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假新闻“中国承认三峡大坝存在隐患”

来源 :财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lingCour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承认三峡大坝存在隐患” 是不符合事实的污蔑
  
  有个时期,一些媒体普遍传播“中国承认三峡大坝存在隐患”的消息。我认为这绝对是一条专门误导公众舆论的假新闻。其理由如下:
  首先,应该说明的是:“隐患”一词是对风险带有感情色彩的否定表述。例如,美国航天飞机在探索太空的过程中,曾经多次出现失事悲剧。面对这一现实,支持人类航天探索的人们都会理解,因为航天事业总是存在风险。但是,那些对美国航天探索持否定态度,或者别有用心的人也会说,美国航天飞机总是存在隐患。因此,如果中国政府把三峡大坝存在的风险说成隐患,本身就在表达出政府对三峡大坝的否定态度。
  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有多大呢?我认为基本上不存在。因为,三峡大坝的建成已经用事实证明了很多人对大型水电站建设问题的过分担忧是不必要的。笔者曾经有幸参加联合国和中国国家发改委联合召开的《联合国水电与可持续发展会议》,会上很多外国专家都认为,2002年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之所以能够承认大型水电的可再生能源地位,三峡的成功建设是最有力的证据。况且,三峡每年发电所能够替代煤炭达50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上亿吨。在全球都在为温室气体减排而伤透脑筋的时候,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和动机,世界各国恐怕都不会支持停止三峡发电,每年增加上亿吨温室气体排放的倒行逆施的做法。作为一贯支持三峡建设的中国政府,更不会逆世界潮流而动,做出自己打自己嘴巴的蠢事。
  其次,我们要说明的是,任何工程的安全度(风险)都是有一定的概率。世界上从来也没有不存在任何风险(或者说隐患)的工程,更何况三峡这座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很显然,既然新闻报道大肆宣传炒作,说现在“中国承认三峡大坝存在隐患”,那么自然就是在说中国过去不承认三峡大坝存在隐患,或者说过去中国政府一直隐瞒三峡大坝的隐患。对此,我可以肯定地说,这种说法完全是一种不符合事实的污蔑。
  
  防治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建设是三峡工程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
  
  在1999年7月三峡建设期间,当时的中国总理朱基就指出,“防治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建设,是三峡工程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对治理工程项目,要快调查,快规划,快立项,快审批,快实施,做到科学论证,简化程序,加快进行”。作为中国政府的最高行政负责人的明确表态,难道还不能表明中国政府对三峡所存在的地质风险的坦白态度吗?另外,中国在三峡工程的决策过程中产生过巨大争论,工程存在风险(当然包括地质灾害风险)是众所周知的。很显然,如果工程毫无风险,我们还有必要去争论吗?再者,早在三峡建设之前,国家有关部门也已经多次对三峡地质灾害和库岸稳定进行调查,并专门编制了《三峡库区崩滑体处理总体规划》。
  这些事实充分说明,中国政府历来都不曾否认过三峡工程所存在的地质风险(隐患),并且,非但没有隐瞒过这些风险(或者说隐患)的存在,而且一直在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应对。请问:对于一项十几年以前就已经采取应对行为的工程风险(或者说隐患),还要说什么今天才肯承认其存在,能够符合基本的逻辑关系吗?因此,稍有思维能力的人都不难发现,现在有人炒作说“中国承认三峡大坝存在隐患”是不可能成立的逻辑谎言。
  再进一步分析,最近媒体炒作的所谓三峡大坝的“隐患”,严格来说也不应该说是三峡大坝的“隐患”。了解三峡工程建设历史的人都知道,三峡工程建设前的争论焦点(也可以说是风险、隐患)主要有两个,一是移民、二是泥沙。谁也不能否认,这两个问题确实都是由三峡大坝的建设引发的。当年很多反对三峡工程的人曾经预言,由于百万移民史无前例,三峡大坝不可能建成;也有人预言,三峡未来的泥沙问题必然是第二个三门峡。三峡建成后成功运行的事实已经说明,这两个问题都没有我们预计的那么严重。也可以说,我们今天早已经成功地解决了三峡大坝建设的最大风险(或者说隐患)。而最近被一些媒体拿出来炒作的,所谓在2007年9月25日武汉的那次会议上,一些人提出来的所谓“隐患”(地质问题和水污染问题),严格地说,并不是三峡大坝本身的隐患,而是长江三峡地区本来就存在的“隐患”。因为,不管你建设不建设三峡大坝,这些“隐患”都会存在。
  
  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风险属于人类文明水平可承受的范围
  
  关于地质问题,根据记载长江三峡地区本身就是地质灾害的高发区,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整个县城毁于滑坡的惨案。因为地质滑坡造成长江断航数年的事件也屡见不鲜。比较近的滑坡纪录有:1982年7月17日云阳县城东鸡扒子大滑坡,面积达0.77平方公里,1500万方土石坠入长江,1700间房屋毁于一旦;1985年6月12日秭归县新滩大滑坡,新滩这个千年古镇顷刻滑入长江,激起江中涌浪达几十米,上下游各110公里江段的96条船被倾覆,造成了长江上游的断航和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仅从1982年到三峡建设开始的前12年内,长江三峡库区两岸发生严重滑坡、崩塌、泥石流近百处,规模较大的有数十处。因而,在三峡工程施工前,我国就已查明库区共有各类潜在崩塌、滑坡体数千处,在三峡库区五千多公里岸线中,可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库岸数百公里,需要实施工程防护措施。
  根据国家《三峡库区崩滑体处理总体规划》,施工中工程技术人员有针对性地对可能受到蓄水影响的数百处滑坡、塌岸、高边坡等进行防治和处理。由于采取了这些工程措施,使得整个三峡工程开始建设12年来,长江沿岸的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与工程建设前的12年地质灾害纪录相比较,长江沿岸的地质灾害减少了90%多。至今尚未发生过一起像云阳、新滩那样造成严重人员财产损失的大规模地质灾害。在三峡一期蓄水前后,国家先后专门投入40亿元用于防治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去年二期蓄水后,三峡又对新发现的地质问题增加了新的巨额投入,继续开展大规模的地质灾害防治和治理。目前,已经在三峡地区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地质灾害预防监测体系。
  当然,必须承认尽管目前对三峡库区的地质滑坡体进行了必要的监测和处理。三峡水库水位提高后,一旦发生大规模滑坡必然会造成更大的水库浪涌,造成更严重的灾害。这也是建设三峡之后,一定要想办法解决原有的地质灾害问题的根本原因。同时,也不能不指出,为了满足人类社会水资源和能源的基本需求,也不能把三峡大坝对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无限夸大。一般来说,过分的防范风险似乎总是没有错误的好事,但是,事物往往都是辩证的,不把握适当的度,就无法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因为,任何现代的人类文明往往都不能让人们得到百分之百的保险。
  我感觉,目前国内外固执反对三峡的人士,有这样一种趋势,在他们自己过去攻击三峡建设的一系列论据被事实否定后,开始把否定三峡的理由转移到人类所不能驾驭的“绝对安全隐患”的概念上。实际上,这就有点像要求航空工业不能因为飞机的意外失事而死人一样不可能。我们应该如实地告诉公众,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人们对水库地质灾害引发灾害的防治能力,绝不会亚于飞机、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所存在的安全隐患的概率。我们决不能因害怕别人对三峡的批评,就不敢承担必要的风险,就草木皆兵地看待地质滑坡问题。在具体的应对措施上,适当容忍,甚至有意识地释放一些小规模的滑坡体,才能有利于我们集中精力,保证不发生大规模的地质灾害。
  工程技术人员要敢于根据实际观测的数据反驳那些危言耸听的炒作。特别是对于那些过去曾经炒作过泥沙、移民等问题的所谓各种“专家”的意见更应该仔细分析。为什么在移民、泥沙等问题没有得出结论之前,他们不来大肆炒作地质滑坡问题,而当移民、泥沙的问题都明朗化之后,又开始加紧炒作地质灾害的“隐患”呢?应该看到,相对于世界上很多比三峡大出许多倍的土石坝水库来说,三峡水库的地质灾害放大系数要小得多。因为,土坝一旦遭遇滑坡浪涌造成的漫顶几乎必然会垮坝,而三峡大坝是一座纯混凝土大坝,即使发生大规模地质灾害,也决不会因漫顶而造成垮坝。因此,相对于满足现代人类社会对水资源和能源的基本需求的迫切需要,世界上既然有那么多的大型土石坝水库都能够投入运行,三峡大坝的地质灾害风险,也完全应该属于目前人类文明水平可以承受的范围。
  必须承认,就目前人类的认识水平而言,人类还不能通过工程措施根本消除各种地质灾害。建设三峡所能做到的,仅仅是通过工程措施和监测手段,让三峡地区可能严重的地质灾害,得到一定的控制和减轻。
  
  三峡库区的污水处理能力超过北京、上海
  
  至于水质污染,更不能说是三峡大坝“隐患”。水污染的隐患就是污染源的排放。尽管水的流动速度会增加水体的含氧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水体富营养化速度,但是,这种治污作用毕竟是极其有限的。尤其对于那些能够造成人体致命伤害的化学污染物,水体流动的速度更是毫无任何减少污染的作用。我们千万不要把污水排放到下游、排放到海里误解为是减少污染。客观事实是;只要你向水体中过度排放污染物,建不建大坝都要造成水污染。淮河下游没有任何大型水坝,同样也会形成严重的水污染。反之,如果没有过量的污染物排放,水库本身也绝不会造成任何水污染。在这一点上,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历史,在人类开始大量排放污染物的现代社会以前,谁从来也没有听说过,哪一个人工或者天然湖泊出现过富营养化。此外,贵州的红枫湖水库是我国50年代建造的,前几十年都从未出现任何水污染,但是,近几年却发生了极其严重的水质恶化。最近,当地政府通过严格治理水污染排放,红枫湖的水质已经明显恢复。历史和事实一再向人们证明,水坝本身决不会造成任何水污染。
  我们必须承认,由于受到经济能力的局限,我国的污水处理程度的确普遍不高,水污染问题严重。然而,为了防止三峡水库的水质遭受污染,已经在三峡水库蓄水前就建造了很多座污水处理厂,目前三峡库区沿岸一些地区的污水处理能力,甚至已经超过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根据中国水利部水资源公报中的水质数据,用三峡大坝蓄水后的(第一个整年)2004年和蓄水后的第二年2005年的长江水质进行分析比较。2005年长江劣五类的水体比重由2004年的水平,下降了3个百分点,而三类以上的优质水体,却比2004年的比重上升了一个百分点。事实说明,在近几年的现代化和水污染都在加速的情况下,长江三峡蓄水后,长江水质情况不仅没有恶化反而总体有所好转。这恐怕都得益于三峡水电站的建设促进了污水处理的投入。当然,即使三峡大坝的建设已经让我们采取了必要的措施,但是,仍然难以保障在长江三峡的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出现任何一点水质问题。尽管,现实当中可能确有个别地区因为污水处理不到位,出现局部的水质有所恶化的现象;但是,三峡大坝建成后改善了长江的水质,降低了长江水污染的“隐患”却是不争的事实。三峡大坝非但不会成为水污染的“隐患”,反而会有利于减少水污染的“隐患”。
  
  假新闻的依据和动机到底是什么?
  
  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汪啸风最近在武汉会议上说:“近几年,中国已累计投入数百亿巨资进行水污染防治、地质灾害治理、植树造林、保护生物等多样性生态恢复与建设。其中,关停并搬迁1500多家工矿企业,兴建各级污水和垃圾处理厂70余座,库区地灾治理耗资120多亿元,地灾避让移民近7万人。据每年公布的三峡工程生态环境监测,三峡工程施工区和移民安置区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三峡库区长江干流水质总体稳定,以优于三类水质为主;水库诱发地震维持低强度水平,无碍大坝安全。”
  汪啸风主任关于“对于三峡工程能引发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决不能以损失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的有关表态,与我国政府的“十一五”规划中“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的一贯精神,没有任何区别。说实话,人们恐怕至今也搞不明白,个别媒体记者根据武汉会议上汪啸风主任的讲话,发布“中国承认三峡大坝存在隐患”的假新闻的依据和动机,到底是什么。
其他文献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本文以江汉机械研究所档案信息化建设实践为例,对档案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对加快推进企业档案信息化和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江汉机械研究所;档案;信息化;数字档案馆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档案信息化和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已成为企业档案工作提质增效与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了档
做好2006年的经济工作,最根本的就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实现更快更好发展、推进和谐河北建设”两大主要任务,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卓有成效地做好各项工作,为“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开好局、起好步。要注意把握好六个方面:一是牢牢把握实现更快更好发展这一主题,推动经济社会逐步转入科学发展轨道。二是紧紧抓住“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的主线,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三是立足产
企业使命:为社会、为股东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企业精神:高效 务实 团结 进取  经营理念:以整合资源为手段,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竞争理念:以人为本 规范经营 科学决策 领先半步  用人理念: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核心价值观:百鸟朝凤、星火燎原、匿迹显威、居安思危  科学发展观:快速、健康、协调、规范、持续发展    为深入报道河北省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十一五”开局之年的工
第一部分 2007上半年汽车工业总体运行特点    一、总体稳步增长,轿车增速有所减缓  2007上半年,汽车产销445.67和437.3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2.36%和23.31%。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为315.14万辆和308.41万辆,同比增长20.86%和22.26%。SUV增幅最为显著,上半年共销售15.80万辆,同比增长39.03%。轿车销售228.69万辆,增长25.92%,同比增幅
章炳文艺术人生    章炳文(明子),一九三九年生,国家一级美术师,一九六一年在“江苏省国画院学习班”学习中国画、书法。师承胡小石、林散之、亚明、宋文治先生,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委员会江苏省委员,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江苏省青年联合会委员,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南京市书法家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非常强调学生的科学兴趣在他们科学课程学习中的作用。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巨大动力,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学习中就能产生强烈的学习需求,就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人教鄂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有趣的磁铁》第一课《认识磁铁》,设计了多个观察实验活动,不断调动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力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他们科学思维的发展。对本课
最著名的营销大师,最卓越的营销智慧,最精彩的营销故事  风靡全球之百年营销精华,中国营销人成功必备宝典    1.在“裸人国”推销    有兄弟两人,来到一个偏远蛮荒的地方做生意。这个地方的人都不穿衣服,故称做“裸人国”。  哥哥看到这样子,皱起了眉头。  弟弟却不以为然,率先进入了裸人国。  过了十来天,弟弟派人来告诉哥哥,一定得按当地风俗习惯,才能做成生意。  哥哥一听十分生气:“要照着畜生的
人都会老,这是生理规律和自然规律,但人都怕老,这是人之常情。因为老则易弱,弱则易病,病则易死,死则万事皆失。因此,自古以来便有人寻找长生不老术和长生不老药,甚至拜佛求经,成仙升天。显然,这是违反生理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唯心的梦想。然而,通过科学的方法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使之延年益寿是完全可能的。事实证明,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达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人的身心健
农村信息化的地位和作用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不失时机地开展新农村信息化建设,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  我国农业总体上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历史阶段,在生产方式上主要表现在以小农经济为主,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社会化生产的转变,由于我国人
郊区现代化是推进城市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也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点。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发展,郊区战略正成为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为了深入研究郊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综合体制改革的未来趋势,探索郊区现代化进程的基本规律,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和分析研究,来认识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本质、发展历史阶段以及体制支撑和组织载体等规律,进而对北京郊区现代化进程发展规律有了进一步探索和思考。    一、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