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这样一组数据:
中国目前拥有2.8亿手机用户,是全球最大的移动通讯市场。预计到2008年,用户将会达到大约4.35亿。这是利好消息。
但是,据信息产业部预计:由于我国通信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26%的增长速度,预计2004年中国手机产量将达到1.7亿台。而国内手机市场一年的总消化能力约在8000万台左右,即使加上出口预计8000万台,我国手机产能过剩的趋势仍在日趋严重。
市场竞争进一步趋于白热化,波导这架“战斗机”下一步将如何通过对接西门子这艘“航母”以增强自己的“续航能力”?
2004年5月4日,柏林。西门子移动集团与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谅解备忘录。合作宗旨在于联合双方的优势共同开发及销售移动电话。在此协议框架下,西门子移动将与波导携手共同研发基于西门子无限技术平台的波导品牌移动电话;波导将利用强大的销售网络,在全国3万家的零售店内销售西门子移动电话。6月20日,战略联盟在上海正式启动......
剑指“国产手机王”
1992年波导从做寻呼机起家。在那小东西走热六七年的日子里,波导竟以年销售超过百万台的脚力迅速蹿上了中国市场的第二把交椅。1999年国家公布了首批9家国产品牌手机生产商,波导又占据一席之地。从2000年开始,波导连续4年在国产品牌手机销量中拔得头筹。2003年全年实现手机销售近1200万部,并且首次超过所有洋品牌夺得国内手机市场销量第一名。2004年第一季度的出口量就突破60万台,超过2003年全年出口总和。以“战斗机”似的俯冲力,快速反应、高效决断,使波导切掉了国内市场份额的14%以上。
但是从公司董事长徐立华眼里射出的,是沉稳、坚定而谦谨的目光。他认为:要想垄断国内市场已经是不可能的了。那种一个品牌占领30%市场份额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国内市场有40多家手机品牌,都是波导的竞争对手。作为波导,能够占到国内市场的20%就已经到顶了。而与跨国公司合作,则可以通过技术和渠道的资源整合,增强双方在移动通讯领域的竞争力。
徐立华的目标很明确:保持国内销量第一的地位,同时要成为国产手机最大的生产商;帮助西门子从国内市场国际品牌的第4位,推进成为国内市场最大的国外品牌;波导则必须走出国门,通过海外市场的艰苦奋战,来继续保持波导手机的现有市场。
西门子移动全球总裁兰普新则更坚信:以西门子移动的领先技术,结合波导本地化的设计与制造优势以及销售实力,将会使共同开发的产品在竞争的市场中占据绝对优势。
“快一点,好一点”成就波导
徐立华清醒地分析:波导从2000年开始一直保持着国内领先的地位,技术上看,我们比国内品牌领先,但也不是领先很多;跟国外品牌比,我们在技术上就要落后。品牌上看,海尔、联想在国内的品牌价值可不低。那么波导所以能取得领先地位,应该说是在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方面比其它国产品牌更广泛、更深入。
1999年首批获得国家移动电话生产许可证后,抢先在全国媒体宣传波导品牌;向二、三线地区进军,开辟中小城镇市场,波导要比所有竞争对手都快,迅速拥有了覆盖全国的营销服务网络。40多家销售分公司、400多个办事处、1.5万家经销商,近5万个零售终端及配套服务中心。同时,销售人员全面动员,直接到一线一对一进行促销,而不仅仅靠产品品牌或者产品本身去拉动。徐立华说:“这一点,正是西门子最看重我们的地方。”但是,成规模的销售队伍,专业技巧培训、贴近客户、灵活的零售手段,这与别的国内厂商做“渠道”,差别很大吗?波导认为:其实谁也不比谁特别到哪儿去,波导能做到的,恰恰就是“快一点,好一点”,然后质量、售后服务比较好,价格比较便宜。应该说这是更适合现在激烈的竞争环境。
西门子在国际市场做得很好,但那是运营商控制的一个成熟渠道,它们在那个渠道很会做大客户生意,可对于中国本土这种一对一的销售,实在是看着新鲜。毕竟它还不像诺基亚、摩托罗拉,只做通讯、手机。因此在合作协议中,西门子移动愿花重金在波导渠道上做西门子手机和店面装备:到2004年年底要投入超过500万欧元完成1.6万个店面装备,到2005年中要投资超过1000万欧元完成3万个店面装备。在全国300个城市共同拓展售后服务网络,整合西门子移动的180个服务中心和波导的450个服务中心。
要就要核心技术!
技术领域的合作则是中国企业所看重的。而波导一直在致力于研发实力的提升。
徐立华认为:在国产手机品牌中,波导的技术是领先的,在移动通讯终端产品的开发上已经具备国内一流水平。从做寻呼机开始,到做移动电话、掌上电脑、系统设备,专业从事移动通讯产品的开发、制造和销售,每年都以销售收入的6%用于自主研发,已经形成高中低端全线覆盖,彩屏、智能全系列发展的产品矩阵。定位也很快明确:做全球一流的通讯设备制造商。
1999年2月一开始做手机业务,波导就与法国萨基姆公司成为合作伙伴。双方在技术开发对接的基础上直接切入生产合作,5个月内贷款建成第一条生产线并产下第一台波导手机。等两个月后拿下国家生产许可证时,波导的第一批手机已经投放市场。一种典型中国特色的果敢!
5年下来,波导从采购到生产、研发的许多环节,实际已经与三星、摩托罗拉等众多国外品牌有着深度合作,也一直购买西门子的无线模块。因此,在技术领域的差距,不敢说门清儿,但也决不犯迷糊。波导这些年里与国际企业的生产技术合作有了很好的铺垫,在研发领域以建立培训中心的形式搞联合设计,最终打造波导的自主品牌,也就水到渠成。
因此,波导与西门子的技术合作协议白纸黑字十分耀眼:“西门子向波导开放其领先的手机开发平台,波导利用西门子的技术平台为中国市场开发具有自主外形设计、软件和用户界面的波导品牌产品。”这里所提到的“软件”指的就是共同开发芯片核心技术,也称“低层技术”。而当前目标是:“共同培养双方各方面的完备人才。未来12个月内在全国培训2万名员工,内容包括:产品、技术、销售、市场和推广技巧。”
中国企业能在与国际企业的合作开发中创立自主品牌,这不能不说是当前中国市场的一大突破!
市场做好,技术自然会来
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波导在中国移动通信产业中始终坚守“创新、坚韧、反应迅捷”的理念,这是很耐人寻味的。
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其实一直在拿市场换技术,但得到的几乎都是西方企业的淘汰技术。到头来,低技术进入门槛、高频率价格大战,指天砸地,解不开“核心技术”的心头之痛。
平心而论,当你处在儿童阶段时,别人给你小学课本的技术也就足矣。曾经沧海难为水,这其实就是成长历练的必经过程。当我们有这样一批企业群体通过创新、坚韧和反应迅捷,真正做强了自己的市场时,一直换不来的技术,倒主动向我们招手了。
多年前,摩托罗拉就是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的先行者,如今我们三天两头能听到跨国公司一家家研发中心落地中国。跨国企业如今干脆与中国同行强强合作,帮着培训人才,忙着合作开发,只看谁能捷足先登,甚至将看着中国自有品牌从这里萌生。通讯、软件、家电、汽车……莫不如此。
其实跨国巨头们并不是失去了理智,而是对不断变化的中国市场做出的一种迅捷反应,是对中国市场重要性的一种确认。竞争无处不在,技术不过是手段,市场和客户才是最重要的。否则,抱着“高精尖”也只有出局。
徐立华已经思索成熟:技术问题不是某一方面解决了,就都解决了。中国企业在电子工程、计算机、新兴技术方面较欧美企业差距还太大,这其中的材料、工艺、发明、技术,不是一家企业加大投入就能在短时间内解决的。这是整体工业基础的差距,是一个整体工业水平需要提高的问题。要想更快地获得和掌握新技术,我们实际上还要更多通过合作的方式。
中国目前拥有2.8亿手机用户,是全球最大的移动通讯市场。预计到2008年,用户将会达到大约4.35亿。这是利好消息。
但是,据信息产业部预计:由于我国通信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26%的增长速度,预计2004年中国手机产量将达到1.7亿台。而国内手机市场一年的总消化能力约在8000万台左右,即使加上出口预计8000万台,我国手机产能过剩的趋势仍在日趋严重。
市场竞争进一步趋于白热化,波导这架“战斗机”下一步将如何通过对接西门子这艘“航母”以增强自己的“续航能力”?
2004年5月4日,柏林。西门子移动集团与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谅解备忘录。合作宗旨在于联合双方的优势共同开发及销售移动电话。在此协议框架下,西门子移动将与波导携手共同研发基于西门子无限技术平台的波导品牌移动电话;波导将利用强大的销售网络,在全国3万家的零售店内销售西门子移动电话。6月20日,战略联盟在上海正式启动......
剑指“国产手机王”
1992年波导从做寻呼机起家。在那小东西走热六七年的日子里,波导竟以年销售超过百万台的脚力迅速蹿上了中国市场的第二把交椅。1999年国家公布了首批9家国产品牌手机生产商,波导又占据一席之地。从2000年开始,波导连续4年在国产品牌手机销量中拔得头筹。2003年全年实现手机销售近1200万部,并且首次超过所有洋品牌夺得国内手机市场销量第一名。2004年第一季度的出口量就突破60万台,超过2003年全年出口总和。以“战斗机”似的俯冲力,快速反应、高效决断,使波导切掉了国内市场份额的14%以上。
但是从公司董事长徐立华眼里射出的,是沉稳、坚定而谦谨的目光。他认为:要想垄断国内市场已经是不可能的了。那种一个品牌占领30%市场份额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国内市场有40多家手机品牌,都是波导的竞争对手。作为波导,能够占到国内市场的20%就已经到顶了。而与跨国公司合作,则可以通过技术和渠道的资源整合,增强双方在移动通讯领域的竞争力。
徐立华的目标很明确:保持国内销量第一的地位,同时要成为国产手机最大的生产商;帮助西门子从国内市场国际品牌的第4位,推进成为国内市场最大的国外品牌;波导则必须走出国门,通过海外市场的艰苦奋战,来继续保持波导手机的现有市场。
西门子移动全球总裁兰普新则更坚信:以西门子移动的领先技术,结合波导本地化的设计与制造优势以及销售实力,将会使共同开发的产品在竞争的市场中占据绝对优势。
“快一点,好一点”成就波导
徐立华清醒地分析:波导从2000年开始一直保持着国内领先的地位,技术上看,我们比国内品牌领先,但也不是领先很多;跟国外品牌比,我们在技术上就要落后。品牌上看,海尔、联想在国内的品牌价值可不低。那么波导所以能取得领先地位,应该说是在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方面比其它国产品牌更广泛、更深入。
1999年首批获得国家移动电话生产许可证后,抢先在全国媒体宣传波导品牌;向二、三线地区进军,开辟中小城镇市场,波导要比所有竞争对手都快,迅速拥有了覆盖全国的营销服务网络。40多家销售分公司、400多个办事处、1.5万家经销商,近5万个零售终端及配套服务中心。同时,销售人员全面动员,直接到一线一对一进行促销,而不仅仅靠产品品牌或者产品本身去拉动。徐立华说:“这一点,正是西门子最看重我们的地方。”但是,成规模的销售队伍,专业技巧培训、贴近客户、灵活的零售手段,这与别的国内厂商做“渠道”,差别很大吗?波导认为:其实谁也不比谁特别到哪儿去,波导能做到的,恰恰就是“快一点,好一点”,然后质量、售后服务比较好,价格比较便宜。应该说这是更适合现在激烈的竞争环境。
西门子在国际市场做得很好,但那是运营商控制的一个成熟渠道,它们在那个渠道很会做大客户生意,可对于中国本土这种一对一的销售,实在是看着新鲜。毕竟它还不像诺基亚、摩托罗拉,只做通讯、手机。因此在合作协议中,西门子移动愿花重金在波导渠道上做西门子手机和店面装备:到2004年年底要投入超过500万欧元完成1.6万个店面装备,到2005年中要投资超过1000万欧元完成3万个店面装备。在全国300个城市共同拓展售后服务网络,整合西门子移动的180个服务中心和波导的450个服务中心。
要就要核心技术!
技术领域的合作则是中国企业所看重的。而波导一直在致力于研发实力的提升。
徐立华认为:在国产手机品牌中,波导的技术是领先的,在移动通讯终端产品的开发上已经具备国内一流水平。从做寻呼机开始,到做移动电话、掌上电脑、系统设备,专业从事移动通讯产品的开发、制造和销售,每年都以销售收入的6%用于自主研发,已经形成高中低端全线覆盖,彩屏、智能全系列发展的产品矩阵。定位也很快明确:做全球一流的通讯设备制造商。
1999年2月一开始做手机业务,波导就与法国萨基姆公司成为合作伙伴。双方在技术开发对接的基础上直接切入生产合作,5个月内贷款建成第一条生产线并产下第一台波导手机。等两个月后拿下国家生产许可证时,波导的第一批手机已经投放市场。一种典型中国特色的果敢!
5年下来,波导从采购到生产、研发的许多环节,实际已经与三星、摩托罗拉等众多国外品牌有着深度合作,也一直购买西门子的无线模块。因此,在技术领域的差距,不敢说门清儿,但也决不犯迷糊。波导这些年里与国际企业的生产技术合作有了很好的铺垫,在研发领域以建立培训中心的形式搞联合设计,最终打造波导的自主品牌,也就水到渠成。
因此,波导与西门子的技术合作协议白纸黑字十分耀眼:“西门子向波导开放其领先的手机开发平台,波导利用西门子的技术平台为中国市场开发具有自主外形设计、软件和用户界面的波导品牌产品。”这里所提到的“软件”指的就是共同开发芯片核心技术,也称“低层技术”。而当前目标是:“共同培养双方各方面的完备人才。未来12个月内在全国培训2万名员工,内容包括:产品、技术、销售、市场和推广技巧。”
中国企业能在与国际企业的合作开发中创立自主品牌,这不能不说是当前中国市场的一大突破!
市场做好,技术自然会来
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波导在中国移动通信产业中始终坚守“创新、坚韧、反应迅捷”的理念,这是很耐人寻味的。
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其实一直在拿市场换技术,但得到的几乎都是西方企业的淘汰技术。到头来,低技术进入门槛、高频率价格大战,指天砸地,解不开“核心技术”的心头之痛。
平心而论,当你处在儿童阶段时,别人给你小学课本的技术也就足矣。曾经沧海难为水,这其实就是成长历练的必经过程。当我们有这样一批企业群体通过创新、坚韧和反应迅捷,真正做强了自己的市场时,一直换不来的技术,倒主动向我们招手了。
多年前,摩托罗拉就是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的先行者,如今我们三天两头能听到跨国公司一家家研发中心落地中国。跨国企业如今干脆与中国同行强强合作,帮着培训人才,忙着合作开发,只看谁能捷足先登,甚至将看着中国自有品牌从这里萌生。通讯、软件、家电、汽车……莫不如此。
其实跨国巨头们并不是失去了理智,而是对不断变化的中国市场做出的一种迅捷反应,是对中国市场重要性的一种确认。竞争无处不在,技术不过是手段,市场和客户才是最重要的。否则,抱着“高精尖”也只有出局。
徐立华已经思索成熟:技术问题不是某一方面解决了,就都解决了。中国企业在电子工程、计算机、新兴技术方面较欧美企业差距还太大,这其中的材料、工艺、发明、技术,不是一家企业加大投入就能在短时间内解决的。这是整体工业基础的差距,是一个整体工业水平需要提高的问题。要想更快地获得和掌握新技术,我们实际上还要更多通过合作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