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实施科学新课程,转变教学理念是关键。经过两年多的新课程教学实践,我对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有一些自己的感悟和理解。本文通过四个课例的教学体验,来谈一谈科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并对课例的教学作了相应的反思。
关键词: 新理念 获取 建构 探究
新课程给课堂教学带来巨大的变化。新课程与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理念,新课程所蕴含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能否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前不久,《中国教育报》记者在报道中反映:“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然而课堂教学涛声依旧。”这一现象说明我们一线教师对新课程只是一种认同,没有对新课程理念进行进一步的感悟。笔者经过两年多科学新课程的教学实践,对新课程的理念有一些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一、探究性学习是科学学习的核心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的核心是探究,科学课程应当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一提到科学探究,我们可能马上会想到,它必经具备“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证据,检验假设,评价交流”六个环节。而在教学实践中我慢慢感悟到,探究性学习并非一定要具备完整的过程,它在具体操作时可以有所侧重,而且形式可以多样。如:
(1)观察为主的探究活动(如观察蜗牛)
(2)以启发思维为主的探究活动(如地图中“三基本语言”就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读图、比较、分析的方法自己去发现和理解地图三要素的含义)
(3)实验为主的探究活动
课例一:《物质酸碱性测定》
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用石蕊试液测定酸碱性,用pH试纸测定物质酸碱性的强弱。于是我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出示三种溶液和石蕊试液,并直接告诉学生:若想知道溶液的酸碱性,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石蕊试液。
学生马上会产生疑问:为什么的石蕊试液能简单判断物质的酸碱性?
然后我先让学生分小组完成下面的实验:
取四支试管,分别盛入稀硫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然后在四支试管内分别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并记录石蕊试液在四种溶液中呈现的颜色。
问:实验中你发现什么规律?
结论: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这个规律由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得出远远要比教师直接告诉他印象深刻得多,然后我组织学生应用这一规律。
2.学生活动:用石蕊试液测定三种未知溶液的酸碱性。
3.pH试纸使用的教学,我是先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文内容,然后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pH试纸的使用,其他同学评价。
4.在学生了解pH如何表示物质酸碱性强弱程度后,我让学习小组完成如下实验:
利用PH试纸和标准比色卡测试下表所列各物质的pH(其中胃舒平药药片和土壤要先溶于水中,)并填写表中各项内容。
实验后要求每一小组都要完成本组合作任务:(1)记录的数据绘画物质熔化图像,并在组内交流达成正确的共识。(2)从你的图象分析,你观察的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物质状态有何特点?
小组合作完成后,我让每一个合作小组的代表上台充分展示自己的合作成果。然后组织学生讨论:硫代硫酸钠和松香的熔化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最后由学生自己得出:硫代硫酸钠熔化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松香熔化时也要吸热但温度一直上升。
从这个课例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知识不是从教师那里直接复制或灌输到头脑中来的,而是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得的,表现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感受,结论让学生自己去
总结。同时让我真正感悟到,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的本质是获取而非给予。
三、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是教学的起点
教材在我们心目中原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在新课程理念中,教材不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像我们的初中生经历了十几年社会生活,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资源。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
课例三:《液化》
上课开始时,我先让学生和我一起做个小实验。
实验一:(1)先用鼻孔深深吸一口气。
(2)然后对着桌面使劲哈气。
(3)用手指触摸桌面。
问:谁来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生:桌面上有水。
问:你知道液态的水哪里来?
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知识和经验很快便可得出,桌面上液态的水是口中的水蒸气转化而来,在此基础上很容易就可建立起“液化”的概念。与此同时,我提出:让水蒸气液化成水的条件是什么?对于水蒸气液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有一定经验,但那些都是感性的。液化的条件是什么?学生并不十分清楚,但又很想知道,于是我引导学生做第二个实验。
实验二:(1)先使劲来回搓手,直到掌心发烫。
(2)对着发烫的掌心哈气。
(3)用另一只手的手指触摸掌心。
问:你发现什么现象?
生:掌心没有液态的水。
小组讨论:这两个实验中为何出现两种不同的现象?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很快便发现,两次实验中,口中哈出的水蒸气遇到的物体温度不同,桌面是冷的,比口中水蒸气的温度低;搓烫的掌心是热的,比口中水蒸气的温度要高。由此可见,水蒸气遇冷才会液化。
在这个课例中教师创设一种学生亲身实践的活动,学生新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同时体现出新知识是由学生自我构建、主动获取而非教师给予的。
四、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科学的动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教学过程中无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兴趣是学生学习最直接和持久的内部动力。新课程课堂教学应积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主动的科学探究中建构知识。经过新课程的教学实践,我深刻地感悟到这一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课例四:《空气》
了解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本节课的一个知识目标,而这个知识点是通过一个演示实验来完成教学。本实验现象明显,特别容易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若处理不当,便会错过创设有助于学生探究的良好机会。
课堂上我在做这个实验时(如下图),首先让学生观察现象,同时我观察学生的反应并且了解学生在此过程中的兴趣所在。当学生看到燃烧后生成的浓浓白烟,反应还不是特别强烈。但水面慢慢上升时,他们惊奇了,不住地小声询问:“水面上升了!水被吸进去了!怎么回事啊?”课堂气氛骤然出现一个高潮,学生求知欲被激发到极点,强烈的探究欲望此时在不知不觉中涌现出来。
针对这种情况,我根据学生此时的心理需求,请他们描述出所见到的现象,并说出自己观察中不解的问题。只见大部分学生举起了手,其脸上渴求表现的欲望呼之欲出。一部分学生所提个别问题竟然连我都没有考虑到,如:①水面为什么会上升?②里面的白烟是什么?③白烟为什么不见了?④水怎么变黄了?
我顺手将问题抛给了学生:请你们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及判断能力,简要地回答这四个问题。此时的学生已完全为自己的探究欲望所控制,各种猜测纷起。但由于自身认知结构的限制,对个别问题仍难有定论,并最终将自己还不懂的问题又反馈给教师,请求帮助。
“白烟是什么东西?”
面对学生急切的目光,我运用他们熟悉的语气回答:“白烟是五氧化二磷,是红磷和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后的一种产物。在反应中红磷减少了,瓶内空气中的氧气也因参与了反应而用完了。”我话音刚落,意犹未尽的学生又开始讨论,并最终明晰了各自的思路,找到了罩内水面上升的原因。其中一组学生解释道:“当红磷燃烧时,不断消耗空气中的氧气。而反应中生成的白烟溶于水后,原来氧气所占的空间就被水占据了,由此还可得出空气中的氧气所占的体积就是现有水所占的体积。”至此,原本内心尚存疑惑的学生也已豁然开朗,自然明白了水面上升的原因。最后,在进一步讨论和测量后知道了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大约为五分之一。到此,我进行了小结,补充了学生未能道及的大气压的作用,并表扬了学生们在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从这一课例我们感悟到,新课程课堂教学千万不要以教师的思维为主去强求学生的行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关键要看教师能否创设极富吸引力且适于学生自身能力的问题情景和活动情景。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创设民主、轻松的氛围,确保师生双方更浓兴趣、更大动力的激发,以产生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在科学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只有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改变以往的教育行为,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所以在新课程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不断感悟新课程理念,用新理念指导课堂教学,让我们的学生真正拥有一个自主独立、健康幸福、可持续发展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课堂教学行动策略.中国人事出版社.
[2]傅圣瑾.科学新课程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出版社.
[4]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新理念 获取 建构 探究
新课程给课堂教学带来巨大的变化。新课程与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理念,新课程所蕴含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能否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前不久,《中国教育报》记者在报道中反映:“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然而课堂教学涛声依旧。”这一现象说明我们一线教师对新课程只是一种认同,没有对新课程理念进行进一步的感悟。笔者经过两年多科学新课程的教学实践,对新课程的理念有一些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一、探究性学习是科学学习的核心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的核心是探究,科学课程应当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一提到科学探究,我们可能马上会想到,它必经具备“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证据,检验假设,评价交流”六个环节。而在教学实践中我慢慢感悟到,探究性学习并非一定要具备完整的过程,它在具体操作时可以有所侧重,而且形式可以多样。如:
(1)观察为主的探究活动(如观察蜗牛)
(2)以启发思维为主的探究活动(如地图中“三基本语言”就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读图、比较、分析的方法自己去发现和理解地图三要素的含义)
(3)实验为主的探究活动
课例一:《物质酸碱性测定》
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用石蕊试液测定酸碱性,用pH试纸测定物质酸碱性的强弱。于是我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出示三种溶液和石蕊试液,并直接告诉学生:若想知道溶液的酸碱性,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石蕊试液。
学生马上会产生疑问:为什么的石蕊试液能简单判断物质的酸碱性?
然后我先让学生分小组完成下面的实验:
取四支试管,分别盛入稀硫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然后在四支试管内分别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并记录石蕊试液在四种溶液中呈现的颜色。
问:实验中你发现什么规律?
结论: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这个规律由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得出远远要比教师直接告诉他印象深刻得多,然后我组织学生应用这一规律。
2.学生活动:用石蕊试液测定三种未知溶液的酸碱性。
3.pH试纸使用的教学,我是先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文内容,然后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pH试纸的使用,其他同学评价。
4.在学生了解pH如何表示物质酸碱性强弱程度后,我让学习小组完成如下实验:
利用PH试纸和标准比色卡测试下表所列各物质的pH(其中胃舒平药药片和土壤要先溶于水中,)并填写表中各项内容。
实验后要求每一小组都要完成本组合作任务:(1)记录的数据绘画物质熔化图像,并在组内交流达成正确的共识。(2)从你的图象分析,你观察的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物质状态有何特点?
小组合作完成后,我让每一个合作小组的代表上台充分展示自己的合作成果。然后组织学生讨论:硫代硫酸钠和松香的熔化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最后由学生自己得出:硫代硫酸钠熔化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松香熔化时也要吸热但温度一直上升。
从这个课例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知识不是从教师那里直接复制或灌输到头脑中来的,而是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得的,表现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感受,结论让学生自己去
总结。同时让我真正感悟到,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的本质是获取而非给予。
三、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是教学的起点
教材在我们心目中原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在新课程理念中,教材不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像我们的初中生经历了十几年社会生活,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资源。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
课例三:《液化》
上课开始时,我先让学生和我一起做个小实验。
实验一:(1)先用鼻孔深深吸一口气。
(2)然后对着桌面使劲哈气。
(3)用手指触摸桌面。
问:谁来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生:桌面上有水。
问:你知道液态的水哪里来?
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知识和经验很快便可得出,桌面上液态的水是口中的水蒸气转化而来,在此基础上很容易就可建立起“液化”的概念。与此同时,我提出:让水蒸气液化成水的条件是什么?对于水蒸气液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有一定经验,但那些都是感性的。液化的条件是什么?学生并不十分清楚,但又很想知道,于是我引导学生做第二个实验。
实验二:(1)先使劲来回搓手,直到掌心发烫。
(2)对着发烫的掌心哈气。
(3)用另一只手的手指触摸掌心。
问:你发现什么现象?
生:掌心没有液态的水。
小组讨论:这两个实验中为何出现两种不同的现象?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很快便发现,两次实验中,口中哈出的水蒸气遇到的物体温度不同,桌面是冷的,比口中水蒸气的温度低;搓烫的掌心是热的,比口中水蒸气的温度要高。由此可见,水蒸气遇冷才会液化。
在这个课例中教师创设一种学生亲身实践的活动,学生新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同时体现出新知识是由学生自我构建、主动获取而非教师给予的。
四、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科学的动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教学过程中无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兴趣是学生学习最直接和持久的内部动力。新课程课堂教学应积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主动的科学探究中建构知识。经过新课程的教学实践,我深刻地感悟到这一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课例四:《空气》
了解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本节课的一个知识目标,而这个知识点是通过一个演示实验来完成教学。本实验现象明显,特别容易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若处理不当,便会错过创设有助于学生探究的良好机会。
课堂上我在做这个实验时(如下图),首先让学生观察现象,同时我观察学生的反应并且了解学生在此过程中的兴趣所在。当学生看到燃烧后生成的浓浓白烟,反应还不是特别强烈。但水面慢慢上升时,他们惊奇了,不住地小声询问:“水面上升了!水被吸进去了!怎么回事啊?”课堂气氛骤然出现一个高潮,学生求知欲被激发到极点,强烈的探究欲望此时在不知不觉中涌现出来。
针对这种情况,我根据学生此时的心理需求,请他们描述出所见到的现象,并说出自己观察中不解的问题。只见大部分学生举起了手,其脸上渴求表现的欲望呼之欲出。一部分学生所提个别问题竟然连我都没有考虑到,如:①水面为什么会上升?②里面的白烟是什么?③白烟为什么不见了?④水怎么变黄了?
我顺手将问题抛给了学生:请你们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及判断能力,简要地回答这四个问题。此时的学生已完全为自己的探究欲望所控制,各种猜测纷起。但由于自身认知结构的限制,对个别问题仍难有定论,并最终将自己还不懂的问题又反馈给教师,请求帮助。
“白烟是什么东西?”
面对学生急切的目光,我运用他们熟悉的语气回答:“白烟是五氧化二磷,是红磷和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后的一种产物。在反应中红磷减少了,瓶内空气中的氧气也因参与了反应而用完了。”我话音刚落,意犹未尽的学生又开始讨论,并最终明晰了各自的思路,找到了罩内水面上升的原因。其中一组学生解释道:“当红磷燃烧时,不断消耗空气中的氧气。而反应中生成的白烟溶于水后,原来氧气所占的空间就被水占据了,由此还可得出空气中的氧气所占的体积就是现有水所占的体积。”至此,原本内心尚存疑惑的学生也已豁然开朗,自然明白了水面上升的原因。最后,在进一步讨论和测量后知道了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大约为五分之一。到此,我进行了小结,补充了学生未能道及的大气压的作用,并表扬了学生们在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从这一课例我们感悟到,新课程课堂教学千万不要以教师的思维为主去强求学生的行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关键要看教师能否创设极富吸引力且适于学生自身能力的问题情景和活动情景。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创设民主、轻松的氛围,确保师生双方更浓兴趣、更大动力的激发,以产生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在科学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只有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改变以往的教育行为,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所以在新课程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不断感悟新课程理念,用新理念指导课堂教学,让我们的学生真正拥有一个自主独立、健康幸福、可持续发展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课堂教学行动策略.中国人事出版社.
[2]傅圣瑾.科学新课程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出版社.
[4]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