象—洪武官窑瓷器特展”在厦门市博物馆器物厅展出。此次展览展出近百件从景德镇御窑厂遗址考古出土的洪武官窯瓷器精品,种类丰富,为厦门市民朋友了解明代御窑瓷器、感受洪武瓷魅力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
  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明,建元洪武。洪武一朝历经31年,然而江西地区早在1361年就已基本处于朱元璋的控制之下,因此,景德镇从1361年起生产的瓷器就开始很难确定其是否为元瓷了。此次展览名称定为“启明气象”,自是十分生动,洪武朝可谓拉开了明朝一代的瓷器序幕,更是开辟了景德镇逐渐占据全国主要市场的局面。
  景德镇在明朝成为中国的瓷都,除了有特殊的历史条件和有力的地理优势之外,明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在珠山设立御窑厂这一举措更是功不可没。御窑厂从设立到停烧历经200多年历史,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烧制了不计其数的官窑瓷器,这其中许多如今已经成为国内外博物馆、收藏家手中的珍藏。然后由于官窑严苛的销毁制度,海量的无法被采用的瓷器却只能打碎就地掩埋。直至20世纪80年代,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在经过了十几次辛苦的考古发掘之后,终于让这些深埋地下数百年的珍宝得以重现天日。它们虽然只是瓷片,但经过专家们的精心修复,几块甚至几百块的破碎瓷片又重新复原成了精美瓷器。此次展出的展品就是从这些珍贵的复原品中精选出来的,有器型硕大的青花、釉里红大碗大盘,也有风格迥异的阿拉伯造型执壶、折沿盘,工艺精湛,造型丰富,纹饰精美,无一不体现着当时瓷器烧制的高超水平。
  陶瓷学术界曾有“洪武无瓷器”①之说,原因一则是洪武官窑存世品的确相当稀少,二是洪武官窑瓷器缺少款识无法确定,三是洪武瓷器与元朝瓷器存在太多相似之处,不易区分。因此,在鉴赏洪武瓷时,应当对照元瓷,洪武瓷处于元、明两代瓷器变迁的过渡时期,与元瓷既有继承也有变化,这也是洪武瓷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例如,元青花的特点是器件大,画面丰满,层次多,繁密而有序。元代人喜欢形体偏大的青花瓷盘与蒙古族的饮食习惯大有关联,他们的食物是超大分量的,自然对大型盘类器具有需求。而洪武青花也是以大器件居多,大盘直径长达59厘米,一般的也在45厘米以上,此次展览便有展出如此大盘。图1中的这件青花折枝牡丹纹花口折沿盘,1994年出土于珠山东门头,口径达56厘米,高10.8厘米,底径34厘米,盘通体呈16瓣菱花形,圈足也随器身作花瓣形起伏。折沿,浅弧壁,壁呈花瓣式突脊,菱花形圈足。内外青花装饰。折沿上绘海水纹。内壁绘折枝花卉,内底绘寿石、组合花卉各一枝构成主题纹样,意为长命富贵。洪武时期大盘或大碗内心绝大多数都是类似此款大盘从山石中伸出三株折枝花卉。此盘属于目前所见洪武官窑瓷盘中的大类型盘,通体做成菱花形的大型瓷盘还能够烧成后无变形,实属难得。此款洪武青花大盘不仅在器型上体现了元、明共有的器型特征,还能看不同时代的特点。如元代大盘是一般是普通的弧壁,壁内外装饰缠枝花卉纹;而洪武弧壁则改为花瓣式,每组花瓣上均饰有一株折枝花卉,尤其是洪武款菱花式盘的器足最为特殊,它是与口沿、盘壁形状一致的花瓣式圈足。①
  在图案装饰方面,洪武瓷的纹饰布局在元代构图繁密、多层装饰的基础上开始有了改变,趋向于多留空白,构图更加简练。如展出的此青花缠枝牡丹纹墩子碗(图2),造型和纹饰构图都具有鲜明的洪武时代风格。其口径21厘米,高10.3厘米,底径10.3厘米,碗直口,深弧壁,圈足。内外青花装饰。口沿内侧绘回纹,口沿外侧绘有卷草纹,外壁绘缠枝牡丹纹,牡丹纹与缠枝纹互为整体,布局清晰简练,圈足外墙绘回纹。
  说到纹饰,就不得不提到洪武特色—扁菊纹,如此次展出的青花湖石蕉叶纹执壶(图3)就绘有扁菊纹。此壶通高38厘米,口径7.4厘米,腹径19.5厘米,底径11.2厘米。壶撇口,细长颈,斜肩,鼓腹,圈足。一侧为曲柄,相接于颈、腹之间;另一侧为长流,流与颈之间以如意云形相连。执壶柄部有凸棱,柄上部有圆形孔系。壶盖为宝珠形纽,盖面亦绘莲有瓣纹。通体青花装饰,颈部绘蕉叶纹、钱纹、扁菊纹、如意云纹,腹部绘有湖石蕉叶纹,近足处绘莲瓣纹,流及柄均绘缠枝花卉纹。此器造型优美,执壶的口沿与器身比例合理,腹部最大径下垂,流嘴稍高于壶口;纹饰布局繁密,描绘细致,颈部的扁菊纹便具有洪武朝独有的纹饰特色,扁菊花瓣一般分两层,外层花瓣涂满,里层花瓣留白,花心绘网格。主要分为缠枝菊花纹和折枝菊花纹。除此之外,壶身所用的湖石蕉叶纹也为当时流行的纹饰。值得一提的是,洪武的蕉叶纹与元代的不同之处在于元代每片蕉叶之间的中茎或单线色绘或双勾填色,洪武中茎则以双线勾绘后不填色,形成空白。①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同款执壶完整器,是明洪武时期青花瓷器中的佳作。
  从以上几件青花瓷不难发现,这些洪武瓷器青花发色呈蓝黑状,欠缺明亮,颜色偏淡偏灰,少有元青花的那种浓翠的蓝色。有研究者认为主要是元末明初战争频繁,苏青料进口中断,使用高锰低铁的国产青料造成的。但近年的科学测试表明洪武青花使用的仍然是进口钴料,很可能是因制作工艺不稳定或工艺过程和面釉配方发生变化等原因造成的。①这青花发色也成了鉴定元青花和洪武青花的依据之一。
  除了青花瓷,此次展览还有一定数量的釉里红瓷器。洪武时期的釉里红瓷器有着很特别的地位,可谓属于皇家血统。明朝尚红,明太祖朱元璋规定以红为贵,从考古出土资料及传世品情况看,洪武瓷以釉里红器数量较多,各地出土的大量洪武时期的瓷器中也以釉里红瓷器为大宗,可以说釉里红的制作在洪武一朝发展到了极盛阶段。洪武官窑釉里红为铜红釉,与青花一样,也是高温釉下彩,除少数器物采用铜红涂抹、拔白的方法外,主要是采用线绘的图案装饰。纹饰以花卉为主,多使用扁菊花纹,还有缠枝牡丹、折枝牡丹、缠枝莲、西番莲、草叶、灵芝、鱼纹、龙纹、凤纹等。②此次展出的釉里红器物有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碗、釉里红地白缠枝莲纹大碗、釉里红瓷砚及一些釉里红大盘标本。明洪武釉里红瓷虽然很大程度保留了元代釉里红的特征,但采用线绘的图案装饰这一点也意味着在洪武釉里红的烧制过程已经大体能控制铜红料出现飞红的现象,说明烧制技术有了极大的改进。
  除了以上瓷器类型,展出阵容中还有一大特色展品是明洪武时期的龙凤纹瓦当和滴水等古建筑构件(图4、图5)。瓦当,因其所处的位置和作用而得名,俗称“瓦头”,是指中国古建筑中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物件,起着美化与庇护的作用。而滴水则是指覆盖在檐头前端呈下垂状的附件。它们都是古代中国建筑用瓦的重要构件。古往今来,瓦当一直是历代文人“雅玩”之物,瓦当纹饰多种多样,有文字瓦当、兽面纹瓦当、莲花纹瓦当等,造型千姿百态,蕴含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深刻底蕴。明代洪武瓦当便具有很高的收藏欣赏和历史研究价值,备受专业藏家青睐。如这件白釉堆塑龙纹勾头瓦当(图6),瓦当上高浮雕龙纹,十分生动,龙姿优美,纹路清晰,龙鳍隐隐显露,尤其是龙身鳞片细节更加精巧,一片片重叠凸起,雄姿勃发,圆润健壮,好似腾云驾雾,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感。
  本次展览还展出了许多洪武御窑瓷器标本件,为瓷器收藏爱好者提供了极佳的学习研究的机遇。
  明代景德镇洪武官窑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窑口,独立区别于元代和明代的窑口。明代景德镇洪武官窑瓷器的器型、纹饰、品类等多方面都能看到元瓷的影子,但同时它又属于改朝换代的产物,具备自己的风格特征。洪武时期的陶瓷业,除了正式开设的“御窑厂”“厂官窑”烧制御用器之外,民窑也有很大发展,并出现了“官民竞市”的欣欣向荣局面。中国陶瓷业从此刻开始便由多个生产中心向景德镇一个中心的格局转变,可以说洪武瓷是中国陶瓷史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节点。
  “启明气象—洪武官窑瓷器特展”展览展出的近百件精品既展示了古人的智慧,也凝聚着今人的汗水。展览不仅向人们展示着明早期官窑的辉煌成就,也通过瓷器向世人展现了历史上明朝社会的政治、经济、人文艺术等多方面信息,让人们在静静欣赏景德镇官窑瓷器艺术的同时,也能得到一些启示。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物,是支撑博物馆存在的主体。革命文物则是凝结了革命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挖掘革命文物蕴含的革命精神,展示革命文物背后的壮丽篇章,传承红色基因,是博物馆的重要历史使命。  关键词:革命文物;历史价值;挖掘;展示;教育  0 前言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文物则是反映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见证物。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掘和传播文物背后隐含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
期刊
摘 要:壮锦作为广西特色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纹饰造型丰富多样、寓意美好;色彩搭配多变,有对比强烈的施色手法;材质上原料多种,讲求天然环保;工艺上织锦手法独特,具有地方特色。每个方面都突显其独树一帜的艺术魅力。首饰设计作为一种现代的设计语言,是一种文化载体的艺术创作表现。文章重点以壮锦中的四个元素特点进行逐一观察、分析、讨论,力求将壮锦中独特的文化元素与首饰设计相结合,应用到博物
期刊
摘 要:革命纪念馆对文创产业的重视以及正确的产业政策为其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了社会认可度、美誉度,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地方就业机会。文章从文创产业的产生出发,通过对革命纪念馆文创产业状况的介绍、分析,从三个方面得出一些未来行业发展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革命纪念馆;文创产业;概况;启示  1 革命纪念馆文创产业的由来与产生  记录传承人类社会生产经营活动与社会活动进步表现的方法就是文
期刊
摘 要:唐代书法遵从“法”的意识,法度无形中促进了篆书的繁荣。文章以李阳冰篆书风格为研究对象,借助图像学一般方法以探析唐代篆书发展进程及风格。通过考察墓志盖、碑额等不同书写载体将唐代篆书风格进行梳理与分析,对唐代篆书中兴的原因、历史分期、风格特点进行论述,明晰李阳冰篆书风格与唐代篆书的发展关系及书写得失问题。  关键词:李阳冰;墓志盖;碑额;装饰化;悬针篆  宋朱长文《续书断》言:“自秦李斯以仓颉
期刊
摘 要:库木吐喇石窟已揭取的壁画中有许多异形壁画,给壁画支撑技术及支撑体制作技术带来很大挑战。文章以其中一块异形壁画的保护修复为例,介绍异形壁画的修复流程、修复方法、支撑技术和支撑体制作技术。  关键词:壁画修复;异形壁画;库木吐喇石窟  笔者参与库木吐喇石窟已揭取壁画保护修复项目时,修复了一幅精美的异形壁画。依据壁画编号,该壁画揭取自库木吐喇石窟第38窟、编号为第19块。该壁画长1.38米,宽0
期刊
摘 要:简帛可以说经历了一段非常漫长的历史岁月,古时文人墨客将简帛作为记录文字创作的工具,这就造成了简帛凝聚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文学创作最真实的轨迹。从已经出土发现的简帛看,简帛使用的时间主要从战国时期到魏晋南北朝阶段,长达千年。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考古发掘工作稳步推进,全国各地都有简帛书法出土。因为简帛使用年代主要集中在战国到魏晋南北朝阶段,所以简帛上的书法风格多变且书体本身也具有一定特性,体
期刊
摘 要:民族服饰文物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在鉴赏方面,它和出土文物有很大差别。文章根据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对本馆的民族服饰鉴别要求,从服饰外观特征、刺绣工艺、服饰图案艺术、服饰功能、文物价值等方面对藏品清末台江台拱苗族家织布龙纹绉袖右衽交襟衣进行赏析。  关键词:苗族服饰;外观;款式;图案;鉴赏  黔东南州苗族刺绣是贵州省典型的民族刺绣,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方法种类繁多,由于苗族刺绣在各个苗族支
期刊
摘 要:新时代,新的陈列理念和陈列展示方法、手段等不断运用到陈列展览中。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纪念馆(上海周公馆)建馆成立40周年,纪念馆对基本陈列展览进行了重新改造。文章以上海周公馆基本陈列改陈为例,对革命类纪念馆展览陈列主题内容、设计创新、宣传教育等做一分析。  关键词:革命类纪念馆;陈列展览;主题;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传承弘扬中国优
期刊
摘 要:南京理工大学档案馆近年来通过各种渠道广征博收,积极向各界校友征集实物档案,丰富了馆藏资源。2018年9月,档案馆接收了一份珍贵的实物档案—730近防炮造型的紫砂壶。该紫砂壶不仅工艺精湛,造型独特,且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与美学意蕴,极具收藏价值。这也是南京理工大学档案馆收藏的首个紫砂壶工艺品,拓展了馆藏类目,加强了与校友的情感联结,增添了馆内文化及艺术气息。  关键词:紫砂壶;730近防炮;钱
期刊
摘 要: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于2020年9月23日开馆,基本陈列“金色海昏”也同时开展。“金色海昏”以观众视角为中心,通过文化展讲述海昏侯国历史与文化,通过文物组合打造历史场景,通过形式设计、文字说明和场景设计等元素打造文化空间,以故事性的叙事手法,以观众兴趣为出发点,拉进观众与展览的距离,拓展观众对整个海昏侯历史文化了解的深度和维度。  关键词:金色海昏;文化展;文物组合;场景;观众  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