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提炼了解建筑设计中的消隐性设计手法。通过分析贝聿铭先生的建筑生涯与他的优秀建筑设计案例,从中总结提炼得到建筑消隐性设计的几种主要方式。得到了建筑界面的地形消隐和拟态形建筑手法,高透性材料与同质材料的使用手法。总结出的设计方法可为建筑的消隐性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消隐性贝聿铭场地文化材料材质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21) 07-0078-03
Abstract: In order to refine and understand the hidden design technques narchitectural design.By analyzing the architectural career of I.M Pei and his excellentarchitectural design cas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refines several main ways ofarchitectural hidden design.The methods of terrain blanking and mimicry of buiding nterface. and the use of high permeability materials and homogeneous materialsare obtained The summarized design method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hiddendesign of buildings
Keywords: Architecture I.M Pei Site culture Material
引言
随着建筑艺术的时代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建筑形式的多样性,而建筑的消隐性设计成为一种发展方向。一个城市中千篇一律的建筑已经无法使我们辨识出城市的地域区别,许多建筑一开始设计时便想的是如何突出自己,而不是如何将建筑融入于地域、人文历史环境中。重视建筑与场地的协调发展,通过形体空间的构建,以弱化共生的方式将建筑融入场地,弱化建筑的存在感。消隐性的设计方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化身成一种场所感隐形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再仅仅作为一个简单的建筑雕塑存在。贝聿铭先生作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在国内外都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建筑设计。本文主要是研究解释建筑消隐性和通过案例分析研究,以贝聿铭先生的建筑作品为例,总结归纳出建筑消隐性的表现方式,如何做到建筑与环境融合发展。
一、贝聿铭建筑设计生涯发展
贝聿铭先生被称为是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他出生于广州,祖籍是苏州的名门望族,家中好学的风尚浓厚,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与艺术熏陶。童年时在狮子林的生活使贝聿铭对东方传统园林有深刻的感受。贝聿铭父亲是金融界的精英,在香港和上海的经历使他对西方社会也非常熟悉,为他提供了良好的西方教育和现代主义思想。在中西文化碰撞中成长起来的贝聿铭东方气质和西方现代主义思想共存。原本贝聿铭学习的是建筑工程,在无意间看到弗兰克莱特的设计作品以后,决心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设计,又转校到麻省理工大学,并取得了哈佛大学建筑硕士学位。对于贝聿铭最重要的是柯布西耶,是被贝聿铭的引导者和尊为必生偶像的大师,贝聿铭的建筑美学的形成很大一部分是受到柯布西耶超前理念的影响。
贝聿铭喜欢用石材、混凝土、玻璃、钢的结合材料,在设计上善于利用几何图形、空间造型、光线。贝聿铭在每一次的设计前夕都会先考察地形地貌、文化历史,结合当地本土文化进行建筑的设计。贝聿铭注重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统一的设计。贝聿铭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在建筑设计上,例如,华盛顿的国家美术馆东馆是贝聿铭闻名的开始,巴黎卢浮宫金字塔是贝聿铭名气最大的作品之一,苏州博物馆是他结合传统和现代的成果,贝聿铭在世界各地都留下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在贝聿铭的设计在吸收西方文化精髓的同时,仍然保持着中国的特色。建筑设计如何让历史保留下来,与此同时还要考虑与未来的连接,是贝聿铭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二、建筑消隐的概念
消隐性的建筑设计手法并不是要求建筑绝对的在环境中消失看不见,主要在于强调建筑与环境的融合联系,模糊建筑与环境的边界,提高人们在其中体验的感知感受。
建筑的消隐性是指利用设计手法将建筑的体量和存在感得到弱化,使建筑融入环境中,通过建筑的形态和材料的运用,融合到周围的环境,达到消隐的效果。具有此类特性的建筑从远处看去仿佛消失隐藏在环境中,模糊了建筑的边界,提高对建筑的体验。以弱化共生的方式将建筑融入场地,弱化建筑的存在感。
许多建筑设计不考虑建筑与场地的关系,把建筑作为一个个体来独立思考。消隐式建筑运用几种设计方法,使建筑在环境中达到视觉上的消隐。可以通过模仿环境中现存的形态,弱化建筑的突兀。也可从材料角度,运用高透反射或是当地的材料达到建筑的通透消隐。
三、界面的消隐
(一)地形消解
在地形消解手法的设计中,可以运用嵌入大地等手法的设计,将建筑的体量通过地形的隐藏达到视觉上的消隐。通过地形的高差处理等方法,将建筑进行隐藏,将建筑外部与地表空间自然结合,得到地表的延续,削弱了建筑的体量。让人对环境的感知大于对建筑的感知,增加建筑的体验感。这样的建筑给人一种从自然中生长出来的感觉,在其中隐约可见。
贝聿铭设计的日本美秀美术馆位于山中。“林尽水源,便得一山”,远远走进山里却看不见它,只能见到沿着溪水进入山谷。按照《桃花源》的描述順序“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进入山中后,先迎来一条银色科技感的隧道,“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眼前的景色霎那映入眼帘,美术馆就这样突然跳进了眼睛。建筑“消隐”的状态,参访的路径是非常重要的事,路径设置的美妙有趣,会提高人的惊喜感和新鲜感。 过了两百米长的隧道之后就是一个桥梁,过了桥之后实际上看不到太多的建筑物,只能见到一个美术馆的入口。这座桥是由纤细的钢索吊起来的浮桥,是为了避免对本身的自然山林破坏。钢索形成放射性的椭圆形架,从外形上看减轻了桥梁的笨重感,远望桥梁,异常轻盈,仿佛飘浮在山林之上。本以为应该是一个伟大的建筑出现,但没有,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与常见的日本传统建筑元素的寺庙山门顶一般的建筑形式,屋顶的设计是贝聿铭抽象提取日本传统的神社顶的造型方式,构成新旧结合的特色元素屋顶,是用一个新的材料去诠释传统的形态。而且看不到其他建筑的全貌,在山谷的那一侧可以看到全貌,但一般参观的人实际上是没有办法看见的,所以美术馆就这样消隐于山中。
内部的设计上也使用了一种消隐手法,贝聿铭使用一大面的玻璃墙面,透出外面的景色,人在室内也与自然有接触,不会有陌生封闭感,仿佛建筑就从此地生长出来,透过巨大玻璃看到的是一棵150年的迎客松,与墙面形成一幅美丽的画景。这是贝聿铭借用的中国园林的借景和造园手法,组成一幅巨大的日式屏风,将室内室外合为一体,消除界限,增加建筑的消隐感。
采用三角形的玻璃顶,是贝聿铭的经典符号,将大量的自然光引入室内。整个建筑是一个重中带轻,实中有虚的一个状态。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这栋建筑物如何在自然环境当中是非常平静的协调的一个状态,一个平衡的状态。
通过削弱和分散建筑的体量,能够有效地削弱建筑对所处场地的压迫,淡化建筑自身的绝对主导意识。让人对环境的感知大于对建筑的感知,增加建筑的体验感。这样的建筑给人一种从自然中生长出来的感觉,减轻建筑与环境的异物感。将建筑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在内部环境上也不懈怠,做到内外融合,在一些细节的地方带来精神上的共鸣。
(二)拟态形建筑
拟态形建筑,是模拟环境中既有形态,通过视觉上的连续和延伸,弱化建筑形态。建筑与环境是相辅相成的,建筑构成了环境,在其中设计一个新的建筑时也要参考周围已形成的环境,不可或缺。这里的环境不仅仅指的是自然环境,还包括人文历史环境和建筑环境,设计时也应该将整体的建筑环境看成是一种环境。将新建筑作为一部分融入整体建筑环境之中,参与到建筑的动态循环发展之中。对大环境的破坏达到最小。提取建筑环境特征,提炼精简运用到设计中。
新苏州博物馆邀请贝聿铭进行设计。贝聿铭从小在苏州长大,他居住的苏州四大园林之一的狮子林就在新馆的选址旁边,他对于苏州的人文历史了解很深,这个设计是他对于现代建筑和中國传统建筑间的关系和融合的探索,对于中国本土语言的寻找。一个人文、历史和建筑都深深地融入了这个城市的建筑。
新苏州博物馆的位置位于苏州的传统建筑和园林中,周围围绕着忠王府、拙政园和狮子林,这位置限制了建筑的高度和尺度,不高大不突出是历史传统里流淌下来的谦虚的性格,这也延续到了建筑上,因此,建筑采取地上一层,地下一层的结构,除了某些局部二层之外,建筑控制在六米以内,在建筑体量上不显得突兀,融入了历史环境中。在平面布局上,贝聿铭采用“南宅北院”的传统方法,南北轴线贯穿入口和庭院,南侧沿用了忠王府的沿街界面,保持街道的完整统一,北侧和拙政园隔而不断,延伸空间。
低矮的体量,院落式的布局,粉墙黛瓦的色调是苏州博物馆最明显的外部特征,这是从城市空间的角度出发,寻求与苏州城市风貌协调的结果。通过传统元素的演变获得新旧的联系。贝聿铭保留了屋顶的颜色和质感,用更加几何式的方法体现,使用不同的材料石材,而不是瓦片,但是屋顶的坡度和传统名居的坡度是没有差别的,这样视觉上构成适应与人们的眼睛,就不觉得突兀。墙体造型也还是白墙,但更加几何极简化。没有选用传统的木材,而是用钢和玻璃取代。
庭院景观的灵感来源于他小时候在狮子林生活的记忆,假山,流水、叠石等传统手法被加以改造后运用到设计中。将墙壁作为纸张,石头的层层摆放作为绘画,呈现出一个立体的山水画景观。整个空间立体画流出了自然的韵味和独特的意境。窗是菱形漏窗,可以增加采光,也是观看园林景色时借景裁切风景的取景框。八角亭也是采用的钢结构,用来现代几何的形式。
现代化的景观和建筑融入传统的历史城市中,消隐在城市里,与地域文化相交融合,很有借鉴意义。起初是建筑构成了一个新环境,在其中再设计一个新建筑时,就需要考虑周围已形成的建筑环境,与其融合。新建筑与旧环境又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环境。消隐性的建筑主要考虑的是建筑与环境的联系,并不是绝对的让建筑消失于环境中,提高建筑和环境的相融性。把目光聚集在空间环境和建设背景的表达,提高人的体验和历史文化内涵在建筑中的思考比重,也是对现在的一些只讲究形状怪异的建筑提出的反驳。
四、材料的运用
(一)高透材料
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大多是砖石、木材、混泥土等坚硬厚重的材料,容易给人封闭沉闷的空间体验感。建筑外立面使用高透材质可以达到一定程度上的表皮消隐,透明材料可以代替实墙起到围护的作用,也可以减轻建筑的沉重感,玻璃是最常被使用的一种材料,贝聿铭的许多建筑都使用了这个方法,其中最知名的就是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位于老卢浮宫的中央。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的形态极简,表皮通透,光大量引入,厅堂明亮溢彩。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古典建筑原貌的破坏,将展馆下沉入地下空间,不遮挡卢浮宫的景色,又增加了使用空间。建筑的形态极简,光线可以通过玻璃通透到地下空间,也能反映周围卢浮宫的历史景象,一座透明的建筑形态是贝聿铭对历史建筑的敬意。降低新建筑对场地带来的异物感,玻璃材料的高透特性就在此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玻璃的使用隐藏了金字塔的存在同时又能与周围古典建筑相融合,不破坏卢浮宫的原始面貌,完美地呈现了贝聿铭对玻璃材料的熟练运用。
玻璃的使用效果不仅表现在建筑外立面上,从内部的方面来分析也颇具优势。例如在美秀美术馆中面向山体一侧使用了大片的大块玻璃,为了消除室内的封闭感,增加室内室外的连通性。达到通透空间的作用,减少建筑的沉重感,更加的融合室内外环境,形成整体感。使用玻璃在室内空间感受良好。使用玻璃来抽象重塑日本的传统屋顶,由棱形的玻璃屋顶组成天窗加强采光。透过建筑顶的玻璃可以看见天空,透过大落地窗可以引入外面的风景,与自然和谐相融。建筑整体隐藏在山体中,露出屋顶与山脉起伏连接,有种律动的美,贝聿铭创造了一个云深不知处的世外桃源。 通透材料的应用可以让光线自由穿透建筑的室内室外,在视觉上起到建筑界面消失的效果。从室内观察室外,也有一种消隐的感觉,增加空间的通透性,融合性。从室外观察建筑,可以清晰看到建筑内部的结构和背景的環境,建筑的外部界面的消失效果会在视觉感官上造成整体空间环境的连续性。
建筑通过使用透明性质材料可以对建筑外皮进行消隐,透明材料作为一种虚体墙面比起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实墙,起到相同的建筑围护作用的同时让建筑的体量视觉上看起来更加轻巧。通透材料使建筑界面介于虚与实之间,模糊建筑与环境的界线。透明性的材料在建筑中是非常的常见的。其本质上都是使建筑的实体感削弱,通过光线对建筑的反射或者折射的效应,使建筑与环境的边界模糊,达到建筑的轻薄化,从而使建筑消隐于环境之中。
(二)同质材料
从自然界中看,动物皮毛上的斑点、花纹与环境中的花纹类似,可以保护它们不受敌人的攻击,融入在自然环境中不容易被敌人发现,就是一种消隐性。在建筑的设计上使用消隐手法也有异曲同工的效果。通过选用与建筑周围环境相似的建筑材料,颜色和材质的相似使建筑与周围融为一体,达到视觉上的隐藏不突兀,从当地选择材料可以节省成本,同时自然环保,可以引起人们的归属感。
贝聿铭设计的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是使他早期出名的作品之一,地址位于落矶山前一座山顶上。从远处眺望像是一堆巨石般的建筑,似乎是从地下长出一般,平地而起。虽然是一块平地看似简单,没有任何的条件限制,但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强烈的限制,因为如果建造一座普通常规的建筑放在群山之间显得格格不入,也没有达到“隐”的效果和意境。贝聿铭为了突破这层挑战,尝试了许多方法,并不坐在事务所中想象场景,而是将自己投入于环境之中亲自感受整个环境和空间,贝聿铭在印第安人遗址中找到启发,他感受到以山岩砌筑的建筑物在整个群山环绕环境中丝毫没有突兀感,以此为灵感,就地取材,设计出了隐于自然中的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运用的材料所表现出来的色彩、质感与背后的山体混为一体,实现了贝聿铭之“隐”性建筑,完成了建筑融入大自然的作品。通过使用当地的材料材质让建筑强化其场所感的塑造,
建筑的结构不是用普通的混凝土,而是采用当地的砂岩制成的混凝土混合而成的,加入砂岩后,混凝土的颜色也变成了可以融进周围的砂岩悬崖的棕红色。为了制造出粗糙的条纹痕迹,使用灌木锤在表面敲打出凹凸肌理,突显出石头质感,更加贴近当地自然地貌。建筑的色彩和质感便将建筑消隐于山中。混凝土的纹理是垂直的,为了增加它的垂直感,与山体形态相呼应。建筑仿佛不是建于此地,而是从中长出来的,运用了相同材料材质与环境的融合感削弱了建筑在自然景观中的突兀感。建筑外观由长方形抽象几何组成,犹如一群巨石站立在山间,浑然天成。窗户设计成凹陷深色长形的窗户,是考虑到从远处看建筑整体和谐,宛如形成了巨石上的凹陷感。
与大气研究中心的设计手法相似的有艾佛森博物馆。艾佛森博物馆由混凝土构成一个巨大的建筑雕塑,和大气中心采用一样的手法,在建筑立面上用灌木锤在表面上加工处理,凿出斜纹,墙体使用的暗红砂岩建筑就像是像一块雕塑临立交融在城市环境里。艾佛森博物馆不是由贝聿铭设计,它最初已经由沙里宁设计建成,贝聿铭主要是负责在建筑原有的基础和风格上进行扩建,沙里宁设计的建筑表面用了石板,为了延续风格,贝聿铭选择新旧协调,根据大气研究中心的经验,再次使用在建筑表面雕刻,裸露出混凝土和当地石材混合在一起的肌理与颜色,凿石雕刻的痕迹形成了强烈的粗线条的韵律美,粗趟的混凝土墙面露出旧褐色,具有材料的时代印记感。贝聿铭将混凝土的特性和处理运用自如,并发展出了自己一套独有的手法,在改变建筑气质的把控度上恰到好处,缓解了几何建筑混凝土的冷峻感,就地取材将当地的石材弄碎加入混凝土中,凿刻处理出的建筑立面制作出了肌理质感和环境相融合。
使用天然材料的优势是可以接近真实自然环境,与环境形成的和谐性,是不同于高透玻璃材质所呈现出的效果,没有办法替代。比起玻璃材质表皮的建筑,它更能和周围环境相联系,相交融,更加紧密和谐。贝聿铭的建筑材料使用方式里常见的就是根据环境来选择材料,对各种材料灵活熟练的运用表现了他坚实的设计观点和设计基础,还有他对材料的探索开发和建筑环境的融合。
结语
通过研究贝聿铭先生成熟的建筑设计作品,发现建筑的消隐方法的应用方式,他的建筑设计中对于建筑与历史文化,场所环境的考虑都包含其中,不是仅考虑建筑本身的设计表现。建筑是人的活动空间,空间的主体是人。从空间主体的知觉体验为出发点考虑,弱化建筑,让建筑自身“消隐”在人对时间空间的整体感受中,似乎是有针对性地消隐设计。在地形消解手法的设计中,可以运用嵌入大地等手法的设计,将建筑的体量通过地形的隐藏达到视觉上的消隐。模仿环境中现存的形态,通过视觉上的连续和延伸,弱化建筑形态。还可以从材料材质的选择使用角度,通过运用高透的玻璃材料或者选择当地的材料,达到建筑消隐性的设计。贝聿铭的建筑消隐的设计手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消隐性的建筑不再是单纯的雕塑建筑,它可以通过不同的布局形式、场所关系、尺度、形态、材质等,让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化身为一种环境中的场所感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
参考文献
[1]符媛最后一个现代土义火师——贝聿铭[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9 (06):124-127
[2]隈研吾负建筑[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社,2008
[3]翁泽华探析贝聿铭现代土义建筑与环境的融合[J]大众文艺,2021 (06):51-52
[4]隈研旨隈研吾:材料让建筑“消隐”[J]城市环境设计,2010 (06) 39-40
[5]陈兴华,张炯解读隈研吾“材料让建筑消隐”[J]华中建筑,2012,30 (06):5-8
[6]刘景阳浅谈建筑的消隐[J]中外建筑,2013(9):41-43
[7]张智桐明清时期中国古建筑鸱吻的设计学探究[J].设计,2017,30(15):62-63
[8]熊龙遥唐代庙宇建筑的瑰宝——广仁王庙[J].设计2017,30 (15):92-93
关键词:建筑消隐性贝聿铭场地文化材料材质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21) 07-0078-03
Abstract: In order to refine and understand the hidden design technques narchitectural design.By analyzing the architectural career of I.M Pei and his excellentarchitectural design cas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refines several main ways ofarchitectural hidden design.The methods of terrain blanking and mimicry of buiding nterface. and the use of high permeability materials and homogeneous materialsare obtained The summarized design method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hiddendesign of buildings
Keywords: Architecture I.M Pei Site culture Material
引言
随着建筑艺术的时代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建筑形式的多样性,而建筑的消隐性设计成为一种发展方向。一个城市中千篇一律的建筑已经无法使我们辨识出城市的地域区别,许多建筑一开始设计时便想的是如何突出自己,而不是如何将建筑融入于地域、人文历史环境中。重视建筑与场地的协调发展,通过形体空间的构建,以弱化共生的方式将建筑融入场地,弱化建筑的存在感。消隐性的设计方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化身成一种场所感隐形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再仅仅作为一个简单的建筑雕塑存在。贝聿铭先生作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在国内外都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建筑设计。本文主要是研究解释建筑消隐性和通过案例分析研究,以贝聿铭先生的建筑作品为例,总结归纳出建筑消隐性的表现方式,如何做到建筑与环境融合发展。
一、贝聿铭建筑设计生涯发展
贝聿铭先生被称为是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他出生于广州,祖籍是苏州的名门望族,家中好学的风尚浓厚,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与艺术熏陶。童年时在狮子林的生活使贝聿铭对东方传统园林有深刻的感受。贝聿铭父亲是金融界的精英,在香港和上海的经历使他对西方社会也非常熟悉,为他提供了良好的西方教育和现代主义思想。在中西文化碰撞中成长起来的贝聿铭东方气质和西方现代主义思想共存。原本贝聿铭学习的是建筑工程,在无意间看到弗兰克莱特的设计作品以后,决心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设计,又转校到麻省理工大学,并取得了哈佛大学建筑硕士学位。对于贝聿铭最重要的是柯布西耶,是被贝聿铭的引导者和尊为必生偶像的大师,贝聿铭的建筑美学的形成很大一部分是受到柯布西耶超前理念的影响。
贝聿铭喜欢用石材、混凝土、玻璃、钢的结合材料,在设计上善于利用几何图形、空间造型、光线。贝聿铭在每一次的设计前夕都会先考察地形地貌、文化历史,结合当地本土文化进行建筑的设计。贝聿铭注重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统一的设计。贝聿铭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在建筑设计上,例如,华盛顿的国家美术馆东馆是贝聿铭闻名的开始,巴黎卢浮宫金字塔是贝聿铭名气最大的作品之一,苏州博物馆是他结合传统和现代的成果,贝聿铭在世界各地都留下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在贝聿铭的设计在吸收西方文化精髓的同时,仍然保持着中国的特色。建筑设计如何让历史保留下来,与此同时还要考虑与未来的连接,是贝聿铭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二、建筑消隐的概念
消隐性的建筑设计手法并不是要求建筑绝对的在环境中消失看不见,主要在于强调建筑与环境的融合联系,模糊建筑与环境的边界,提高人们在其中体验的感知感受。
建筑的消隐性是指利用设计手法将建筑的体量和存在感得到弱化,使建筑融入环境中,通过建筑的形态和材料的运用,融合到周围的环境,达到消隐的效果。具有此类特性的建筑从远处看去仿佛消失隐藏在环境中,模糊了建筑的边界,提高对建筑的体验。以弱化共生的方式将建筑融入场地,弱化建筑的存在感。
许多建筑设计不考虑建筑与场地的关系,把建筑作为一个个体来独立思考。消隐式建筑运用几种设计方法,使建筑在环境中达到视觉上的消隐。可以通过模仿环境中现存的形态,弱化建筑的突兀。也可从材料角度,运用高透反射或是当地的材料达到建筑的通透消隐。
三、界面的消隐
(一)地形消解
在地形消解手法的设计中,可以运用嵌入大地等手法的设计,将建筑的体量通过地形的隐藏达到视觉上的消隐。通过地形的高差处理等方法,将建筑进行隐藏,将建筑外部与地表空间自然结合,得到地表的延续,削弱了建筑的体量。让人对环境的感知大于对建筑的感知,增加建筑的体验感。这样的建筑给人一种从自然中生长出来的感觉,在其中隐约可见。
贝聿铭设计的日本美秀美术馆位于山中。“林尽水源,便得一山”,远远走进山里却看不见它,只能见到沿着溪水进入山谷。按照《桃花源》的描述順序“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进入山中后,先迎来一条银色科技感的隧道,“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眼前的景色霎那映入眼帘,美术馆就这样突然跳进了眼睛。建筑“消隐”的状态,参访的路径是非常重要的事,路径设置的美妙有趣,会提高人的惊喜感和新鲜感。 过了两百米长的隧道之后就是一个桥梁,过了桥之后实际上看不到太多的建筑物,只能见到一个美术馆的入口。这座桥是由纤细的钢索吊起来的浮桥,是为了避免对本身的自然山林破坏。钢索形成放射性的椭圆形架,从外形上看减轻了桥梁的笨重感,远望桥梁,异常轻盈,仿佛飘浮在山林之上。本以为应该是一个伟大的建筑出现,但没有,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与常见的日本传统建筑元素的寺庙山门顶一般的建筑形式,屋顶的设计是贝聿铭抽象提取日本传统的神社顶的造型方式,构成新旧结合的特色元素屋顶,是用一个新的材料去诠释传统的形态。而且看不到其他建筑的全貌,在山谷的那一侧可以看到全貌,但一般参观的人实际上是没有办法看见的,所以美术馆就这样消隐于山中。
内部的设计上也使用了一种消隐手法,贝聿铭使用一大面的玻璃墙面,透出外面的景色,人在室内也与自然有接触,不会有陌生封闭感,仿佛建筑就从此地生长出来,透过巨大玻璃看到的是一棵150年的迎客松,与墙面形成一幅美丽的画景。这是贝聿铭借用的中国园林的借景和造园手法,组成一幅巨大的日式屏风,将室内室外合为一体,消除界限,增加建筑的消隐感。
采用三角形的玻璃顶,是贝聿铭的经典符号,将大量的自然光引入室内。整个建筑是一个重中带轻,实中有虚的一个状态。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这栋建筑物如何在自然环境当中是非常平静的协调的一个状态,一个平衡的状态。
通过削弱和分散建筑的体量,能够有效地削弱建筑对所处场地的压迫,淡化建筑自身的绝对主导意识。让人对环境的感知大于对建筑的感知,增加建筑的体验感。这样的建筑给人一种从自然中生长出来的感觉,减轻建筑与环境的异物感。将建筑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在内部环境上也不懈怠,做到内外融合,在一些细节的地方带来精神上的共鸣。
(二)拟态形建筑
拟态形建筑,是模拟环境中既有形态,通过视觉上的连续和延伸,弱化建筑形态。建筑与环境是相辅相成的,建筑构成了环境,在其中设计一个新的建筑时也要参考周围已形成的环境,不可或缺。这里的环境不仅仅指的是自然环境,还包括人文历史环境和建筑环境,设计时也应该将整体的建筑环境看成是一种环境。将新建筑作为一部分融入整体建筑环境之中,参与到建筑的动态循环发展之中。对大环境的破坏达到最小。提取建筑环境特征,提炼精简运用到设计中。
新苏州博物馆邀请贝聿铭进行设计。贝聿铭从小在苏州长大,他居住的苏州四大园林之一的狮子林就在新馆的选址旁边,他对于苏州的人文历史了解很深,这个设计是他对于现代建筑和中國传统建筑间的关系和融合的探索,对于中国本土语言的寻找。一个人文、历史和建筑都深深地融入了这个城市的建筑。
新苏州博物馆的位置位于苏州的传统建筑和园林中,周围围绕着忠王府、拙政园和狮子林,这位置限制了建筑的高度和尺度,不高大不突出是历史传统里流淌下来的谦虚的性格,这也延续到了建筑上,因此,建筑采取地上一层,地下一层的结构,除了某些局部二层之外,建筑控制在六米以内,在建筑体量上不显得突兀,融入了历史环境中。在平面布局上,贝聿铭采用“南宅北院”的传统方法,南北轴线贯穿入口和庭院,南侧沿用了忠王府的沿街界面,保持街道的完整统一,北侧和拙政园隔而不断,延伸空间。
低矮的体量,院落式的布局,粉墙黛瓦的色调是苏州博物馆最明显的外部特征,这是从城市空间的角度出发,寻求与苏州城市风貌协调的结果。通过传统元素的演变获得新旧的联系。贝聿铭保留了屋顶的颜色和质感,用更加几何式的方法体现,使用不同的材料石材,而不是瓦片,但是屋顶的坡度和传统名居的坡度是没有差别的,这样视觉上构成适应与人们的眼睛,就不觉得突兀。墙体造型也还是白墙,但更加几何极简化。没有选用传统的木材,而是用钢和玻璃取代。
庭院景观的灵感来源于他小时候在狮子林生活的记忆,假山,流水、叠石等传统手法被加以改造后运用到设计中。将墙壁作为纸张,石头的层层摆放作为绘画,呈现出一个立体的山水画景观。整个空间立体画流出了自然的韵味和独特的意境。窗是菱形漏窗,可以增加采光,也是观看园林景色时借景裁切风景的取景框。八角亭也是采用的钢结构,用来现代几何的形式。
现代化的景观和建筑融入传统的历史城市中,消隐在城市里,与地域文化相交融合,很有借鉴意义。起初是建筑构成了一个新环境,在其中再设计一个新建筑时,就需要考虑周围已形成的建筑环境,与其融合。新建筑与旧环境又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环境。消隐性的建筑主要考虑的是建筑与环境的联系,并不是绝对的让建筑消失于环境中,提高建筑和环境的相融性。把目光聚集在空间环境和建设背景的表达,提高人的体验和历史文化内涵在建筑中的思考比重,也是对现在的一些只讲究形状怪异的建筑提出的反驳。
四、材料的运用
(一)高透材料
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大多是砖石、木材、混泥土等坚硬厚重的材料,容易给人封闭沉闷的空间体验感。建筑外立面使用高透材质可以达到一定程度上的表皮消隐,透明材料可以代替实墙起到围护的作用,也可以减轻建筑的沉重感,玻璃是最常被使用的一种材料,贝聿铭的许多建筑都使用了这个方法,其中最知名的就是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位于老卢浮宫的中央。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的形态极简,表皮通透,光大量引入,厅堂明亮溢彩。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古典建筑原貌的破坏,将展馆下沉入地下空间,不遮挡卢浮宫的景色,又增加了使用空间。建筑的形态极简,光线可以通过玻璃通透到地下空间,也能反映周围卢浮宫的历史景象,一座透明的建筑形态是贝聿铭对历史建筑的敬意。降低新建筑对场地带来的异物感,玻璃材料的高透特性就在此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玻璃的使用隐藏了金字塔的存在同时又能与周围古典建筑相融合,不破坏卢浮宫的原始面貌,完美地呈现了贝聿铭对玻璃材料的熟练运用。
玻璃的使用效果不仅表现在建筑外立面上,从内部的方面来分析也颇具优势。例如在美秀美术馆中面向山体一侧使用了大片的大块玻璃,为了消除室内的封闭感,增加室内室外的连通性。达到通透空间的作用,减少建筑的沉重感,更加的融合室内外环境,形成整体感。使用玻璃在室内空间感受良好。使用玻璃来抽象重塑日本的传统屋顶,由棱形的玻璃屋顶组成天窗加强采光。透过建筑顶的玻璃可以看见天空,透过大落地窗可以引入外面的风景,与自然和谐相融。建筑整体隐藏在山体中,露出屋顶与山脉起伏连接,有种律动的美,贝聿铭创造了一个云深不知处的世外桃源。 通透材料的应用可以让光线自由穿透建筑的室内室外,在视觉上起到建筑界面消失的效果。从室内观察室外,也有一种消隐的感觉,增加空间的通透性,融合性。从室外观察建筑,可以清晰看到建筑内部的结构和背景的環境,建筑的外部界面的消失效果会在视觉感官上造成整体空间环境的连续性。
建筑通过使用透明性质材料可以对建筑外皮进行消隐,透明材料作为一种虚体墙面比起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实墙,起到相同的建筑围护作用的同时让建筑的体量视觉上看起来更加轻巧。通透材料使建筑界面介于虚与实之间,模糊建筑与环境的界线。透明性的材料在建筑中是非常的常见的。其本质上都是使建筑的实体感削弱,通过光线对建筑的反射或者折射的效应,使建筑与环境的边界模糊,达到建筑的轻薄化,从而使建筑消隐于环境之中。
(二)同质材料
从自然界中看,动物皮毛上的斑点、花纹与环境中的花纹类似,可以保护它们不受敌人的攻击,融入在自然环境中不容易被敌人发现,就是一种消隐性。在建筑的设计上使用消隐手法也有异曲同工的效果。通过选用与建筑周围环境相似的建筑材料,颜色和材质的相似使建筑与周围融为一体,达到视觉上的隐藏不突兀,从当地选择材料可以节省成本,同时自然环保,可以引起人们的归属感。
贝聿铭设计的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是使他早期出名的作品之一,地址位于落矶山前一座山顶上。从远处眺望像是一堆巨石般的建筑,似乎是从地下长出一般,平地而起。虽然是一块平地看似简单,没有任何的条件限制,但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强烈的限制,因为如果建造一座普通常规的建筑放在群山之间显得格格不入,也没有达到“隐”的效果和意境。贝聿铭为了突破这层挑战,尝试了许多方法,并不坐在事务所中想象场景,而是将自己投入于环境之中亲自感受整个环境和空间,贝聿铭在印第安人遗址中找到启发,他感受到以山岩砌筑的建筑物在整个群山环绕环境中丝毫没有突兀感,以此为灵感,就地取材,设计出了隐于自然中的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运用的材料所表现出来的色彩、质感与背后的山体混为一体,实现了贝聿铭之“隐”性建筑,完成了建筑融入大自然的作品。通过使用当地的材料材质让建筑强化其场所感的塑造,
建筑的结构不是用普通的混凝土,而是采用当地的砂岩制成的混凝土混合而成的,加入砂岩后,混凝土的颜色也变成了可以融进周围的砂岩悬崖的棕红色。为了制造出粗糙的条纹痕迹,使用灌木锤在表面敲打出凹凸肌理,突显出石头质感,更加贴近当地自然地貌。建筑的色彩和质感便将建筑消隐于山中。混凝土的纹理是垂直的,为了增加它的垂直感,与山体形态相呼应。建筑仿佛不是建于此地,而是从中长出来的,运用了相同材料材质与环境的融合感削弱了建筑在自然景观中的突兀感。建筑外观由长方形抽象几何组成,犹如一群巨石站立在山间,浑然天成。窗户设计成凹陷深色长形的窗户,是考虑到从远处看建筑整体和谐,宛如形成了巨石上的凹陷感。
与大气研究中心的设计手法相似的有艾佛森博物馆。艾佛森博物馆由混凝土构成一个巨大的建筑雕塑,和大气中心采用一样的手法,在建筑立面上用灌木锤在表面上加工处理,凿出斜纹,墙体使用的暗红砂岩建筑就像是像一块雕塑临立交融在城市环境里。艾佛森博物馆不是由贝聿铭设计,它最初已经由沙里宁设计建成,贝聿铭主要是负责在建筑原有的基础和风格上进行扩建,沙里宁设计的建筑表面用了石板,为了延续风格,贝聿铭选择新旧协调,根据大气研究中心的经验,再次使用在建筑表面雕刻,裸露出混凝土和当地石材混合在一起的肌理与颜色,凿石雕刻的痕迹形成了强烈的粗线条的韵律美,粗趟的混凝土墙面露出旧褐色,具有材料的时代印记感。贝聿铭将混凝土的特性和处理运用自如,并发展出了自己一套独有的手法,在改变建筑气质的把控度上恰到好处,缓解了几何建筑混凝土的冷峻感,就地取材将当地的石材弄碎加入混凝土中,凿刻处理出的建筑立面制作出了肌理质感和环境相融合。
使用天然材料的优势是可以接近真实自然环境,与环境形成的和谐性,是不同于高透玻璃材质所呈现出的效果,没有办法替代。比起玻璃材质表皮的建筑,它更能和周围环境相联系,相交融,更加紧密和谐。贝聿铭的建筑材料使用方式里常见的就是根据环境来选择材料,对各种材料灵活熟练的运用表现了他坚实的设计观点和设计基础,还有他对材料的探索开发和建筑环境的融合。
结语
通过研究贝聿铭先生成熟的建筑设计作品,发现建筑的消隐方法的应用方式,他的建筑设计中对于建筑与历史文化,场所环境的考虑都包含其中,不是仅考虑建筑本身的设计表现。建筑是人的活动空间,空间的主体是人。从空间主体的知觉体验为出发点考虑,弱化建筑,让建筑自身“消隐”在人对时间空间的整体感受中,似乎是有针对性地消隐设计。在地形消解手法的设计中,可以运用嵌入大地等手法的设计,将建筑的体量通过地形的隐藏达到视觉上的消隐。模仿环境中现存的形态,通过视觉上的连续和延伸,弱化建筑形态。还可以从材料材质的选择使用角度,通过运用高透的玻璃材料或者选择当地的材料,达到建筑消隐性的设计。贝聿铭的建筑消隐的设计手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消隐性的建筑不再是单纯的雕塑建筑,它可以通过不同的布局形式、场所关系、尺度、形态、材质等,让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化身为一种环境中的场所感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
参考文献
[1]符媛最后一个现代土义火师——贝聿铭[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9 (06):124-127
[2]隈研吾负建筑[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社,2008
[3]翁泽华探析贝聿铭现代土义建筑与环境的融合[J]大众文艺,2021 (06):51-52
[4]隈研旨隈研吾:材料让建筑“消隐”[J]城市环境设计,2010 (06) 39-40
[5]陈兴华,张炯解读隈研吾“材料让建筑消隐”[J]华中建筑,2012,30 (06):5-8
[6]刘景阳浅谈建筑的消隐[J]中外建筑,2013(9):41-43
[7]张智桐明清时期中国古建筑鸱吻的设计学探究[J].设计,2017,30(15):62-63
[8]熊龙遥唐代庙宇建筑的瑰宝——广仁王庙[J].设计2017,30 (15):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