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是承担我校宣传统战部高校统战工作研究课题项目,本文通过无记名“西华师范大学学生宗教信仰调查问卷”,对西华师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进行调查。问卷包括24项,54个问题,调查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发出问卷1000份,总计收回问卷762份,有效收回率76.2 %。深入分析了高师学生宗教信仰特点,宗教行为及价值取向,论述了大学生的宗教观,提出了高等师范院校宗教影响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 宗教信仰 对策
当今社会,各种思想激烈碰撞,各种文化相互交融。文化的多元化是当今中国社会文化的鲜明特色,宗教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宗教对大学生产生了什么影响?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如何?怎样看待和引导大学生中的宗教文化热现象。带着这些问题,课题组设计了一份“西华师大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调查问卷”,调查的对象为本科生。其中男生占45%,女生占55%。被调查对象年龄在17-22岁。89%的为团员。民族以汉族为主,占95%。调查对象的专业为社科、理工、管理、外语、艺术类等方面,涉及师范和师范类专业17个,被调查人数近千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高师学生的宗教价值观
1.高师学生的宗教行为及价值取向
宗教价值观决定了高师学生对宗教活动的参与度和支持度。在调查高师学生是否参加过宗教活动的情况时,表示参加过宗教活动274人,占35.9%,定期参加的19人,没参加过454人,占67.5%。大学生参加宗教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学习宗教知识”和“表达信仰”,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34.9%和41%。表示是为了“服从权威”和“求神的回报”分别为4.7%、15.7%,这个结果和社会上一般人参加宗教活动的有相当大的差距。社会上大多数人参加宗教活动是为了获得回报,只要能达到目的,什么都可以拜,什么都可以供,具有一定的功利性,而很少有人是为了获得宗教知识。这表明高师学生对宗教神秘活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宗教知识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其中选择“服从权威”的人数较少,这与高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关。高师学生心理日渐成熟,他们具有强烈的自尊、自强意识,具有较强的判断力和分析能力,不会轻易服从,不轻易屈服于权威。分析高师学生去宗教场所的几个主要因素,选择人数最多的是“参观游览”,占40.5%;其次为“祈福”占33%;“好奇”的占12.3%;往后依次为“兴趣”,“忏悔”,“陪别人去”。可见,真正为了参加宗教活动而去宗教场所的只是很小一部分,大多数学生只是把宗教场所当成满足物质和精神享乐的地方。此外,强烈的好奇心理作为大学生青春期的一个鲜明心理特征也使得高师学生对宗教场所表现出浓厚兴趣。一是宗教场所不同于主流文化的事物,他们不太了解,因此怀有好奇心理;二是越说那是唯心的、骗人的,大家就越觉得神秘,越想探个究竟,这种好奇心理和逆反心理与从众心理结合起来出现了所谓的“宗教场所热”。基于对上述主要原因的分析,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有不少大学生去宗教场所对宗教感兴趣,但并不能说明他就信仰宗教。这也间接证明了信仰行为间非绝对一致性。
在关于宗教好坏的调查中,选择“有好处”的130人,占17%;选“有好处也有坏处”的497人,占65.2%;选“只有坏处”的16人,占2%;选“说不清楚”的112人,占14.6%。其中主张“有好有坏”的最多,他们认为宗教具有两面性;宗教对人们宣传博爱、宽仁、平等的思想,同时也向人们宣传英雄主义、神权、绝对真理等偏执观点。这一方面说明,在国家正确宗教政策的引导下,各大宗教派别基本上努力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它们正面的社会功能已被社会广泛认可。另一方面又说明高师学生宗教信仰在一定意义上是抱着一种比较健全的心态的,并不是盲目崇拜,是有取向的。在调查高师学生对身边人信仰宗教的看法时,认为“尊重其个人选择”的602人,占79%;“非常理解”占 13.5%;“不理解”的占3%;1%的人持“鄙视”态度。在问及家人信仰宗教的态度时,432人选择“漠然置之”占56.8%;136人选择自己也参加;101人选择“全力支持”;54人选择“坚决反对”。从中可以看出,高师学生对周围人群以及家人参与宗教活动持包容态度,这主要是因为,在当代大学生中开放和包容已成为其思想内核之一。目前大学生思维内容的开放性和多样性远非之前的大学生可比,当然调查结果显示,也有极少数高师学生表示漠然和鄙视,但总体上高师学生对周围人群的宗教信仰持基本理解态度。
在问题“你相信冥冥中的命运吗”的调查中选“信”的169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2.1%;选“不信”的234人,占30.7%;选“有些信”的205人,占26.9%;选“半信半疑”的123人,占16%。可见,对命运“信”和“有些信”的占多数。高师学生虽然没有宗教信仰,但对命运是否存在认识模糊。存在一定程度的听天由命心理。“命运”一词在198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迷信的人认为是生来注定的);比喻发展变化的趋向(P797)。从现实社会分析来看,“命运”实际上是存在于人们把握之外的一种异己力量。在当今社会的急剧转型时期,人们未能安全摆脱盲目性,不同程度的相信命运,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出现这种情况尽管不是一种科学选择,但也不足为怪。人类由于知识水平的局限,许多事物尚处于未知领域,科学还不能解释一切。宗教的存在也有它的合理性。正是这种神秘的宿命感往往引导人们走向宗教信仰。在对未来宗教发展的看法中,对“宗教是否是一种永恒的存在?”选“从来就有的,与人类社会共生存”有123人,占16%;选“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有531人,占70.0%,选“未来社会宗教将要消亡”有65人,占9%。在这一问题中大多数学生选择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说明在这一点上大学生还是很有历史感,可以看出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育的影响。在“今后会继续信仰宗教”的问题上,“会一如暨往地坚持下去”的有120人,占15.7%;“可能会放弃”的有82人,占10.7%;选“视情况而定”的有483人,占63.3%。这种模糊地选择表明高师学生对未来的不可预知性缺乏信心,从侧面反映了他们的迷惑心理。这种模糊心理一是指在校高师学生,对宗教信仰是模糊的。这种模糊给有神论的传播留下了较大空间。二是指高师学生尽管对宗教文化知之甚少,但对宗教抱着宽容态度,而这种态度符合现代精神和时代潮流。对宗教信仰模糊也好,对宗教现象的宽容也好,都与一个问题密不可分,那就是对宗教知识缺乏了解。
2.高师学生对我国宗教政策的看法
在关于“入党是否可以信教”的调查中,大多数学生对宗教和宗教政策无知和一知半解。存在认识误区,有53.2%的学生认为信教也可以入党,仅有25.3%的学生认为入党不可以信教。一些学生只知道党和政府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却不知道共产党员不能信教。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信奉无神论。而宗教信仰是“神不灭”为中心的唯心主义体系。因而共产主义与宗教是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共产党员与宗教教徒在信仰方面是完全相反的。共产党员不能信教,不能参加宗教活动,对有宗教信仰的共产党员要教育和帮助摆脱宗教影响。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党员,应根据情况区别对待,既要做到在思想上同宗教信仰划清界线,又要在生活方面尊重民族习惯,以利于联系群众。
由于宗教在我国存在、发生和发展有现实根源及理由,宗教信仰、宗教感情以及同这种感情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作为一些人的精神需要,作为社会历史文化现象而在相当长时期内存在。1982年3月31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的文件指出“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这是一项长期政策,是一贯执行到将来宗教自然消亡的政策。”国务院1994年和2004年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和《宗教事务条例》。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并将其作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仅满足了信教群众在精神上的需要,而且也顺应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绝大多数人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看法,符合国际社会保障人类的宗教信仰这项基本人权的公认原则。因此实施宗教信仰自由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都是为了同社会主义发展相适应。
3.高师学生的宗教观教育
知识是观念的基础,宗教也不例外。要深入考察高师学生的宗教观,了解对知识的掌握十分重要。当问及大学生“了解宗教知识的途径”这一问题时,38.4%的学生选择了“选修相关课程,解读相关宗教书籍”;23%的学生选择了“通过网络和收听境外广播电台”;22.8%的学生选择了“通过与教会及职教人员的接触”;7.6%的学生选择了“私人聚会散发的小册子和传单”这些反映了高师在在校学生思想上的包容性和活跃性以及在文化上的多样性。高师在校生接触宗教的渠道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教职人员,宗教活动场所,教徒之间相互传播外,书刊、影视、网络、电台已成为比较常见的传播方式。高师学生的宗教传播方式呈多样化趋势,这也说明境外敌对势力对高师学生进行宗教渗透的可能性。
当问及“是否想读一读《圣经》、《古兰经》、《心经》、《道德经》这类宗教典籍”这一问题时,40.6%的学生回答“想”;29.9%的学生回答“不想”;20.7%的学生表示“将来想”。可见,大部分学生还想读一读宗教典籍,这反映了当代高师学生旺盛精力和较强的求知欲望,对人类历史上的各种思想文化有着深厚的兴趣。在问题“您认为宗教信仰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无抵触”的回答中,45.6%的学生认为“大部分可以并存,局部对立”;19.1%的学生认为“大部分对立,局部并存”;22.8%的学生认为“两者相互对立”。可见大部分学生认为这两者并非是尖锐对立的,在尊重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能引导他们弘扬宗教教义,宗教道德中有利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内容,为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当问到“大学生应不应该加强宗教知识的宣传力度并开设课程”,52.4%的学生表示“应该,但要适度”;33%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听听也没什么坏处”;6.6%的学生表示“坚决反对。”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还是想了解宗教文化的,他们积极肯定宗教的正面社会作用,但对宗教的消极作用认识并不深刻。因此,要在高等师范院校中开设宗教文化类的选修课程有关讲座,正面介绍宗教知识,增强对宗教的感性认识,消除大学生对宗教认识的神秘感。
二、高等师范院校宗教影响的对策研究
1.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宣传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使高师学生深刻认识宗教的本质
在对待宗教问题上,我们要看到宗教今天仍有它存在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又要看到宗教是处于从属地位的亚文化。因此必须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在高等师范院校,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宗教的本质,让高师学生认识到宗教本质上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幻想的反映。宗教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宗教既不可能很快消亡,又不可能依靠行政命令和其它强制手段消亡,而只有积极创造宗教消亡的条件,才能使其逐渐消亡。要通过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划清唯物论与唯心论,无神论与有神论、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增强和批判唯心主义,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能力。使高师学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敏感性,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方向,使之成为政治上合格的社会主义大学生。
2.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适当开设大学生宗教课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要不断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深入浅出的回答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通过“两课”教学传播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社会、人生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宣传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当前社会发展的特点,促进他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在高校开设宗教课程,教育界一直存在分歧。建国以来,对大、中、小学生进行的教育都是立足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当代大学生从小学便开始接受唯物主义无神论教育,这使中国相当多的青少年从小时起就排斥宗教。近年来,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外来宗教的传播,使青少年接触宗教的机会和途径增多,大多数把宗教作为外来文化看待,感到新奇和时髦。随着传媒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高师学生获取宗教知识的渠道增多,与其让高师学生因好奇新鲜而寻找认识宗教的途径,还不如开辟一条合适的路径。因此可在高校开设宗教文化类的选修课程和有关的知识讲座,介绍宗教知识,宣传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增强对宗教知识的感性认知,消除高师学生对宗教的神秘感,要在加强和引导宗教与适应社会主义方面的宣传力度,使他们对宗教有更深入的地了解,对宗教认识更加成熟和理性。高师学生只有认清了宗教的起源、现状和趋势,从本质上认识宗教,才能在当前宗教渗透之时,特别在西方宗教东进的现实中不惊、不怪、不乱,在人生信仰,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之间,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实事求是看待宗教问题
抵制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破坏活动。在阶级社会中,宗教曾成为麻醉人民,维护剥削阶级统治的工具,也曾经成为反抗外敌入侵和被压迫群众反抗统治阶级斗争中起过一定的作用。进入社会主义以后,由于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宗教存在的阶级基础消失了,宗教变成了社会文化现象,要充分认识宗教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群众性、国际性特点,显示了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趋势。主观而言,我国宗教界广大信徒和教职人员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虽然信教群众与非信教群众在理想信念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但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他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者发挥重要作用。宗教作为现代化建设中一支积极力量,是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团体。在我们正确看待,理解宗教问题的同时,我们也要教育大学生懂得,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的宗教渗透活动决不是单纯的宗教问题,这些渗透是国际上反华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和“分化”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面对和平和发展的主题,境外敌对势力不顾国际准则,利用宗教以传教为名,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破坏中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在一定条件下,宗教极有可能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因此,高师应加大教育力度,宣传反渗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强化高师学生反渗透意识和抵御渗透的能力,以积极的态度组成强大工作网络,警惕西方的宗教渗透。
(作者单位:四川西华师范大学)
【关键词】大学生 宗教信仰 对策
当今社会,各种思想激烈碰撞,各种文化相互交融。文化的多元化是当今中国社会文化的鲜明特色,宗教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宗教对大学生产生了什么影响?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如何?怎样看待和引导大学生中的宗教文化热现象。带着这些问题,课题组设计了一份“西华师大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调查问卷”,调查的对象为本科生。其中男生占45%,女生占55%。被调查对象年龄在17-22岁。89%的为团员。民族以汉族为主,占95%。调查对象的专业为社科、理工、管理、外语、艺术类等方面,涉及师范和师范类专业17个,被调查人数近千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高师学生的宗教价值观
1.高师学生的宗教行为及价值取向
宗教价值观决定了高师学生对宗教活动的参与度和支持度。在调查高师学生是否参加过宗教活动的情况时,表示参加过宗教活动274人,占35.9%,定期参加的19人,没参加过454人,占67.5%。大学生参加宗教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学习宗教知识”和“表达信仰”,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34.9%和41%。表示是为了“服从权威”和“求神的回报”分别为4.7%、15.7%,这个结果和社会上一般人参加宗教活动的有相当大的差距。社会上大多数人参加宗教活动是为了获得回报,只要能达到目的,什么都可以拜,什么都可以供,具有一定的功利性,而很少有人是为了获得宗教知识。这表明高师学生对宗教神秘活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宗教知识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其中选择“服从权威”的人数较少,这与高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关。高师学生心理日渐成熟,他们具有强烈的自尊、自强意识,具有较强的判断力和分析能力,不会轻易服从,不轻易屈服于权威。分析高师学生去宗教场所的几个主要因素,选择人数最多的是“参观游览”,占40.5%;其次为“祈福”占33%;“好奇”的占12.3%;往后依次为“兴趣”,“忏悔”,“陪别人去”。可见,真正为了参加宗教活动而去宗教场所的只是很小一部分,大多数学生只是把宗教场所当成满足物质和精神享乐的地方。此外,强烈的好奇心理作为大学生青春期的一个鲜明心理特征也使得高师学生对宗教场所表现出浓厚兴趣。一是宗教场所不同于主流文化的事物,他们不太了解,因此怀有好奇心理;二是越说那是唯心的、骗人的,大家就越觉得神秘,越想探个究竟,这种好奇心理和逆反心理与从众心理结合起来出现了所谓的“宗教场所热”。基于对上述主要原因的分析,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有不少大学生去宗教场所对宗教感兴趣,但并不能说明他就信仰宗教。这也间接证明了信仰行为间非绝对一致性。
在关于宗教好坏的调查中,选择“有好处”的130人,占17%;选“有好处也有坏处”的497人,占65.2%;选“只有坏处”的16人,占2%;选“说不清楚”的112人,占14.6%。其中主张“有好有坏”的最多,他们认为宗教具有两面性;宗教对人们宣传博爱、宽仁、平等的思想,同时也向人们宣传英雄主义、神权、绝对真理等偏执观点。这一方面说明,在国家正确宗教政策的引导下,各大宗教派别基本上努力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它们正面的社会功能已被社会广泛认可。另一方面又说明高师学生宗教信仰在一定意义上是抱着一种比较健全的心态的,并不是盲目崇拜,是有取向的。在调查高师学生对身边人信仰宗教的看法时,认为“尊重其个人选择”的602人,占79%;“非常理解”占 13.5%;“不理解”的占3%;1%的人持“鄙视”态度。在问及家人信仰宗教的态度时,432人选择“漠然置之”占56.8%;136人选择自己也参加;101人选择“全力支持”;54人选择“坚决反对”。从中可以看出,高师学生对周围人群以及家人参与宗教活动持包容态度,这主要是因为,在当代大学生中开放和包容已成为其思想内核之一。目前大学生思维内容的开放性和多样性远非之前的大学生可比,当然调查结果显示,也有极少数高师学生表示漠然和鄙视,但总体上高师学生对周围人群的宗教信仰持基本理解态度。
在问题“你相信冥冥中的命运吗”的调查中选“信”的169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2.1%;选“不信”的234人,占30.7%;选“有些信”的205人,占26.9%;选“半信半疑”的123人,占16%。可见,对命运“信”和“有些信”的占多数。高师学生虽然没有宗教信仰,但对命运是否存在认识模糊。存在一定程度的听天由命心理。“命运”一词在198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迷信的人认为是生来注定的);比喻发展变化的趋向(P797)。从现实社会分析来看,“命运”实际上是存在于人们把握之外的一种异己力量。在当今社会的急剧转型时期,人们未能安全摆脱盲目性,不同程度的相信命运,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出现这种情况尽管不是一种科学选择,但也不足为怪。人类由于知识水平的局限,许多事物尚处于未知领域,科学还不能解释一切。宗教的存在也有它的合理性。正是这种神秘的宿命感往往引导人们走向宗教信仰。在对未来宗教发展的看法中,对“宗教是否是一种永恒的存在?”选“从来就有的,与人类社会共生存”有123人,占16%;选“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有531人,占70.0%,选“未来社会宗教将要消亡”有65人,占9%。在这一问题中大多数学生选择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说明在这一点上大学生还是很有历史感,可以看出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育的影响。在“今后会继续信仰宗教”的问题上,“会一如暨往地坚持下去”的有120人,占15.7%;“可能会放弃”的有82人,占10.7%;选“视情况而定”的有483人,占63.3%。这种模糊地选择表明高师学生对未来的不可预知性缺乏信心,从侧面反映了他们的迷惑心理。这种模糊心理一是指在校高师学生,对宗教信仰是模糊的。这种模糊给有神论的传播留下了较大空间。二是指高师学生尽管对宗教文化知之甚少,但对宗教抱着宽容态度,而这种态度符合现代精神和时代潮流。对宗教信仰模糊也好,对宗教现象的宽容也好,都与一个问题密不可分,那就是对宗教知识缺乏了解。
2.高师学生对我国宗教政策的看法
在关于“入党是否可以信教”的调查中,大多数学生对宗教和宗教政策无知和一知半解。存在认识误区,有53.2%的学生认为信教也可以入党,仅有25.3%的学生认为入党不可以信教。一些学生只知道党和政府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却不知道共产党员不能信教。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信奉无神论。而宗教信仰是“神不灭”为中心的唯心主义体系。因而共产主义与宗教是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共产党员与宗教教徒在信仰方面是完全相反的。共产党员不能信教,不能参加宗教活动,对有宗教信仰的共产党员要教育和帮助摆脱宗教影响。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党员,应根据情况区别对待,既要做到在思想上同宗教信仰划清界线,又要在生活方面尊重民族习惯,以利于联系群众。
由于宗教在我国存在、发生和发展有现实根源及理由,宗教信仰、宗教感情以及同这种感情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作为一些人的精神需要,作为社会历史文化现象而在相当长时期内存在。1982年3月31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的文件指出“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这是一项长期政策,是一贯执行到将来宗教自然消亡的政策。”国务院1994年和2004年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和《宗教事务条例》。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并将其作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仅满足了信教群众在精神上的需要,而且也顺应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绝大多数人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看法,符合国际社会保障人类的宗教信仰这项基本人权的公认原则。因此实施宗教信仰自由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都是为了同社会主义发展相适应。
3.高师学生的宗教观教育
知识是观念的基础,宗教也不例外。要深入考察高师学生的宗教观,了解对知识的掌握十分重要。当问及大学生“了解宗教知识的途径”这一问题时,38.4%的学生选择了“选修相关课程,解读相关宗教书籍”;23%的学生选择了“通过网络和收听境外广播电台”;22.8%的学生选择了“通过与教会及职教人员的接触”;7.6%的学生选择了“私人聚会散发的小册子和传单”这些反映了高师在在校学生思想上的包容性和活跃性以及在文化上的多样性。高师在校生接触宗教的渠道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教职人员,宗教活动场所,教徒之间相互传播外,书刊、影视、网络、电台已成为比较常见的传播方式。高师学生的宗教传播方式呈多样化趋势,这也说明境外敌对势力对高师学生进行宗教渗透的可能性。
当问及“是否想读一读《圣经》、《古兰经》、《心经》、《道德经》这类宗教典籍”这一问题时,40.6%的学生回答“想”;29.9%的学生回答“不想”;20.7%的学生表示“将来想”。可见,大部分学生还想读一读宗教典籍,这反映了当代高师学生旺盛精力和较强的求知欲望,对人类历史上的各种思想文化有着深厚的兴趣。在问题“您认为宗教信仰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无抵触”的回答中,45.6%的学生认为“大部分可以并存,局部对立”;19.1%的学生认为“大部分对立,局部并存”;22.8%的学生认为“两者相互对立”。可见大部分学生认为这两者并非是尖锐对立的,在尊重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能引导他们弘扬宗教教义,宗教道德中有利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内容,为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当问到“大学生应不应该加强宗教知识的宣传力度并开设课程”,52.4%的学生表示“应该,但要适度”;33%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听听也没什么坏处”;6.6%的学生表示“坚决反对。”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还是想了解宗教文化的,他们积极肯定宗教的正面社会作用,但对宗教的消极作用认识并不深刻。因此,要在高等师范院校中开设宗教文化类的选修课程有关讲座,正面介绍宗教知识,增强对宗教的感性认识,消除大学生对宗教认识的神秘感。
二、高等师范院校宗教影响的对策研究
1.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宣传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使高师学生深刻认识宗教的本质
在对待宗教问题上,我们要看到宗教今天仍有它存在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又要看到宗教是处于从属地位的亚文化。因此必须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在高等师范院校,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宗教的本质,让高师学生认识到宗教本质上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幻想的反映。宗教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宗教既不可能很快消亡,又不可能依靠行政命令和其它强制手段消亡,而只有积极创造宗教消亡的条件,才能使其逐渐消亡。要通过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划清唯物论与唯心论,无神论与有神论、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增强和批判唯心主义,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能力。使高师学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敏感性,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方向,使之成为政治上合格的社会主义大学生。
2.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适当开设大学生宗教课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要不断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深入浅出的回答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通过“两课”教学传播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社会、人生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宣传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当前社会发展的特点,促进他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在高校开设宗教课程,教育界一直存在分歧。建国以来,对大、中、小学生进行的教育都是立足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当代大学生从小学便开始接受唯物主义无神论教育,这使中国相当多的青少年从小时起就排斥宗教。近年来,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外来宗教的传播,使青少年接触宗教的机会和途径增多,大多数把宗教作为外来文化看待,感到新奇和时髦。随着传媒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高师学生获取宗教知识的渠道增多,与其让高师学生因好奇新鲜而寻找认识宗教的途径,还不如开辟一条合适的路径。因此可在高校开设宗教文化类的选修课程和有关的知识讲座,介绍宗教知识,宣传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增强对宗教知识的感性认知,消除高师学生对宗教的神秘感,要在加强和引导宗教与适应社会主义方面的宣传力度,使他们对宗教有更深入的地了解,对宗教认识更加成熟和理性。高师学生只有认清了宗教的起源、现状和趋势,从本质上认识宗教,才能在当前宗教渗透之时,特别在西方宗教东进的现实中不惊、不怪、不乱,在人生信仰,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之间,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实事求是看待宗教问题
抵制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破坏活动。在阶级社会中,宗教曾成为麻醉人民,维护剥削阶级统治的工具,也曾经成为反抗外敌入侵和被压迫群众反抗统治阶级斗争中起过一定的作用。进入社会主义以后,由于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宗教存在的阶级基础消失了,宗教变成了社会文化现象,要充分认识宗教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群众性、国际性特点,显示了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趋势。主观而言,我国宗教界广大信徒和教职人员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虽然信教群众与非信教群众在理想信念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但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他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者发挥重要作用。宗教作为现代化建设中一支积极力量,是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团体。在我们正确看待,理解宗教问题的同时,我们也要教育大学生懂得,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的宗教渗透活动决不是单纯的宗教问题,这些渗透是国际上反华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和“分化”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面对和平和发展的主题,境外敌对势力不顾国际准则,利用宗教以传教为名,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破坏中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在一定条件下,宗教极有可能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因此,高师应加大教育力度,宣传反渗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强化高师学生反渗透意识和抵御渗透的能力,以积极的态度组成强大工作网络,警惕西方的宗教渗透。
(作者单位:四川西华师范大学)