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对于农村的语文教学来说,作文难一直困扰着许多教师。“作文难教,最费力却又最不见功效”是语文老师的共识,学生们更是谈“文”色变。怎样才能突破这个难点,让学生变“怕作文”为“乐习作”呢?结合我这些年的教学经验,主要从以下几点来谈一谈。
一、处处留心皆学问,做个生活有心人
一篇好文章绝对不是凭空编造出来的,只有来源于生活才具有真实感、可读性。所以要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认真思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题材是用之不尽的。如:养鸡喂鸭、种菜锄草、钓鱼捕蝶……这些生趣盎然的生活体验不都是写作的好题材吗?大自然中花草树木的暑寒枯荣,水中鱼虾的畅游、繁衍等不都是最真实的记录吗?农家的割麦摘棉、多姿多彩的乡俗民情,乡亲们的互帮互助、善良淳朴……不都是令人动情至深吗?只要用心观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源泉。一次,我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找春天”活动。在整个过程中,我适时地给予引导、介绍,给他们答疑解惑。在果园里我趁机介绍什么叫完全花、不完全花、花的构造等,我让他们细心观察周围的一切,看誰找到的“春天”最多。活动结束后,一位学生在习作中写道“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告诉我春天来了,果园里花香扑鼻是春姑娘花衣裙上散发的香水味,绿油油的麦田向我展示生命的力量,田间耕种的农民伯伯让我体会到‘一年之计在于春’的道理……”。另一位学生写道“这次找春天真有意思,我不但找到了春天,还学到了不少知识,老师说‘处处留心皆学问’这话一点儿不假”。这时我趁热打铁,要求学生养成写观察日记的好习惯,让他们不断积累写作素材,以备日后写作之用。
二、使用规范化语言来倾诉
农村孩子在写作中不自觉地运用一些方言,这直接影响了语言的表达效果。一次,一位女生在一篇习作中写道“星期天,我骑的车子到姥姥家,姥姥给我拿了好多好吃头……”我读后愣了一会儿才恍然大悟。她的意思是“我骑着自行车去姥姥家,姥姥给我拿了好多好吃的东西(小食品)”。都是“骑的”、“吃头”这些方言在作怪。为了帮孩子们克服方言的影响,使语言规范化,我要求我们课堂上必须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课间师生皆用普通话交谈,我还要求学生把普通话带入家里,带到社会中去,并把这一要求作为评定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另外,为了提高效果,我常给孩子们讲些因方言差异而产生误解的小趣事,也时常让他们讲一些在使用普通话过程中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一些故事,让他们从思想上根深蒂固地树立“使用规范化语言”的意识。久而久之,孩子们的普通话变得流利了,习作也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了。
三、启迪潜在情感,开放式习作
在作文教学中,我尝试跳出传统的命题作文、课堂限时作文的束缚圈,给孩子们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多角度习作,在接触社会中各种人与事之间进行有感而发的写作,有时我还进行意境引导,让他们即兴作文。比如:一次我去中心校开会,当时每位老师负责一个班级,所以我只能给学生留好作业,拜托其他老师多留意我班的动静了。可等我回来后,一位女生悄悄塞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赵老师,对不起,今天我们几个女生逃了一会儿学。都是男生打女生引起的,男生不要再打女生了”。我一猜准是捣蛋鬼闫永成引起的,冷静考虑之后,我什么也没说,将纸条的内容写在了黑板上,并在末尾加了一句话“您看完就撕了吧,别再吵他们了!真希望他们能改掉坏毛病!”我让同学们都抬起头看黑板并指名让他念一念。他的脸刷地一下红了,嘴角抽动着,眼角几颗泪花。我轻声问:“是不是有字不认识?我可以告诉你。”他低着头好一会儿却一个字也没念出来。我知道他内心一定心潮翻滚。我让他坐下但必须写出此时的感受,同时也要求其他学生写一写这节课的事情。那次虽然不是作文课,但他们都写得不错,他们以各自的方式表达出内心对这件事的不同感受。尤其是闫永成,他写有这样一段文字“我想老师一定会问清楚后大吵我一顿的,可老师没有。我感谢老师给了留足了面子。当老师让我读的时候,不知怎的我只想哭,嗓子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卡着一样,我怎么也念不出一个字。她们女生心地是那样善良,我打了她们,她们居然还替我求情。我真后悔,我还不地(方言中“不如”的意思)一个小女子呢?我以后再也不打她们了。老师你一定要相信我,我说到做到。”这些真实的感受,只有在当时表达才能做到“真情实感,恰如其分”。后来,在省征文比赛中,他就此事所写的《一件难忘的事》一文还获得了省三等奖呢。所以抓准时机启迪学生潜在的习作情感也是激发其习作兴趣,打开他们习作之门的一把金钥匙,这一点在习作中也是不容忽视的。
四、多向评议,互相欣赏,共同提高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作文的最大内驱力。这种驱动力除了来源于学生有比较自觉的目的外,还来源于在合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在习作过程中,如何抓好习作讲评对于促进学生水平的提高是很重要的。可以根据习作目的及要求灵活采用同桌互读互评、小组轮读推荐习作、集体交流评佳作、优秀习作展等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评议、学会欣赏、学会修改。另外,我还专门制作了“佳作集锦”小册子收录历届孩子们较好的习作,他们以佳作上有自己的习作为荣,还经常攀比看谁的习作多,谁都不甘落后。这可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习作兴趣,调动了他们的习作积极性。孩子们的习作水平也在这种良性循环中逐渐得以提高。
此外,我常结合阅读教学,指导学生欣赏文中的写作特点、结构安排等,并引导学生进行经常性的仿写。使学生灵活运用已掌握的表达方法,把文章写得更生动形象、更有特色、更具说服力。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从农村的实际出发,根据农家孩子的特点,帮助他们养成留心观察、注意积累、勤于练笔、善于抓住习作情感等良好习惯,引导他们把生活实践、阅读赏析与运用、习作灵感等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促进他们形成技能技巧,让他们逐渐地爱作文、会作文、写好作文。
一、处处留心皆学问,做个生活有心人
一篇好文章绝对不是凭空编造出来的,只有来源于生活才具有真实感、可读性。所以要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认真思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题材是用之不尽的。如:养鸡喂鸭、种菜锄草、钓鱼捕蝶……这些生趣盎然的生活体验不都是写作的好题材吗?大自然中花草树木的暑寒枯荣,水中鱼虾的畅游、繁衍等不都是最真实的记录吗?农家的割麦摘棉、多姿多彩的乡俗民情,乡亲们的互帮互助、善良淳朴……不都是令人动情至深吗?只要用心观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源泉。一次,我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找春天”活动。在整个过程中,我适时地给予引导、介绍,给他们答疑解惑。在果园里我趁机介绍什么叫完全花、不完全花、花的构造等,我让他们细心观察周围的一切,看誰找到的“春天”最多。活动结束后,一位学生在习作中写道“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告诉我春天来了,果园里花香扑鼻是春姑娘花衣裙上散发的香水味,绿油油的麦田向我展示生命的力量,田间耕种的农民伯伯让我体会到‘一年之计在于春’的道理……”。另一位学生写道“这次找春天真有意思,我不但找到了春天,还学到了不少知识,老师说‘处处留心皆学问’这话一点儿不假”。这时我趁热打铁,要求学生养成写观察日记的好习惯,让他们不断积累写作素材,以备日后写作之用。
二、使用规范化语言来倾诉
农村孩子在写作中不自觉地运用一些方言,这直接影响了语言的表达效果。一次,一位女生在一篇习作中写道“星期天,我骑的车子到姥姥家,姥姥给我拿了好多好吃头……”我读后愣了一会儿才恍然大悟。她的意思是“我骑着自行车去姥姥家,姥姥给我拿了好多好吃的东西(小食品)”。都是“骑的”、“吃头”这些方言在作怪。为了帮孩子们克服方言的影响,使语言规范化,我要求我们课堂上必须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课间师生皆用普通话交谈,我还要求学生把普通话带入家里,带到社会中去,并把这一要求作为评定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另外,为了提高效果,我常给孩子们讲些因方言差异而产生误解的小趣事,也时常让他们讲一些在使用普通话过程中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一些故事,让他们从思想上根深蒂固地树立“使用规范化语言”的意识。久而久之,孩子们的普通话变得流利了,习作也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了。
三、启迪潜在情感,开放式习作
在作文教学中,我尝试跳出传统的命题作文、课堂限时作文的束缚圈,给孩子们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多角度习作,在接触社会中各种人与事之间进行有感而发的写作,有时我还进行意境引导,让他们即兴作文。比如:一次我去中心校开会,当时每位老师负责一个班级,所以我只能给学生留好作业,拜托其他老师多留意我班的动静了。可等我回来后,一位女生悄悄塞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赵老师,对不起,今天我们几个女生逃了一会儿学。都是男生打女生引起的,男生不要再打女生了”。我一猜准是捣蛋鬼闫永成引起的,冷静考虑之后,我什么也没说,将纸条的内容写在了黑板上,并在末尾加了一句话“您看完就撕了吧,别再吵他们了!真希望他们能改掉坏毛病!”我让同学们都抬起头看黑板并指名让他念一念。他的脸刷地一下红了,嘴角抽动着,眼角几颗泪花。我轻声问:“是不是有字不认识?我可以告诉你。”他低着头好一会儿却一个字也没念出来。我知道他内心一定心潮翻滚。我让他坐下但必须写出此时的感受,同时也要求其他学生写一写这节课的事情。那次虽然不是作文课,但他们都写得不错,他们以各自的方式表达出内心对这件事的不同感受。尤其是闫永成,他写有这样一段文字“我想老师一定会问清楚后大吵我一顿的,可老师没有。我感谢老师给了留足了面子。当老师让我读的时候,不知怎的我只想哭,嗓子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卡着一样,我怎么也念不出一个字。她们女生心地是那样善良,我打了她们,她们居然还替我求情。我真后悔,我还不地(方言中“不如”的意思)一个小女子呢?我以后再也不打她们了。老师你一定要相信我,我说到做到。”这些真实的感受,只有在当时表达才能做到“真情实感,恰如其分”。后来,在省征文比赛中,他就此事所写的《一件难忘的事》一文还获得了省三等奖呢。所以抓准时机启迪学生潜在的习作情感也是激发其习作兴趣,打开他们习作之门的一把金钥匙,这一点在习作中也是不容忽视的。
四、多向评议,互相欣赏,共同提高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作文的最大内驱力。这种驱动力除了来源于学生有比较自觉的目的外,还来源于在合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在习作过程中,如何抓好习作讲评对于促进学生水平的提高是很重要的。可以根据习作目的及要求灵活采用同桌互读互评、小组轮读推荐习作、集体交流评佳作、优秀习作展等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评议、学会欣赏、学会修改。另外,我还专门制作了“佳作集锦”小册子收录历届孩子们较好的习作,他们以佳作上有自己的习作为荣,还经常攀比看谁的习作多,谁都不甘落后。这可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习作兴趣,调动了他们的习作积极性。孩子们的习作水平也在这种良性循环中逐渐得以提高。
此外,我常结合阅读教学,指导学生欣赏文中的写作特点、结构安排等,并引导学生进行经常性的仿写。使学生灵活运用已掌握的表达方法,把文章写得更生动形象、更有特色、更具说服力。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从农村的实际出发,根据农家孩子的特点,帮助他们养成留心观察、注意积累、勤于练笔、善于抓住习作情感等良好习惯,引导他们把生活实践、阅读赏析与运用、习作灵感等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促进他们形成技能技巧,让他们逐渐地爱作文、会作文、写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